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品詩(精)/新地文叢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361-524
【優惠價】
226-328
【介質】 book
【ISBN】978755942712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江蘇文藝
  • ISBN:9787559427120
  • 作者:邵燕祥|總主編:郭楓
  • 頁數:248
  • 出版日期:2019-01-01
  • 印刷日期:2019-01-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70千字
  • 以真摯的生命,解讀生命的真摯。
    邵燕祥的文字,有鋒芒,有著詩人、戰士兩種顏色。
    章詒和說邵燕祥:在思想缺乏活力的時代,他是不倦的風。
    《品詩》中,雖是以一個愛詩寫詩人的立場點評詩歌詩人,也從側面應證了邵燕祥為人為詩的風格,在時代的漩渦中,他有自己堅守的抗力,且以一顆純質的心,將經歷的一切轉變為作品。
  • 小引
    關於“九葉”
    詩人黃秋耘
    一詩一世界
    《智慧是用水寫的·辛笛傳》序
    合肥去來
    短詩長跋
    少年十五二十時
    通嗎,不通?
    蔡詩印像——讀蔡其矯“大地繫列”“海洋繫列”筆記
    歲暮憶胡昭
    詩之草
    綠原的詩——給“綠原詩歌創作研討會”的賀信
    帶一本“李白”去皖南
    讀穆旦,讀查良錚
    普希金詠蝗蟲詩
    無題
    誰為阿拉木汗咳嗽?
    關於《阿拉木汗》的歌詞
    一個摭拾斷句的孩子
    給灰娃的信
    跟葉至善一起唱古詩詞
    邂逅舊書(三則)
    給童蔚的信——讀《嗜夢者的制裁》
    屠岸舊體詩作漫評
    牛漢:當代詩人**
    一位吹蘆笛的民間歌手
    曾卓:永遠的友人與愛人
    一九六三年的邂逅
    詩人黃苗子
    丁圖的詩
    詩話二則
    讀荒蕪遺詩
    致馮立三·談當代舊體詩
    詩酒忘年懷羅孚
    再說羅孚
    讀劉福春《中國新詩編年史》
    寫給牛漢追思會的信
    跟著嚴辰編《詩刊》
    柳蔭:*後的一位“晉察冀詩人”
    讀張寶林詩
    讀《嘗試集》,贊今詩詞——《海內外名家詩詞荟萃》代序
  • 一詩一世界 在我認了些字,喜歡東翻翻西看看的時候,讀到一篇 文章裡引用的一首李白詩,隻有四句,念著押韻好聽,加 以對仗易記,當時就記住了: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聲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課外閱讀,沒人輔導,記住了不等於領會了。真正領 會,是後來知道了子規鳥又叫杜鵑、杜宇,陽春三月杜鵑 鳥飛鳴的時候,在南方正是漫山遍野杜鵑花開,這花又叫 映山紅、山躑躅,大概是因開花時候到處可聽見杜鵑鳥叫 ,所以纔叫杜鵑花。杜鵑又名布谷鳥,“布谷,布谷”, 喚人播種,而北方民間說它叫的是“光棍好苦”,古書中 則說其叫聲是“不如歸去”,詩文愛用這個典故。
    那時候粗知巴蜀是四川,並不確知宣城的方位,隻曉 得是下江的一個縣城,李白曾經流浪到那兒。他在那兒看 見了山野的杜鵑花,想起故鄉這時的杜鵑正叫著“不如歸 去”;劈頭這兩句,就有聲有色,聲是杜鵑鳥的叫聲,色 是杜鵑花的花色,一在故鄉,一在異地,夠遊子魂牽夢縈 的了。
    接下來的“一叫一聲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深 化了遊子的鄉愁。仿佛真能從“一叫一聲腸一斷”這七個 字裡聽到了一遞一聲“不如歸去”的呼喚,讓聽到呼喚的 人隨聲而柔腸寸斷;仿佛從“三春三月憶三巴”這七個字 裡看到了家山的陽春煙景,杜鵑在藍天飛鳴,杜鵑花遍地 開放,三個揚聲的“三”字都帶著鮮亮明麗的陽光。
    那關於子規鳥叫聲是“不如歸去”的附會,如一把鑰 匙,開啟了全詩的意境,就足可使一個對李白身世知之不 多的孩子在這個意境裡徜徉。等到後來知道了李白的行蹤 ,隻不過大體摸索到這首詩編年的序位,於詩味的領略, 並沒有增益什麼。
    *近看到一篇關於作者和作品何者*重要的討論。我 想,對於文學研究者來說,“知人論世”是必要的,不知 全人,有時對個別作品的詮釋也許會發生某種程度的偏離 ;然而就一般讀者的審美欣賞來說,作品是**位的,凡 是須得了解作者的身世處境多方背景纔能讀懂的作品,那 作品是否有所欠缺?自然,有些社會性特強的作品,背景 復雜,而作者又迫於時勢或難言之隱而故作曲筆的,另當 別論。
    如果意在向小讀者灌輸文學史知識,作品選讀隻是意 在舉例,那麼,強調在讀作品的同時盡量多了解作者生平 ,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隻是向小讀者進行審美的熏陶, 功夫恐怕還要多用在就作品領會內蘊,至於作者是哪裡人 ,做過什麼官,生年卒年,活了多大歲數,並不是*重要 的,不妨作準確簡要的注明,但這部分就不必強求記誦了 。讓孩子死記硬背這些,頂多是為了應付某種考試,而考 官一味出這樣的題目,則似有鼕烘先生之嫌,他們所致力 的,實際上就是敗壞孩子們審美的興致和胃口,離古典詩 文的普及教育很遠很遠了。
    2003年2月1日,羊年元旦 P10-12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