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紫砂品賞(精)/雅趣文叢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收藏/鋻賞
【市場價】
768-1113
【優惠價】
480-696
【介質】 book
【ISBN】978730129511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295113
  • 作者:李昌鴻
  • 頁數:148
  • 出版日期:2018-07-01
  • 印刷日期:2018-07-01
  • 包裝:精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40千字
  •   品一件紫砂藝術佳作,如同吟一首詩,賞一幅畫
  • 中國的紫砂文化淵源流長,每一個作品,都凝聚著陶藝家辛勤的汗水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非常值得我們研究和收藏。 本書作者是紫砂藝術的大家,通過他的專業解讀,讀者可以了解到收藏紫砂壺應當從哪方面開始,紫砂壺應該怎麼養,鋻別紫砂壺的要領,如何去分辨紫砂壺的胎土與做工,收藏紫砂壺要具有什麼樣心態觀念,都有哪些紫砂名人名作等。圖文並茂,文字活潑,值得一讀。 該書旨在提示紫砂愛好者提高品位,辨識真贗之初階;另外也意在正本清源,彰明紫砂壺藝“大雅也大俗,大俗也大雅”之藝術精神。
  • 李昌鴻,中國陶瓷藝術大師。1937年生,1955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師從顧景舟大師。歷任宜興紫砂工藝廠技術輔導、技術科長、副廠長、總工藝美術師,後創立宜興昌華陶藝有限公司並任董事長。 1984年,與瀋蘧華合作的“竹簡茶具”榮獲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金質獎,這是當代紫砂首次在國際上榮獲大獎。2006年12月,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 第一章 紫砂壺的歷史
    一、茗具精品源於茶 ...... 3
    1. 古代飲茶之風 ...... 3
    2.飲茶方法 茶具的變遷 ...... 4
    二、宜興紫砂陶的起源 ...... 7
    三、紫砂壺的時代發展特點 ...... 11
    1. 宋代的紫砂壺 ...... 11
    2. 明代的紫砂壺 ...... 12
    3. 清代的紫砂壺 ...... 15
    4. 民國的紫砂壺 ...... 17
    5. 1949年後的紫砂壺 ...... 19
    第二章 宜興紫砂陶的原料特點
    一、紫砂陶的功能與效用 ...... 25
    二、紫砂泥的礦源及選料 ...... 29
    1.紫砂泥的地質特征與礦體形狀 ...... 29
    2.紫泥岩石類型及礦物成分 ...... 30
    3.紫泥原料的工藝性能和特點 ...... 33
    三、紫砂泥原料的制備 ...... 37
    第三章 紫砂陶成型工藝技術
    一、以紫砂泥泥料為基礎 ...... 41
    二、紫砂陶的成型工藝 ...... 43
    三、紫砂陶的圓器成型 ...... 45
    四、紫砂陶的方器成型 ...... 49
    五、紫砂陶的花器成型 ...... 51
    六、紫砂陶的筋瓤器成型 ...... 53
    七、紫砂器構件的成型與粘接 ...... 55
    1. 壺嘴 ...... 55
    2. 壺鋬 ...... 56
    3. 壺蓋 ...... 57
    4. 蓋摘 ...... 59
    5. 壺底 ...... 60
    6. 壺線裝飾 ...... 61
    第四章 紫砂壺的藝術創作
    一、走進藝術殿堂 ...... 65
    1.徽商後裔 ...... 65
    2.啟蒙之教 ...... 66
    3.同鄉會助學 ...... 66
    4.顧門弟子 ...... 68
    5.與高莊教授相處的日子 ...... 73
    6.送到家門口的進修班 ...... 77
    二、紫砂藝術創作面面觀 ...... 79
    1.傳統的繼承 ...... 79
    2.靈感的來源 ...... 112
    3.文化積澱的融入 ...... 115
    4.時代氣息 ...... 123
    5.友情與合作 ...... 127
  • 第 一 章 紫砂壺的歷史 紫砂陶器創始於何時,在我國陶瓷**一直存在爭議。明清時代的史籍中記載,紫砂陶器出現於明代弘治、正德年間,由金沙寺的僧人始創。但學者們認為,宜興紫砂壺的出現同中國歷**浩渺如星辰的其他**一樣,都有一個從萌芽到興盛的工藝陶的升華過程,加上一些資料的參考以及近年來的考古學發現,推斷它的歷史應始於宋代,成熟於明清及民國,鼎盛繁榮於當代。
    清代宜興陶業進入全盛時期,紫砂壺藝術全面發展,特別是裝飾藝術發展到了又一藝術**。手工工場的興起令分工日趨細密,技藝逐漸完善,至清末,丁蜀一帶興起“家家做坯,戶戶務陶”的繁榮景像。清代的紫砂在選料、呈色、造型、燒制、題材、紋飾、工具方面均優於明代,而現代*是紫砂**的繁盛高峰時期,名人輩出,工藝及造型豐富多彩,*為紫砂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在千百年的薪火相傳中,由於紫砂原料的獨特,紫砂壺造型藝術冠*歷代,獨步千秋,成為無與倫比的陶中瑰寶。
    一、茗具精品源於茶 紫砂壺文化是伴隨著茶文化而出現的,以茶具為代表的紫砂陶器的起源、發展,與古代飲茶方式有著密切的關繫。
    1. 古代飲茶之風 我國是世界茶葉和茶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中國從何時開始飲茶,眾說不一,西漢時已有飲茶之事的正式文獻記載,飲茶的起始時間當比這*早一些。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據《華陽國志》、司馬相如《凡將篇》和楊雄的《方言》等書中記載,武王伐紂時就已出現將茶作為貢品,以及反映當時買茶、烹茶、飲茶的事。早在漢代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對茶的功用有了很深的了解,飲茶之風先從巴蜀和江南一帶向北發展,然後又從中國向世界各地傳播,茶*終成為世界性的飲料。
    我們的先人為後世留下了眾多的茶學典籍,其中問世*早、內容*全面的是唐代“茶神”陸羽的《茶經》,其對茶的起源、品種、分布、制作,茶的衝泡用水、器皿以及茶的趣聞逸事等均有論述。
    2.飲茶方法 茶具的變遷 飲茶的方法從古到今也經歷了幾個不同的階段。不同時代的飲茶方法不同,茶具也隨之不斷地變化著。
    *早人們采用混煮法,青、白釉瓷淺腹碗,用來飲茶*為恰當。
    因為茗飲方法不同,飲具“茶壺”(宋代以前名“湯瓶”)也有不同的形制。唐代是“煎茶法”,所以壺腹大,口大,短流。
    五代、宋代至元代主流飲茶方法是點茶法。點茶法是先將茶餅研碎,置於碗中,澆入沸水,並用茶筅攪打,然後飲用。點茶要求所用壺具為長曲流、小口。
    明初至今采用泡茶法,即**人們喝茶的方法,將茶葉放入茶具中,澆入沸水衝泡。“泡茶”對壺具提出了新的要求,壺身變矮小。壺小可以使茶保持“香不渙散”“味不耽擱”,進而保持茶葉本身的色、香、味。
    可見,隨著飲茶之風的盛行,歷代貯茶、煮茶、飲茶的器具也不斷豐富。茶具制品多種多樣,材料繁多,主要有金器、銀器、銅器、錫器、玉器、琺瑯器、陶瓷器、瓷器等,日常普遍使用的是陶瓷器。
    作為陶瓷器之一的紫砂壺,是在明代泡茶之風的引導下正式登上歷史舞臺的。“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明·文震亨《長物志》),紫砂泥料的特性可使衝泡茶的色、香、味得到*佳發揮;而且紫砂礦泥的可塑性強,*適合制作茶壺,造型可隨心所欲地變化,因此紫砂壺在日用陶器中脫穎而出,走上藝術化的發展道路,成為各種名瓷之外別樹一幟的茶具。明清之際李漁亦在《雜說》中談道:“茗注莫妙於砂,壺之精者又莫過於陽羨。” 茶文化的發展催生了紫砂壺的問世,而紫砂壺的發展又推動了茶文化。
    二、宜興紫砂陶的起源 江蘇宜興,以盛產陶瓷而久負盛名,它歷史悠久,素有“陶都”之稱。但在這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對有關陶瓷起源和發展的記載及文獻資料甚少,現僅見到*早的資料為明萬歷初年王穉登寫的《荊溪疏》一文,其中談及宜興陶瓷,亦莫過數十字。為*好地了解宜興陶瓷的起源和發展,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在宜興陶瓷公司的重視下,在江蘇南京博物院、南京藝術學院的指導下,南京大學歷史繫師生和宜興陶瓷干部職工經上百次的座談走訪,對宜興古窯址作了一次比較全面、繫統、周密的考古調查和發掘,由此獲得了大量的文物資料,給研究和解釋宜興陶瓷的起源與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提供了比較豐富的實物佐證。
    宜興地處長江下遊的太湖之濱,境內河湖交織,丘陵起伏,蘊藏著豐富的陶土,產有充裕的為燒陶所需的松木、柴火。生息在這裡的原始居民,除從事原始的耕作、捕獵、漁撈外,還創造和掌握了制陶的技術。
    從宜興張渚和丁蜀兩個地區的古窯普查資料看,宜興陶瓷的生產,起源不晚於五千年前。在突出的遺址,如張渚歸徑鄉的駱駝墩和唐南村及丁蜀鎮周墅鄉的元帆村,都找到了與“馬家浜文化類型”相類似的夾砂粗紅陶的釜和鼎,細泥紅衣陶缽,牛鼻式蓋罐,與磨光的石鑿、石斧、石鏃、石喯的新石器遺址共存,並且發現了多處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商周時期的遺址,大都在近水的丘陵地帶。宜興張澤鄉鯉魚頭遺址發掘出土的陶器、殘器、殘片中夾有比較精制但欠完整的石鑿、石戈、石喯等石器。陶器陶片有夾砂紅陶、細泥紅衣陶、幾何印紋陶、黑陶和灰陶;器型有壺、盆、鼎、缽等器皿,其中夾砂紅陶的手制痕跡比較清楚,黑陶和灰陶大都是輪制的,遺址中難以找到完整的窯址遺跡。據專家分析,當時多數是把器皿堆積一堆用樹枝、柴火敞口燒造,或在柴火上塗上泥巴封閉燒成,燒制的溫度在800℃~1000℃左右。
    春秋戰國時期,宜興的陶瓷生產有了較快的發展,這一時期遺址和墓葬中出土的幾何印紋陶和原始青瓷的工藝水平、器皿造型都有提高。這類硬陶和原始青瓷雖與浙江地區發掘的古陶相似,但經化驗分析,在胎、釉上卻有區別,這說明它不是在同一產區燒造,而是宜興本區所產。幾何印紋硬陶均呈紫褐色,器皿大都是收口、圓肩、平底狀,印紋有麻布紋、水波紋、席紋、方格紋等,燒造溫度在1000℃~1100℃。制作的方法有手工打泥條,泥片用內模擋制,然後用“印柱”內外拍打成型。有用輪制的,原始青瓷大都供殉葬之用,胎色灰白,坯骨細膩,器皿表面施青黃色釉,偶爾內部有施薄釉的。經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和宜興陶瓷研究所的物化測定,宜興原始青瓷的胎釉,與宜興漢代窯址出土的釉陶基本一致,燒造溫度在1200℃左右。
    漢代,宜興陶瓷是一個發展和提高的時期。在宜興丁蜀地區,鎮西南的南山北麓(亦有稱“均山”),發掘的窯遺址有16座。從遺址看,窯業比較集中,這說明在兩千多年前的東漢時期,宜興就已成為一個制陶業中心。從“均山”“馬臀窯”遺址看,窯基呈圓形,估計是“半倒焰式”窯。紅陶已漸減少,大都是灰陶為主,器型有漂口雙繫弦紋罐,直口、漂口的壺,長頸壺等。成型方法都是陶輪旋坯制成,裝飾的紋樣有劃花弦紋、水波紋、旋渦紋、蕉葉紋和拍打的格格紋、回紋。釉陶燒造成功,釉色淡綠中泛黃呈青黃色。由於釉藥層比較薄,發掘出的殘器、殘片釉面容易剝落,胎骨比印紋劃花硬陶要白些,呈青白色。東漢前期“均山”區釉陶的燒造成功,為六朝、唐、宋時期宜興燒造青瓷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並使宜興青瓷成為宜興的一項專門品類的陶瓷手工業。
    宜興唐代青瓷比漢代均山青瓷又有明顯的進步和發展,主要體現在:燒成的窯改成了龍窯燒制,提高了燒成溫度和制品的燒結度,增加了產量;窯具又有改進,制品用套缽裝燒(匣缽),使釉色*加光澤晶潤;燒造的地域也有擴展,由原均山延伸到宜興城西南的歸徑一帶,這裡依山傍水,有充裕的陶土和燃燒資源,水陸運輸便利。從歸徑古龍窯遺址來看,它的殘器、殘片、窯具的堆積物深度在二三米以上,堆積物上層以軍用器(韓瓶)居多,這亦說明歸徑地區生產的青瓷從晚唐開始經五代,一直生產到宋代,未曾間斷。歸徑地區的青瓷與丁蜀南山均山、澗眾的青瓷相比,胎骨要薄些,施釉比較均勻,釉色是茶綠色,釉面也潤澤,質地*好些。由於宜興地區缺優質高嶺土,所以生產的青瓷總不及浙江會稽上虞窯和**王室享用的秘色窯那麼精細。名窯四起,市場競爭難以取勝,品種又不多樣,以致宜興青瓷窯逐漸被廢棄,宜興窯業由此大量地向生產缸、壇、盆、罐、甕的日用陶方面轉移,宜興的紫砂陶便在日用陶中脫穎而出。
    1976年的古窯普查中,引人注目的是在丁蜀鎮蠡墅村羊角山發現的長10米多、寬1米多的早期紫砂小型龍窯窯址。可惜的是總體遺跡已遭挖動,從僅存的堆積物斷面觀察,上層為近於現代日用陶缸、壇的殘器殘片,約有4米。中層是混合層,有類歐窯的陶片和缸、甕、罐、壺,包括玉壺春式的瓶作為壺身的釉陶及器肩堆貼菱花狀邊飾的甕、罐殘器片等。下層為早期紫砂器的殘器殘片。在這些堆積物中壺是*主要的,堆積物的底層大量的是壺身,其中有圓形和六方形的。壺蓋有平蓋、虛蓋、包蓋,子口有十字形和圓形的,蓋的摘手有圓珠形、橋梁形,鋬手是圓柱體圈成,有肩上添上橋梁和提梁繫的。壺嘴是用泥片圈卷彎曲而成,好多還捏塑成龍頭作裝飾,有圈卷呈直筒碓形的,嘴和鋬,包括提梁鋬與壺身的添接是穿孔鉚釘法制成,其中壺嘴的制作與宋代南方流行的龍虎瓶裝飾的捏塑手**一致。經過對羊角山窯址的發掘研討,專家、學者認為,紫砂陶的生產和發展與宜興陶瓷的生產有著直接和密切的關聯,同時推定紫砂陶生產燒造起源於宋代,又主要是在北宋,羊角山紫砂古窯址為其提供了充分的依據。
    三、紫砂壺的時代發展特點 每個時代紫砂壺的基本風格和特征都不盡相同,這既受當時社會習俗、審美情趣等影響,也與每個制壺藝人的手法不同有關。總體來說,紫砂壺的歷史發展及演變,表現為由粗到精,由簡入繁,由實用器具發展至藝術品的過程。
    1.宋代的紫砂壺 陶瓷業發展於新石器時代。紫砂陶瓷的創始,根據一些歷史文獻研究和古窯址的發掘,可以追溯到北宋中期,甚至有人提出唐代就已有紫砂壺,但目前尚未發現實物。宋代至明代這一期間,可以視為紫砂壺的萌芽期。
    宋代一些文豪在詩詞中有稱頌紫泥新品、紫砂罐等的詩句,如大詩人歐陽修詩雲:“喜共紫甌吟且酌,羨君瀟灑有餘清。”紫甌,即為紫砂制的盞。梅曉臣有詩雲:“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紫泥新品,極可能指的就是紫砂壺。詩句則道出人們已經用紫砂陶壺烹茶。
    這些資料至少能證明陶藝工人已經掌握紫砂泥料的加工成型技術,並制成紫砂器具使用。
    宋代的紫砂器具,包括紫砂壺,是作為日常實用器物出現的,與大多數陶器一樣,還停留在“初創階段”,尚未升華到藝術性層次。
    2.明代的紫砂壺 進入明代,紫砂壺有明確史料可考,明朗化起來。這一時期,在歷**留下*早印記的紫砂制陶名手有二,一為金沙寺僧,二為供春。
    明代周高起在《陽羨茗壺繫·創始篇》中說:“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聞之陶家雲,僧閑靜有致,習與陶缸甕者處,摶其細土,加以澄煉,捏築為胎,規而圓之,刳使中空,踵搏口、柄、蓋、的,附陶穴燒成,人遂傳用。” 金沙寺僧未曾留下法號、名諱。在一件直形圓壺上,壺的嘴面的壺肩上刻畫一“佛”字,壺對面刻“金沙寺”,因而得名。而在金沙寺僧前,還有許多制作陶缸、甕的制陶人,他們的姓名和勞績都被湮沒在茫茫歷史塵埃中。
    另一位名供春者,便是紫砂工藝**首位把紫砂壺引入藝術殿堂的紫砂人,《陽羨茗壺繫》列其為“正始”。有供春樹癭壺傳世。周容《宜興瓷壺記》說:“今吳中較茶者,必言宜興瓷,始萬歷,大朝山寺僧傳供春者,吳氏小吏也。” 吳梅鼎《陽羨茗壺賦》序中記載:“餘從祖拳石公讀書南山,攜一童子名供春,見土人以泥為缶,即澄其泥為壺,極古秀可愛,世所稱供春壺是也。”供春的作品被稱贊為“栗色闇闇,如古金鐵,敦龐周正,允稱神明垂則矣”。
    明代是紫砂茗壺的興旺成熟期,名手輩出。供春之後,有時大彬,《宜興瓷壺記》稱“前後諸名家並不能及,茗壺繫作大家”。時大彬創造了僧帽、菱花、六方、瓜稜等紫砂壺造型,對後世影響巨大。他不僅壺藝有造詣,對培育後代亦業績輝煌,門下有李仲芳、徐友泉。師生的紫砂壺藝陶肆謠雲:“壺家妙手稱三大。”此期間,除時門外,還有邵蓋、周後谿、邵二孫。
    明末清初,時門的名弟子有歐正春、邵文金、邵文銀、蔣伯荂、陳俊卿、瀋君盛,都饒有時門風格。還有追仿大彬和私淑者李仲芳、徐友泉的,亦應列時門派繫的有陳俊卿、閔魯生、陳光甫、陳子畦(《陽羨茗陶錄》)。
    天啟年以後除時門人外,亦不乏名手,如陳和之、陳用卿、陳仲美、瀋君用、瀋子澈、陳鳴遠、惠孟臣諸家。他們有“氣格高古,韻致清*”的,有“重鎪疊刻,細極鬼工”的,有“式極精雅,古雅渾樸”的,其中尤以鳴遠*為突出,可與供、時並稱為三大名匠(《陽羨茗陶錄》)。這一時期還有些能手如項聖思、邵旭茂、陳綬馥等“技藝獨*,造工精細”,“書法亦工有晉唐帖意”,給紫砂工藝的絢爛時期增添了光彩。
    明代是紫砂壺發展**一個重要時期,紫砂壺開始走向成熟,並逐步脫離實用器皿,走上藝術化道路。
    明萬歷年間,紫砂壺多形體較大。我們雖未見傳器,但從文獻來推定,自宋元至明,紫砂壺的容積在1000毫升以上,從供春的制陶術分析,“捏築為胎”“茶匙穴中”“斲木為模”“腹半尚現節奏”(《陽羨茗陶錄》),這都不是做小壺的方法。南京市博物館收藏的由南京中華門外馬家山油坊橋明代司禮太監吳徑墓中出土的提梁壺,就是很好的物證,它的容積在1600毫升以上。明萬歷,時大彬初時仿供春得手,喜好做大壺,“後遊婁東,聞陳眉公與瑯琊太原諸公,品茶試茶之論,乃作小壺”(《陽羨茗陶錄》)。萬歷之後,壺形日漸縮小。從“盈尺兮豐隆”轉向“徑寸而平柢”一途。壺體變小,與士大夫飲茶趣味和習慣的改變有著直接的關繫。
    明代紫砂壺造型以筋紋器為主,制壺藝人將花瓣、瓜稜、菱花、雲水等形體引入紫砂壺造型,把紫砂壺塑成花瓣式、瓜稜式等壺形,打破了茶壺造型單調的格局,令壺式活潑多樣,增添了藝術意趣。這一風氣一直延續到18世紀以後。
    明代壺器風格上追求簡潔,少有裝飾。當時的紫砂壺整體比較協調,不加裝飾,僅僅以筋紋線的變化及開光加強裝飾效果,泥質顆粒較粗,正所謂“不務妍媚而樸雅堅栗”。
    紫砂壺所用泥料為制作缸壇的粗泥,含有粗砂顆粒,雜質較多,燒成時收縮不一,表面粗顆粒略有凸出,呈梨皮狀。
    另外,當時的壺多與缸同窯燒制,缸壇的釉高溫熔化後隨氣流升騰凝附到素身砂壺上,產生“飛釉”。萬歷後,燒制工藝有所改進,飛釉不再出現。
    明萬歷後,紫砂藝人開始注重對泥料的加工、調配,用調砂泥料,即在較細的泥料中摻入顆粒較粗的生泥或熟料,燒成後壺表面砂粒隱約可見,典雅古樸。至今,一些**紫砂壺仍用調砂泥制作。
    另外,由時大彬開創“大膽棄模”的徒手制壺之路,之後的紫砂壺由手工捏制或手工拍打泥條造型而成。壺表經拍壓,滋潤光澤;內壁經拍壓,有指印痕,疏松而保持了透氣性,吸水率可達3%~5%。
    3. 清代的紫砂壺 進入清代,紫砂壺的制作水平又在前人的基礎上*上一層樓。特別是從清康熙中期到乾隆晚期,全國社會安定繁榮,江南地區富甲天下,上至宮廷皇室下至文人商賈,均雅好紫砂,於是宜興紫砂壺進入歷**的繁榮期。
    清代紫砂的練泥與燒造較明代有明顯的進步,泥料加工後比較細膩,胎身表面平整。泥料配色也*豐富,朱泥、紫泥仍為主體,另有白色泥、烏色泥、黃泥、梨皮泥、松花泥等多種色澤。燒造采用龍窯,溫度比較均勻,過溫、欠溫的現像很少出現。
    清代,紫砂壺造型有新的變化,筋紋器型與自然形體相融合,後來被自然形體所取代。自然形體造型變化的**者是陳鴻壽(別名陳曼生)。裝飾風格上,明代紫砂壺少有裝飾,而清代紫砂壺在裝飾上下了大功夫。自康熙中期到乾隆晚期為止,裝飾風格發展到**,采用了泥繪、加彩、浮雕、堆泥、貼花、施釉、攪泥、鏤孔、包漆、包錫、磨光等技法。制作工藝也達到了*高的水準,器身采用拍身筒和鑲身筒技法制作,流把采用明接與暗接,接口修飾比較均勻修和,基本為獨孔。一般紫砂圓器可以達到精圓水準。
    清代所制之壺多留有印款,“壺依字貴,字以壺傳”。印款均為篆體方印,金石味很濃,一般在底部,蓋內少有,把下印很少見,刻款為鋼刀刻之,在底部,還有楷書刻名款、詞句。
    風格上,入清以後,宜興砂器列為貢品,由此砂藝形成兩種風格,一是“式度精艷,風骨閑雅”的文人風格,一是“由樸而華、日漸巧艷”的宮廷趣味。其中以仿古風尚推崇文人風格的有周季山、陳和之、陳挺生、徐令音、徐次京、鄭寧候、華風祥輩。走向宮廷風格的藝人有楊友蘭、王南林、邵基祖、陳漢文、邵德馨、邵玉亭、邵友蘭諸家。在士人風姿的砂壺身上鋪蓋一層工整、繁縟而又豪華的氣息,使士大夫美學理想受到損害。吳騫曾感慨地說:“陽羨茗壺,自明季始盛,上者與金玉等價,百餘年來,名輩既盡,時工所制,率粗俗不雅,或塗以黃丹,無一可以清玩。”(《桃溪客語》)康、雍、乾三代的宮廷用壺,制作精益求精,不惜工本,追求高貴富麗的皇家氣派和奢靡之風。例如,燒成的壺還可以在壺體上施彩,再入窯燒制。但是該工藝掩蓋了紫砂壺的自然古樸之美,乾隆嘉慶以後鮮再使用。
    清代嘉慶道光年間,文人參與制壺,成為紫砂壺藝突出的時代特征。**者為嘉慶時文人陳曼生,後繼者有瞿應紹、鄧奎、朱堅、喬重禧等人。紫砂壺從此轉趨典雅道古,樣式創新不說,壺上還引入書法、繪畫、篆刻等裝飾工藝。風格的多變對文人風格又有一個促進和提高。著錄可考的壺工有惠逸公、範章恩、潘大和、葛子厚、吳月亭、申錫、邵大亨、邵二泉、楊彭年諸家。其中楊彭年、楊鳳年兄妹與陳曼生合作創造了曼生十八式,作品世稱“曼生壺”,開創了紫砂壺樣一代新風,名重一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高手邵大亨。他的藝名雖遠不出鄉裡,可壺藝練潔質樸,洗清季宮廷之繁縟習氣,嚴謹治藝的風貌為人楷模。高熙在《茗壺說贈邵大亨君》中評價:“其佳處力追古人,有過之無不及。”大亨是繼鳴遠後在砂藝上達到又一**的人物,是砂藝**傑出的裡程碑,為後人所膜拜。
    到清晚期,受戰爭、列強入侵的影響,紫砂壺發展一度陷於低潮。
    鴉片戰爭後,砂壺好事者,既有封建官僚和文人,又有巨商和買辦,酷嗜砂藝,設館收藏,紛紛定制專款,如黃彭年“彭年”“子壽”壺,潘仕成“潘”壺,伍元華“萬松園制”“聽濤山館”茗壺,蔡錦泉“聽松山館”壺,吳大澂“愙齋”陽文印款壺,胡遠自題銘識,張之洞號“壺公”壺,金鐵芝底鈐“鐵畫軒”,端方蓋內“陶齋”及“寶華庵”印。這一時期,壺手仍代代有人,道光咸豐年間的朱石梅、馮彩霞、邵湘甫、邵雲清等,同治光緒宣統年間的邵郝大、黃玉麟、範鼎甫、周家福、王東石、陳光明、楊佰年、陳壽福、邵友廷、邵友蘭。其中*引人注目的應推朱石梅、馮彩霞、黃玉麟、範鼎甫。
    4. 民國的紫砂壺 清末,紫砂行業受戰亂影響步入衰頹。民國初期,社會相對安定,出現大批制壺名手,如程壽珍、範大生、李寶珍、汪寶根、蔣燕亭、陳光明、馮桂林、邵雲如、朱可心、裴石民、顧景舟、吳雲根、任淦庭等。他們不但技藝扎實,而且各有*活,一掃晚清紫砂頹勢的同時,開創了民國初期的復興局面。
    進入民國之後,紫砂業開始緩慢復興,*突出的表現就是經營紫砂的商號層出不窮,如利永陶業公司、吳德盛陶器行、陳鼎和公司、葛德和陶器店、鐵畫軒陶器廠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辛亥革命後,工商一體的窯戶紛紛興起,大窯戶在外埠設店的近十多家。民國時期,蜀山有專營紫砂的“老豫豐”“新福康”“利永”等。以前,紫砂人纔培養多為師承、家傳,民國時出現了新的培養模式,如企業培訓、學校職業教育等。1917年蜀山北廠創辦江蘇省立陶瓷工廠,招聘技工和技術工人,生產紫砂陶;1921年利永公司在宜興蜀山開辦“利永陶工傳習所”,招收培養藝徒20名,聘名師授課傳藝。1931年後,在長江下遊各省、市都有紫砂經銷地。1934年,成立“宜興縣陶業紫砂同業工會”至1946年10月此會解散,另立“宜興縣陶器業整理委員會”。
    抗日戰爭前,紫砂工藝在芝加哥、巴拿馬、倫敦、費城、比利時等世界博覽會上屢獲嘉獎。例如:1915年,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宜興物產會選送的一批紫砂器獲頭等獎;1930年,比利時列日**博覽會,利永公司展出的紫砂陶獲銀質獎章;1905年,英國倫敦**藝術展覽會,範鼎甫的紫砂雕塑“鷹”獲金質獎。突出的**藝人有馮桂林、範鼎甫、程壽珍、趙松亭、汪寶根、陳漢西、俞國良、範大生、李保珍、範福奎等。這些榮譽的獲得,不僅擴大了民國紫砂的世界影響力,還證明了這一時期紫砂產業的整體實力。紫砂壺廣受歡迎,除供應**市場,還遠銷國外,部分商號甚至在日本、新加坡等國設店。像利永等大紫砂公司,不僅建有龍窯,還有自己的注冊商標和發行所,產、供、銷一條龍。
    這一時期的紫砂壺仿古之風盛行。民國對明清紫砂珍品十分追捧,逐步將其發展成為市場的主流,至20世紀初達到高峰。毫不誇張地說,宜興所有的**藝人都從事過仿古工作,仿品質量過硬,甚至與明清珍品不分伯仲。例如,顧景舟從仿古入手,終成一代壺藝名師。
    紫砂商號私下也制作仿古壺,因為它們的利潤*高。
    民國時期,紫砂壺的制作分工*細,生產形成煉泥、制坯、刻字、焙燒、包裝等專業分工。
    在分工細化的同時,工藝制作創新頗多。如在傳統泥料中加入千分之七的化工原料氧化鈷、氧化錳等,配成墨綠泥、黑紫泥等泥色,使“五色土”*加妍艷;研制出均青釉、古銅釉等裝飾方法,創造了在紫砂器上吹釉、掛釉、貼花、印花等加彩技法。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連年戰禍,窯業衰落,民不聊生,藝人們流亡的流亡,棄業的棄業,七百多人的紫砂藝工隊伍,至1949年時隻剩下二十多人,紫砂業幾乎陷入人亡藝*、後繼無人的境地。
    紫砂壺市場每況愈下,一片蕭條,但仍有一批藝人堅守。在漫長的戰火中,他們小心翼翼地守護著先人流傳下來的文化和技藝,信念堅定:宜興紫砂不能亡! 5. 1949年後的紫砂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今的60多年間,紫砂壺迎來一個嶄新的階段,從戰後恢復走向繁榮。制作工藝飛速進步,從業人員數量**龐大。隨著科技的發展,紫砂文化理論的研究及考古研究也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從泥料的角度來講,采用機器煉泥,泥料質量大幅提升,泥質比以往任何一個年代都細膩。壺制品*加規整。煆燒技法也不斷創新,出現了煤氣窯、電熱窯、石油液化氣窯等,令人驚喜。
    另外,還出現了灌漿壺、轆轤壺、拉坯修坯壺等非傳統紫砂壺加工方法,具有成品快、產出數量大的特點。不過,這些制作方法並不被紫砂玩家認可,不具有收藏價值,充其量就是一把喝水壺具而已。
    進入現代以來,紫砂器物造型創新不斷,百家爭鳴。如顧景舟創作的雲肩三足鼎壺、漢雲壺、提璧壺、雪華壺等,令人驚喜;王寅春創作的玉笠壺、八方盅型壺等,使人眼前一亮;以花貨見長的朱可心的竹段壺、雲龍鼎,蔣蓉創作的荷花茶具、芒果壺、月色蛙蓮壺、青蛙荷葉壺等,讓人耳目一新。
    此外,高莊教授的玉璧茶具,畫家亞明的亞明方壺、高瓜壺,張守智的曲壺,韓美林的提梁繫列壺,則開創了新時代藝術家與紫砂藝人合作的先河。
    對於紫砂文化理論的研究,20世紀80年代獲得突破。香港紫砂文化傳播者羅桂祥出版《宜興陶藝》一書,書中除紫砂壺器圖譜外,還將紫砂的發展過程分為草創期、典範期、繁榮期、轉化期、衰落期和復興期等幾個階段,開闢了紫砂發展過程新的理論體繫。
    目前,從事紫砂陶藝的人員數量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湧現出了以顧景舟、任淦庭、吳雲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蔣蓉、施福生、譚泉海、汪寅仙、徐漢棠、徐秀棠、周桂珍、李昌鴻、鮑志強、顧紹培、曹婉芬、瀋蘧華、毛國強、許承權、潘春芳、潘持平、高振宇等為代表的眾多紫砂工藝大師。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