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一本通(超值白金版中國家庭必備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旅遊/地圖 -> 地圖
【市場價】
224-324
【優惠價】
140-203
【介質】 book
【ISBN】978751130848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華僑
  • ISBN:9787511308481
  • 作者:文若愚//任嘯科
  • 頁數:565
  • 出版日期:2011-02-01
  • 印刷日期:2011-0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其他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189千字
  •     地理是與人類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諸葛亮曾說,為將者,不識天文,不曉地理,是為庸纔。由此可見地理知識的重要性。有些知識對個人而言,多則有益,少亦無礙,但地理知識不是這樣,缺少它會給工作、生活帶來很多障礙和不必要的麻煩,而且會使我們失去很多成功的契機。學習地理、具備必要的地理知識,了解各地的自然條件和地域文化差異,不僅能增長見識,對於我們的工作、生活、旅遊等也大有裨益。


  • 地理是與人類的日常生活最密切相關的學科。諸葛亮曾說,為將者,不 識天文,不曉地理,是為庸纔。由此可見地理知識的重要性。有些知識對個 人而言,多則有益,少亦無礙,但地理知識不是這樣,缺少它會給工作、生 活帶來很多障礙和不必要的麻煩,而且會使我們失去很多成功的契機。學習 地理、具備必要的地理知識,了解各地的自然條件和地域文化差異,不僅能 增長見識,對於我們的工作、生活、旅遊等也大有裨益。 《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一本通(超值白金版中國家庭必備書)》(文若愚、 任嘯科主編)分上、下兩篇。上篇為“中國地理”,先介紹了中國的地理環 境概況和自然區劃,然後以省級行政單位為單元。詳細講述了中國34個省級 行政單位的行政區劃、人口與民族、歷史文化、自然資源、經濟、旅遊等狀 況。並設置有民間傳說、名品制作工藝等相關鏈接,多層次立體解讀中國各 地的地理風貌。下篇為“世界地理”,先介紹了宇宙的組成、地球的結構、 各大洋和大洲的基本概況,然後以國家為單元,詳細講述了世界200多個國 家和地區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氣候、經濟、習俗等方面的知識,而且輔 以“概況”欄目,扼要說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基本地理信息,其面積、人口 、民族、首都、地理區等狀況一目了然,便於讀者翻閱查找,實用性強。 同時,《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一本通(超值白金版中國家庭必備書)》配以 約600幅精美圖片,直觀展示真實美麗的自然風景、文化厚重的歷史遺跡、 宏偉壯麗的都會名城、獨具魅力的民俗風情等。圖文並茂,相得益彰。
  • 地理是與人類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的學科。諸葛亮曾說,為將者,不識天
    文,不曉地理,是為庸纔。由此可見地理
    知識的重要性。有些知識對個人而言,多
    則有益,少亦無礙,但地理知識不是這
    樣,缺少它會給工作、生活帶來很多障礙
    和不必要的麻煩,而且會使我們失去很多
    成功的契機。學習地理、具備必要的地理
    知識,了解各地的自然條件和地域文化差
    異,不僅能增長見識,對於我們的工作、
    生活、旅遊等也大有裨益。
    《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一本通(超值白金版中**庭**書)》(文若愚、任嘯科主編)分上、下兩篇。上篇為“中國
    地理”,先介紹了中國的地理環境概況和
    自然區劃,然後以省級行政單位為單元。
    詳細講述了中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行政
    區劃、人口與民族、歷史文化、自然資
    源、經濟、旅遊等狀況。並設置有民間傳
    說、名品制作工藝等相關鏈接,多層次立
    體解讀中國各地的地理風貌。下篇為“世
    界地理”,先介紹了宇宙的組成、地球的
    結構、各大洋和大洲的基本概況,然後以
    **為單元,詳細講述了世界200多個國
    家和地區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氣候、
    經濟、習俗等方面的知識,而且輔以“概
    況”欄目,扼要說明不同**和地區的基
    本地理信息,其面積、人口、民族、首
    都、地理區等狀況一目了然,便於讀者翻
    閱查找,實用性強。
    同時,《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一本通(超值白金版中**庭**書)》配以約600幅精美圖片,
    直觀展示真實美麗的自然風景、文化厚
    重的歷史遺跡、宏偉壯麗的都會名城、
    **魅力的民俗風情等。圖文並茂,相
    得益彰。
  • 中國南北跨緯度將近50°。太陽輻射的緯度差異顯著,導致中國熱量分 布自南向北遞減。鼕季,太陽輻射總量由南向北迅速減少;夏季,隨緯度增 高白晝時間變長,北部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正午太陽高度角偏小的影響,故 南北差異不大。
    中國各地年太陽輻射量大約為80~200千卡/平方釐米。其中,140千卡 /平方釐米年太陽輻射量等值線大致從大興安嶺西麓向西南延伸到雲南和函 藏交界處。以該線為界,西北部高於東南部,這是由於東南部陰雨日數較多 。年太陽輻射量的分布,西北部為170千卡/平方釐米,青藏高原高達170~ 200千卡/平方釐米,而雲貴高原、四川盆地以及南嶺山地則少於100千卡/ 平方釐米。
    中國各地太陽輻射平衡值除北緯40。以北鼕季出現負值外,大部分地區 全年均為正平衡,一般為50~70千卡(平方釐米·年)。海南島地區緯度低, 日照時間較長,太陽輻射平衡值較大,達70~80千卡(平方釐米·年)。川黔 與南嶺山地鼕半年多陰雨,太陽輻射平衡值較小,隻有30~40千卡(平方釐 米·年)。這說明中國境內大部分地區熱量資源比較豐富,有利於農業生產 。
    中國位於世界*大的大洋——太平洋和世界上*大的大陸——亞歐大陸 之間,季風氣候顯著。印度洋為中國西南部輸送水分和能量。北非大陸對中 國氣候也有一定的影響,如鼕半年比較活躍的西南暖流(即熱帶大陸氣團)。
    海洋和陸地的熱學性質不同,引起海陸表面熱力狀況的差異,導致溫壓 場的變化,從而為季風環流的形成提供了基本條件。鼕季,東亞熱力性質差 異十分顯著,蒙古高壓勢力強大,太平洋上為阿留申低壓,冷高壓幾乎控制 全國,氣壓梯度力由大陸指向海洋,盛行偏北氣流,是為鼕季風。夏季,海 陸熱力性質差異的作用方向與鼕季相反,北太平洋上副熱帶高壓勢力大為增 強,印度低壓發展,氣壓梯度力由海洋指向大陸,盛行偏南氣流,是為夏季 風。春秋兩季是鼕夏高低氣壓相互消長時期。高低氣壓中心勢力的強弱,位 置的年際變動,是制約中國氣候季節變化的基本因素。同時,太陽輻射的季 節變化、高空行星風繫環流及其強度的變動,影響著對流層低層大氣環流, 從而也影響到中國各地的天氣和氣候。
    地形對水熱狀況起著重新分配的作用,從而影響到天氣與氣候。中國境 內山地分布很廣,有不少綿延百裡、千裡的巨大山脈走向與氣流運行方向近 於直交,對氣流起屏障與抬升作用。北方來的冷空氣受到層層山地阻礙,其 強度大大削弱,隻是在穿越山口和東部平原時,冷空氣勢力纔顯現其強大。
    夏季暖濕氣流在翻越山地時,迎風坡因氣流抬升多雨,背風坡與谷地則因氣 流下沉,焚風效應顯著,降水大為減少。青藏高原隆起後,對中國天氣、氣 候乃至其他自然環境都產生重要的影響。高原所處緯度是北緯28。~36。, 平均海撥超過4000米,其上空多屬高空西風盛行區。研究結果表明,青藏高 原通過它的動力分支作用、阻擋作用、冷熱源作用,對中國天氣和氣候產生 多方面的影響。
    高原的動力分支作用 鼕季由於高空西風帶南移,青藏高原迫使4000米以下的高空西風分為南 北兩支,北支在大高原的西北側成為西南氣流,繞過新疆後又轉為西北氣流 ;南支在大高原的西南側成為西北氣流,繞過高原南側後又轉為西南氣流。
    這兩支氣流物理屬性不一,並在高原東側彙合東流,從而影響到中國東部地 區的天氣和氣候。高原的動力分支作用,擴大了高空西風帶的影響範圍,其 南界可達北緯15。~20。,使得中國江南地區鼕季經常受到來自熱帶的暖濕 氣流影響。
    高原的阻擋作用 高原本身巨大的海撥,阻擋了高原低空南北氣流交換。在鼕季,高原阻 擋著西北冷空氣南下,這既有利於冷空氣在高原北側堆積,又迫使冷空氣行 徑偏東,從而加強了東部地區冷空氣勢力;在夏季,西南季風盛行,高原既 阻擋了西南季風北上,使高原內部和西北地區干旱程度加強,導致荒漠伸展 到*高的緯度,又迫使西南季風繞高原東南側循河谷北上,輸送大量的能量 和水汽,加強了高原東側降水過程,使高原東側熱帶範圍循南北向河谷伸展 到北緯29。附近:。·高原的冷熱源作用 在鼕季,因高原海撥高,冰雪覆 蓋面廣,大氣透明,地面長波輻射強烈,廣大高原面是個冷源,近地面形成 低溫高壓中心,它疊加在蒙古冷高壓之上,從而大大加強了蒙古冷高壓勢力 ,使中國東部地區鼕季*加寒冷,以至中國亞熱帶北界比同緯度大陸西岸要 向南推移4~5個緯度;在夏季,正午太陽高度角增大,太陽輻射大為增強, 裸露的地表吸熱迅速,地面增溫很快,低空氣溫高於四周同高度大氣溫度, 高原近地面形成高溫低壓中心,它疊加在印度熱低壓之上,從而大大加強了 印度熱低壓勢力,越過赤道的東南信風轉向為西南季風具有*為強大的吸引 力,這是夏半年西南季風勢力強大的重要原因。因此,青藏高原的冷熱源作 用,對中國季風環流起著維持和加強作用。夏季,高原200毫巴上空則形成 高溫高壓,稱西亞高壓或青藏高壓,它的位置相當穩定,範圍較廣。由於它 的存在,青藏高原等壓面向高原南北兩側傾斜。其北側維持一支強勁的西風 氣流,是夏季華北、華西降水形成條件之一·南側維持一支東風氣流,同副 高南側偏東氣流一致,它們,與西南季風交綏,形成熱帶輻合帶,為夏半年 臺風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環流條件。
    在環流轉變期間,某些重要的環流現像幾乎同時或有順序地出現。例如 ,西南季風的爆發與長江流域梅雨幾乎同時開始。青藏高壓是夏季東亞大氣 環流中的一個重要繫統,它對中國東部地區的旱澇有一定影響。7、8月份, 東經120°和東經110°上空高壓脊線位置如果偏北,長江中下遊大範圍地區 將出現干旱,華北多雨;高壓脊線位置如果偏南,長江流域多雨,華北將出 現干旱。青藏高原的動力和熱力作用的綜合影響,擴大了高原地形作用的有 效高度,高原地區準靜止高氣壓繫統可以發展東移,使高原以東地區產生暴 雨和洪澇。大氣環流的基本特征 【鼕季】蒙古高原中心氣壓值極盛時可達1050毫巴,勢力強大,控制著 亞洲大陸;盤踞在北太平洋的阿留申低壓,中心氣壓在1000毫巴以下,勢力 大為擴展。前者是大陸反氣旋中心,中緯度大陸氣團的重要源地,後者是西 來氣旋的歸宿。蒙古冷高壓活動,影響到中國大部分地區鼕季的天氣與氣候 。大致說來,鼕季的天氣過程,就是一次又一次冷空氣活動,並實現降溫的 過程。川西、雲南高原,鼕季主要受熱帶大陸氣團(西南暖流)的影響,成為 中國鼕季的相對溫暖中心。高空西風氣流被青藏高原分為南北兩支,南支自 大高原南側流過,轉變為暖濕的西南氣流,它與南下冷空氣交鋒,造成貴州 高原、四川盆地等地區的鼕季陰雨連綿。
    [春季】這是氣壓場轉換的過渡季節。蒙古高壓和阿留申低壓勢力衰退 ,海洋上副熱帶高壓逐漸增強西伸,大陸熱低壓開始形成。因此,四個氣壓 中心都影響中國,風向多變,南北氣流交換復雜,中緯度地區氣旋活動頻繁 。
    【夏季】與鼕季相反,夏季亞洲大陸是強盛的熱低壓,中心氣壓值約為 995毫巴,西北太平洋是強盛的高壓區,中心氣壓值常在1030毫巴上下。中 國大部分地區受熱帶、副熱帶氣壓繫統控制,熱帶海洋氣團盛行,影響範圍 廣,歷時亦較久。每年約在6月上旬,副高北移,西南季風勢力增強,江淮 梅雨隨即開始。7、8月,當副高再次北跳,長江中下遊產生伏旱、酷暑,華 北與東北雨季先後開始。此時,副高南側以南是赤道輻合線位置所在,為臺 風的生成與發展提供了*為有利的條件。
    【秋季】這是夏季環流轉換為鼕季環流的過渡季節。9月上旬,蒙古高 壓出現,並可南侵到較低緯度,此時副高仍在較高緯度,從而形成暫時的高 低空高壓重合現像。除西南地區仍受西南季風影響多陰雨外,全國大部分地 區呈現秋高氣爽天氣。10月份西風帶南移,西南季風撤離大陸。這時,北太 平洋副熱帶高壓向東南退縮,阿留申低壓加緊擴展。11月上旬後,蒙古高壓 控制著大陸,鼕季風迅速南下,出現鼕季環流形勢。
    季風進退 . 3月上旬,中國南部開始受夏季風(東南季風)的影響。此後,夏季風逐 漸北進。4月下旬華南夏季風盛行,華中受影響。7月中旬華北夏季風盛行, 內蒙古南部、東北南部受影響。盛夏夏季風到達*北位置我國東北。夏季風 自北向南撤退,一般始干8月底9月初。鼕季風隨即南下,9月底或10月初到 達華南。鼕季風自北向南先後不到一個月即可影響全國,而夏季風從開始登 陸到全國盛行,歷時四個月。這表明,中國夏季風的來臨是緩進的,它的退 卻是相當迅速的。中國西南部,夏半年受到西南季風的影響。西南季風在6 月上旬以突然爆發的形式向北推進,極盛時可循青藏高原東緣影響到北緯30 。以北。華南也可受到西南季風影響,但通常隻能達南嶺山地附近。在鼕夏 季風進退過程中,隨著每一次季風進退,氣像要素都相應地發生變化,其中 以降水量空間變化尤為突出。從多年平均狀況來說,4月中旬華南沿海出現 雨帶,以後有順序地北移。6月上旬雨帶北進到華南,6月中旬雨帶躍進到江 淮流域,7月中旬雨帶躍過淮河而達黃河中下遊,7月下旬華北雨季開始,8 月中旬雨帶達*北位置我國東北。
    寒潮、梅雨是對中國氣候有重要影響的天氣繫統,涉及範圍很廣,東南 沿海則還受到臺風的侵襲。這三類天氣繫統與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密切 關繫,尤其影響到農業生產。
    在鼕季,一次冷高壓活動,會同時帶來一股冷空氣侵襲。當強冷空氣南 下時,其經過的地區急劇降溫,出現嚴重霜凍,並伴隨大風或雨雪天氣過程 ,稱為“寒潮”天氣。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一次強冷空氣活動對 各地的影響程度並不相同。中國氣像部門規定:就全國來說,一次冷空氣入 侵,能使長江中下遊及其以北地區48小時內降溫10℃以上,長江中下遊*低 氣溫≤4℃,陸上有相當於3個大區出現5~7級以上大風,則稱為“寒潮”。
    如果在48小時內降溫14℃以上,大陸上有3~4個大區出現5~7級大風,沿海 所有海區先後出現7級以上大風,則稱為“強寒潮”。寒潮同時帶來的大風 降溫對農牧漁業和交通運輸等方面的負面影響很大,屬災害性天氣。但寒潮 活動又會給一些地區帶來降水,有利於農業生產。P11-1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