[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楊絳傳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文學家
【市場價】
227-329
【優惠價】
142-206
【介質】 book
【ISBN】978753173815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北方文藝
  • ISBN:9787531738152
  • 作者:央北
  • 頁數:210
  • 出版日期:2017-04-01
  • 印刷日期:2017-04-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31千字
  • 央北著的《楊絳傳》是一部以散文筆法撰寫的關於楊絳先生的人物傳記,以一個普通文學愛好者和讀者的視角,敘述了楊絳先生不同平凡的一生及產生的深遠影響。楊絳著作無數,她用文字傳達給我們人生的真諦。本書不是考究派式的撰寫,而是在呈現楊絳一生的同時,輔以細致的環境心理描寫和評述,對其傳奇的家世、浪漫的愛情、幽蘭般的品格進行了細膩的再現,語言唯美抒情,符合當代年輕人的閱讀習慣。本文在使讀者了解楊絳先生人生經歷的同時,也對她的創作背景、作品內涵進行了深入解讀,幫助讀者*好地理解。
  • 央北著的《楊絳傳》,作者以散文隨筆的形式將 楊絳先生的一生進行了敘述並配以作者自身的一些感 悟。全書不以考究派的做法撰寫,而是在呈現楊絳一 生的同時,輔以細致的環境、心理描寫,語言溫婉, 十分符合當代年輕人的閱讀習慣。比如為了支持丈夫 錢鐘書寫《圍城》,甘願放下執筆的手包攬所有家務 ,當《圍城》最忠實的讀者;比如和錢鐘書一起留學 ,舍不得問父親要學費而舍棄了自己鐘愛的文學繫, 到後來雖然經濟條件有所改善,卻仍然保持樸素無華 的生活狀態,甘之如飴。今時今日,先生已離我們而 去,但是這樣一位低調樸實而人格纔華閃閃發光的老 人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品讀,用心珍藏。
  • 第一章 溫馨又蓬勃的家
    我們仨
    溫馨又蓬勃的家
    緣分已在冥冥之中
    初識書滋味
    勇敢說不
    第二章 一路書香
    初上大學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大學生活
    驚覺父已老
    清華園中初相見
    第三章 夢歸清華,牽手百年
    彼此掛念
    相思悟相愛
    重回清華園
    奔赴英倫
    第四章 和你去看外國的月亮
    帶她去遠行
    讀書牛津
    柴米油鹽終是深情
    蜜月寶寶降生
    第五章 眼淚也要落在故鄉
    失去母親
    歸國,常伴老父
    接任振華校長
    隻有死別,不再生離
    第六章 寫一幕心中的劇
    戰時的艱難
    初涉劇壇,稱心如意
    與父親別離
    困守黎明
    *賢的妻,*纔的女
    第七章 心和腳都扎根祖國
    對血脈的執念
    難得的平靜生活
    風暴來臨
    第八章 再苦也苦不到心裡
    下鄉過五關
    風暴下的*好的情書
    夾縫中的希望微光
    回京
    第九章 有書,有你們
    意外的新居
    一家人的各奔東西
    將彼此銘記
    暮年病體,殷殷相扶
    第十章 隻有死別沒有生離
    逃不掉的別離
    尋覓歸途
    第十一章 懷念的懷念
    人世別離
    鉛華洗盡,人歸去
    後記
  • 溫馨又蓬勃的家 楊絳原名楊季康,於1911年7月17日來到這個世 界。她出生在北平,書香門第,按她的說法那是個“ 寒素之家”。
    楊絳的父親是楊蔭杭,字補塘,又名虎頭,筆名 老圃,是當時十分**的律師,曾先後考入北洋公學 、南洋公學,後留學到美國、日本,取得賓夕法尼亞 大學法學碩士,創辦過無錫勵志學社和上海律師公會 ,擔任過上海《申報》編輯,學而優則仕,擔任過江 蘇省高等審判廳廳長等職。
    楊蔭杭是個有知識分子情懷的人,秉性剛正不阿 ,骨子裡帶著正氣。他曾經在1921年的文章《說儉》 中寫道: 奢靡是君主政體、貴族政體的精神追求。而共和 之精神,則力求儉樸,“孟德斯鳩論共和國民之道德 ,三致意於儉,非故作老生常談也”,決不能“生活 程度高而人格卑”!社會風氣奢靡,會直接加劇貪污 腐敗、以權謀私的歪風邪氣! 當時社會奢靡成風,而楊蔭杭身居高位卻能保持 如此心性,現在讀來依舊讓人身貫正氣。
    在楊絳回憶父親的書裡,她把這個一輩子剛正不 阿的清末民初知識分子,描述成一直堅守自己人生信 條的“包公”,為了自己的信念堅持到*後。
    楊蔭杭於1895年考入北洋大學堂,學習十分努力 ,卻中途被除名,不是因為他做了什麼出格的事情, 而是因為當時的一些學生鬧**,遭到了“洋人”的 鎮壓,一個領頭的廣東人被學校開除了。這件事震懾 了其他參與的人,大家紛紛退縮,楊蔭杭站出來說“ 還有我”,於是,就被一起除名了。但事實上,楊蔭 杭並沒有參與這個**,他隻是看不過大家被“洋人 ”嚇破膽的樣子。
    楊絳的母親唐須嫈,楊絳說,母親這個古裡古怪 的名字肯定是父親改的。因為父親那時任京師高等監 察廳檢察長,每到元旦要去懷仁堂(中南海主要建築 物之一,原名佛照樓,1911年袁世凱將其改名為懷仁 堂,並在此接見外賓、接受元旦朝賀)賀節,去懷仁 堂賀節要穿夜禮服,需夫婦同行且還需要夫婦的名片 。楊絳的母親家是生意人,小名細寶,為了賀節之需 ,父親給母親名字改得古雅些,便用了“嫈”字,意 為好。
    母親是無錫人,與父親同鄉,兩人同歲,二十歲 時結的婚,恰是郎纔女貌的年紀。母親在上海女子中 學務本女中上過學,是當時少有的知識女性。她面容 清秀,端莊大方,雖然接受過西式教育,但身上依舊 有著中國傳統女性的優點,賢良淑德,結婚以後安穩 持家,是德行並舉的賢妻良母。
    楊絳出生時上面已經有壽康、同康、閏康三個姐 姐。按說,再得一個女兒應該不會受寵,但大概是因 為這是父親逃亡海外、留學美國歸來後所生的**個 孩子,加之家裡的姐姐們都不在父母身邊,所以楊絳 得到了獨女的寵愛。小楊絳有時候哭鬧,父親就抱著 她來回踱步,嘴裡哼唱著搖籃曲,這可是兄弟姐妹中 獨享的殊榮。
    父親為她取名季康,小名阿季。
    如果用色彩來形容楊絳的一生,應該是*溫暖的 橙色,既有黃色的溫馨,又有紅色的蓬勃。那些童年 的趣事就像是這片橙色中的星辰,輝光閃爍。
    趣事之一,是與喫有關。
    父親喜歡喫冰淇淋,楊絳出生那年,家裡買了一 隻制冰淇淋的桶,楊絳出生那天家裡恰好做了一桶的 冰淇淋,小楊絳眼睛直勾勾地看著那桶冰淇淋,全家 都覺得這是貪喫的小娃。二姑媽給她嘗了一點,小嘴 都凍僵了,依舊在吧嗒吧嗒地舔,回味一般的大人舉 動逗樂了大家。
    趣事之二,是與穿有關。
    四歲時,楊絳隨父親到北平。她**次見到了滿 族人,這個人是他們的房東,是個梳著“二把頭”、 穿著旗袍、腳蹬高底鞋的滿族女人。楊絳隻見過上海 女人穿的那種高跟鞋,未曾見過這種鞋跟在鞋底中央 的鞋子。滿族女人穿起這種鞋子走起路來,婀娜多姿 ,搖曳顧盼,楊絳出神地盯著看了很久,甚至不自覺 地模仿起那女人走路的姿態。父親在後看見笑著問: “你長大了想不想穿這樣的鞋子?”小小的楊絳琢磨 了下說:“想。” 隨著年紀漸長,脫離了幼兒時期的懵懂,開始懂 得人情世故與家庭溫暖,在兄弟姐妹的陪伴下與父母 的關懷中,楊絳一點點地感受著家庭的溫暖。
    P4-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