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世說新語(青花典藏珍藏版)/國學典藏書繫
該商品所屬分類:小說 -> 中國古典小說
【市場價】
134-195
【優惠價】
84-122
【介質】 book
【ISBN】978754634348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
  • ISBN:9787546343488
  • 作者:(南北朝)劉義慶
  • 頁數:300
  • 出版日期:2010-12-01
  • 印刷日期:2010-1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30千字
  • 《世說新語》主要記敘了東漢末年至南北朝時期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治階級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記載頗為豐富真實。這樣的描寫有助於讀者了解當時士人所處的時代狀況及政治社會環境,*讓我們明確地看到了所謂“魏晉清談”的風貌。
    本書為《世說新語》之注譯本,有原文,有注釋,有譯文,還有評析,以方便讀者閱讀理解。
  • 《世說新語》是一部筆記小說集。此書不僅記載了自漢魏至東晉士族階 層言 談、軼事,反映了當時士大夫們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氣,而且其語 言簡練,文字生動鮮活,因此自問世以來,便受到文人的喜愛和重視。 《世說新語》由南北朝劉義慶所著。
  • 德行**
    陳蕃尊重賢纔
    周乘仰慕黃憲
    黃憲器量難測
    陳諶設喻答客問
    荀巨伯與友重義
    庾亮效仿孫叔敖
    言語第二
    邊讓失次序
    徐稚設譬答問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禰衡為鼓吏
    鐘會汗不敢出
    哀感中年
    謝道韞詠雪
    明鏡不疲屢照
    政事第三
    陳瘧殺詐稱母病者
    骨肉相殘甚於盜殺財主
    周公孔子異世而出
    王導晚年難得糊塗
    王詢與張玄情好日隆
    殷仲堪居官不違操守
    文學第四
    馬融嘆禮樂皆東
    服虔幸遇鄭玄
    服虔匿名為雇工
    王弼弱冠訪裴徽
    裴徽善溝通義理
    衛蚧年少好學
    庾斂讀《莊子》
    客問樂廣“旨不至”
    官本是臭腐
    曹植作《七步詩》
    習鑿齒史纔不常
    安石碎金
    倚馬可待
    殷仲文天纔宏贍
    方正第五
    陳塞與友期行
    郭淮為妻請命
    殺賈充以謝天下
    和嶠直言納諫
    向雄拒復君臣之好
    伴君如伴虎
    鐘雅忘死守成帝
    孔坦拂袖棄群臣
    何充不貪擁立之功
    庾冰探病遭數落
    過於克讓亦無能
    孫綽作《庾公誄》
    桓溫嫁女王坦之
    魏祚所以不長
    人貴有自知之明
    王爽論兄
    雅量第六
    顧雍喪子
    嵇康臨刑奏《廣陵散》
    王戎觀虎
    王衍遇辱
    裴遐雅量
    庾亮大兒舉止雅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顧和捫虱而談
    庾亮不動聲色以安眾
    王劭、王荟共詣宣武
    謝安泛海
    桓溫欲誅謝安、王坦之
    郗超送米
    謝安與人圍棋
    苻堅遊魂近境
    謝玄作客
    羊孚進食
    識鋻第七
    亂世之英雄
    傅嘏評時賢
    山濤論兵法
    王衍代父致辭
    石勒使人讀《漢書》
    王澄評王玄
    楊朗知人善用
    褚裒能知人而鋻
    遠離塵世
    桓溫將伐蜀
    與人同樂,亦與人同憂
    郗超不以愛憎匿善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賞譽第八
    陳蕃評周乘
    鐘會評二童
    裴楷品評人物
    璞玉渾金
    山濤評阮咸
    庾斂品評和嶠
    王導贊時賢
    周額嶷如斷山
    王述為人晚成
    褚裒裁斷於心中
    撥萃國舉
    謝安小露纔智
    掇皮皆真
    法汰為王洽所重
    殷浩作令僕有違其纔
    謝安評王坦之
    劉悛評何充飲酒
    謝尚評王修
    劉悛善清談
    許詢為文帝所賞識
    謝安不計前嫌
    仲文評仲堪
    品藻第九
    三君之下,八俊之上
    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識時務者為俊傑
    巧於用短,拙於用長
    謝鯤不驕不謙
    王導論王述
    殷浩自許卓識
    殷浩自負
    劉悛清言制桓溫
    自相誇勝
    王修倚床聽客言
    劉悛自居於師
    江彪被譏為鄉巴佬
    金谷園大宴賓客
    王胡之“攀安提萬”
    庾和自誇
    袁羊有纔無德
    清談之風漫品評
    謝安慧眼識人
    王獻之暗諷謝安
    謝安知人論世
    王殉面壁而嘆
    王楨之巧言解圍
    名士風度,各有千秋
    規箴第十
    漢武帝乳母求救東方朔
    漢元帝撫今追昔
    陳紀披錦蒙上
    陸凱論興衰
    衛瑾醉諫晉武帝
    一物降一物
    桑榆之光
    桓玄好獵
    捷悟第十一
    聰明反被聰明誤
    人啖一口
    *妙好辭
    曹操以竹為盾
    嘉賓毀信陳情
    王殉奕奕在前
    夙慧第十二
    忘炊竊聽
    何晏畫地令方
    司馬昭稚語警明帝
    顧和家門有繼
    韓康伯少年成器
    “晝動夜靜”明義理
    桓玄潸然訴心聲
    豪爽第十三
    王敦振袖擊鼓
    王敦驅妾自保
    王敦呤詠擊唾壺
    明帝開鑿太子西池
    祖逖嗔目斥王敦
    庾翼三射三中
    桓溫大宴李勢殿
    簫管遺音
    容止第十四
    何晏朱衣自拭
    蘆葦倚玉樹
    風姿特秀美嵇康
    潘嶽妙有姿容
    裴楷病困,目若閃電
    嵇紹鶴立雞群
    劉伶不修邊幅
    珠玉在側,覺我形穢
    其人如玉
    庾亮登樓盡情
    王恬貌不相稱
    企腳北窗奏琵琶
    自新第十五
    周處改過自新
    戴淵誠心悔過
    企羨第十六
    桓彝贊王導
    王右軍甚有欣色
    郗超大喜
    孟昶贊王恭
    傷逝第十七
    王仲宣好驢鳴
    王戎酒垆憶故人
    孫楚學驢祭王濟
    庾亮念子,諸葛易嫁
    劉悛悲痛嘆王蒙
    傷心一曲對誰彈
    白發人送黑發人
    王珂弔唁釋前嫌
    弦既不調,人將焉附
    棲逸第十八
    嘯詠之聲,百步可聞
    嵇康遊遇孫登
    李廒拒官笑王導
    道不同,不相為謀
    孟嘉死而無憾
    人各有志
    許玄度隱居山林
    範宣車後趨下
    郗超資財助隱居
    賢媛第十九
    陳母安貧樂道
    王昭君志不苟求
    趙飛燕誣讒班婕妤
    許氏救子
    王廣發妻比英豪
    王母教子
    山濤之妻效負羈之妻
    王濟嫁妹
    陶母退魚責子
    商女始知亡國恨
    郗夫人洞悉人情
    千古名媛謝道韞
    謝道韞慧語遏兄長
    巾幗之風,各有纔俊
    術解第二十
    荀勖善解音聲
    江湖術語應羊祜
    王濟解墊渡河
    明帝喬裝觀風水
    王導卜卦
    郗惜痴道吞符篆
    巧藝第二十一
    客人彈棋勝文帝
    文帝撐木陵雲臺
    韋誕題匾染白頭
    鐘會仿書騙劍
    戴逵求學範宣
    顧愷之畫裴添須
    輕雲蔽日巧點睛
    崇禮第二十二
    元帝朝會引王導
    袁宏參軍釋疑惑
    髯參軍,短主簿
    劉悛交好許詢
    伏玄度自誇作父
    任誕第二十三
    竹林七賢
    阮籍服喪飲酒
    劉憐縱酒放達
    阮籍探嫂
    阮籍弔母,各得其所
    阮家相向大酌
    阮咸借驢追婢女
    今朝有酒今朝醉
    張季鷹聞琴遇賀循
    祖逖敢做敢言
    羅友喜食白羊肉
    桓伊為王徽之吹笛
    王忱犯恆玄家諱
    名士不必須奇纔
    簡傲第二十四
    阮籍箕踞嘯歌
    嵇康輕慢鐘會
    呂安譏嵇喜
    高坐和尚見卞壺而改容
    謝萬輕慢嶽父
    王徽之責桓衝
    謝萬北征
    王徽之看竹不問主人
    王獻之傲主人遭驅逐
    排調第二十五
    咄咄郎君
    阮籍譏王戎為俗物
    晉武帝調笑吳主
    漱石枕流
    鐘氏諧墟
    幾為傖鬼
    劉悛譏王導說吳語
    王導嘲周侯
    王導父子下棋
    許琛譏顧和
    康僧淵目深鼻高
    何充拜佛
    王蒙、劉悛輕蔡謨
    遠志與小草
    郝隆作蠻語
    袁羊作詩調侃劉悛
    桓嗣形似其舅
    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簸之揚之,糠秕在前
    魏額雅有體量
    前倨而後恭
    咄咄逼人
    祖參軍如從屋漏中來
    輕詆第二十六
    桓溫慨神州陸沉
    高柔不為王瀠、劉悛所知
    王坦之與支道林不睦
    孫綽為王漾作誄文
    謝玄輕詆謝萬
    王坦之作《沙門不得為高士論》
    洛生詠
    庾恆不推許殷覬
    韓伯無風骨
    支道林譏王氏兄弟說吳語
    桓玄譏愚鈍者
    假譎第二十七
    曹操好為遊俠
    望梅止渴
    曹操使詐殺隨從
    曹操假夢殺人
    袁紹遣人刺曹操
    王羲之詐眠脫險
    溫嶠續娶表妹
    愍度道人立“心無義”說
    孫綽使詐嫁惡女
    謝玄少時好著香囊
    黜免第二十八
    諸葛宏遭流放
    桓溫入蜀
    咄咄怪事
    桓溫敕令免官
    殷浩怨恨簡文帝
    鄧遐有愧叔達
    桓溫廢太宰父子
    殷仲文堂前嘆槐
    儉嗇第二十九
    和嶠性至儉
    王戎儉吝送單衣
    王戎燭下散籌
    王不留行
    庾亮務實
    郗倍大聚斂
    汰侈第三十
    此客必能作賊
    王濟以人乳飲豬
    石崇與王愷爭豪
    王濟為金溝
    石崇對像嘆古人
    王衍比箭賭牛
    忿狷第三十一
    曹操殺歌妓
    王藍田食雞子
    王胡之牾逆王恬
    袁彥道擲五木
    王述性急容物
    王獻之對坐習鑿齒
    桓玄鬥鵝
    讒險第三十二
    王澄其人
    袁悅能短長說
    王雅薦王殉
    王緒讒殷仲堪
    尤悔第三十三
    魏文帝忌弟
    陸機臨刑聞鶴唳
    周侯之死
    晉明帝問得天下之由
    王敦亂世遇周侯
    阮裕奉大法
    簡文帝不識田稻
    紕漏第三十四
    王敦初尚主
    蔡謨不識彭蜞
    謝據上屋熏鼠
    孝武帝撫掌笑虞父
    惑溺第三十五
    曹丕橫刀奪愛
    苟粲夫妻至篤
    郭氏酷妒殺奶娘
    王氏稱丈夫為卿
    仇隙第三十六
    石崇挺身救劉瑪
    殺父之仇
    王羲之憤慨致終

  • 周侯之死 【原文】 王大將軍起事①,丞相兄弟詣闕謝②。周侯深憂諸王,始人,甚有憂色 。丞相呼周侯 日:“百口委卿!”周直過不應。既入,苦相存救。既釋,周大說③,飲酒 。及出,諸王故在 門。周曰:“今年殺諸賊奴④,當取金印如鬥大繫肘後。”大將軍至石頭, 問丞相曰:“周侯 可為三公⑤不?”丞相不答。又問:“可為尚書令不?”又不應。因雲:“ 如此,唯當殺之 耳!”復默然。逮周侯被害,丞相後知周侯救己,嘆曰:“我不殺周侯,周 侯由我而死,幽 冥⑥中負此人!” 【注釋】 ①“王大”句:指晉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王敦起兵以誅劉隗為名 準備攻入建 康一事。
    ②詣闕(que)謝:王導是王敦的堂弟,當時擔任司空、錄尚書事。王敦 起兵,劉隗勸 晉元帝誅殺王氏宗族,因而王導兄弟整天到朝廷謝罪。闕,這裡指皇宮。
    ③說:通“悅”。
    ④賊奴:對壞人的蔑稱,這裡指王敦等人。
    ⑤三公:晉代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是掌握軍政大權的中央*高 官員。
    ⑥幽冥:糊塗、昏暗。
    【譯文】 大將軍王敦起兵謀反,丞相王導兄弟到朝廷請罪。武城侯周額特別擔憂 王氏一 家,剛進宮時,表情很憂慮。王導招呼周額說:“我一家百口就拜托你了! ”周額照 直走過去,沒有回答。進宮後,極力援救王導。事情解決以後,周額極為高 興,喝 起酒來。等到出宮,王氏一家仍然在門口。周額說:“今年把亂臣賊子都消 滅了,定 會拿到像鬥大的金印掛在胳膊肘上。”王敦攻陷石頭城後,問王導說:“周 侯可以做 三公嗎?”王導不回答。又問:“可以做尚書令嗎?”王導又不回答。王敦 就說:“這 樣,隻該殺了他罷了!”王導再次默不作聲。等到周額被害後,王導纔知道 周額救過 自己,他嘆息說:“我不殺周侯,周侯卻是因為我而死,我在糊塗中辜負了 這個人!” 【評析】 周額不僅沒有正面回應王導的請求,而且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對此王 導一直耿 耿於懷。但實際上周額不僅一直在替王氏兄弟的安危而操心,也在想方設法 地去解救 他們,隻是他覺得要顧及到君臣之義,怕引起別人的非議,於是沒有顯露出 自己的真實 意思。但是這卻讓王導誤會極深,所以在*後關頭沒有對周額做出中肯的評 價而使周 額喪命。但是從王導說的話中,我們看出了王導內心對周額深深的歉意和懊 悔。隻是 這樣的事情已經成為永遠無法挽回的遺憾了。
    晉明帝問得天下之由 【原文】 王導、溫嶠俱見明帝①,帝問溫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溫未答頃,王曰 :“溫嶠年少 未諳,臣為陛下陳之。”王乃具敘宣王②創業之始,誅夷名族③,寵樹同己 ④。及文王之末 高貴鄉公事⑤。明帝聞之,覆面著床曰:“若如公言,祚⑥安得長!” 【注釋】 ①明帝:即東晉明帝。
    ②宣王:即司馬懿: ③誅夷名族:指晉宣王司馬懿在創業過程中殺害 魏王室曹爽、吏部尚書何晏、太尉王凌等人,以及逮捕 了當朝的一批王公。名族,有名望的家族。
    ④寵樹同己:指提撥追隨自己的太尉蔣濟等人, 司馬懿曾封蔣濟為都鄉侯。寵樹,寵愛提撥。同己, 指贊同自己的人。
    ⑤高貴鄉公事:高貴鄉公即曹髦,字彥士,曹丕的 孫子。初封為高貴鄉公,齊王曹芳嘉平六年(公元 254年)大將軍司馬師廢曹芳,立他為帝。高貴鄉公 甘露五年(公元260年),大將軍司馬昭又殺曹髦,立曹奂為帝。
    ⑥祚(zuo):國運。
    【譯文】 王導和溫嶠一起謁見晉明帝,明帝問溫嶠前代統**下的原因是什麼。
    溫嶠還沒 有回答,一會兒,王導說:“溫嶠年輕,還不熟悉這一段的事,請允許臣為 陛下說明。”王 導就一一敘說晉宣王開始創業的時候,誅滅有名望的家族,寵幸並栽培贊成 自己的人, 以及文王晚年殺高貴鄉公的事。晉明帝聽後,掩面伏在坐床上,說:“如果 像您說的那 樣,皇位怎麼能長久呢!” 【評析】 王導和溫嶠面見司馬紹,對於司馬紹的問話,溫嶠在想如何作答,而王 導卻直言不 諱地把司馬氏誅殺名門望族、培植親信以及殺害高貴鄉公等那些不光彩之事 一一道 破,隻能說王導太過豪爽了。但是司馬紹聽了這些話後,覺得是羞愧萬分, 無地自容, 好像自己做了那些事情之後被人給當面指出來一樣。可以說,明帝這人很有 覺悟。
    王敦亂世遇周侯 【原文】 王大將軍①於眾坐中日:“諸周由來②未有作三公者③。”有人答曰: “唯周侯邑五馬 領頭而不克。”大將軍曰:“我與周洛下相遇,一面頓盡④。值世紛纭⑤, 遂至於此⑥!”因 為流涕。
    【注釋】 ①王大將軍:即王敦。
    ②由來:歷來。
    ③諸周由來未有作三公者:指周額官至尚書左僕射,但*終也未能做到 三公。邑 五馬,指賭博時得到五個籌碼。邑,通“挹”,取。馬,籌碼。領頭,** 。
    ④頓盡:傾心相談,指真誠相待。
    ⑤值世紛纭:偏偏遇上如此紛亂的時世。
    ⑥此:指周額被王敦所殺一事。
    【譯文】 大將軍王敦在大庭廣眾中說:“周氏一族從來沒有人做過三公。”有人 回答說:“隻 有周侯已經拿到五個籌碼領頭,卻不能取勝。”王敦說:“我和周額在洛陽 相會,初次見 面,就能推心置腹。隻是趕上世亭亂紛紛,竟然落得這樣的結局!”於是為 他流下淚來。
    【評析】 時隔很久了,當提到周額的時候,王敦還是想到當初和周額在洛陽的時 候,兩人一 見如故,也為當初輕易將周額殺害而感到後悔。
    阮裕奉大法 【原文】 阮思曠奉大法①,敬信甚至。大兒年未弱冠,忽被篤疾②。兒既是偏所 愛重,為之祈請 三寶③,晝夜不懈。謂至誠有感者,必當蒙佑④。而兒遂不濟。。於是結恨 釋氏,宿命⑥都除。
    【注釋】 ①阮思曠:即阮裕。大法:指佛教大成之法,這裡泛指佛教。
    ②被:遭受。篤疾:惡病、突發病。
    ③三寶:指佛、法、僧。
    ④蒙佑:庇護、保佑。
    ⑤不濟:沒有救了,即死去。
    ⑥宿命:佛教因果報應等宿命論、唯心論。
    【譯文】 阮思曠信奉佛教,虔誠、信奉到了頂點。大兒子尚未成年,忽然患了重 病。這個兒 子既是自己特別喜愛和看重的,就為他祈請三寶,晝夜堅持不懈。自認為信 仰*虔誠 能有所感應,必定得到保佑。可是這個兒子到底也沒救過來。於是就懷恨佛 教,把命 定論全都拋棄了。
    【評析】 阮裕信奉佛法,虔誠之至,相信佛祖神明的保佑。*疼愛的孩子重病在 身的時候, 虔誠的他還是想到了佛祖的庇佑,於是整天為兒子祈福。但是*終兒子還是 沒能救 活,此時的阮裕已是無力回天,或許當時花點心思帶兒子去治病求醫還有一 絲希望。
    以前一直信奉的佛法救不回兒子,虔誠有什麼用呢?從那以後,他便再也不 講什麼信 仰和虔誠了。
    P284-28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