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第一科班(富连成社研究)/民国戏剧文化研究丛书
该商品所属分类:艺术 -> 戏剧
【市场价】
38-56
【优惠价】
24-35
【介质】 book
【ISBN】9787300231709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内容介绍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 ISBN:9787300231709
  • 作者:姜斯轶
  • 页数:326
  • 出版日期:2016-08-01
  • 印刷日期:2016-08-01
  • 包装:平装
  • 开本:32开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47千字
  • 中国的京剧艺术教育,**东方文化传承的特点。它的行径、方式、方法,皆与西方的戏剧教育大相径庭。由于东西方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故而采取的方式、方法判然有别,所得的效应当然也就不同。窃以为,这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审美特性所至,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应当承认,在这方面,昔曩的戏曲教育,多在“活人教授活人”的成品教学上着力,以口传心授为法,未曾梳理成系统的、全面的教育理念与理论。这不能苛求先人去做,只有在**具备了应有条件后,才能弥补以往的不足。斯轶君这本书,即是弥补前缺的力作,值得充分肯定。其为此后*加深入、广泛的研索,做出了开创性的前例。这是人们常常挂在口头上的形容戏曲艺术“博大精深”中的一个“点”,诸多“点”会集成“面”,才能充分体现真正的“博大精深”的内涵,积蓄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争衡于世界。姜斯轶著的《京剧**科班(富连成社研究)/民国戏剧文化研究丛书》这本书,将成为中国戏曲教育理念的实录者和传播者。
  • 绪论
    一、选题来源、意义和目的
    二、相关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三、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前喜(富)连成社时代”的北京地区京剧教育机构概述
    第一节 道咸同光诸科班(1900年以前)
    一、诸科班基本情况概述
    二、关于这一时期诸科班的分析
    第二节 作为京剧教育机构的“私寓”
    第三节 喜(富)连成社科班创立的蓝本——小荣椿科班
    一、小荣椿科班的艺术脉络
    二、小荣椿科班的市场运营和艺术特色
    第二章 喜(富)连成社市场地位与艺术风格的确立
    第一节 从草创到在市场立足:喜连成时期(1904—1912)
    一、喜连成的创办过程
    二、喜连成所处的京剧市场环境
    三、喜连成在市场竞争中的突围
    第二节 走向鼎盛:富连成时代的前半期(1912—1933)
    一、1912—1933年的北京京剧市场概述
    二、1912年到1933年富社自身运营概况
    三、富社与其他科班的市场竞争
    第三节 富社的危机、中兴与解体(1934—1948)
    一、富社1930年代初面临的两次危机及其影响
    二、1934—1948年的北平京剧市场:商业化运营模式走向**
    三、富社“中兴”时期的市场运营与竞争
    四、富社的衰落与解体
    第四节 喜(富)连成社科班的市场竞争方式与艺术特色
    一、富社的剧目优势
    二、富社的人才优势
    三、富社的戏价和成本优势
    第三章 喜(富)连成社科班的教育模式
    第一节 喜(富)连成的职业演员培养方式
    一、入科:从“介绍”到“写字儿”
    二、学戏:从“练功”到归行
    三、频繁而大量的演出实践
    四、作为学员行为准则的《梨园条例》
    第二节 喜(富)连成的基本教育思想
    一、以“培养教育梨园后一代,永续香烟”为**目的与使命
    二、整体培养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方针
    三、技艺、品行教育并重的思想
    第三节 喜(富)连成教育模式的延续与扩展
    一、富社教师团队的建立与本社青年教师的培养
    二、富社艺术脉络的扩散与再传播
    第四章 喜(富)连成社科班向现代学校模式的贴近
    第一节 富社改革的参照体——中华戏校
    一、中华戏校的组织架构
    二、中华戏校的师资力量与戏曲教学
    三、中华戏校向现代艺术职业教育迈进的特征
    第二节 富社的管理模式与改革
    一、富社的组织架构
    二、富社的改革措施
    第三节 传统戏曲教育向现代化转型的现实压力与趋势
    一、富社对于改革的保留态度
    二、市场生存压力对于改革实施的影响
    三、新旧戏曲教育融合的趋势
    余论
    第一节 市场环境与京剧科班教育关系的再讨论
    第二节 喜(富)连成社的历史角色定位与科班模式得失
    第三节 对“喜(富)连成社科班现象”形成原因的再讨论
    附录一:叶氏藏本目录表
    附录二:喜(富)连成各科人才资料总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网友评论  我们期待着您对此商品发表评论
 
相关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