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老祖宗說節令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地方史志
【市場價】
180-262
【優惠價】
113-164
【介質】 book
【ISBN】978755400862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浙江古籍
  • ISBN:9787554008621
  • 作者:郭梅//童涵冰
  • 頁數:203
  • 出版日期:2016-08-01
  • 印刷日期:2016-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0千字
  • 萬事都有自己的根源,不可能憑空而生。“老祖宗說”這套書,就是想帶你追索我們共同的民族記憶,順著憑我們自己難以尋覓的瓜籐,去摸一摸那隻“古老的瓜”。
    郭梅、童涵冰著的《老祖宗說節令》是其中一冊,以春夏秋鼕為序,介紹了二十四節氣與一些重要節日的起源、傳說、各地風俗等內容。
  • “寒來暑往,兔走鳥飛,節令相催。”中國的節 令文化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郭梅、童涵冰著的 《老祖宗說節令》以春夏秋鼕為序,介紹了二十四節 氣與一些重要節日的起源、傳說、各地風俗等內容, 體現了中華文明的深邃與博大,也展現了千百年來中 國人善於思考、洞察真理的生活哲學和智慧。讓我們 一起走進中華傳統文化,在輕松愉悅中暢享一場美妙 的華夏文明之旅吧!
  • 第一章 春
    立春——春駐心間
    雨水——潤物細無聲
    驚蟄——待得春雷驚蟄起
    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花朝——百花的生日
    春分——春半詩詞雨意濃
    社日——古時的婦女節
    寒食、清明——楊柳青青四月天
    三月三——踏青遊春好時光
    谷雨——花艷茶香詩意濃
    第二章 夏
    立夏——青梅紅櫻夏色鮮
    小滿、芒種——小滿不滿,芒種不管
    梅雨——黃梅時節雨
    端午——五月五,粽飄香
    夏至——夏為大,至為極
    六月六——曬紅綠,請姑姑
    小暑、大暑——蟋蟀居宇,螢飛草上
    伏日——鼕練三九,夏練三伏
    七夕——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第三章 秋
    立秋——立了秋。把扇丟
    七月半——中元河燈憶故人
    處暑——處暑到,暑氣止
    白露——露從今夜白
    中秋——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秋分——一場秋雨一場寒
    寒露、霜降——霜重柿紅秋意濃
    重陽——菊花黃,登高望
    寒衣節——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第四章 鼕
    立鼕——又是寒風乍起時
    小雪、大雪——冰封地坼雪漫天
    鼕至——歲暮天清,消寒迎春
    小寒、大寒——小寒大寒,凍成一團
    臘八——臘七臘八,凍死寒鴉
    小年、除夕——相守夜歡嘩
    破五——喫餃子,迎財神
    人日——金釵斜戴宜春勝
    元宵——火樹銀花不夜天
  • 南宋範成大在他的《上元紀吳中節物》中寫有“ 撚粉團欒意,熬稃膈膊聲”,形容的是吳地正月十五 包湯圓、炒稻殼的情景,詩人自己又在文後添注了一 筆,說以炒糯谷的方式來占卜,俗稱“孛婁”,在北 方則被叫做“糯米花”。宋代以後,吳越民間就有正 月十三、十四“卜谷”的習俗,即將糯谷放入鍋中爆 炒,若谷米爆白則為吉兆。
    後來,以“占稻色”占卜收成豐歉的習俗在一些 地方逐漸發生了變化,清代屈大均的《廣東新語》中 就有相關的描述。在廣州地區,每年年末,人們都會 用烈火將糯谷爆開,這種做法被稱為“*谷”,而爆 開的糯粉還有別的用處——做成煎堆,俗稱麻團、麻 球。將糯粉揉搓成大小相仿、形狀可愛的圓球後,再 放入鍋中煎炸,口中*好還不忘念上幾遍“煎堆碌碌 ,金銀滿屋”,出鍋後的食物可用於祭祀,亦能饋贈 親友。
    也許是因為雨露滋潤禾苗壯吧,在這段因為雨水 而滋長出幸福與希望的時光裡,與之相關的習俗也透 著絲絲溫暖與愛意。
    古時由於受到醫療條件的限制,很多孩子生了病 卻無法醫治,於是一些地方有在雨水時讓孩子拜干爹 的習俗,想借助干爹的福氣讓兒女健康成長;而女兒 女婿則要給嶽父母送去纏著紅帶子的籐椅和罐罐肉, 以表達內心的感激與尊敬之情。此時長輩則回贈雨傘 ,寄寓為孩子的人生旅途遮風擋雨之意。
    在川西民間,雨水這**還有一項有意思的習俗 ——撞拜寄。在那**的早晨,母親會領著自家的孩 子等在街道的一邊,當街對面**個行人迎面走來的 時候,無論男女,母親就會讓自家孩子向對方磕頭拜 寄,給對方做干兒子或是干女兒,而此舉的目的意在 保護兒女健康、快樂地長大。
    除去這些頗具地域特色又帶有時代特征且不乏溫 情的習俗之外,“養生”也可謂是雨水節氣重要的關 鍵詞之一。《黃帝內經》上說,“春主肝”且“濕氣 通於脾”。每年雨水時,人體的肝陽、肝火、肝風都 會隨著春季陽氣的升發而變得旺盛,而肝木易克脾土 ,稍不注意便會損脾傷胃;加之雨水漸多,濕氣不斷 加重,也會對脾胃造成負擔。故而雨水節氣,*應關 注脾胃的養護,南湯北粥雖體現了不同地域環境中人 們養生理念與方式的差異,卻也可謂是殊途同歸。唐 代醫藥學家孫思邈曾說:“春時宜食粥。”在北方, 雨水時常以粥為主要食材進行食療,蓮子粥、淮山粥 、紅棗粥、薏仁粥,不僅種類豐富、味道可口,且利 於疏肝理氣、祛風除濕;不同於北方,在南方,尤其 是珠三角一帶,人們多喜愛煲湯。煲燉鮮湯時,輔之 雲苓、淮山、北芪、猴頭菇等藥材,亦可起到健脾利 濕、補脾養胃的功效。孫思邈在《干金方》中還記載 :“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春季肝旺 之時,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則會使肝火過旺,傷及脾 胃。P3-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