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中國古代磚瓦/中國傳統民俗文化建築繫列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中國民俗文化
【市場價】
198-288
【優惠價】
124-180
【介質】 book
【ISBN】978750448546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商業
  • ISBN:9787504485465
  • 作者:李楠
  • 頁數:181
  • 出版日期:2015-01-01
  • 印刷日期:2015-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0千字
  • 經過了兩千多年的風雨洗禮,這些古代磚瓦呈現出一種朦矓的灰褐色,以精美的畫像,瑰麗的圖素,雋秀的文字,折射出古文明的燦爛輝煌,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欣賞價值。一磚一瓦都烙上了時代的痕跡,精美*伶。李楠編著的《中國古代磚瓦/中國傳統民俗文化建築繫列》通過對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建築遺址出土的古磚、瓦當進行比較分析,初步建立起中國古代瓦當發展的基本序列,並對相關問題進行研究探討,揭示了磚瓦背後深邃的歷史文化內涵,有極強的科學性。
  • 古磚為泥土燒制之物,古磚往往刻有年代、圖案 、吉祥語等,是研究歷史和 雕刻的重要參考資料。瓦當藝術屬於建築體裁,包含 著我國人民歷代社會生活 中的一種美的素質。古磚古瓦承載著古代人的藝術精 華,了解和認識它們有很大 歷史意義。李楠編著的《中國古代磚瓦/中國傳統民 俗文化建築繫列》詳細介紹了古磚古瓦的相關知識, 它們留給我們的藝術價值是豐 富和耐人尋味的。
  • 第一章 古磚:泥與±的千古融彙
    第一節 古磚史話
    居住的變遷——磚的雛形
    從“紅燒土”到磚
    燒結磚的出現
    第二節 古磚的發展簡史
    土坯磚
    秦磚
    漢磚
    隋唐磚
    明清金磚
    第三節 古磚的制作程序
    選土
    澄漿
    練泥
    成坯
    陰干
    燒制
    《天工開物》中的制磚工藝
    第二章 畫像磚:磚面上的詩情畫意
    第一節 烙在磚土上的滄桑
    認識畫像磚
    畫像磚的類型
    漢代以前的畫像磚藝術
    漢代畫像磚藝術
    漢代以後的畫像磚藝術
    畫像磚表現的主要內容
    畫像磚的主要制作技法
    畫像磚的歷史價值
    第二節 畫像磚與其他藝術
    畫像磚與畫像石
    畫像磚與繪畫藝術
    畫像磚與雕刻藝術
    畫像磚與裝飾藝術
    畫像磚與建築藝術
    第三節 畫像磚欣賞
    舞樂百戲類畫像磚
    車騎出行類畫像磚
    農業生產類畫像磚
    市容風貌類畫像磚
    靈獸瑞鳥類畫像磚
    花鳥圖紋類畫像磚
    ‘官吏生活類畫像磚
    神話及歷史故事類畫像磚
    勇士鬥猛獸類畫像磚
    第三章 巧思妙想話磚雕
    第一節 悠悠往昔磚雕情
    唐朝以前的磚雕
    唐朝時期的磚雕
    宋元時期的磚雕
    明清時期的磚雕
    第二節 磚雕技琺與工藝
    制磚工藝
    磚雕的主要技法
    印模工藝
    浮雕工藝
    透雕工藝
    圓雕工藝
    堆磚工藝
    第三節 地方**磚雕
    天津磚雕
    山西磚雕
    徽州磚雕·
    臨夏磚雕
    蘇州磚雕
    廣東磚雕
    寧夏西吉民間磚雕
    浙江東陽磚雕
    北京磚雕
    其他地區的磚雕
    第四章 瓦:屋頂上的鬼斧神工
    第一節 瓦:屋頂上的舞蹈
    從陶器到磚瓦
    古瓦的歷史
    黏土瓦的類型
    琉璃瓦:帝王建築的專屬用品
    天然石板瓦
    第二節 瓦當:屋檐上的精靈
    瓦當概述
    瓦當的種類
    瓦當的價值
    瓦當的收藏與鋻別
    古代瓦當的制作與使用
    第三節 瓦當的發展歷程
    西周瓦當
    齊瓦當
    秦瓦當
    秦文字瓦當
    漢代瓦當
    漢代以後的瓦當
    第五章 建築:磚與瓦的結晶
    第一節 建築結構認識
    梁與月梁
    枋與額枋
    鬥拱與撐拱
    牛腿與雀替
    廡殿頂與歇山頂
    懸山頂與硬山頂
    垂蓮柱與欄杆
    美人靠與門楣
    影壁與正脊
    正吻與鴟尾
    背獸與仙人
    走獸與寶項
    馬頭牆與墀頭
    女兒牆、花牆與廊心牆
    第二節 古建築欣賞
    千門萬戶未央宮
    巧構妙思長樂宮
    統率群臣太極宮
    ***大明宮
    興慶宮
    古建典範紫禁城
    故宮核心三大殿
    參考書目
  • 紅燒土也許是古陶器和古磚瓦產品發展的*初基 礎。例如在大多數已發 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均發現有紅燒土或紅燒土塊, 如: 位於河南省舞陽縣的賈湖遺址(距今7000—9000 年前),發現有一些紅 燒土塊。
    內蒙古發現了兩座公元前6200一前5400年的房址 。在距今8000年的 “興隆窪文化”時期的興隆窪遺址,發現了人類原始 居住場所原貌的房址。在 房址居住面上,考古工作者發現了大量先民使用過且 保存完好的遺物,內部 發現有堆積的紅燒土塊,壁面、地面均被燒成紅褐色 和黑褐色且十分堅硬, 室內有大量紅燒土塊。
    據武漢地區考古發掘證明,武昌洪山放鷹臺遺址 出土了大量稻殼燒土和 紅燒土房屋遺跡,時間在距今6000—8000年前的新石 器時代早、中期。遠在 距今7000—8000年以前,在武漢地區生活的人們,不 僅進行漁獵活動,而且 已開始種植水稻,並采用了紅燒土來改善居住條件。
    廟底溝遺址(距今4800—5900年)類型的房子,在 王灣、廟底溝等遺址 發現十多座,為半地穴式和地面式的方形建築。出現 用挖槽法築牆,並用紅 燒土塊和礫石鋪墊。居住面塗抹草泥土,晚期使用石 灰抹牆。
    僅在屈家嶺遺址(距今4600—5000年)一處,在面 積約500平方米的範 圍內,就發現大量摻有稻谷殼和稻草的紅燒土,總量 約達200立方米,有的 地方稻殼和稻草密結成層,其數量是十分巨大的。
    在西藏昌都鎮東南約12公裡的瀾滄江西岸的卡若 遺址中發現紅燒土和石 牆房屋,面積一般在10~30平方米之間,*大的一座 近70平方米。放射性 碳素測定其年代為距今4000—5000年。遺址分早、晚 兩期,其紅燒土房屋, 分圓底、半地穴、地面房屋三種。
    上述發掘的遺址實例均說明,我們的祖先很早就 將經過燒烤後的黏土—— 紅燒土塊用在了建築上。此時這類紅燒土塊可以認為 是“燒結磚”發展過程中 的“萌發”狀態。在建築上使用紅燒土是我國古代歷 ****的特征,也是我 國史前先民聰明纔智的發揮與創造。隨著時間的推移 ,先民們對這類紅燒土塊, 從早先的利用而變成了專門的加工制作,形成了有一 定用途的制品。
    在20世紀的70__90年代,新的考古發現進一步證 明,我國史前先民對 紅燒土的利用逐步變成了專門的加工制造,形成了一 種專門的制品—— “磚”。例如:安徽蚌埠市淮上區小蚌埠鎮雙墩村北 ,有一個高於地面約5米 的土堆,這裡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角、蚌器 、紅燒土塊建築遺存以 及動物骨骼、螺蚌殼等,種類繁多,既有生產工具、 生活用具,也有大批刻 畫符號(達600多種)和泥塑藝術品。經過專業儀器的 檢測,證實了這些出 土文物距今已有7300年的歷史。在蚌埠市工作的安徽 考古所負責雙墩遺址發 掘的闞緒杭研究員介紹說:“的確在雙墩遺址發現了 大量的紅燒土塊,有大有 小,有的還特別大,*大塊的尺寸有20多釐米,厚度 約13~14釐米,估計 形成溫度在900℃左右,因此推測肯定與建築有關。
    但至今在雙墩遺址還未發 現陶窯,無法確定該紅燒土塊是專門加固用於建築的 ,還是燒陶等出現的紅 燒土。”“雙墩文化”作為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被正 式提出,這是三十多位來 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科院等單位的專家學 者,在實地考察安徽蚌 埠雙墩遺址,並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討後得出的結論 。
    考古發現,早在6400多年前,母繫氏族時期的西 安半坡先民就采用橫火 膛窯和豎火膛窯燒制盛水、煮飯等六類日用陶器,就 掌握了制陶的基本熱學 知識,為以後制造燒結黏土磚、瓦奠定了基礎。
    綜上所述,考古界所稱的“紅燒土塊”,Y5是中 國燒結磚*早的“雛 形”,亦為燒結磚之“元祖”。特別是安徽含山凌家 灘遺址發掘出的大塊鮮紅 的陶塊和用黏土由人工摔打燒制而成的紅燒土塊;湖 南澧縣城頭山原始社會 城址出土大約4600年前燒成的、被日本學者稱為世界 上*古老的“磚”,可 謂為中國*早的“燒結磚”。
    從以上考古發現的實物可知:我國燒結磚出現的 歷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時 代的早期,距今應有7000多年歷史。
    P5-6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