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清史/蔡東藩中華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小說 -> 中國古典小說
【市場價】
376-545
【優惠價】
235-341
【介質】 book
【ISBN】978751134271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華僑
  • ISBN:9787511342713
  • 作者:蔡東藩
  • 頁數:565
  • 出版日期:2014-02-01
  • 印刷日期:2014-0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576千字
  • 《清史》為《蔡東藩中華史》繫列叢書之一。該書內容始自女真貴族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皇太極改國號為清,清世祖定都北京,統一中國,一直到辛刻革命推翻清王朝為止。作者將清代近三百年的重大歷史事件,編寫成通俗演義一百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的歷史情況,對讀者了解清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 《清史》簡介:《蔡東藩中華史》即《中國歷朝 通俗演義》,是風靡海內外的一套通俗歷史巨著,以 小說形式再現了上起秦始皇、下訖民國2166年波瀾壯 闊的中華文明歷史。文筆通俗,點評機智,從著作中 我們可以感受到鮮活的歷史,體驗到個人命運與國家 、文化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繫,是一部具有廿四史規模 的龐大卷帙之作。毛澤東在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曾致 電李克農:“請購整個《中國歷朝通俗演義》兩部。 ”足見著述具有極強的史學價值、文化價值、珍藏價 值、饋贈價值。 《清史》是《蔡東藩中華史》中的清朝部分,內 容翔實,深入淺出地為我們講述了清朝歷史。
  • **回 溯往事慨談身世 述前朝細敘源流
    第二回 喪二祖誓師復仇 合九部因驕致敗
    第三回 祭天壇雄主告七恨 戰遼陽庸帥覆全軍
    第四回 熊廷弼守遼樹績 王化貞棄塞入關
    第五回 猛參政用*擊敵 慈喇嘛偕使傳書
    第六回 下朝鮮貝勒旋師 守寧遠撫軍奏捷
    第七回 為敵作倀滿主入邊 因間信讒明帝中計
    第八回 明守將獻城賣友 清太宗獲璽稱尊
    第九回 朝鮮主稱臣乞降 盧督師忠君殉節
    第十回 失輜重全軍敗潰 迷美色大帥投誠
    第十一回 清太宗賓天傳幼主 多爾袞奉命略中原
    第十二回 失愛姬乞援外族 追流賊忍死雙親
    第十三回 闖王西走合浦還珠 清帝東來神京定鼎
    第十四回 抗清廷丹忱報國 屠揚州碧血流芳
    第十五回 棄南都昏主被囚 捍孤城遺臣死義
    第十六回 南下鏖兵明藩覆國 西征奏凱清將蒙誣
    第十七回 立宗支粵西存殘局 殉偏疆岩下表雙忠
    第十八回 創新儀太後聯婚 報宿怨中宮易位
    第十九回 李定國竭忠扈駕 鄭成功仗義興師
    第二十回 日暮途窮寄身異域 水流花謝撒手塵寰
    第二十一回 弒故主悍帥徼功 除大憝衝人定計
    第二十二回 蓄逆謀滇中生變 撤藩鎮朝右用兵
    第二十三回 馳偽檄四方響應 失勇將三桂回軍
    第二十四回 兩親王因敗為功 諸強藩束手聽命
    第二十五回 僭帝號遘疾伏冥誅集軍威破城殲叛孽
    第二十六回 臺灣島戰敗降清室 尼布楚訂約揚國威
    第二十七回 三部內哄禍起蕭牆 數次親征蕩平朔漠
    第二十八回 爭儲位塚嗣被黜 罹文網名士沉冤
    第二十九回 聞寇警發兵平藏衛 苦苛政倡亂據臺灣
    第三十回 暢春園聖祖賓天 乾清宮世宗立嗣
    第三十一回 平青海驅除叛酋 頒朱諭慘戮同胞
    第三十二回 兔死狗烹功臣駢戮 鴻罹魚網族姓株連
    第三十三回 畏虎將準部乞修和 望龍髯苗疆留遺恨
    第三十四回 分八路進平苗穴 祝千秋暗促華齡
    第三十五回 征金川兩帥受嚴刑 降蠻酋二公膺懋賞
    第三十六回 御駕南巡名園駐蹕 王師西討叛首遭擒
    第三十七回 滅準部餘孽就殲 蕩回疆香妃殉節
    第三十八回 遊江南中宮截發 征緬甸大將喪軀
    第三十九回 傅經略暫平南服 阿將軍再定金川
    第四十回 平海島一將含冤 定外藩兩邦懾服
    第四十一回 太和殿受禪承帝統 白蓮教倡亂釀兵災
    第四十二回 誤軍機屢易統帥 平妖婦獨著芳名
    第四十三回 撫賊寨首領遭擒 整朝綱權相伏法
    第四十四回 布德揚威連番下詔 擒渠獻馘逐載報功
    第四十五回 撫叛兵良將蒙冤 剿海寇統帥奏捷
    第四十六回 兩軍門復仇慰英魄 八卦教煽亂鬧皇城
    第四十七回 聞警回鑾下詔罪己 護喪嗣統邊報驚心
    第四十八回 愚慶祥敗死回疆 智楊芳誘擒首逆
    第四十九回 征浩罕王師再出 剿叛瑤欽使報功
    第五十回 飲鴆毒姑婦成疑案 焚鴉片中外起兵端
    第五十一回 林制軍慷慨視師 琦中堂昏庸誤國
    第五十二回 關提督粵中殉難 弈將軍城下乞盟
    第五十三回 效尸諫宰相輕生 失重鎮將帥殉節
    第五十四回 弈統帥因間致敗 陳軍門中*歸仁
    第五十五回 江寧城萬姓被兵 靜海寺三帥定約
    第五十六回 怡制臺巧結臺灣獄 徐總督力捍廣州城
    第五十七回 清文宗嗣統除奸 洪秀全糾眾發難
    第五十八回 欽使迭亡太平建國 悍徒狡脫都統喪軀
    第五十九回 駱中丞固守長沙城 錢東平獻取江南策
    第六十回 陷江南洪氏定制 攻河北林酋挫威
    第六十一回 創水師衡陽發軔 發援卒嶽州鏖兵
    第六十二回 湘軍屢捷水陸揚威 畿輔復安林李授首
    第六十三回 那拉氏初次承恩 圓明園四春爭寵
    第六十四回 羅先生臨陣傷軀 瀋夫人佐夫抗敵
    第六十五回 瓜鎮喪師向營失陷 韋楊斃命洪酋中衰
    第六十六回 智統領出奇制勝 愚制軍輕敵遭擒
    第六十七回 四國耀威津門脅約 兩江喋血戰地埋魂
    第六十八回 戰皖北諸將立功 退丹陽大營又潰
    第六十九回 開外釁失律喪師 締和約償款割地
    第七十回 聞國喪長悲國士 護慈駕轉忤慈顏
    第七十一回 罪輔臣連番下詔 剿劇寇數路進兵
    第七十二回 曾國荃力卻援軍 李鴻章借用洋將
    第七十三回 戰浙東包團練死藝 克江寧洪天王覆宗
    第七十四回 僧親王中計喪軀 曾大帥設謀制敵
    第七十五回 潰河防捻徒分竄 斃敵首降將升官
    第七十六回 山東圈剿悍酋成擒 河北解嚴渠魁自盡
    第七十七回 戮權閹丁撫守法 辦教案魯侯遭譏
    第七十八回 大婚禮成坤闈正位 撤簾議決乾德當陽
    第七十九回 因歡成病忽報彌留 以弟繼兄旁延統緒
    第八十回 吳侍御尸諫效忠 曾星使功成改約
    第八十一回 朝日生嫌釀成交涉 中法開釁大起戰爭
    第八十二回 棄越疆中法修和 平韓亂清日協約
    第八十三回 移款築同撤簾就養 周齡介壽聞戰驚心
    第八十四回 葉志超敗走遼東 丁汝昌喪師黃海
    第八十五回 失律求和馬關訂約 市恩索謝虎視爭雄
    第八十六回 爭黨見新舊暗哄 行新政母子生嫌
    第八十七回 慈禧後三次臨朝 維新黨六人畢命
    第八十八回 立儲君震驚匕鬯 信邪術擾亂京津
    第八十九回 袒匪殃民聯軍入境 見危授命志士成仁
    第九十回 傳諫草抗節留名 避聯軍蒙塵出走
    第九十一回 悔罪乞和兩宮返蹕 出使歸國二女入園
    第九十二回 居大內聞耗哭遺臣 處局外嚴旨守中立
    第九十三回 爭密約侍郎就道 返欽使憲政萌芽
    第九十四回 倚翠偎紅二難競爽 剖心刎頸兩地招魂
    第九十五回 遘奇變醇王攝政 繼友志隊長亡軀
    第九十六回 二顯官被譴回籍 眾黨員流血埋冤
    第九十七回 爭鐵路蜀士遭囚 興義師鄂軍馳檄
    第九十八回 革命軍雲興應義舉攝政王廟誓布信條
    第九十九回 易**重組內閣 奪漢陽復失南京
    **百回 舉總統孫文就職 遜帝位清祚告終
  • **回 溯往事慨談身世 述前朝細敘源流 “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開場白若莊若諧 ,寓有深意,讀者莫被瞞過。這聯語是前清時代的官 民,每年寫上紅箋,當作新春的門聯,小子從小到大 ,已記得爛熟了。曾記小子生日,正是前清光緒初年 間,當時清朝雖漸漸衰落,然全國二十餘行省,還都 是服從清室,不敢抗命;士讀於廬,農耕於野,工居 於肆,商販於市,各安生業,共樂承平,仿佛是汪洋 帝德,浩蕩皇恩。比**何如?到小子五六歲時,嘗 聽父兄說道:“我國是清國,我輩便是清朝的百姓。
    ”因此小子腦筋中,便印有清朝二字模樣。嗣後父兄 令小子入塾,讀了趙錢孫李,念了天地元黃,漸漸把 清朝二字,也都認識。至《學庸論孟》統共讀過,認 識的字,差不多有三五千了,塾師教小子道:“書中 有數字,須要曉得避諱!”小子全然不懂,便問塾師 以何等字樣,應當避諱?塾師寫出玄字,曄字,胤字 ,弘字,颙字,詝字,指示小子道:“此等字都應缺 末筆。”又續寫歷字,寜字,淳字,隨即於歷字,寧 字,淳字旁,添寫一曆字,甯字,湻字,指示小子說 道:“歷字應以曆字恭代,寜字應以甯字恭代,淳字 應以湻字恭代。”小子仍莫名其妙,直待塾師詳細解 釋,方知玄字曄字是清康熙帝名字,胤字是清雍正帝 名字,弘字歷字是清乾隆帝名字,颙字是清嘉慶帝名 字,寜字詝字淳字是清道光咸豐同治帝的名字,人民 不能亂寫,所以要避諱的。這等塾師也算難得了。
    後來入場考試,益覺功令森嚴,連恭代的字,都 不敢寫,方以為大清統一中原,餘威震俗,千秋萬歲 ,綿延不*,可以與天同休了。虛寫得妙。誰知世運 靡常,興衰無定,內地還稱安靜,海外的風潮,竟日 甚一日。安南緬甸,是中國藩屬,被英法兩國奪去, 且不必說。清朝原是慷慨得很。忽然日本國興兵犯界 ,清朝遣將抵御,連戰連敗,沒奈何低首求和,銀子 給他二百四十兆兩,又將東南的臺灣省,澎湖群島, 雙手捧送,日本國方肯干休。過了兩三年,奉天省內 的旅順大連灣,被俄國租占了去,山東省內的膠州灣 ,被德國租占了去,膠州灣東北的威海衛,被英國租 占了去,廣東省內的廣州灣,被法國租占了去,而且 內地的礦山鐵路,也被各國占去不少。這便叫作國恥 。
    嗣是清朝威勢全失,外患未了,內憂又起,東伏 革命黨,西起革命軍,擾亂十多年,清廷防不勝防; 後來武昌發難,各省響應,竟把那二百六十八年的清 室推翻了,二十二省的江山光復了。自此以後,人人 說清朝政治不良,百般辱罵;甚至說他是犬羊賤種, 豺虎心腸,又把那無中生有的事情,附會上去,好像 清朝的皇帝,無一非昏淫暴虐,清朝的臣子,無一非 卑鄙齷齪,這也未免言過其實呢。平心之論。我想中 國的人心,實在是靠不住的,清朝存在的時候,個個 吹牛拍馬,說他帝德什麼大,皇恩什麼深,到了清室 推翻,又個個批他一錢不值,這又何苦?帝王末路大 都如是。小子無事時,曾把清朝史事,約略考究,有 壞處,也有好處;有淫暴處,也有仁德處;若照時人 所說,連兩三年的帝位,都保不牢,如何能支撐到二 百六十多年?是極是極。不過轉到末代,主弱臣庸, 朝政濁亂,所以民軍一起,全局瓦解。現在清朝二字 ,已成過去的歷史,中國河山,仍然照舊,要想易亂 為治,須把清朝的興亡,細細考察,擇善而從,不善 則改,古人說的“殷鋻不遠”便是此意。揭出全書宗 旨,何等正大光明,不比那尋常小說家,瞎三話四, 亂造是非。
    閑文少表,且說清朝開基的地方,是在山海關外 瀋陽東邊,初起時,隻一小小村落,聚群而居,壘土 為城,地名鄂多哩,人種叫作通古斯族,他的遠祖, 相傳是唐虞以前,便已居住此地,稱為肅慎國,帝舜 二十五年,肅慎國進貢弓箭,史冊上曾見過的。傳到 後代,人口漸多,各分支派,大約每一部落,戴一首 領,多生得骨格魁梧,膂力強壯,並且熟習騎射,百 步穿楊;趙宋時代,金太祖阿骨打,是他族內**個 出色人物,開疆拓土,直到黃河兩岸,宋朝被他攪擾 的了不得。後來蒙古興起,金邦漸衰,蒙古與南宋聯 兵,將他吞滅,還有未曾死亡的遺族,逃奔東北,伏 處海濱,經過了二百多年,又產出一個大人物來;這 個人物,說是天女所生,真正奇事!天女如何下降, 不知與天孫織女作何稱呼?小子尚不敢憑空捏造,是 從史籍上翻閱得來:天女生在東北海濱長白山下,有 姊妹三人,長名恩古倫,次名正古倫,幼名佛庫倫, 三人繫出同胞,相親相愛,隻是塞外風俗,與內地不 同,男子往來遊牧,遷徙無常,女子亦性情活潑,* 愛遊玩。一日,姊妹三人,散步郊原,到了長白山東 邊,有一座布庫裡山,洞壑清幽,別有一種可人的景 致;那時正是春風澹蕩,春日迷離,黃鳥雙飛,綠枝 連理,暗藏春色。三人歡喜**,便從山下蹀躞前行 ,約裡許,但見一泓清水,澄碧如鏡,兩岸芳草茸茸 ,鋪地成茵,真是一副好床褥。就假此小坐。佛庫倫 天真爛漫,春興正濃,就約兩姊妹解衣洗浴。浴未畢 ,忽聞鳥聲嚄唶來,三人昂首上觀,約有兩三隻靈鵲 ,仿佛像姊妹花一般。*妙對偶。就中有一鵲吐下一 物,不偏不倚,正墜在佛庫倫衣上,佛庫倫眼快手快 ,急忙拾取,視之,乃一可口的食物。是何物耶?試 掩卷猜之!她也不辨名目,就銜在口內,兩姊問她所 拾何物,她已從口中囫圇咽下,模糊答道:“是一顆 紅色的果子。”拾到便喫,真是一個半開化的女子。
    兩姊也不及細問,遂各上岸,著好衣服,緩步同歸。
    誰知佛庫倫服了此藥,肚子竟膨脹起來,她自己也不 知所以。到十個月後,竟產出一男,不但狀貌魁奇, 並且語言清楚,佛庫倫不忍拋棄,就在家中撫養。
    光陰迅速,襁褓嬰兒,竟作髫年童子,隻是佛庫 倫無夫而孕,未免惹人議論,幸而窮荒草昧,人跡稀 少,始得撫育成人。可見天女之說,本來荒誕。兒名 叫作布庫裡雍順,繫是佛庫倫所取,因她在布庫裡山 下,食了朱果,以致孕育,所以特地將布庫裡三字, 作為兒名,留一紀念。布庫裡雍順,到了十多歲,穎 悟非凡,自念有母無父,當屬何族,遂問他母親佛庫 倫。佛庫倫命以愛新覺羅四字。愛新覺羅,是長白山 下居民的土音。其後布庫裡雍順遺裔建一滿洲國,遂 相傳為滿洲語,若作漢文解說,愛新與金字同音,覺 羅即姓氏意義,布庫裡雍順的族繫,即此可以明白了 解。佛庫倫是否天女,小子也不消細說了,以不解解 之。
    且說布庫裡雍順漸漸長大,也學些騎馬射箭的技 藝,閑暇時又在河邊折柳編筏。看官!你道他折柳編 筏,是何意思?他是具有大志,暗想窮居草莽,終究 沒有生色,若將柳條編成一筏,可以駕筏出遊。果然 天下無難事,總教有心人,柳條越編越多,越多越大 ,居然成了一葉扁舟,布庫裡雍順喜不自禁,就輕輕 在筏上坐住,順著河流,飄揚而去。英雄冒險,膽大 敢為,冥冥中亦像有風伯河神,當先引導,竟把那布 庫裡雍順送到一個安樂的地方。這是乘風破浪的模樣 。
    原來長白山東南有一大野,名叫鄂謨輝,野中有 一村落,約數十百家,這數十百家內,隻分三姓,習 成強悍,專喜械鬥,因此自相殘殺,連歲不休。近時 中**地村民,亦有好械鬥者,豈亦為三姓遺風所傳 染耶?一笑。一日,有女子汲水,見一柳筏,隨流漂 至,其間有青年男子,端坐在內,頓時駭異**,急 忙回告父兄。那時父兄即臨河眺望,果然岸傍有一少 年,頭角崢嶸,儀表英偉,不覺失聲道:“這是天生 神人。”隨即引之登陸,問從何來?布庫裡雍順從容 對答,說是天女所生,由長白山下至此。霎時間哄動 鄉閭,無論男女老幼,一齊出觀,見了布庫裡雍順, 都道這個好郎君,真正難得。於是各邀布庫裡雍順至 家,仿佛一桃花源。東牽西扯,幾至大家爭論起來, 還是布庫裡雍順從旁勸解,說我初到此地,辱承待愛 ,自當次第謁候。又指汲流女子的父兄道:“我與他 相見*早,理應先到他家,問候起居。”眾人見他舉 止謙恭,吐屬風雅,便個個嘆服,一無異言。布庫裡 雍順就隨了汲流女子的父兄,直至家內。那家格外優 待,餉以酒食;飲半酣,座上老人*詳問氏族,布庫 裡雍順一一還答。老者又問以婚未?布庫裡雍順答言 未婚。老者即起身入室,半晌間引一少女出室來前。
    走近視之,雖是鄉村弱質,倒也體態端方。未知亦是 天女否?仔細端詳,就是汲流女子。老者囑女子對答 行禮,布庫裡雍順亦離座作答。禮畢,女子轉身入室 ,老者便對布庫裡雍順道:“小女伯哩年將及笄,如 蒙不棄,願附姻好。”布庫裡雍順不得不推遜一番。
    老者執意不允,布庫裡雍順方與老者行翁婿禮。老者 擬擇日成婚,自是布庫裡雍順就住在此家。暇時到村 中各家問訊,村人見他彬彬有禮,無不歡迎。
    到了吉日,一對小夫妻,諧了眷屬,大眾都到老 者家賀喜。頓時高朋滿座,佳客盈門,就中有一個白 發朱顏的老丈,對主人道:“好一個小郎君,被你家 奪作女婿。”又向眾人道:“這是聖人出世,到吾村 內,也算是闔村幸福。吾村連歲械鬥,弄得家家不安 ,人人耽憂,現在不若奉此小郎君為主,一切聽他指 揮,倒可解怨息爭,安居樂業,大眾以為何如?”眾 人聽這一席言語,個個鼓掌贊成,歡聲如雷。也不待 布庫裡雍順允與不允,竟一齊請他上坐,奉他作為部 長,呼為貝勒。布庫裡雍順得此天假的奇緣,遂運用 智謀,部勒村居人民,建設堡寨,創造鄂多哩城,成 了一個愛新覺羅部,作滿州開基的始祖。後人有詩贊 道: 峨峨長白映無垠, 朱果祥征佛庫倫。
    集慶星源三百載, 覺羅禪亦衍雲礽。
    布庫裡雍順後,傳了數代,又出一個驚天動地的 人物,比布庫裡雍順似還強得多哩。看官!你道是誰 ? 且少待片刻,容小子下回報名。
    P1-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