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警世通言/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小說 -> 中國古典小說
【市場價】
275-398
【優惠價】
172-249
【介質】 book
【ISBN】978753183507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黑龍江美術
  • ISBN:9787531835073
  • 作者:馮夢龍
  • 頁數:385
  • 出版日期:2012-09-01
  • 印刷日期:2012-09-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450千字
  • 馮夢龍編著的《警世通言》內容介紹:明末馮夢龍纂輯。與馮氏的另二種話本小說集《喻世明言》(《古今小說》)、《醒世恆言》合稱“三言”。據金陵兼善堂刻本豫章無礙居士所作序署“天啟甲子”,知刻於天啟四年(1624)。此本不著撰人,僅題“可一主人評,無礙居士較(校)”。凌濛初《拍案驚奇序》說:“獨龍子猶氏所輯《喻世》等書,頗存雅道,時著良規……。”笑花主人《今古奇觀序》說:“墨憨齋增補《平妖》,窮工極變,……至所纂《喻世》、《警世》、《醒世》三言,極摹人情世態之歧警世通言……。”龍子猶、墨憨齋都是馮夢龍的別號,可見《警世通言》與其他二言均為馮夢龍所纂輯。
  • 《警世通言》中描寫愛情的較好作品還有《樂小舍棄生覓偶》、《宋小 官團圓破氈笠》等,它們歌頌愛情的堅貞、專一,批判婚姻問題上的門第觀 念。《錢舍人題詩燕子樓》、《宿香亭張浩遇鶯鶯》從傳奇演變而來,雖有 一定社會意義,卻沒有擺脫纔子佳人故事的窠臼。至於《唐解元一笑姻緣》 寫文人的風流韻事,《趙春兒重旺曹家莊》寫妓女幫助地主子弟重振家業的 故事,就沒有什麼可取之處了。    馮夢龍編著的《警世通言》還有一些宣揚義氣的作品,如《呂大郎還金 完骨肉》強調臨財不苟得,《趙太祖千裡送京娘》突出無私助他人,另如《 桂員外途窮懺悔》,從反面批判了忘恩負義的行為,都反映了市民階層的道 德觀念。此外,《李謫仙醉草嚇蠻書》與《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贊揚李白與 王安石的文纔、學識,也都值得一讀。 但《警世通言》中有不少作品如《 老門生三世報恩》、《陳可常端陽坐化》等,是鼓吹封建道德和宣揚宗教迷 信的。這表明,即使是一些優秀作品之中,也往往夾雜某些落後的思想成份 ,表現出相當的局限性。陵兼善堂本《警世通言》,現藏日本,國內有根據 傳抄排印的《世界文庫》本。衍慶堂本署《二刻增補警世通言》,書已不全 ,缺兩篇,抄補8篇,又摻入《古今小說》4篇。三桂堂本隻存36篇,卷二十 四《卓文君慧眼識相如》,兼善堂本卷二十四原為《玉堂春落難逢夫》。
  • **卷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第二卷 莊子休鼓盆成大道
    第三卷 王安石三難蘇學士
    第四卷 拗相公飲恨半山堂
    第五卷 呂大郎還金完骨肉
    第六卷 俞仲舉題詩遇上皇
    第七卷 陳可常端陽仙化
    第八卷 崔待詔生死冤家
    第九卷 李謫仙醉草嚇蠻書
    第十卷 錢舍人題詩燕子樓
    第十一卷 蘇知縣羅衫再合
    第十二卷 範鰍兒雙鏡重圓
    第十三卷 三現身包龍圖斷冤
    第十四卷 一窟鬼癩道人除怪
    第十五卷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第十六卷 小夫人金錢贈年少
    第十七卷 鈍秀纔一朝交泰
    第十八卷 老門生三世報恩
    第十九卷 崔衙內白鷂招妖
    第二十卷 計押番金鰻產禍
    第二十一卷 趙太祖千裡送京娘
    第二十二卷 宋小官團圓破氈笠
    第二十三卷 樂小舍拚生覓偶
    第二十四卷 玉堂春落難逢夫
    第二十五卷 桂員外途窮懺悔
    第二十六卷 唐解元一笑姻緣
    第二十七卷 假神仙大鬧華光廟
    第二十八卷 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第二十九卷 宿香亭張浩遇鶯鶯
    第三十卷 金明池吳清逢愛愛
    第三十一卷 趙春兒重旺曹家莊
    第三十二卷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第三十三卷 喬彥傑一妾破家
    第三十四卷 王嬌鸞百年長恨
    第三十五卷 況太守斷死孩兒
    第三十六卷 皂角林大王假形
    第三十七卷 萬秀娘仇報山亭兒
    第三十八卷 蔣淑真刎頸鴛鴦會
    第三十九卷 福祿壽三星度世
    第四十卷 旌陽宮鐵樹鎮妖
  • 古來論交情至厚,莫如管鮑。管是管夷吾,鮑是鮑叔牙。他兩個同為商 賈,得利均分。時管夷吾多取其利,叔牙不以為貪,知其貧也。後來管夷吾 被囚,叔牙脫之,薦為齊相。這樣朋友,纔是個真正相知。這相知有幾樣名 色: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聲氣相求者,謂之知 音;總來叫做相知。**聽在下說一樁俞伯牙的故事。列位看官們,要聽者 ,洗耳而聽;不要聽者,各隨尊便。正是: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不與 談。
    話說春秋戰國時,有一名公,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國郢都人氏,即今 湖廣荊州府之地也。那俞伯牙身雖楚人,官星卻落於晉國,仕至上大夫之位 。因奉晉主之命,來楚圍修聘。伯牙討這個差使,一來,是個大纔,不辱君 命;二來,就便省視鄉裡,一舉兩得。當時從陸路至於郢都。朝見了楚王, 致了晉主之命。楚王設宴款待,十分相敬。那郢都乃是桑梓之地,少不得去 看一看墳墓,會一會親友。然雖如此,各事其主,君命在身,不敢遲留。公 事已畢,拜辭楚王。楚王贈以黃金采緞,高車駟馬。伯牙離楚一十二年,思 想故國江山之勝,欲得恣情觀覽,要打從水路大寬轉而回。乃假奏楚王道: “臣不幸有犬馬之疾,不勝車馬馳驟。乞假臣舟楫,以便醫藥。”楚王準奏 ,命水師撥大船二隻,一正一副。正船單坐晉國來使,副船安頓僕從行李。
    都是蘭橈畫槳,錦帳高帆,甚是齊整。群臣直送至江頭而別。
    隻因覽勝探奇,不顧山遙水遠。
    伯牙是個風流纔子,那江山之勝,正投其懷。張一片風帆,凌千層碧浪 ,看不盡遙山疊翠,遠水澄清。不一日,行至漢陽江口。時當八月十五日, 中秋之夜。偶然風狂浪湧,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進,泊於山崖之下。不多 時,風恬浪靜,雨止雲開,現出一輪明月。那雨後之月,其光倍常。伯牙在 船艙中,獨坐無聊,命童子焚香爐內,“待我撫琴一操,以遣情懷。”童子 焚香罷,捧琴囊置於案間。伯牙開囊取琴。調弦轉軫,彈出一曲。曲猶未終 。指下“刮喇”的一聲響,琴弦斷了一根。伯牙大驚,叫童子去問船頭:“ 這住船所在是甚麼去處?”船頭答道:“偶因風雨,停泊於山腳之下,雖然 有些草樹,並無人家。”伯牙驚訝,想道:“是荒山了。若是城郭村莊,或 有聰明好學之人,盜聽吾琴,所以琴聲忽變,有弦斷之異。這荒山下,那得 有聽琴之人?哦,我知道了,想是有仇家差來刺客,不然,或是賊盜伺候* 深,登舟劫我財物。”叫左右:“與我上崖搜檢一番。不在柳陰深處,定在 蘆葦叢中!” 左右領命,喚齊眾人。正欲搭跳上崖。忽聽得岸上有人答應道:“舟中 大人,不必見疑。小子並非奸盜之流,乃樵夫也。因打柴歸晚,值驟雨狂風 ,雨具不能遮蔽,潛身岩畔。聞君雅操,少住聽琴。”伯牙大笑道:“山中 打柴之人,也敢稱聽琴二字!此言未知真偽,我也不計較了。左右的,叫他 去罷。”那人不去,在崖上高聲說道:“大人出言謬矣!豈不聞‘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大人若欺負山野中沒有聽琴 之人,這夜靜*深,荒崖下也不該有撫琴之客了。” 伯牙見他出言不俗,或者真是個聽琴的,亦未可知。止住左右不要羅唣 ,走近艙門,回嗔作喜的問道:“崖上那位君子,既是聽琴,站立多時,可 知道我適纔所彈何曲?”那人道:“小子若不知,卻也不來聽琴了。方纔大 人所彈,乃孔仲尼嘆顏回,譜人琴聲。其詞雲:‘可惜顏回命早亡,教人思 想鬢如霜。隻因陋巷簞瓢樂,’到這一句,就斷了琴弦,不曾撫出第四句來 。小子也還記得:——‘留得賢名萬古揚。”’伯牙聞言,大喜道:“先生 果非俗士,隔崖鸞遠,難以問答。”命左右:“掌跳,看扶手,請那位先生 登舟細講。”左右掌跳,此人上船,果然是個樵夫:頭戴箬笠,身披簑衣, 手持尖擔,腰插板斧,腳踏芒鞋。手下人那知言談好歹,見是樵夫,下眼相 看。“咄,那樵夫!下艙去,見我老爺叩頭,問你甚麼言語,小心答應。官 尊著哩!”樵夫卻是個有意思的,道:“列位不須粗魯,待我解衣相見。” 除了鬥笠,頭上是青布包巾;脫了簑衣,身上是藍布衫兒;搭膊拴腰,露出 布棍下截。那時不慌不忙,將簑衣、鬥笠、尖擔、板斧,俱安放艙門之外。
    脫下芒鞋,釃去泥水,重復穿上,步入艙來。官艙內公座上燈燭輝煌。樵夫 長揖而不跪,道:“大人施禮了。”俞伯牙是晉國大臣,眼界中那有兩接的 布衣。下來還禮,恐失了官體,既請下船,又不好叱他回去。伯牙沒奈何, 微微舉手道:“賢友免禮罷。”叫童子看坐的。童子取一張杌坐兒置於下席 。伯牙全無客禮,把嘴向樵夫一努道:“你且坐了。”你我之稱,怠慢可知 。那樵夫亦不謙讓,儼然坐下。
    伯牙見他不告而坐,微有嗔怪之意。因此不問姓名,亦不呼手下人看茶 。默坐多時,怪而問之:“適纔崖上聽琴的,就是你麼?”樵夫答言:“不 敢。”伯牙道:“我且問你,既來聽琴,必知琴之出處。此琴何人所造?撫 他有甚好處?”正問之時,船頭來稟話:“風色順了,月明如晝,可以開船 。”伯牙分付:“且慢些!”樵夫道,“承大人下問,小子若講話絮煩,恐 擔誤順風行舟。”伯牙笑道:“惟恐你不知琴理。若講得有理,就不做官, 亦非大事,何況行路之遲速乎!。’ 樵夫道:“既如此,小子方敢僭談。此琴乃伏羲氏所琢,見五星之精, 飛墜梧桐,鳳皇來儀。鳳乃百鳥**,非竹實不食,非梧桐不棲,非醴泉不 飲。伏羲以知梧桐乃樹中之良材,奪造化之精氣,堪為雅樂,令人伐之。其 樹高三丈三尺,按三十三天之數,截為三段,分天、地、人三纔。取上一段 叩之,其聲太清,以其過輕而廢之;取下一段叩之,其聲太濁,以其過重而 廢之;取中一段叩之,其聲清濁相濟,輕重相兼。送長流水中,浸七十二日 ,按七十二候之數。取起陰干,選良時吉日,用高手匠人劉子奇斷成樂器。
    此乃瑤池之樂,故名瑤琴。長三尺六寸一分,按周天三百六十一度。前闊八 寸,按八節;後闊四寸,按四時;厚二寸,按兩儀。有金童頭,玉女腰,仙 人背,龍池,鳳沼,玉軫,金徽。那徽有十二,按十二月;又有一中徽,按 閏月。先是五條弦在上,外按五行:金、木、水、火、土;內按五音:宮、 商、角、徵、羽。堯舜時操五弦琴,歌‘南風’詩,天下大治。後因周文王 被囚於菱裡,弔子伯邑考,添弦一根,清幽哀怨,謂之文弦。後武王伐紂, 前歌後舞,添弦一根,激烈發揚,謂之武弦。先是宮、商、角、徵、羽五弦 ,後加二弦,稱為文武七弦琴。此琴有六忌,七不彈,八*。何為六忌?一 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風,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何為七不 彈?聞喪者不彈,奏樂不彈,事冗不彈,不淨身不彈,衣冠不整不彈,不焚 香不彈,不遇知音者不彈。何為八*?總之清奇幽雅,悲壯悠長。此琴撫到 盡美盡善之處,嘯虎聞而不吼,哀猿聽而不啼。乃雅樂之好處也。” 伯牙聽見他對答如流,猶恐是記問之學。又想道:“就是記問之學,也 虧他了。我再試他一試。”此時已不似在先你我之稱了,又問道:“足下既 知樂理,當時孔仲尼鼓琴於室中,顏回自外人,聞琴中有幽沉之聲,疑有貪 殺之意,怪而問之。仲尼日:‘吾適鼓琴,見貓方捕鼠,欲其得之,又恐其 失之。此貪殺之意,遂露於絲桐。’始知聖門音樂之理,人於微妙。假如下 官撫琴,心中有所思念,足下能聞而知之否?”樵夫道:“《毛詩》雲:‘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大人試撫弄一過,小子任心猜度。若猜不著時,大 人休得見罪。”伯牙將斷弦重整,沉思半晌。其意在於高山,撫琴一弄。樵 夫贊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不答。又凝神一會, 將琴再鼓,其意在於流水。樵夫又贊道:“美哉湯湯乎,志在流水!”隻兩 句,道著了伯牙的心事。伯牙大驚,推琴而起,與子期施賓主之禮。連呼: “失敬失敬!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衣貌取人,豈不誤了天下賢士!先生高 名雅姓?”樵夫欠身而答:“小子姓鐘,名徽,賤字子期。”伯牙拱手道: “是鐘子期先生。”P1-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