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遊戲與警察 新華書店正版暢銷圖書籍 遊戲與警察(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哲學與宗教
【市場價】
353-512
【優惠價】
221-320
【作者】 法讓·波德裡亞|譯者  張新木孟婕 
【出版社】南京大學 
【ISBN】978730509620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產品名稱:遊戲與警察(精)
是否是套裝:否
書名:遊戲與警察(精) 遊戲與警察(精)

代碼:48
出版社名稱:南京大學
出版時間:2013年04月

作者:(法)讓·波德裡亞|譯者:張新木,孟婕
作者地區:法國
譯者:張新木

開本:32
ISBN編號:9787305096204

    
    
" 12

遊戲與警察

作  者:(法)波德裡亞
定  價:48
出 版 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頁  數:479
裝  幀:精裝
ISBN:9787305096204
目錄
編者按

《烏托邦》**期,1967年5月

《短暫性……》

《烏托邦》第2、3期,1969年5月

《遊戲與警察》

《烏托邦》第4期,1971年10月

《烏托邦被打發了……》

《罷工故事》

《媒介安魂曲》

《DNA或代碼的形而上學》

《烏托邦》第5期,1972年5月

《生產之鏡》

《烏托邦》第6期,1973年2月

《馬克思主義與政治經濟學體繫》

《烏托邦》第7期,1973年8月,揭露無遺的階級鬥爭

《罷工故事》

《烏托邦》第8期,1974年2月,環狀釘子

《經濟的誇大化》

《巴黎國民銀行的宣傳戰》

《因剩餘價值而生病的動物》

......
內容虛線

內容簡介

    《遊戲與警察》集輯錄的23篇文章原發表於讓·波德裡亞編輯的《烏托邦》雜志(1967-1978),主題涉及社會實踐及那個時代的理論爭鳴。這些文章的“思想、論點和觀點的出現”面貌,促使我們以原有狀況進行出版,並按照時序進行編排,以便讓人們看到其思想的誕生,其思想能夠獨立於任何學派或團體歸屬而自行確立,因此就能從中看到我們當代一種自由思想的問世。

......

作者簡介

(法)波德裡亞

    讓·波德裡亞(JeanBaudrillard,1929—2007),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後現代理論家。先後任教於巴黎十大和巴黎九大,撰寫了一繫列分析當代社會文化現像、批判當代資本主義的著作,產生了廣泛的世界性影響。其代表作主要有《消費社會》、《物體繫》、《生產之鏡》、《像征交換與死亡》、《冷記憶》、《美國》、《完美的罪行》等。《論誘惑》是其中晚期的思想代表作。張新木,江蘇高淳人。南京大學法語繫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國駐法國大使館教育處一等秘書。1985年起從事符號學研究,發表相關論文30餘篇,翻譯出版法國文學與社科名著《巴黎聖母院》、《遊蕩的影子》、《冷記憶》1-5等30餘部,編寫出版法語教材及參與編寫中外母語研究專著10餘部,主持和參與國家、教育部及江蘇省社科項目5項,主持建設國家精品課程“法語閱讀”。2006年獲法國政府棕櫚教育勛章(騎士),2008年獲江蘇省第三屆紫金文學獎翻譯獎。

精彩內容

        這種鎮壓,在經歷層面上被定義為氛 圍或是默契的鎮壓,在理論上將從反面 進行定義,被定義為分工和分離的總體繫 統性。社會暴力如今較少地表現在對衝動 的直接壓抑,對個體的生理,或對某 一階級或階層的公開壓迫,而更多顯示為 社會關繫的網格化,顯示為更復雜更繫統 的隔離,如地理、職業和文化的隔離,表 現為不可逆轉的技術與社會的勞動分工, 表現為需求的無限擴大。
    分離的原則,即打破欲望的統一性和 建立多部門人類活動的原則,與某種孤獨 的自治和自由相連的原則,它是抵消能量 的*有效的原則。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 馬思曾經描繪過這種分解的歷史成因: 兩者之間都存在著一種消極的相互規定。
    在私人領域的幻想式自由中,所有經濟與 政治的矛盾前來日常性,損害日常性 的實際意義。隻需想想娛樂的“保留”領 域便知。人們可以從中清楚地看出鎮壓的 本質是什麼:將自由的向往編目到奴役的 圖式中。由於在工作和娛樂兩方面都得到 加強,所以日常性將以同樣的方式從兩方 面得到構建。那些蝸居於廉租房內或簇擁 在工作流水線上的人們,他們也隻能做做 夢而已,夢想著符號化的自由,遊客爆滿 的海灘和一望無際的車流。天堂與地獄之 間的鴻溝,使得人們隻能依照其地獄的模 樣來夢想天堂。
    鎮壓的繫統性
......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