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蔣介石的智囊高參(親歷者講述)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政治人物
【市場價】
316-459
【優惠價】
198-287
【介質】 book
【ISBN】978750342910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文史
  • ISBN:9787503429101
  • 作者:文昊
  • 頁數:352
  • 出版日期:2011-05-01
  • 印刷日期:2011-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20千字
  • 妙筆生花,御用“文膽”的陳布雷;舞文弄墨,反共先鋒戴季陶;借力使力,後起之秀朱家驊;寵幸不衰,“得意的政客”張群……
    他們都是蔣介石的智囊高參,文昊編著的《蔣介石的智囊高參》將為你打開***家族的塵封秘史,透視民國高層關繫的隱情秘事,為大家解讀一個短暫王朝的興衰密碼,剖析一代亂世梟雄的權謀秘術。
  • 文昊編著的《蔣介石的智囊高參》依托文史資料這個著名品牌在史林 獨樹一幟的資源優勢,努力開拓歷史當事人的“親歷、親見、親聞”的特 色,以鮮活的第一手資料披露鮮為人知的重大歷史事件的臺前幕後,介紹 歷史風雲人物的傳奇經歷和趣聞軼事,熔歷史與人物於一爐,從敵、我、 友各方的獨特視角,荟萃世間百態,解讀人世滄桑,《蔣介石的智囊高參 》記述了從封閉落後、戰亂不斷的舊中國走向光明的新中國的歷程。
  • 第一章 妙筆生花,御用“文膽”陳布雷
    一、我的舅父陳布雷
    二、先兄陳布雷雜憶
    三、陳布雷的自全之道和難言之痛
    四、利用經濟情報觀察政治動向的奧妙
    第二章 舞文弄墨,反共先鋒戴季陶
    一、我們所知道的戴季陶
    二、從革命到復古的蛻變
    三、戴季陶為何砸瓶子?
    四、戴季陶與南京考試院
    五、戴季陶自殺真相
    第三章 借力使力,後起之秀朱家驊
    一、我所知道的朱家驊
    二、朱家驊的發跡及其他
    三、導演“向**獻九鼎”的丑劇
    第四章 寵幸不衰,“得意的政客”張群
    一、政學繫的後臺老板
    二、為蔣介石圖川積極奔走
    三、與王纘緒圍繞四川省政的爭鬥
    四、妄圖爭取盧漢建立西南反共基地的陰謀活動
    第五章 呼朋引類,政學繫群丑揭秘
    一、楊永泰、熊式輝和“新政學繫”的崛起
    二、楊永泰的政治圖謀和軍事野心
    三、蔣介石對楊永泰特別寵任的關鍵
    四、CC繫反對楊永泰的一幕
    五、楊永泰被刺內幕
    六、黃郛與親日賣國的《塘沽協定》
    七、《塘沽協定》親歷記
    八、政學繫在東北接收問題上的如意算盤
    第六章 南北財神,經濟高參面面觀
    一、隨緣善變,陳光甫“押寶”蔣介石
    二、入幕蔣家的“北四行”財閥吳鼎昌、錢新之
    三、張公權臨危受命出掌中央銀行
    四、敢於政治投機的買辦資本家虞洽卿
    五、關於國民黨官僚資本的內幕見聞
    第七章 變節投敵,叫囂反共的葉青
    一、大難不死,改弦*張
    二、惡毒攻擊中國共產黨
    第八章 倚洋自重,仰人鼻息成泡影
    一、國民黨政府軍委會顧問處的起源與演變
    二、民國時期幾個軍校的外國顧問
    三、國民黨軍隊中的美軍顧問
    四、我們所知道的關於美蔣勾結的內幕情況
    五、我所知道的德、英、蘇軍事顧問
    六、蔣介石聘用的四屆德國顧問
    七、德國軍事顧問團在中國
    八、蔣介石對德國顧問的幻想
    九、關於“合步樓公司”的片斷
    十、意大利顧問與國民黨中央航校五期甲班
  • 陳布雷出身於新聞記者,英氣早發,筆露鋒芒。
    自追隨蔣介石之後的二十二年間,凡是蔣介石和國民黨中 央發布的重要文電,幾乎無不出自其手。他長期參與國民黨中 樞機要,出謀獻策,常能提出預見性的政治見解。蔣介石對他 深為倚重,外界*是把他視為“輔弼重臣”,推為“當代完 人”。但他自己卻不止一次地對親近的人說“百無一用是書 生”,並多次告誡後輩:“我一生*大的錯誤就是從政,以至 不能自撥。政治這東西不好弄,你們千萬不要卷到裡面去。” 陳布雷曾說:“政治實在是世界上*肮髒的東西。”或許正是 這個“東西”使他*終選擇了自殺之路…… 一、我的舅父陳布雷 曾經擔任重慶國共談判中共代表團顧問的馮乃超,1979年10月建 議我給陳布雷寫一篇傳記性的文章。他信上說:“你對陳布雷比較熟悉, 找資料可能有較多的線索。為這一走錯了路的知識分子寫個傳如何?給 蔣介石拿筆杆子,想來不會愉快,我不知什麼原因,似乎覺得他當時是 感到痛苦的……對中國老一輩的知識分子的分化過程,應作一番客觀的 分析,單看進步的一方面的人們是不夠的。”四個月後,他給我的信中 又提到此事:“《民國史》編寫的任務,我想各校都有分擔責任。《陳布 雷傳》你獨立寫一篇何嘗不可?要有決心上圖書館(報庫)裡泡一段 時間。這樣也可能是一種鍛煉。” 可是,我卻迄今未能完成這個任務。布雷先生雖是我的舅父,我的 父親翁達(祖望)在陳的身邊擔任秘書工作多年,但我對陳了解不多, 不深透,他是一個極為復雜的人物。這幾年中,我寫過幾篇有關陳布雷 的短文,發表後引起相當普遍的注意,但全面性的傳記卻一直未敢動 筆。現在,我就權以本文替代那至今未能完成的陳布雷傳記的撰寫任務 罷。
    寫了一生文章,卻無著作傳世 陳布雷是一個文人,“一介書生”,一生寫了很多文章。二十二歲 (1911年,宣統辛亥),他方畢業於浙江高等學堂,即就任上海《天鐸 報》撰述。當時規定的任務是,每天寫短評兩則,每十天寫社論三篇。
    以後,他在上海《商報》任編輯主任時,寫的文章*多。在《天鐸報》 時,一部分評論用“布雷”署名;後來在《商報》寫的社論,則大都 改用“畏壘”署名。可是到了後半生,他主要是為蔣介石代筆寫文章, 用自己的名字寫的文章就極少了。偶有,多半也是為至親契友寫的壽 序、悼文之類。這本《回憶錄》是從他1890年(光緒十六年)出生寫 起,到1939年五十歲(虛歲)為止,以年為經,以事為緯,記述了他 家庭生活、求學經過以及辦報和從政的經歷。原稿是用老式紅格十行本 墨筆寫的(他習慣用這種簿子)。分兩冊:第一冊是1936年夏他在廬山 寫的,寫到1921年;第二冊是1940年在重慶老鷹寓所養病時續寫的 (正是他五十生辰後一年)。出版時合成一冊,二十開本,共九十五頁, 約七萬字,還附了十幀照片,人們可以從這一本《回憶錄》約略了解 他的一生,可惜寫得早,抗戰勝利後就沒有接續撰寫,以致不能包括他 一生*後九年的記錄。《回憶錄》前,陳夫人王允默寫的“前記”中, 雖述及“至五十歲以後所記,以及論文、書札、小品等作,亦在整理搜 集中,一俟有成,即當陸續付梓”。但後來很快全國就解放了。據我所 知,陳夫人對陳一生中發表的重要文章,大抵剪貼成冊(據說有兩 本)。同時陳自己從1935年3月起,天天都寫日記。未嘗中輟,到他去 世為止,也有十三年半,十行簿至少得幾十本。這些材料,在“文化大 革命”抄家風中全被抄走,一度以為已經散失。現已查明存**第二歷 史檔案館。就史料說,應該是件幸事。因為這是**手材料,不僅對研 究陳布雷本人十分有用,即從研究中國現代史角度看,也是很有價值 的。
    孝父忠“君” 不少人說陳布雷的封建意識相當濃厚,這是事實。陳布雷出生在一 個封建地主家庭。父親依仁府君有兩個兄長。兄長生了一子(陳訓正, 字屺懷)二女;仲兄無子。依仁府君卻有七子七女,陳布雷居長(後 來過繼給二房了)。陳對父母極盡孝道,事事向父請示。父有命,從不 敢違。十四歲時,父命應童子試,盡管心裡極不願意,還是去應試了。
    十七歲時,他在慈溪縣中學堂求學,奉父命轉學於寧波府中學堂。次 年,因故在寧中輟學,得友人介紹而投考浙江高等學堂預科,也是請示 父命而成行的。1910年夏,是他結婚後一年,在浙高正科還未畢業, 卻值浙省議送官費生十名赴歐美。他得到了浙高老師、嶽父楊遜齋(號 敏曾,歷史學家,後任北大國史教授)的贊同和鼓勵,在已考國文、英 文、數學三門主課後,由於父親以家庭原因去信勸阻,他也就遵命放棄 了這一機會。1911年6月,他在浙江高等學堂畢業後,在《天鐸報》 擔任半年撰述,很快以長於撰論出名。當時,戴季陶創辦《民權報》, 葉楚傖創辦《太平洋報》,陳陶遺接盤《申報》,都對陳有相約之意。
    陳自己不敢做主,請命於父。思想保守的父親,認為上海“洋場”,非 青年所宜久居。正值從兄參與發起創設寧波效實中學(1912年,即民 國元年3月),所聘教師多是上年浙高畢業的同學如文科的董世楨(貞 柯)、理科的馮度(威博)、王子讓等。陳又從父兄之意,受效實中學 英文、史地教員之聘,而放棄繼續辦報之機會。1914年7月,依仁公 忽病故,遺子女多人,陳哀痛逾恆,且根據其父遺願,毅然擺脫一切, 家居達五年之久,專門經紀家務,並繼父志處理家族事務以及鄉裡公益 事業等。這同他個性格格不入,但還是一心一意地去做了。而且在父喪 後兩年中,還謝*在甬兼課之約,顯然還有“重孝”不出的用心。
    1916年,效實同事慮陳鄉居苦悶致病,力請兼課,始每周去甬任課若 干小時。直至1918年發妻楊氏以產後子痫癥去世,始於次年辭去族中 事務而去上海。P1-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