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世界風情小百科(居住飲食)
該商品所屬分類:養生保健 -> 心理健康
【市場價】
196-284
【優惠價】
123-178
【介質】 book
【ISBN】978751412934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經濟科學
  • ISBN:9787514129342
  • 作者:李麗華
  • 頁數:159
  • 出版日期:2013-05-01
  • 印刷日期:2013-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30千字
  • 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是一個充滿生機活力和詭秘的星球。生態環境和地理位置直接影響了人們居住與飲食方面的習俗。《世界風情小百科(居住飲食)》列舉了世界各地有代表性的特色住房以及各國迥異的飲食文化和飲食風情,讓讀者一飽眼福。本書由李麗華編著。
  • 《世界風情小百科(居住飲食)》列舉了世界各地有代表性的特色住房 以及各國迥異的飲食文化和飲食風情,讓讀者一飽眼福。 《世界風情小百科(居住飲食)》文章視野寬廣,熔知識性與趣味性於 一爐,或有簡略之概述,或有詳盡之描寫。讀來既增長知識、陶冶情操, 又能解謎釋疑、引人人勝,讓您愛不釋手,百讀不厭,讓你徜徉其中流連 忘返。每篇文章短小精悍,娓娓道來,適合各界人士,尤其是青少年朋友 閱讀。本書由李麗華編著。
  • 居住篇
    風格迥異的民居
    1.日本防震的房屋
    2.驅邪祈吉的建房習俗
    3.日本坐臥“榻榻米”
    4.以門代窗,脫鞋上炕——朝鮮與韓國的居住民俗
    5.泰國的水上浮屋
    6.泰國的高腳屋
    7.花園城市新加坡
    8.以色列的居住民俗
    9.英國的居住民俗
    10.法國的居住民俗
    11.法國的復古情懷
    12.美國的居民住房
    13.加拿大的居住民俗
    14.巴西的居住民俗
    15.墨西哥的居住習俗
    16.埃及的住房習俗
    17.坦桑尼亞的居住習俗
    18.南非的居住按等級分
    19.南非的花園別墅
    20.世界上住房條件*好的**之一——澳大利亞
    21.澳大利亞的住宅及特點
    22.群居的毛利人
    23.毛利人的“馬雷”
    24.“踩著高蹺”的房屋
    25.肯尼亞的“樹頂”旅館
    26.“樹頂”旅館**搭建在樹權上
    27.“樹頂”旅館為觀賞野生動物而建
    28.“樹頂”旅館不能隨便下來
    29.悠久奇異的非洲茅草屋
    30.茅草屋有許多優越性
    31.非洲茅草屋為什麼能長盛不衰呢?
    32.雨水、日曬和白蟻動搖了他們的信念
    33.多爾茲人的“像鼻”房
    34.面包村
    35.沒有牆的房屋
    36.非洲馬裡民居的土體裝飾
    37.蒙古包
    38.四合院
    39.四合院建築格局
    40.四合院內的影壁
    41.四合院的雕飾
    42.窯洞
    43.窯洞民居
    44.安徽古民居
    45.客家土樓
    46.弔腳樓
    47.竹樓
    48.上海民居
    49.碉房
    50.新疆維吾爾族民居——“阿以旺”
    51.雪屋
    52.巴布亞新幾內亞的A形茅屋
    53.美國北部黑腳族印第安人的圓錐形帳篷
    54.加拿大的半地下住居
    55.印尼民居——馬鞍形屋頂
    56.意大利阿普利亞的圓錐形石灰岩民居
    57.土耳其卡帕多西亞的火山灰住宅
    58.也門提哈姆地區的烏沙(高粱稈屋頂)
    59.北美新墨西哥州印第安人的土坯房
    60.敘利亞北部的蜂窩房(草稈和泥土)
    61.法國普羅旺斯的石砌小屋
    62.夏威夷的掩體
    63.烏克蘭的猛犸住居
    64.薩哈林(樺太)鼕季的住居和夏季的住居
    65.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帳篷
    66.美國的長屋
    67.亞利桑那州的地下住居
    68.捷克的集合住宅
    69.***的住居
    70.薩摩亞的住居
    71.印尼的托拉傑住居和聚落
    72.韓國兩班的住宅——男性空間和女性空間
    73.泰國阿卡族的住房
    74.神聖之山上的居住文化
    75.喀麥隆的蛋形屋
    76.波斯地毯
    77.俄羅斯火爐
    78.英國城堡
    79.西班牙的穴屋
    80.西班牙的米拉公寓
    81.瑞士傳統與現代民居
    82.阿爾卑斯山北麓居民的房舍
    83.瑞士農舍
    84.伯爾尼高地房舍
    85.瑞士中古時代的建築
    86.瑞士現代城鎮
    87.匈牙利民居——古典與現代風格的結合
    88.韋達人居住的石穴
    89.比亞卡尼鎮的穴屋
    90.非洲埃塞俄比亞的三石村
    91.崖屋
    92.英國茅草農舍
    93.法國草原農舍
    94.德國的傳統鄉土民居
    95.芬蘭的蒸汽浴室木屋
    96.希臘生態氣候效應的鄉土民居
    97.印第安民居
    98.魯凱人的住房
    99.茅頂竹壁
    100.雅美人的居住環境
    101.平埔人的居住民俗
    102.平埔未婚男子集體住宿
    103.平埔未婚女子住居
    104.高山族的房屋裝飾
    105.波塔瓦托米人圓頂棚屋
    106.真主柱屋
    107.半邊樓
    108.四水歸一房
    109.海帶草房
    110.圍蛇屋
    111.黎族的船形屋
    112.阿富汗人的居所
    113.塞浦路斯拜占庭式農舍
    114.麥利那人的山頂村莊
    115.羅馬尼亞的農舍
    116.克丘亞人的居所
    117.土庫曼人的羊毛氈帳篷
    118.阿爾及利亞牧民的長方形帳篷
    119.薩阿米人的鹿皮帳篷
    120.印第安人的“梯皮”帳篷
    121.特維爾切人的“托爾多”
    122.阿爾巴尼亞的男人堂
    123.貝都因人露宿沙地
    124.布須曼人隨遇而安
    125.風籬
    126.希盧克人的蘑菇形棚屋
    127.澳大利亞土著人的樹根棚屋
    附有禁忌的住房
    1.西非薩赫勒的豪薩人的住房禁忌
    2.泰國瑤人的住房禁忌
    3.緬甸的克欽族人的住房禁忌
    4.菲律賓潘特庫人男人們的住房——“阿特”的禁忌
    飲食篇
    世界各地飲食習慣和特色
    1.英國
    2.法國
    3.德國
    4.意大利
    5.美國
    6.葡萄牙
    7.西班牙
    8.阿根廷
    9.智利
    10.巴西
    11.湯加
    12.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
    13.波蘭
    14.匈牙利
    15.保加利亞
    16.羅馬尼亞
    17.捷克和斯洛伐克
    18.日本
    19.韓國
    20.泰國
    21.緬甸
    22.菲律賓
    23.柬埔寨
    24.老撾
    25.印度尼西亞
    26.越南
    27.尼泊爾
    28.剛果
    29.埃塞俄比亞
    30.伊斯蘭**
    世界各地飲食文化
    1.意大利——“西餐之母”
    2.意大利面——優質原料打造
    3.比薩——意大利的標志美食
    4.提拉米蘇——“帶我走吧”
    5.法國——好“喫”之國
    6.法國菜——“皇冠上的明珠”
    7.法式焗蝸牛——法國菜代表之一
    8.法國鵝肝醬——法國名菜之一
    9.咸豬手——德國傳統美食
    10.德國香腸——香飄萬裡
    11.馬雅先生的香腸被收進日本的旅遊手冊
    12.面包——德國的主食
    13.土豆博物館
    14.弗裡德裡希大帝大力推廣土豆
    15.德國——土豆和愛情一樣重要
    16.德國——一切都和土豆有關
    17.“黑森林”蛋糕——與森林無關
    18.美國飲食——“粗獷實在”
    19.喫火雞的由來
    20.日本——“**的食魚民族”
    21.日本國菜——生魚片
    22.日本料理——“五色五味五法之菜”
    23.壽司——日本人的*愛
    24.韓國拌飯——“五行五髒五色”
    25.韓國泡菜——營養價值豐富
    26.*大的漢堡包
    27.出售的*大漢堡包
    28.*貴漢堡包
    29.漢堡包的起源
    30.冰激凌的傳說
    31.批發冰激凌之父
    32.藷條“大戰”
    33.**藷條案
    34.肯德基創始人——哈蘭·山德士上校
    35.咖啡誕生地——埃塞俄比亞
    36.摩卡咖啡——與摩卡港聯姻
    37.牙買加藍山咖啡一世界*貴的咖啡
    38.雀巢咖啡——消費者*多的咖啡
    39.啤酒的起源
    40.日本茶道——*煩瑣的喝茶方式
    41.英國下午茶的起源
    42.葡萄酒起源——因禍得福
    43.香檳酒誕生記
    44.威士忌酒——“生命之水”
    45.白蘭地——“燃燒的葡萄酒”
    46.伏特加——俄羅斯人的“**妻子”
    47.印度咖喱——咖喱“鼻祖”
    48.非洲人愛喫螞蚱和白蟻
    49.馬來西亞肉骨茶——此“茶”非彼“茶”
    50.價格昂貴的菲律賓烤乳豬
    51.荷蘭煎餅
    52.法國龍蝦
    53.法國地方美食
    54.英國傳統的派
    55.英國傳統的布丁
    56.**的三明治
    57.柏林的咖喱香腸
    58.法蘭克福熱狗腸
    59.梅克倫堡的烤全鵝
    60.德國名喫:漢堡
    61.漢諾威特色菜
    62.柏林菜
    63.法蘭克福的綠色蘸汁
    64.慕尼黑白香腸
    65.干酪通心面
    66.青菜拌面
    67.阿爾弗雷多面條
    68.卡魯索雞肝面
    69.烤寬面糕
    70.意大利香草:鼠尾草
    71.意大利香草:迷迭香
    72.意大利香草:羅勒草
    73.意大利香草:花薄荷
    74.意大利香草:百裡香
    75.意大利香草:蝦夷蔥
    76.民族色彩濃郁的俄羅斯飲食
    77.匈牙利特色飲食
    78.芬蘭飲食特點
    79.斯堪的納維亞式自助餐
    80.奧地利美食——湯和甜點
    81.袋鼠肉
    82.埃及烤肉
    83.有錢飲啤酒,無錢喝“土*”
    世界各地茶文化
    1.日本茶道
    2.亞洲其他**的茶文化
    3.歐洲各國的飲茶文化
    4.美洲**的茶文化
    5.非洲**的茶文化
    6.美國人喜歡冰茶和速溶茶
    7.日本的抹茶
    8.奧地利西部流行喫茶葉
    9.英國人是世界飲茶**
    10.埃及人喜歡喝甜茶
    11.馬裡人喜歡喝煮腌肉的茶
    12.北非人喝薄荷茶
    13.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人喝肉骨茶
    14.泰國人喝腌茶
    15.印度尼西亞人喝冰茶
    16.印度人喝奶茶
    17.英國人喝什錦茶
    18.俄羅斯人喝果醬茶
    19.阿根廷人喝馬黛茶
    20.巴巴多斯人喝莫比茶
    21.愛斯基摩人喝紅茶
    22.斯裡蘭卡人喝濃茶
    23.越南人喝玳玳花茶
    24.中國宋代茶道
    25.中國明代茶道
    26.新加坡的茶道
    27.韓國茶道
    28.巴基斯坦的飲茶文化
    29.俄羅斯茶文化
    30.伊朗茶文化
    31.德國茶文化
    32.阿根廷茶文化
    世界各地煙草文化
    1.*珍貴的禮物——煙制品
    2.祭煙管節
    3.“馬達阿”——水煙壺
    4.俄羅斯民族的煙俗
    5.日本人的禁煙、嫌煙
    6.法國人的煙俗
    7.埃及:大姑娘抽上了水煙袋
    8.巴西女子通過吸煙來減肥
    9.古巴的哈瓦那雪茄
    10.世界煙草公司***:奧馳亞集團公司
    11.世界煙草公司排名第二:英美煙草公司
    12.世界煙草公司排名第三:日本煙草公司
    13.世界煙草公司排名第四:帝國煙草公司
    14.世界煙草公司排名第五:加萊赫集團公司
    15.世界煙草公司排名第六:阿達迪斯公司
    16.世界煙草公司排名第七:韓國煙草與人參公司
    17.世界煙草公司排名第八:環球公司
    18.世界煙草公司排名第九:聯一**公司
    19.世界煙草公司排名第十:雷諾士美國公司
    20.禁煙幽默:上帝面前掛禁煙標識
    21.禁煙幽默:萬人踐踏的肺
    22.禁煙幽默:香煙沒有了,臭味出來了
    23.禁煙幽默:“特洛伊木馬”
    世界各地酒文化
    1.希臘人飲酒文化:微醉酒
    2.韓國飲酒文化:以酒交友
    3.中國飲酒文化:酒必大杯
    4.俄羅斯飲酒文化:烈酒豪飲
    5.法國飲酒文化:細品慢飲
    6.英國飲酒文化:混合藝術
    7.日本飲酒文化:喝酒當成工作
    8.德國飲酒文化:變著戲法享受啤酒
    9.墨西哥飲酒文化:別具一格
    10.葡萄牙:*愛喝葡萄酒
    11.西班牙:酒館滿大街
    12.美國:非烈性淺色酒
    13.香檳酒
    14.威士忌
    15.白蘭地
    16.雞尾酒的起源傳說
    17.捷克——啤酒的王國
    18.比利時國酒
    19.源自瑞士的苦酒
    20.黃酒
    21.日本清酒
    22.墨西哥龍舌蘭酒
    23.俄羅斯伏特加酒
    24.古巴朗姆酒
    25.利喬酒
    26.龍舌蘭
    27.龍舌蘭酒的獨特喝法
    參考文獻
  • 英國人的住房水平在西歐是較高的,他們一般喜歡住帶花園的一家一 戶的小樓。英國人懷念“綠色英格蘭”的鄉紳生活。英國的老式的單元 房,尤其是在郊外或鄉野的別墅式小樓,往往老樹成蔭、綠茵遍野,頗富 田園風光。現今凡是有條件的人家期望能有兩處住房,一處在如倫敦那樣 的大城市,以便於工作;一處在幽靜的鄉村,以供**休憩。巨富豪紳大 都有自己的豪宅、別墅和莊園,不過能做到這一點的人畢竟隻是少數。在 不具備這樣條件的情況下,人們**的是住郊區傳統式的小樓,而不住城 市中心地區的公寓。
    10.法國的居住民俗 昔日法國的鄉間住宅或許是草頂泥牆的家舍,或許是高大的石砌城 堡。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法國人受到新的生活方式的影響,紛紛遠離自己 的故鄉,向城市流動,向工業化地區流動。昔日的鄉間住宅,有些充做全 家度假的“別墅”,有些則成了堆放舊物的“倉庫”。
    11.法國的復古情懷 法國人住房觀念的另一突出特點就是復古懷舊,喜“舊”厭“新”。
    很多法國人不願住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而偏愛古老的舊房子。在許多大 城市的翻新重建過程中,仍保留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老區。這些頗具古 風的老區的舊房子體現著一種文化:在古色古香的環境下,呷著陳年佳 釀,談論著左拉、莫奈、德彪西,的確比坐在現代化的高樓裡有品位、 協調得多。
    12.美國居民住房 美國城市居民的住房,從總體規劃與布置到具體的設計與安排,都是 比較實用舒適的。在一個小區裡除住房外,學校、商店、文體設施、公 園、銀行、郵局等都一應俱全。美國老百姓住房,就一般水平而言,不論 樓房或平房也不論幾居室,在設計上大致有這樣幾個特點:一是客廳與餐 廳連為一體,比較大。因為家人活動大部分時間在客廳。二是廚房比較 大,並且與餐廳相連。廚房裡壁櫥很多,餐具與食物都放在櫥裡,看起來 很簡潔。三是臥室小,但壁櫥大而且多,十分實用。一般臥室除了擺一張 雙人床外,再沒有很多空間。所有衣物都掛放在壁櫥裡。美國人極少用箱 子,如遇搬家(比較起來,他們喜歡搬家)就到商店裡要幾隻紙箱。四是 洗手間多。一般兩間以上臥室的民房都有兩間以上的洗手間,而且空間 大,設備完善,使用方便。
    美國人喜歡經常搬遷,因此便出現了許多**特色的活動房。這種房 子多用木板、鐵皮蓋成,漆上乳黃、蘋果綠等柔和色彩,外觀漂亮,裡面 擺設的家具齊全。這種房子售價比一般房子便宜得多,2萬美元左右。搬 家很方便,一輛特大的載重平板車就可以連同裡面擺設的家具一起整個 搬走。
    13.加拿大的居住民俗 加拿大的住房一般有兩大類:別墅式和公寓式。別墅一般為一座單獨 的建築,也有連體別墅,一般有二三層,每層設若干個房間。一層是地下 室。地下室是加拿大住房的一大特色,鼕暖夏涼,適合北方氣候特點。地 下室的窗戶開在地面以上。它可以住人,也可以供其他的用途,如工作間 或兒童活動的地方。別墅前後還有自己的花園和後院。花園一般鋪草坪、 種花,後院種蔬菜或果樹。城市環境部門對住房前面的綠化和衛生條件有 規定,如草地發黃或不整齊、門前積雪未及時清掃,要受到警告和罰款, 環境好的會受到表揚和獎勵。
    經濟條件中等以上的家庭一般都選擇別墅式房子住。公寓一般為老 人、大學生、單身職工、年輕夫婦等低收入者居住,或作為臨時性住所。
    公寓可以買也可以租住,但以租住居多。房價和房租因地區不同而有很大 差異,在中部小城市與東、西部大城市之間能相差10倍以上,在同一城市 不同區域的差別也很大。每個城市都有“富人區”和“貧民區”,前者指 中產階層的生活區,那裡的治安、衛生、教育、綠化等環境狀況明顯好於 其他社區;後者通常是印第安人或低收人家庭的居住區。
    14.巴西的居住民俗 巴西人的住房也多種多樣。在大城市,既有高樓大廈,又有大莊園式 的傳統庭院;在農村,人們住的是用支架支撐起來離地面很高的圓筒形草 房。在東北部地區大部分是木制房屋;在東南部地區,人們居住的是石 屋、木屋和土屋。
    在巴西的東北部地區,房屋通常是這樣蓋成的:先用粗點的木頭搭成 骨架,在木柱之間再用細一點兒的枝條交叉地編成格棚,然後再在上面糊 上黏土。牆壁和蓋板的全部木料,一般都取材於當地常見的一種名叫“卡 瑙巴”的棕櫚樹,捆扎用的是籐條和別的纖維植物。這種房屋上面覆蓋著 當地稱為“薩佩”的禾稈、當地稱為“烏裡庫裡”或“卡托萊”的棕櫚 樹葉,以及薄木板或瓦。屋內的陳設大都差不多,家具隻有席子、當床用 的木板和當凳子用的木樁。這種房屋不堅固,也不耐用,房子的主人不得 不經常搬遷,另建新居。P6-9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