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東漢魏晉南北朝譯經語料的鋻別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宗教
【市場價】
225-328
【優惠價】
141-205
【介質】 book
【ISBN】978730808479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ISBN:9787308084796
  • 作者:盧巧琴
  • 頁數:179
  • 出版日期:2011-03-01
  • 印刷日期:2011-03-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43千字
  • 巧琴的《東漢魏晉南北朝譯經語料的鋻別》選擇東漢魏晉南北朝翻譯佛典進行語料鋻別專題研究,洵稱知難而進,有裨於中古漢語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研究價值。
    本書以專章探討語料鋻別方法——文獻學鋻別、語言學考察、文化學考察、綜合考辨,堪稱為翻譯佛經語料鋻別方法論迄今為止較好的歸納總結,尤其是關於譯經年代、譯人、翻譯地點的綜合考辨,具有示範意義;其論述譯經區域劃分的語言學依據和語言學意義,頗有見地。
  • 在漢語史研究中,對所用語料進行鋻別是首要工作,但在實際征引譯 經語料時,我們常常疏於鋻別、直接引用。《東漢魏晉南北朝譯經語料的 鋻別》在梳理翻譯佛經語料的文字學價值,勾勒正、俗字語用差異的基礎 上,鋻於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形成關外、北方、南方三大澤經區域, 將翻譯地點作為失譯語料考證的重要方面提出,使其與年代、澤入一起構 成失澤語料考證的三個主要方面,並且相互印證。同時倡導結合文獻學、 語言學(語音、詞彙、語法、文體結構)、文化學等進行綜合考證,以盡可 能地提高考證結論的可信度;最後,以《曇無德羯磨》為例鋻別譯經年代 ,以《五陰譬喻經》為例綜合考辨譯人,以《撰集百緣經》為例綜合考證 翻澤地點。《東漢魏晉南北朝譯經語料的鋻別》通過這樣具體的個案考證 ,來分析語料鋻別過程中應注意參照譯經的選擇、比較方向的確定、考證 方法的應用等問題,特別指出區別性語料確定的標準及其在縱向的時間軸 上提取與橫向的空間軸上提取時應考慮到若干方面。本書由盧巧琴編著。
  •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緣由
    1.1.1 譯經語料鋻別研究的現狀
    1.1.2 譯經語料鋻別研究的目的
    1.2 研究材料
    1.3 研究方法
    1.3.1 歷時比較與共時比較相結合
    1.3.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
    1.3.3 描寫與解釋相結合
    第2章 東漢魏晉南北朝譯經語料引用時的幾個問題
    2.1 輕信題署
    2.2 忽略版本異文
    2.3 輕信不當斷句
    第3章 東漢魏晉南北朝譯經語料的價值
    3.1 詞彙學價值
    3.1.1 譯經語料加速了漢語雙音化的進程
    3.1.1.1 “澡”的雙音化情況
    3.1.1.2 “沐”的雙音化情況
    3.1.1.3 “浴”的雙音化情況
    3.1.2 譯經語料拓展了詞的本義轄域
    3.1.2.1 “洗”侵入“澡”的本義轄域
    3.1.2.2 “洗”侵入“沐”的本義轄域
    3.1.2.3 “洗”侵入“浴”的本義轄域
    3.1.3 譯經語料富含新詞新義
    3.1.4 譯經語料有助於揭示詞義的由來
    3.2 文字學價值
    3.2.1 出現了大量俗字
    3.2.2 有利於釐清正、俗字的語用差異
    3.2.3 為字書、韻書提供確切釋義
    3.3 辭書編纂學價值
    3.3.1 可糾《漢語大字典》釋義不當
    3.3.2 可提供恰當例證
    3.3.2.1 可補充例證
    3.3.2.2 可提前首見例時間
    第4章 東漢魏晉南北朝譯經語料鋻別的主要方面
    4.1 譯經年代的鋻別
    4.1.1 譯經語料的歷時性差異
    4.1.2 譯經年代鋻別的必要
    4.2 譯人的考辨
    4.2.1 譯者的個人風格
    4.2.2 譯人誤題情況
    4.3 翻譯地點的考證
    4.3.1 譯經區域的劃分
    4.3.2 譯經區域劃分的語言學依據
    4.3.3 譯經區域劃分的語言學意義
    4.3.4 譯經語料的區域屬性
    4.3.4.1 關外譯經語料區域屬性
    4.3.4.2 關內譯經語料區域屬性
    第5章 東漢魏晉南北朝譯經語料鋻別方法
    5.1 文獻學鋻別
    5.1.1 利用佛教典籍中的記載
    5.1.1.1 利用譯經前序、後跋
    5.1.1.2 利用僧傳、尼傳
    5.1.2 利用經錄鋻別
    5.2 語言學考察
    5.2.1 語音方面的鋻別
    5.2.2 詞彙方面的鋻別
    5.2.3 語法方面的鋻別
    5.2.4 文字學方面的考察
    5.2.5 文體結構方面的鋻別
    5.2.5.1 字詞平面的風格
    5.2.5.2 篇章結構層面的風格
    5.2.6 詞彙、語法等相結合
    5.2.7 語言比較的方法
    5.3 文化學考察
    5.3.1 語言研究、文化研究相互交融
    5.3.2 文化現像是語料鋻別的佐證
    5.3.2.1 文化現像用於鋻別語料年代的可能
    5.3.2.2 文化現像用於考證翻譯地點的可能
    5.3.3 佛教文化是譯經語料鋻別的獨特佐證
    5.3.3.1 佛教稱謂
    5.3.3.2 居住修行場所
    5.3.3.3 僧徒用物
    5.4 綜合考辨
    5.4.1 譯經年代的綜合考辨——以《曇無德羯磨》為例
    5.4.1.1 文獻學考察
    5.4.1.2 詞彙學考察
    5.4.1.3 文化學佐證
    5.4.1.4 語料比勘
    5.4.2 譯人的綜合考辨——以《五陰譬喻經》為例
    5.4.2.1 文獻學考察
    5.4.2.2 詞彙學考證
    5.4.3 翻譯地點的綜合考證——以《撰集百緣經》為例
    5.4.3.1 語言學考察
    5.4.3.2 文化學考證
    第6章 譯經語料鋻別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6.1 參照譯經的選擇
    6.2 比較方向的確立
    6.3 區別性語料的提取
    6.3.1 區別性語料的縱向提取
    6.3.2 區別性語料的橫向提取
    6.4 考證方法的應用
    6.4.1 文獻學考證方法的局限
    6.4.2 語言學考證方法的局限
    6.4.3 文化學考證方法的局限
    6.4.4 其他考證方法的局限
    附錄
    附錄一 已作語言學考察的失譯、誤題之經
    附錄二 東晉南北朝時期的異譯經
    附錄三 見存的歷代佛經目錄
    參考文獻
    後記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