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易經與人生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哲學
【市場價】
240-348
【優惠價】
150-218
【介質】 book
【ISBN】978754262942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上海三聯
  • ISBN:9787542629425
  • 作者:傅佩榮
  • 頁數:233
  • 出版日期:2009-01-01
  • 印刷日期:2009-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50千字
  • 《易經》是一部奇妙無比的古書。看不懂的人說它是有字天書,略知一二的人對它深感敬畏,真正了解的人就愛不釋手,隨時擺在案頭,向它請益人生各種問題,然後增長處世的智慧。
    《易經》再三揭示人生的正途在於:培養德行、增強能力,以及啟發智慧。把握這三點,人生的主動權操之於己,生命也將變得充實也*有意義。
    本書作者向大眾介紹《易經》的來龍去脈與基本觀念。書中並增加了許多圖片、資料,以及占卦與解卦的方法,希望讀者可以比較全面而客觀地認識《易經》,由此進入它廣大無邊又深奧無比的世界,與歷代讀書人一起遨遊相忘於其中。
  • 《易經》的六十四卦是一套特定的符號繫統。占卦還需要解卦,這表 示人生有可測和不可測的部分,同時人也有自行做主的選擇機會。因而占 卦不同於算命,它要求我們以清醒的理性與負責的態度去面對人生。 《易經》在古代經典中屬於哲學類,它是一套圓滿的哲學體繫。《易 經》再三揭示人生的正途在於:培養德行、增強能力,以及啟發智慧。關 於《易經》的學習,作者用三句話來概括:一、不學一定不會;二、學了 不一定會;三、學會終身受用。首先,《易經》的六十四卦是基於一套特 定的符號繫統,若是不曾學習,則這些卦像顯得神秘而難解。其次,為什 麼學了還不一定會呢?因為它的占卦部分需要解卦,而解卦能力永遠有提 升的空間。這表示人生有可測與不可測的部分,同時人也有自行做主的選 擇機會。占卦不同於一般的算命,也在於它要求我們以清醒的理性與負責 的態度去面對人生。最後,學會《易經》,將可終身受用。此中妙處,其 實在學習過程裡就已經逐步實現了。
  • 自序
    第一章 《易經》是什麼
     易經小常識:基本八卦(八經卦)的口訣
     《易經》六十四卦卦像圖
    第二章 《易經》的由來
     易經小常識:關於《易經》的傳說:河圖與洛書
    第三章 《易經》的卦像
     易經小常識:關於爻的一些術語
    第四章 自強不息——乾卦
    易經小常識:
     十二消息卦與二十四節氣
    第五章 厚德載物——坤卦
     易經小常識:關於卦像的一些術語
    第六章 非吉則利——謙卦
     易經小常識:
      卦像歌
      卦序歌
    第七章 面對困境的智慧——屯卦、習坎卦、蹇卦、困卦
     易經小常識:《易經》的問卜用語
    第八章 自求多福的方法——損卦、履卦、井卦、鼎卦
     易經小常識:《易經》的研習流派:兩派六宗
    第九章 《易經》的現代意義
     易經小常識:
      《易經》占卦方法——籌策運算說明
      《易經》解卦方法參考
    第十章 《易經》問答錄
    附錄 古人用《易經》占卦預測示例
  • 很多年前,我在比利時魯汶大學教書。由於飲食習慣很難改變,到國 外之後,我跟大多數中國人一樣,先找中國餐廳。有一家餐館老板知道我 是教哲學的,他就對我說,我們這餐館生意不太好,因為犯了“路衝”。
    犯了“路衝”之後怎麼辦呢?他就買了一個“先天八卦圖”掛在餐館門口 。掛了一個多月,生意並沒有改善,他就說,你幫我看看,這個圖是不是 有問題?我一看,發現那個掛著的“先天八卦圖”(參看本書52頁)底下 兩個卦畫反了——難怪無效。但是,後來改正之後,是否有效? 學習《易經》的心得 很多時候,我們把《易經》當作心理上一種需求的滿足。事實上,《 易經》能否消災解阨、趨吉避兇呢?《易經》的重點不在這裡,而在於“ 修德”、“行善”。我上面提的那個經歷,就是因為八卦就在《易經》裡 面,也是我們*古老的傳統。談到學習《易經》,我有三句話作為心得。
    **,不學一定不會。你沒有學過《易經》,就肯定是不懂的。有什 麼學問是不學也會懂的?假設你沒有學過儒家,沒有仔細讀過《四書》, 我說你要好好“修德行善”、“忠信孝悌”,你一聽也知道這是儒家;假 設你沒有學過道家,對於老莊也不曾仔細研究,我說你要“順其自然”、 “不爭”、“無為”,你一聽也知道是道家。很多學問雖然你沒有學過, 也會知道一些大概,但是《易經》不一樣,多少人買了《易經》,打開一 看,隻有兩個字——“天書”,不知道它在寫什麼。它裡面*主要是六十 四個卦像,對於卦像,如果你沒有花一、兩個小時入門的話,根本就不知 道它代表什麼;而每一個像都很像,很接近,都是兩條線合成的,一條橫 線是沒有斷裂的,另外一條是斷裂的。所有的卦都是兩條線合成的,兩條 線很簡單,但是合成六條線之後就復雜了,就有六十四個。所以,你不學 一定不會。
    第二,學了不一定會。學了還不一定會,那是怎麼回事呢?《易經》 有兩個大的範圍:一個叫“義理”,說明要如何修德,要培養好的德行, 這個理解起來倒是比較容易,因為“義理”是人生正確的道理。另外一個 叫“像數”,像數就很麻煩了,它關繫到一個卦像可以用數字來表達它的 意思,這就跟占卦有關了。學《易經》隻學“義理”的話,一輩子不懂占 卦,顯然不太圓滿;但是專門講占卦,*後好像變成算命的,那*不是《 易經》原本的意思。所以,不學一定不會,學了不一定會。
    還好有第三,學會終身受用。你一旦學會,終身受用。對自己來說, 知道為什麼要修德,什麼時候要采取什麼樣的行為,都**清楚。對自己 的生命掌握一種主動性,培養智慧,發展能力,又有德行,這是《易經》 *高的理想。由此可知,我們確實要了解一下《易經》到底是什麼?我分 以下幾個方面來介紹。
    《易經》、《易傳》、“易學” 《易經》是一本*古老的書,因為古代的書是竹簡,所以內容簡單扼 要,材料很少,隻是後代發揮得比較多。《易經》為《十三經》之首,那 時還沒有《十三經》的講法,在先秦隻講《五經》,就是《詩》、《書》 、《禮》、《樂》、《易》。《詩》(《詩經》)代表文學;《書》(《 尚書》)代表歷史;《禮》(《禮經》)代表生活規範;《樂》(《樂經 》)代表藝術、音樂修養;《易》(《易經》)代表哲學。一說到哲學, 感覺“玄之又玄”,好像與生活脫了節。《易經》本身在古代被列為哲學 範圍,它有何特色呢?哲學是“愛好智慧”,智慧有一個特色——“完整 而根本”。也就是說,你不能隻看人的世界,還要看自然界和天道,即天 、地、人三方面都要兼顧;不能隻看現在,還要看過去、未來。所以,在 空間和時間(即宇宙)上兩方面都要兼顧。
    《易經》作為哲學的代表,它在古代是*根源的,它包括三大部分: 經、傳、學。這也是學術界目前**的分類方式。如果隻念“經”,*多 二十頁。因為《易經》的“經”本身很少,隻有六十四個卦像,加上卦辭 、爻辭,二十頁就寫完了,但是這二十頁沒有人看得懂,不知道它在寫什 麼,因為太扼要、簡單了,所以就有《易傳》。
    《易傳》是孔子與後代弟子們持續研究,可以說是整個學派的合作纔 完成的。所以,你現在買任何一本《易經》,都是《易經》、《易傳》合 在一起的。一旦分開,你就不知道它在說什麼。經過儒家的解釋,《易傳 》的內容很豐富,有十個部分,叫做“十翼”,“翼”就是輔助,好像翅 膀一樣,作為輔助,助你了解《易經》。“十翼”首先是《彖傳》、《像 傳》,各分兩部分,總共四篇。《彖傳》是解釋卦辭的部分,《像傳》就 是解釋卦義和爻辭,解釋卦義的叫做《大像傳》,解釋爻辭的叫做《小像 傳》。以《小像傳》為主,《大像傳》隻有一句話。“彖”有上下,“像 ”有大小。其次是《繫辭傳》,《繫辭傳》是哲學方面獨立的精彩論述, 分上下的理由不一樣,是因為內容太長,所以分上下兩部分。這樣一來就 有“六翼”了,還剩下四個:《文言傳》、《說卦》、《序卦》、《雜卦 》。《文言傳》是專門針對乾卦、坤卦做一繫列特別的說明,因為這兩卦 太重要了。《說卦》是要說明每一卦為什麼需要出現,為什麼是這個名稱 。《序卦》是講六十四卦為什麼有這個順序。《雜卦》即沒有順序,很多 卦混在一起講,很多人認為《雜卦》並沒有什麼道理,應該不算什麼偉大 的作品。
    司馬遷認為“十翼”是孔子所作,後人認為是孔子的學生傳至司馬遷 的父親司馬談,是為第十代。司馬遷家學淵源,懂得《易經》,“究天人 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就是因為懂得變化的道理纔寫成《史 記》。
    整個《易經》的思想基本上是在時間的變化過程中,看人應該如何根 據自然界的變化安排自己的行為,目的是要“趨吉避兇”。人活在世界上 當然是希望過得快樂,誰都不喜歡有痛苦、有煩惱、有災難。吉兇就變成 :在世界上活得開心不開心?要的東西能不能得到?或者不想失去的東西 會不會失去?總的來說,我們要了解“十翼”隻是十種對於《易經》內容 所做的說明,屬於《易傳》的部分。
    “易學”是漢代以來的學者各自研究,門派多得不得了。你隨便查一 下,大概有一百多部易學作品。介紹《易經》,我們要以“經”和“傳” 為主,把《易經》與人生的道理說清楚。有些人喜歡成語,而很多成語就 是從《易經》裡面發展來的。
    總之,我們首先要了解,《易經》是*古老的書,古代經典的**部 ,它裡面包括“經”、“傳”、“學”,我們的重點在“經”和“傳”。
    “學”這一部分**復雜,沒有人搞得清楚,天下沒有一個人敢說他全部 懂《易經》,就是學會某一部分,也得花上幾年的時間,因此能夠入門, 就很不錯了。本書的目的即在於此,希望從介紹裡面,能夠讓我們了解《 易經》與人生的相關性。現代人為什麼還要學習這麼古老的智慧?它到底 有沒有啟發性呢?這是我們的重點。人生的智慧在《易經》裡面可以說是 集大成,得到了一種完整的解釋,就看你以後如何延伸及應用。
    有人問,《易經》的大原理是什麼?一句話:“觀天道以立人道”。
    “天道”代表宇宙大自然的規則,“人道”就是人的世界應該如何生存的 道理。你不能夠關起門過人的生活,因為你要隨時與自然界互動產生關繫 。你住在山邊就有適合山的特性的生活,住在海邊就是另外一套了。你不 能說我是一個人,到任何地方都是**一樣,如果不能夠適應自然條件, 春夏秋鼕都不能分辨,怎麼生存?所以人的生活跟自然界息息相關。我們 講到《易經》的開始,就要從這裡入手。P3-8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