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人民需要放鞭炮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中國社會
【市場價】
336-486
【優惠價】
210-304
【介質】 book
【ISBN】978750607340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東方
  • ISBN:9787506073400
  • 作者:高昱
  • 頁數:280
  • 出版日期:2014-04-01
  • 印刷日期:2014-04-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80千字
  • 《人民需要放鞭*》一書取名辛辣,內容同樣會辣得你涕泗橫流!
    作者繫**媒體人高昱,新聞從業時間將近20年。而過去20年,恰是中國經濟、社會,乃至體制變遷*大的一段時期,它猶如一開一合的潘多拉魔盒,藏著層出不窮的時事、人物、變革。
    高昱的筆便將這段富有傳奇色彩的年華,全部記錄下來。在采訪、體察河南“艾滋病村”時,犀利的文筆轉瞬勾勒出村民的無耐、彷徨、*望等不曾被世人得知的真相,猶如閱讀文字版《黑鏡頭》;社論探討黑老大劉湧、律師李莊案時,又將法制的高貴出身、法治反被人治的淒惶遭遇,透過事實羅列展現在世人面前,憤懣的閱讀感猶如親手奏出時代的搖滾樂!
    請放松身心,在作者高昱的帶領下,深度體驗一次你不曾真正了解的中國!
  • 《人民需要放鞭炮》一書,收錄了資深媒體人高 昱過去10年創作的社論作品。這裡面有作者透過采訪 ,親身感知的中國法制、法治進程,以及“艾滋病村 ”、官員“化公為私”等政府、社會萬像,他通過犀 利、瑰麗的文筆,形像地為讀者再現了不曾公布於眾 的真相;書中另有對商業世界中“富士康悲劇”、慈 善基金,社會百態中教育荒蕪、住房矛盾等問題的獨 到解讀,以及更深層問題的剖析。 《人民需要放鞭炮》整本社論集,文章雖前後跨 越10年,但作者對各個熱點問題犀利、獨到的剖析風 格始終如一,絕對是一道重新認識身邊的中國的新窗 口。
  • 自序 眾聲喧嘩,卻無可相信
    引言 當體制成為擋箭牌
    第一篇:**與人民
    人民需要放鞭*
    艾滋病人死於誰手
    一屆政府的“怕”和“愛”
    我們需要有擔當的政府
    刑訊逼供救了黑社會老大劉湧?
    黑老大劉湧死了,法治不能死
    礦工之殤,中國之殤
    為什麼是紀委查出了陳良宇
    推遲退休對誰有利
    媒體是對丑惡的**約束
    《建國大業》與托克維爾
    庶民的“被勝利”
    李莊“被偽證”和法律“被提問”
    疫苗事件的1/1000000和1000000
    官員貪污刑罰,由死緩改判60年監禁如何?
    日本地震的中國回想
    第二篇:政府與市場
    喝狼奶的壟斷
    國人苦“三桶油”久矣
    政府監管靠得住嗎?
    人民為什麼拋棄“人民”醫院、“人民”鐵路?
    誰為被拆遷者自焚負責
    被告上美國法庭的遼寧省政府
    為什麼“以法治國”成了笑話?
    種龍種、得跳騷——《行政許可法》緣何被異化
    在立法過程中“設租”,是尋租的***別
    政府被大產業寡頭集團“俘虜”了
    警惕又一輪政府投資分肥——“四萬億投資”公布前的不祥預感
    經濟危機時期,政府不應鼓吹民眾消費
    第三篇:改革沒有浪漫曲
    投資熱潮幾乎都發生在政府換屆年
    郎咸平質疑私人侵吞國有資產,錯了嗎?
    是否仍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官員們“化私為公”再“化公為私”的世俗智慧
    “母豬補貼”與政府改革
    國企“走出去”,身份由蜜糖變原罪
    不要庸俗化自主創新
    孟加拉人民給中國人民銀行上的一課
    致西方人的一封信
    瘋狂的單行道——論躺在自然資源廢墟上的求財之道
    跳出北京治擁堵
    改革亟需重建的共識
    戰勝重重艱險的力量何在?
    改革之路為何越走越難——寫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前的憂思
    第四篇:商業與人生
    沒有英雄,隻有職業
    活著就意味著希望——關於“非典”、伊戰以及張國榮身故的記憶
    保衛傳統!保衛春節!
    10歲的新香港有“身份認同危機”嗎?
    做堅定的自己
    讓我們再次相信愛——關於2008年鼕南方冰災的感悟
    明天*漫長——關於2008年汶川地震的反思
    賑災與傷害——汶川地震一周年祭
    尋找身份的中國人
    臺灣老兵的力量
    邁克爾·傑克遜的哀榮與宛如處女的世界
    富士康悲劇真的無解嗎?
    讓我們站著把錢掙了
    審視壹基金,寬容陳光標——寫在“郭美美事件”前的慈善基金反思
    誅心的生活智慧:小惠可以給,大恩不能施
    第五篇:教育與居住
    當教育也開始“看人下菜碟”
    北大傳統的“與時俱進”及其問題
    大學校長們應該告訴畢業生什麼
    社會精英*需要教育
    “年度漢字”不是“漲”,就是“拆”
    經濟適用房擋了誰的財路
    請給任志強松綁
    房子“薄利多銷”,是解救經濟危機的*後一根金稻草
    降房價,終結“土地財政”纔是綱舉目張
  • 改革之路為何越走越難——寫在十八屆三中全會 之前的憂思 (寫於2013年5月15日) 越來越多的人發出了“改革已死”的慨嘆,我們 確實到了改革與革命賽跑的緊要關頭。改革之所以越 走越難,深層原因之一在於改革缺乏共識,過去的一 些改革被設計和執行成了掠奪弱勢人群的工具;二是 執政者缺乏推進改革的動力和決心,部分擁有稀缺政 治資源的既得利益集團阻撓和破壞改革 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將把中國帶向何處,“習李 新政”是否會強有力地推動改革,尤其是長期裹足不 前的政治體制改革,讓我們對新的十年有*大的希望 ?到今年秋天,新領導層的執政一年之際,或許我們 就能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據說定於秋季舉行的十八屆 三中全會上,新領導層將提出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 和時間表。
    經濟學家吳敬璉*近在《吳敬璉文集》**式暨 中國改革座談會指出,這個全面深化改革總體方案、 路線圖和時間表,“各方面都在等,所有人都有責任 參與,這是決定中國前途和命運的大事。思想上的分 歧會很多,利益上的糾結*加嚴重……如果不能在選 擇的關頭做出正確選擇,整個經濟發展就會脫軌,現 在既是機會又是挑戰”。
    類似的“盛世危言”,吳敬璉說的已經不是一次 兩次了,其他人講的*多。但悲哀的是,不時能夠聽 到“改革已死”的慨嘆。我們確實到了改革與革命賽 跑的緊要關頭。
    之所以改革越走越難,固然有“容易改的先改, 剩下的都是難啃骨頭”的技術因素,但**改革的經 濟基礎顯非當年能比。真正的深層原因,之一在於改 革缺乏共識,過去的一些改革被設計和執行成了掠奪 弱勢人群的工具;二是執政者缺乏推進改革的動力和 決心,部分擁有稀缺政治資源的既得利益集團阻撓和 破壞改革,尤其是以保護權利、限制權力為核心的政 治體制改革。
    任何改革都是利益的重新分配。中國迄今35年的 改革可以粗略分為兩個階段。**階段是1989年之前 ,積貧的中國人在體制變革的推動下,透過還很狹小 的市場之門,煥發出巨大的創造性,並由農村社會為 起點,漸次延伸到城市經濟,以“承包”和“搞活” 為特征的做大蛋糕的改革途徑,讓中國各群體對改革 有著巨大共識。
    1990年代早期,改革雖經歷了短暫的退潮,但 1992年後以*猛烈的市場化實踐展開。在同期**化 的龐大力量衝擊和拉引下,被“發展就是硬道理”和 “黑貓白貓”思想所解放的中國迅速脫離了舊的計劃 體制,以**開放的姿態彙入過去被認為屬於資本主 義的世界體繫。但也就在這個階段,在以驚人速度繼 續做大蛋糕的同時,一次規模和速度*為驚人的瓜分 蛋糕運動,也伴隨著舊秩序的崩潰在中國社會掀起, 強勢群體再以改革之名,將改革演變為對公共資源和 資產的壟斷性瓜分,並進一步發展成強勢群體對弱勢 者財產的直接掠奪。
    與**階段各階層都從增量改革中獲益不同,第 二階段的改革在很多層面越來越走向零和以及負和遊 戲。過去十年裡,執政當局多次強調了經濟發展失衡 、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社會矛盾加劇等問題的嚴重性 ,並意識到了它對社會生態及對代際問題的巨大危險 。但*嚴重的問題在於,不僅社會結構已經產生深深 的斷裂,民眾對改革的共識也在破裂。
    由於一些改革帶來的結果並非所宣稱的共贏,而 是在“合法”旗幟下少數既得利益集團再一次的利益 *大化,是讓“沉默的大多數”再次承受改革的代價 和遙遙無終期的陣痛。一些改革——即使是那些被設 計者設計得花團錦蔟、好似一舉十得的改革,在事實 上卻再次成為掠奪弱勢人群利益的工具。近些年,國 企改制及教育、醫療衛生、土地制度的市場化改革所 受到的廣泛批評乃至直截了當的否定,都是民眾對改 革這面神聖旗幟產生警惕的集中體現。一部分弱勢者 甚至希望回到“毛時代”的老路,以威權和平均主義 解決叢生的社會不公與衝突。
    民眾對改革日漸失望的同時,權力過大、吏治太 壞也成了執政當局自上而下推動改革的*大絆腳石。
    有網民總結了中國社會現階段的四大矛盾:一是民眾 日益提高的智商和官員不斷下降的道德底線之間的矛 盾;二是中央不停地喊著反腐敗和地方官員拼命腐敗 之間的矛盾;三是官方不斷地公布真相和人民愈來愈 不信任之間的矛盾;四是官員口口聲聲為人民服務和 人民愈來愈怕被服務之間的矛盾。顯然,如果說一部 分利益總是遭到損害的民眾有“改革恐懼癥”的話, 既得利益集團尤其是權力階層,對改革尤其是約束其 權力的政治體制改革,則很可能利用其壟斷的政治資 源進行阻撓和破壞。
    對所有不願發生流血革命的人們來說,在矛盾堆 積至發生大的政治動蕩之前,盡全力清除改革障礙, 是這個十年的迫切使命。我們要警惕和反對的不是要 不要改革,而是強勢群體再以改革之名,將改革演變 為對公財和私產的瓜分與掠奪;我們要認真探究的不 是效率和公平哪一個優先的問題,而是如何讓各群體 都有公平的機會享受市場提高效率所帶來的福利。
    各方亟需建立這樣的改革共識,即改革的惟一目 的是建立一個相對公平的新體制,這個新體制不僅是 為了增長和發展,*是為了社會和諧與共享幸福。而 要建立這樣的新體制,重新喚起民眾對改革的熱情與 信任,為改革找到強大的社會基礎與驅動力量,則必 須用一種相對公平的方式。它意味著在公共政策和公 共資源分配方面,設立多方利益主體公平博弈的機制 ,使13億國人“共同參與發展的機會,共同提高發展 的能力,共同促進發展的水平,共同分享發展的成果 ”。
    P179-182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