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禪心物語(無我之美)
該商品所屬分類:兩性關繫 -> 戀愛
【市場價】
240-348
【優惠價】
150-218
【介質】 book
【ISBN】978750863351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08633510
  • 作者:(日)小池龍之介|譯者:韋平和
  • 頁數:196
  • 出版日期:2012-12-01
  • 印刷日期:2012-1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80千字
  •  我們從小就在尋找自我。然而,無論身處都市還是鄉村,無論置身於洶湧的人潮還是高層的寫字樓,我們都常常感到自己猶如大海裡的一滴水,隻能不由自主地隨波逐流;猶如空氣中的一粒塵埃,隻能不由自主地隨風浮沉。
      我們從小就在追求快樂。然而,無論是權傾一時的達官貴人,還是富甲一方的富豪,無論是飽讀詩書的纔子,還是纔色雙全的美女,真正感到快樂的人寥寥無己。
      我們從小就在感受痛苦。出生了,我們害怕生病;上學了,我們擔憂成績;工作了,我們發愁仕途;結婚了,我們苦於買房;養育孩子,我們又擔心孩子的未來發展;年老了,我們為老後而焦慮;死了,我們為死亡而痛苦。
      我們從小就渴望自己有吸引力。小時候,我們渴望吸引父母,想要獲得父母的關愛。上學了,我們渴望吸引老師和同學,想要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工作了,我們希望吸引同事和老板,想要得到同事和老板的賞識。到了婚嫁的年齡,我們渴望吸引異性,想要得到異性的鐘情。
      但是,這樣過一生,你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嗎? 
      本書是日本**心靈勵志作家小池龍之介的暢銷心靈讀物。作者以得道高僧的睿智視角,結合自身的情感經歷寫就,可謂欲望都市中針砭時弊的一劑良藥,紛繁社會的一泓清泉,對生活中感到抑郁糾結、失望無奈的人有一定的啟示和幫助。
      翻開《禪心物語》,讀到禪家宗師對你說的話,幸福和快樂,其實離你很近。


  •   《禪心物語:無我之美》是日本著名心靈勵志作家小池龍之介的暢銷心 靈讀物。作者以得道高僧的睿智視角,結合自身的情感經歷寫就,可謂欲望 都市中針砭時弊的一劑良藥,紛繁社會的一泓清泉,對生活中感到抑郁糾結 、失望無奈的人有一定的啟示和幫助。 《禪心物語:無我之美》中用簡潔明了的心理學層面禪家術語針對現代 人生活中要經歷的種種痛苦煩惱作以精準剖析,像一個老朋友一般與讀者娓 娓長談,句句珠璣,是為一本可讀性非常強的心理學讀物。
  • 小池龍之介,1978年生,被譽為日本人氣最旺的“青年禪師作家”、首席“精神室內設計師”。畢業於東京大學教養學部,2003年創立了“出家空間”網站,並開設兼具寺院和咖啡館功能的“iede cafe”咖啡館。2005年創立了月讀寺,並成為該寺住持,同時兼任正現寺副住持。 小池在大學時代,曾以學生的身份結婚,數年後離婚,豐富的人生經歷讓小池有了更多的感悟,出家後的他全心致力於自身的修行,同時面向大眾開展坐禪指導,在日本是很受歡迎的心靈修行指導老師。此外,作者還積極地進行寫作活動,是一名多產的作家。
  • 第一章 “想要被人接受”是不可能的嗎?
    1 怎樣實現“真實的自己?”
    人人都渴望被人接受
    用掩飾來增加吸引力
    騙子的偽裝技巧
    “真實的自己”可以被接受嗎?
    2 毀掉“真實的自己”
    誰能接受“真實的自己”?
    什麼是“慢”的煩惱?
    隻在戀人和家人面前敞開心扉
    “真實的自己”就是貪嗔痴三毒
    誰能接受你的“陰暗面”?
    消除自我的“陰暗面”
    第二章 吸引力遊戲的背後
    1 市場的甜蜜**引發“煩惱壓力”
    戀愛資本主義的大謊言
    “吸引力”為什麼會被大肆宣傳?
    剖析吸引力技巧
    吸引力技巧是潛在精神病的罪魁禍首
    2 你參加過“吸引力遊戲”嗎?
    遊戲的四種參加模式
    ①努力,獲得成功
    ②不努力,獲得成功
    ③努力,*終失敗
    ④不努力,*終失敗
    對侵犯“特殊感”的報復
    “眾”裡尋“他”的困境
    第三章 “自我”根本不存在!
    1 不能克服比較的刺激
    “比較”也會帶來煩惱
    自我比較的黑色魔術
    “自卑”比“自負”*危險
    2 自我其實並不存在
    識蘊:“認識”中有自我嗎?
    想蘊:“記憶”中有自我嗎?
    受蘊:“刺激”中有自我嗎?
    行蘊:“衝動反應”中有自我嗎?
    刺激的奴隸
    無我總是被掩蓋
    3 戀愛中到底有多少種煩惱
    過於自我所產生的幻覺會破壞你們的關繫!
    為什麼總是對我“愛搭不理”?
    *怕聽到“你到底愛不愛我?”
    “強迫愛人接受自己的意志”是愚蠢的
    對方的煩惱是迎合自尊心的工具?
    4 解剖情感的“痛苦”
    終止大腦轉換程序的疫苗
    痛苦與快樂的危險關繫
    得到了“愛”依然痛苦
    內心活動是自己無法操縱的
    主人與奴隸的關繫
    擺脫痛苦與自己的隸屬關繫
    善待處於奴隸狀態的生命
    終止心對刺激的反應
    改善模式從而改善性格
    第四章 煩惱的幕後推手:無奈感
    1 因為“無奈”纔渴望被人接受?
    三種無奈感
    自己能不能夠被替代?
    獨特的人生並不存在
    “有個性的生活”是不負責任的要求
    網上的交友協議
    男人也要推銷自己
    2 個人成長中的無奈感
    父母灌輸的無奈感
    充滿欲望和怨恨的嬰兒煩惱
    取悅父母的自我洗腦
    新式育兒要點
    對“青梅竹馬”的疑似戀愛
    大家都想得到老師的偏愛
    好孩子遊戲
    “班委”的氣質
    真正想做“真正想做的事”嗎?
    “裝酷”的氣質
    3 做到“無我”纔能自由
    被掩蓋的**真理——無我
    出軌?傷不起!
    被出軌一方的心理
    其實,我們從小就經歷出軌
    被出軌了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出軌一方的心理
    出軌的誤解示意圖
    放棄對自我價值的追求
    刺激、快樂轉換程序的陷阱
    終止轉換程序的開關一“悟”
    超過刺激閾限時轉換程序便會發生故障
    永遠半途而廢嗎?
    擺脫刺激遊戲
    怎樣放下痛苦的重負?
    “無我”讓你*終走向自由
    後記
    譯後記
  • 怎樣實現“真實的自己?” 人人都渴望被人接受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別人接受摘掉面具的真實的自己。
    如果問現代人:“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答案或許是事業有成,或許 是有房,或許是有錢,一輩子都不用工作就可以舒舒服服地生活。
    然而,即便所有的這一切都滿足了,如果內心仍然感到寂寞,覺得“我 不被任何人接受。事實上,我沒有得到任何人的認可”,那麼可想而知,我 們每**仍然會覺得無聊和壓抑。
    假如有人當眾問你:“你希望被別人接受嗎?”也許你會覺得回答“實 在太想了”並非一件酷事兒,而是一件丟人的事,因而羞於啟齒。
    然而,想擺脫“希望別人理解自己,接受真實的自己”這種煩惱並非輕 而易舉。即使你裝作一副看破紅塵的樣子,內心仍然會縈繞著這種煩惱。一 個強有力的證據便是:細細端詳這個世界,你會發現無論男女老少,無不渴 望別人傾聽自己的聲音。
    比方說,男友對你發牢騷:“頂頭上司竟然讓我幫他照顧寵物,這種公 私不分的事真讓我左右為難。”他其實是在說,自己遇到了這麼一件煩心的 事,希望得到你的理解和同情。
    老年人經常會提起從前的事:“我們年輕的時候,正趕上戰爭剛剛結束 ,什麼苦都喫過。你們**生活在和平年代,生活安逸,可真幸福啊!”這 種話的言下之意無非就是:“別看我現在像個老糊塗,你們可不知道,過去 我經歷了多少磨難!我是一個有所成就和特別的人,應該得到你們的理解和 尊重。”而實質上則是告誡年輕人:“你們輕視我,不把我放在眼裡,可是 實際上我並非等閑之輩。” 有時候,女人會津津有味地談論早晨看到的電視內容、白天在電車上遇 見的奇人怪事、晚上跟朋友見面談話如何索然無味之類的事情,而一旁的男 人則心不在焉地置若罔聞,這種情景並不陌生。這裡也同樣表露出女人的一 種想法:“具體的內容無關緊要,反正你就一邊聽著,一邊點點頭就行了, 我隻是希望你接受我。” 如果一旁的男人直截了當地說:“要是覺得和朋友的談話無聊,你就自 己想辦法讓談話變得有趣一點好了。”這麼說的話,女人當然會覺得很委屈 ,心裡想:“這人沒有重視我的存在,根本不理解我,太讓我傷心了。” 問題是,當你滔滔不*,一心想讓別人接受自己時,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隻會令聽的一方感到局促不安。隻要不是太無知的人,誰都會或多或少察 覺到這種令人失落的事實:與人交往時,如果一味地想要別人理解和接受自 己所有的心裡話,隻會令人厭煩,所以必須掩蓋自己的欲望。
    用掩飾來增加吸引力 掩飾自己就是一種挫折。
    我們與別人溝通時,總是伴隨著某種挫折感和失敗感。我們往往想要推 心置腹地和別人交談,希望別人接受自己的想法,但常常又不得不欲言又止 ,從而產生一種挫折感。這不僅僅是忍住自吹自擂的想法。有時,本來想要 繼續談論自己,結果卻口是心非,不由自主地滿臉堆笑,奉承對方。一面強 忍自己想說的話,一面對別人的滔滔不*裝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又如,關繫還不太親密的異性做飯給你喫,即使做的飯並不好喫,你可 能也必須裝出**高興的樣子。對方贈送給你禮物的時候,即使自己不喜歡 收到的禮物,可能也必須裝出一副歡天喜地的樣子。而心裡卻想:“我真希 望她明白,這種西裝根本不符合我的品位”或者“我真希望她明白,我*討 厭在醬湯裡放西芹了。” 這種時候,我們會做什麼呢? 為了吸引別人,而裝腔作勢。
    既然知道向別人敞開心扉、坦露真實的自我,會導致誰也不能接受自己 ,那麼為了讓別人接受、討人喜歡,我們就隻能掩飾“自己”。這一點任何 人都會本能地學會。
    騙子的偽裝技巧 必須說,正如我們所用的“掩飾”這個詞一樣,人們為了吸引別人而做 的努力說到底就是“把實際上令人討厭的自己掩藏起來,而把自己偽裝成善 解人意又值得依靠的人的技巧”。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在想要討人喜歡、 吸引別人的衝動下,一心想著欺騙別人和偽裝自己。
    表面上善於這種偽裝的人,有時確實會獲得別人的好感。但是口是心非 的偽裝無疑是一種撒謊。
    佛教中,“不妄語”是*基本的五大戒律之一,意即“不撒謊”。人們 往往將之解釋為“撒謊會令人討厭,而且自己也不願意別人對自己撒謊”。
    但是,在這裡我們看一看,撒謊到底會給自己的心靈造成什麼樣的損失? 人在撒謊以後,思想與言語發生分裂,同時思想與行為也發生分裂。* 具體地說,內心不斷地在想:“做的醬湯實在是太難喝了!真惡心!”可是 嘴上卻連聲誇獎說“好喝”。這個時候,便會重新產生“好喝”的思想,並 銘刻進自己的心裡。語言、行為反饋並銘刻在心裡,在佛教中稱為“業力” 。
    那麼,它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呢? 心裡重復地想著“這醬湯真難喝,而且我希望她明白我覺得難喝”,與 此同時“好喝,好喝,好喝……”的思想也在不斷地重復,這樣矛盾的信息 便會亂衝亂撞,相互衝突,從而產生混亂,記憶信息的聯絡電路逐漸發生故 障,並使記憶力、判斷力逐漸衰退。
    由於兩種矛盾的思想無意識地相互衝突,因此不知不覺就會產生巨大的 壓力,而這一點幾乎不為人知。但是,虛情假意的撒謊不由自主地會產生一 種討厭的心情,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
    正因如此,我們應該盡量避免虛情假意。每次虛情假意的時候,心裡的 壓力都會增大,從而導致記憶力和判斷力衰退,同時在潛意識中相互矛盾的 信息還會不斷地重復。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會掩飾自己,不顧一切地想要討人喜歡,說一些言 不由衷的話,或者扮演輕松快樂的角色,或者裝出一副善解人意傾聽的樣子 ,或者內心充滿憤怒,表面卻故作寬容大度的樣子。這樣做,也許會成功地 讓各種各樣的人喜歡自己。
    但是客觀地看,這個時候我們便成了巧舌如簧的騙子,而對我們抱有好 感的人便成了被騙子蒙蔽的犧牲品。
    “真實的自己”可以被接受嗎? 不久,我們便會得到偽裝自己而帶來的報應。
    成功的偽裝確實能夠讓人受到歡迎,令人有自己被別人接受了的感覺。
    但是心裡隱隱約約總會有這樣的感覺:“我確實被人接受了,但那不是真實 的自己,這令我痛苦不堪。” 男人為了討人喜歡,不惜花言巧語、裝腔作勢、衣冠楚楚,女人則費盡 心機精心打扮…… 這種時候,到底是什麼討人喜歡呢? 是你的“外表”討人喜歡。也就是說,你讓別人喜歡的是你的外表。隻 是你外表的面具討人喜歡。
    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例子,對這一點便會感同身受。譬如說,一個女人對 自己的相貌感到自卑,於是她做了整形手術,一夜之間成了美女。她走在街 上,光彩照人。也許因此向她求愛的男人便絡繹不*,而以往根本沒有人理 睬她。遇到這種情況,一開始她也許會感到**幸福,但是可想而知,她馬 上就會心灰意冷。“我做整形手術之前,誰也不看我一眼。隻是別人都喜歡 我的臉蛋罷了,沒有人愛真正的我。”不能不說,這真是一個可怕的諷刺。
    我們越是修飾自己的外表,別人的眼光就越隻會盯住美麗的外表。*終 ,我們就會為沒有人關心真實的自己而感到痛苦。
    我們每天都在修飾自己的外表,同時又擔心“整形後,容貌確實讓別人 接受了,但那並不是我”。可謂是不折不扣的作繭自縛。
    P3-10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