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高一涵卷)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800-1160
【優惠價】
500-725
【介質】 book
【ISBN】978730020355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 ISBN:9787300203553
  • 作者:郭雙林//高波|主編:戴逸
  • 頁數:623
  • 出版日期:2015-01-01
  • 印刷日期:2015-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666千字
  • 《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高一涵卷)》是近代思想家文庫叢書的一種,是思想家高一涵的文集。高一涵,原名永浩,別名涵廬、夢弼、筆名一涵,安徽六安人,曾留學日本明治大學攻讀政法, 1916年7月回國與***同辦《晨報》,經常為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撰稿,並協辦《每周評論》。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力軍之一,他在《新青年》上發表了大量作品,是當時極具代表性的**知識分子、思想家、政治學家。本書由高一涵研究專家郭雙林和高波選編,並編寫了導言和高一涵年譜,輔助正文的閱讀和理解。本書適合研究者用作資料書,同時也可供大眾讀者作為了解高一涵思想的**手材料。
  • 郭雙林、高波編著的《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高 一涵卷)》主要收錄民國時期高一涵發表在各種期刊 、報紙上的政論文章和時評,尤其側重其作為思想家 與學者流傳於世的相關文字,其中有約一半內容是初 次結集。格於體例和限於篇幅,學術著作、詩集、書 信和其從政期間撰寫的大量政府公文未予收錄。希望 此書的出版能夠推動目前仍相對滯後的高一涵研究。
  • 導言
    民國之禰衡(1914年7月10日)
    民福(1914年11月10日)
    宗教問題(1914年11月10日)
    章太炎自性及與學術人心之關繫(1915年5月10日)
    共和**與青年之自覺(1915年9月15日、10月15日、11月15日)
    近世**觀念與古相異之概略(1915年10月15日)
    民約與邦本(1915年11月15日)
    **非人生之歸宿論(1915年12月15日)
    讀梁任公革命相續之原理論(1915年12月15日)
    自治與自由(1916年1月15日)
    國本(1916年5月15日)
    共和(1916年5月15日)
    程度與民政(1916年5月15日)
    樂利主義與人生(1916年9月1日)
    理想與事實(1916年9月16日)
    省權與省長(1916年12月20日)
    省制問題解決法刍議(1916年12月20日)
    一九一七年豫想之革命(1917年1月1日)
    主權所在之疑問(1917年2月3日)
    平分政權(1917年2月5日)
    外交管見(1917年2月10日)
    議員兼任國務員問題(1917年2月17日)
    忠告國民、進步兩繫(1917年6月7日)
    憲政常軌中政黨活動之正當範圍(1917年6月8日)
    收拾時局之商榷(1917年6月10日、11日)
    論欲實行立憲政治者應有之覺悟(1917年6月13日)
    近世三大政治思想之變遷(1918年1月15日)
    讀彌爾的《自由論》(1918年3月15日)
    皖江見聞記(1918年10月15日)
    非“君師主義”(1918年12月15日)
    和平會議的根本錯誤(1919年1月15日)
    真真費解的“國民大會”
    ——“按之政理、法理皆不可通”(1919年1月26日)
    我的戲劇革命觀(1919年2月23日)
    斯賓塞爾的政治哲學(1919年3月15日)
    逃兵(1919年3月30日)
    “是可忍”
    ——孰不可忍?(1919年4月13日)
    青島交涉失敗史(1919年5月11日)
    青島問題在歐會中經過的情形(1919年5月18日)
    簽字不簽字的害處(1919年5月18日)
    老子的政治哲學(1919年5月)
    關於《膠州和約》的修正意見(1919年6月1日)
    無治主義學理上的根據(1919年7月15日)
    民眾運動的目的(1919年8月3日)
    歡迎中山先生脫離軍政府(1919年8月17日)
    評徐佛蘇的《西南自治與和平》(1919年8月17日)
    武者小路理想的新村(1919年8月24日)
    中日怎樣纔能夠親善(1919年8月31日)
    《互助論》的大意(1919年9月24日—9月29日)
    俄國新憲法的根本原理(1919年11月5日)
    萬國聯盟與主權(1919年12月5日)
    對於《治安警察條例》的批評(1920年1月1日)
    言論自由的問題(1920年1月4日)
    羅素的社會哲學(1920年4月1日)
    日本近代勞動組織及運動(1920年5月1日)
    共產主義歷**的變遷(1921年6月1日)
    關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爭論的我見(1921年6月20日)
    省憲法中的民權問題(1921年9月1日)
    一百三十年來聯邦論的趨勢(1922年2月28日)
    政治與社會
    ——答《晨報》、《益世報》記者
    (1922年5月21日)
    個人對於社會的責任(1922年5月30日)
    省制的討論(1922年6月11日)
    女子參政問題
    ——在武昌暑期學校的演講稿(1922年8月15日)
    聯省自治(1922年10月8日)
    議員與內閣(1922年10月8日)
    廢督裁兵的方法(1922年10月15日)
    福建問題(1922年10月15日)
    王內閣辭職的理由(1922年10月22日)
    如何收拾閩局(1922年10月29日)
    國會自殺(1922年11月12日)
    我國憲法與歐洲新憲法之比較(1922年11月25日)
    國法何在!(1922年11月26日)
    聯邦與割據(1922年11月30日)
    軍閥們看不起的機關(1922年12月3日)
    違法的先例(1922年12月3日)
    石志泉辭職呈文(1922年12月3日)
    國會神聖?(1922年12月17日)
    農村立國(1922年12月24日)
    學風(1922年12月24日)
    討論憲法草案(1922年12月31日)
    所謂“*高問題”(1922年12月31日)
    軍閥反對憲法草案(1923年1月7日)
    希望“憲法會議”修改憲法草案中的《大總統選舉法》
    (1923年1月7日)
    不值一駁的反對論(1923年1月14日)
    希望反對聯邦論者注意*近的**性質新論
    (1923年1月14日)
    國民應該起來制裁這制造革命的國會!(1923年1月28日)
    關於旅大租借的條約(1923年4月8日)
    不信任內閣問題(1923年4月22日)
    賣身議員的供狀 (1923年4月22日)
    代議制的討論(1923年4月29日)
    “中國根本的社會問題”(1923年5月6日)
    “新文化運動的批評”(1923年5月13日)
    反對省憲同志會宣言(1923年5月20日)
    到底誰是匪?(1923年5月27日)
    議會改造的我見(1923年5月30日)
    騎牆政策與殖兵政策(1923年6月3日)
    介紹《制憲特刊》(1923年6月10日)
    黎元洪為什麼逃走?(1923年6月17日)
    一個緊急動議
    ——組織統一委員會(1923年6月17日)
    想解決時局應該先停止北京國會的職權
    (1923年7月1日)
    開南北和平會議的條件(1923年7月8日)
    北京教育界的歧路(1923年7月15日)
    顧維鈞到底替誰看大門?(1923年7月29日)
    曹錕通電表示要做總統(1923年7月29日)
    答KC君(1923年7月29日)
    考試和情面(1923年7月29日)
    我們*後的希望(1923年8月5日)
    法國一部有名的反抗君政論(1923年8月5日)
    我對於國民黨的態度
    ——答鄧初民君來信
    (1923年8月19日)
    不值批評的批評(1923年10月14日)
    憲法與制憲者(1923年10月14日)
    二十年來中國的政黨(1924年1月10日)
    福濱社會主義派的方法和理論(1924年2月)
    政黨要怎樣改造?(1924年3月)
    關於《努力月刊》的幾句話(1924年8月28日)
    唯物史觀的解釋(1924年8月)
    美國獨立時代的普通政治思潮(1924年11月)
    軍閥末運(1924年12月13日)
    賄選問題(1924年12月13日)
    國會問題(1924年12月20日)
    《善後會議條例》的疑點(1924年12月27日)
    善後會議議員的出席問題(1925年1月10日)
    聯邦建國論(1925年1月10日)
    愚弄人民的廢督令(1925年1月24日)
    奉諭開會(1925年2月7日)
    我們對於《國民會議組織法》的主張(1925年2月14日)
    太上國民與國民太上(1925年2月21日)
    執政府的生死關頭(1925年2月28日)
    溥儀出京(1925年3月7日)
    馬克斯的唯物史觀(1925年4月26日)
    中**閣制度的沿革(1925年8月)
    那裡配稱得起“反動”(1925年10月10日)
    關稅自主將變成一句空話(1925年11月7日)
    馮張果真能合作嗎?(1925年11月21日)
    中國現在是否有恢復御史制度的必要?(1925年12月1日)
    平民革命的目的與手段(1925年12月12日)
    對於委員制的意見(1926年1月6日)
    行政委員制與中國(1926年1月16日)
    開玩笑與打巴掌(1926年1月30日)
    盧梭的民權論和國權論(1926年2月10日)
    吳馮的勝負(1926年2月13日)
    革命軍與言論自由(1926年2月27日)
    吳先生還是磨墨罷(1926年3月6日)
    海格爾的政治思想(1926年3月15日)
    慘案的前途黑暗(1926年4月3日)
    政局的前途(1926年4月17日)
    護憲與護法(1926年5月8日)
    護憲與衛戍司令部(1926年5月29日)
    委員制的性質及利弊(1926年6月15日)
    哀山西(1926年7月3日)
    閑話(1926年8月21日)
    閑話(1926年9月25日)
    從武力的勝負到政治的勝負(1926年10月22日)
    閑話(1926年11月6日)
    新年(1927年1月1日)
    軍治與黨治(1927年1月)
    武漢國民政府與共產黨(1927年6月15日)
    我的共產嫌疑的證據
    ——致《現代評論》記者(1927年9月24日)
    平均地權的土地法(1928年1月10日)
    反對議會制度的獨裁制與委員制(1928年1月25日)
    公民的直接罷免權(1930年1月)
    憲法上監察權的問題(1933年4月10日)
    專家政治(1933年7月)
    對於國民大會職權規定之商榷(1934年4月)
    國民經濟的危機(1935年5月10日)
    高一涵年譜簡編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