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史記英選/史記選本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古籍 -> 史部
【市場價】
739-1070
【優惠價】
462-669
【介質】 book
【ISBN】978710015732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157322
  • 作者:(漢)司馬遷|編者:(李朝)李算|總主編:丁德科//凌...
  • 頁數:396
  • 出版日期:2018-03-01
  • 印刷日期:2018-03-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史記英選》六卷,是較為有影響的韓國史記選本。朝鮮正祖李算於1796年編選。選本沒有前言後記,編選標準,也沒有注釋,整體為白文本。該書選目分為八卷,其中前六卷為《史記》選本,後面兩卷為《漢書》選本。
  • 李算,朝鮮正祖,李氏朝鮮的第22代君主,1776年至1800年在位。他的父親是朝鮮英祖的次子莊獻世子(高宗追尊為莊祖),生母是惠慶宮洪氏(高宗追尊為獻敬王後、獻敬懿皇後)。他被譽為繼朝鮮世宗之後的又一明君,他容許學術自由,提倡科學技術,試圖吸收一切有益因素改善朝鮮的政治面貌。 李淑芳, 1972年生,陝西渭南人,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現為渭南師範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司馬遷與〈史記〉研究年鋻》編輯。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及《史記》研究。先後在《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十餘篇。 凌朝棟,1965年生,男,陝西西安臨潼人,南京大學文學博士,現任渭南師範學院人文學院院長。主要從事古代文學及其文獻學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陝西省教育廳項目三項、校級科研項目四項。在權威期刊及核心期刊《文學遺產》等刊物發表論文近五十篇,出版學術著作多部。
  • 目錄

    卷之一
    項羽本紀 .......................................................................................... 3
    蕭相國世家 .................................................................................... 40
    留侯世家......................................................................................... 46
    卷之二
    伯夷傳 ............................................................................................ 61
    管仲晏嬰傳 .................................................................................... 69
    伍子胥傳 ........................................................................................ 75
    蘇秦傳 ............................................................................................ 86
    孟嘗君傳 馮驩............................................................................. 108
    平原君傳....................................................................................... 118
    卷之三
    信陵君傳 ...................................................................................... 125
    範雎傳 .......................................................................................... 132
    樂毅傳 .......................................................................................... 146
    屈原傳........................................................................................... 154
    張耳陳餘傳 .................................................................................. 160
    卷之四
    淮陰侯傳 ...................................................................................... 175
    郦生陸賈傳 .................................................................................. 192
    袁盎傳 .......................................................................................... 201
    吳王濞傳....................................................................................... 208
    卷之五
    魏其侯武安侯灌夫傳 ................................................................... 223
    汲黯傳 .......................................................................................... 237
    李將軍傳....................................................................................... 243
    刺客傳 聶政 荊軻........................................................................ 251
    遊俠傳 魯朱家 劇孟 郭解........................................................... 265
    卷之六
    滑稽傳 淳於髡 優孟 優旃........................................................... 275
    貨殖傳 .......................................................................................... 281
    太史公自序 .................................................................................. 306
    卷之七
    蘇武傳........................................................................................... 323
    李陵傳........................................................................................... 328
    匈奴傳........................................................................................... 332
    霍光傳........................................................................................... 347
    夏侯勝傳....................................................................................... 359
    卷之八
    魏相丙吉傳................................................................................... 365
    蕭望之傳....................................................................................... 373
    趙充國傳....................................................................................... 381
    梅福傳........................................................................................... 392
  • “《史記》選本叢書”序言 張豈之 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遷(前145或前135—前87?)所撰紀傳體作品《史記》被譽為“史家之*唱,無韻之離騷”,揭示了《史記》的歷史學和文學價值,實際上,《史記》也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價值。多元性是《史記》這部經典文獻的根本屬性,這促使人們可以從多個角度對《史記》及《史記》學史展開廣泛而深入的研究。
    中國史記研究會和陝西省司馬遷研究會等研究團體及學人對《史記》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豐碩;《史記》及其傳播影響,也引起海外學者的重視,產生了一繫列的作品。這些都是中華文明傳承和弘揚中可喜可賀的現像。
    在歷**,《史記》產生後,歷朝歷代對《史記》多有注疏、索隱、編選的工作,這些工作進一步增進了《史記》作為文化典籍的影響力。特別是《史記》選文,雖然大多從文學作品角度著手,但因為選本背後隱藏著一定的歷史、文學、審美及思想文化觀念,某種意義上選本不僅具有文學審美的功能,也具有思想文化的功能,*可以作為把握選文者思想觀念的史料之一。《史記》及《史記》選本在歷史編纂學、散文史以及思想文化**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司馬遷故裡雲集著一批從事《史記》及《史記》學研究的學者和研究團隊。渭南師範學院《史記》研究團隊就承擔著**社科基金研究項目,成員多年來一直從事《史記》選本的調研與整理工作,並在此基礎上嘗試探討《史記》一百三十篇中被廣泛認可的文學精華、編選原則與學術價值。
    近年來,《史記》選本有的已被整理,如南宋呂祖謙撰《史記詳節》(完顏紹元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版)、清人姚苧田編選《史記菁華錄》(王興康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但還有相當一部分沒有被整理,也不方便讀者檢索閱覽。
    渭南師範學院《史記》研究者們嘗試編選“《史記》選本叢書”,用以彌補這個不足,努力為《史記》研究做些扎實細致的基礎工作。他們近多年兢兢業業,四處奔波,搜集和校點整理《史記》選本文獻,為推動《史記》研究的深化和細化作出了貢獻。
    這套“《史記》選本叢書”主要包括:明代凌稚隆《史記纂》(馬雅琴教授整理)、茅坤《史記抄》(王曉紅副教授整理),清代王又樸《史記七篇讀法》(凌朝棟教授整理)、湯諧《史記半解》(韋愛萍教授整理)、儲欣《史記選》(凌朝棟教授整理),民國時期王有宗《分段詳注評點史記菁華錄》(高軍強講師與凌朝棟教授整理)、中華書局1933 年版《史記精華》(王麥巧副教授整理)、周宇澄《廣注史記精華》(梁建邦教授、張晶講師整理)。
    凌稚隆《史記纂》,編刻於明萬歷年間。全書分為二十四卷,從《史記》中選文一百零二篇,附《報任少卿書》一篇。此書*大的特色是:采用節選加評點的形式,掇取《史記》精華;所選篇章節奏鮮明,條理清晰,內容集中,首尾照應,與天頭批注、正文批點的形式相輔相成;編選者學習、研究《史記》,知人論世,折射出不凡的見解;全書兼容並包,博覽眾采,資料豐富。整理底本為凌稚隆《史記纂》二十四卷,明萬歷己卯本。
    茅坤《史記抄》共九十二卷,明萬歷三年自刻。編選者從《史記》中選文九十八篇進行評點。此書*大的特點是:每篇作品皆施圈點和批評;用心獨到,評論扼要,且多發明。編選者的評論,代表了明代學者評價《史記》的總傾向,諸如贊賞、推崇《史記》文章的審美價值,高度評價《史記》寫人的藝術價值,肯定《史記》以風神取勝的藝術風格等。整理底本為茅坤《史記抄》九十一卷,明萬歷乙亥本,參校北圖《史記抄》九十一卷、首一卷,《四庫存目叢書》影印明萬歷三年自刻本。
    王又樸《史記七篇讀法》共二卷,從《史記》中選錄《項羽本紀》、《外戚世家》、《蕭相國世家》、《曹相國世家》、《淮陰侯列傳》、《李將軍列傳》、《魏其武安候列傳》等七篇。此書*大的特色在於:編選者既有對閱讀方法的提示,又有對所選篇目藝術風格的鋻賞;提出了“一氣讀”、“分段細讀”的閱讀技巧;深入分析了司馬遷寫人的高超技藝及所蘊含的深刻用意。整理底本為王又樸選評《史記讀法》(又名《史記七篇讀法》)詩禮堂藏版,1754年刊本,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書。
    湯諧《史記半解》,對《史記》中的六十八篇文章進行了注解。編選者深諳太史公用意,主要從敘事、人物形像刻畫、細節、段落、語言等方面探討《史記》文法筆力,為後人做了很好的導讀;評析言論精闢老到,妙趣橫生,引人深思,注重文脈,語言簡潔明了,充滿詩情畫意,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像。整理底本為湯諧《史記半解》(不分卷),清康熙慎餘堂1713 年刻本。
    儲欣《史記選》,從《史記》中選錄作品五十五篇。此選本*大的特色是:所選篇目以記載秦以後歷史人物為主;重視選取《史記》中的書表;編選者對於精彩部分用不同的符號加以圈點,並有大量的精彩評點。用語長短不一,恰到好處,或指出詞句作用,或評點章法布局,或揭示史公深意,或探討前後關聯等;所選篇章末多有評語,盛贊史公文章精彩處,與文中評語形成照應。整理底本為儲欣《史記選》六卷,乾隆癸巳(1773)同文堂梓行刻本,每頁十行,每行十五字,有原版書。
    王有宗《分段詳注評點史記菁華錄》,完成於1924年。此版本優勝之處在於:大部分選文前均加“解題”部分,有助於讀者對正文的理解;對所選篇章進行分段,便於讀者較清楚地了解選文的層次;通過注釋,疏通了文字注音、詞義等障礙,以方便閱讀。整理底本為王有宗《分段詳注評點史記菁華錄》六冊,浙江達文印書館1924版,有原書。
    《史記精華》是中華書局1914年輯校的《史記》選本。全書共選錄《史記》一百零二篇。這些篇目的取舍原則為歷史性、思想性、文學性。此書收錄了多家評點,側重對人物、歷史事件、文章藝術手法、思想傾向等進行詳盡的評論和說明;對同一人物、歷史事件的點評,則以文采、語言、思想為主要內容,盡可能為讀者提供精華性的評語。中華書局《史記精華》,1914 年**版,本次整理依據1937年版,西北大學圖書館藏書影印版,參校1933年版。
    周宇澄《廣注史記精華》,是民國時期出版的《史記》讀本中重要的一部。全書共選錄《史記》本紀、表、世家、列傳中三十二篇文章,分為三十四個題目。此選本*大的特點是:選取《史記》中文學色彩濃烈、偏重於人物、事件和描寫精彩的篇章;對所選文章進行“劃分段落,將難字注以音義,其有典故疑義者,一律注釋,使讀者一目了然”;注釋詳盡,有很強的可讀性;編選者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了明晰的段落劃分和斷句,體現了編選者對《史記》的理解和思想觀點。整理底本選用周宇澄《廣注史記精華》,世界書局1943年版。這些選本,均是影響較大、流傳較廣的《史記》選本,內容豐富,各具特色,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和參考價值。
    在整理過程中,整理者盡可能搜集多種版本,認真選擇工作底本,並主要參考中華書局1982 年版點校本《史記》進行整理,包括段落劃分與標點,文字出入較大者則予以注釋。忠實原作、方便當代讀者閱讀是整理者堅持的主要原則,比如改豎排版為橫排版,繁體字為簡化字,便考慮到讀者的閱讀習慣與需要。選本評點中的總評、評注、行批、夾批等,則盡量標注在原作相應的位置,以盡可能反映底本的原貌。底本中明顯的錯字,則采用加“按”的形式標明。難能可貴的是,整理者在點校整理的同時,還對《史記》選本所折射的思想文化精神進行了研讀,並在簡介中作了扼要論述。
    當然,古籍的點校整理是一項科學嚴謹、費時費力的工作,而且往往難以避免訛誤乖錯,在這方面,歡迎讀者朋友在閱讀中對該叢書的版本甄別以及具體點校整理工作,提出積極的合理化建議,以不斷推陳出新,力臻完善。
    該研究團隊原本設想還要進一步選編和整理日本、韓國、美國等學者的《史記》選本,我們願意樂觀其成。希望“《史記》選本叢書”的編校整理工作為進一步繫統研究司馬遷的思想學術、《史記》及《史記》學作出積極貢獻,為推介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增磚添瓦。
    是為序。
    2013年3月 於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