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我在清華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184-265
【優惠價】
115-166
【介質】 book
【ISBN】978750069871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青年
  • ISBN:9787500698715
  • 作者:梁實秋
  • 頁數:254
  • 出版日期:2011-04-01
  • 印刷日期:2011-04-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40千字
  • 梁實秋先生的散文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各異,構思精巧,文筆精巧、語言幽默、內蘊深厚、風格恬淡,充分顯示了梁實秋先生的文學功底及豐富的人生閱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創作風格。
    《我在清華》甄選了梁實秋記錄清華八年的點滴文字。通過他的耳聞目睹或者親身經歷,生動地再現了上個世紀一二十年代那個有讀不完的書、有住不膩的環境的清華學校。
  • 梁實秋,民國四年進清華學校讀書,民 國十二年畢業,整整八年的時間在清華 園裡度過。人的一生沒有幾個八年,何 況是在寶貴的青春歲月? 《我在清華》甄選了梁實秋記錄這清華八年的點 滴文字。《我在清華》通過他的耳聞目睹或者親身經 歷,生動地再現了上個世紀一二十年代 那個有讀不完的書、有住不膩的環境的 清華學校。其機智詼諧的文字,圓潤灑 脫的文筆,為讀者展現了清華和清華人 的那一段段散落在時間軌跡裡的最美麗 的年華。
  • **輯 清華八年
    清華八年
    清華七十
    清華學生生活之面面觀(節選)
    清華學生生活與文學
    “疲馬戀舊秣,羈禽思故棲”
    書房
    講演
    我的一位國文老師
    南遊雜感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談聞一多(節選)
    憶周作人先生
    悼念餘上沅
    悼朱湘先生
    悼念王國華先生
    同學
    槐園夢憶——悼念故妻程季
    淑女士(節選)
    第二輯 國文堂秩序紛亂的真因
    清華的環境
    國文堂秩序紛亂的真因
    短評一束
    集稿餘譚
    短評二則
    學生自治之討論
    對清華文學的建議
    “灰色的書目”
    第三輯 荷花池畔
    荷花池畔(1921年)
    荷花池畔(1922年)
    尾生之死
    *初的一幕
    苦雨淒風
  • 書房 書房,多麼典雅的一個名詞!很容易令 人聯想到一個書香人家。書香是與銅臭相 對待的。其實書未必香,銅亦未必臭。周彝 商鼎,古色斑斕,終日摩挲亦不覺其臭,鑄 成錢幣纔沾染市儈味,可是不復流通的布 泉刀錯又常為高人賞玩之資。書之所以為 香,大概是指松煙油墨印上了毛邊連史,從 不大通風的書房裡散發出來的那一股怪 味,不是桂馥蘭熏,也不是霉爛餿臭,是一 股混合的難以形容的怪味。這種怪味隻有 書房裡纔有,而隻有士大夫家纔有書房。書 香人家之得名大概是以此。
    寒窗之下苦讀的學子多半是沒有書 房,囊螢鑿壁的就*不用說。所以對於寒苦 的讀書人,書房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豪華神 仙世界。伊士珍《瑯嬛記》:“張華遊於洞宮,遇一人引至一處,別 是天地,每室各有奇書,華歷觀諸室書,皆漢以前事,多所未聞 者,問其地,曰:‘瑯嬛福地也。’”這是一位讀書人希求冥想一個 理想的讀書之所,乃托之於神仙夢境。其實除了赤貧的人饔飧不 繼談不到書房外,一般的讀書人,如果肯要一個書房,還是可以 好好布置出一個來的。有人分出一間房子養來亨雞,也有人分出 一間房子養狗,就是勻不出一間作書房。我還見過一位富有的知 識分子,他不但沒有書房,也沒有書桌,我親見他的公子趴在地 板上讀書,他的女公子用塊木板在沙發上寫字。
    一個正常的良好的人家,每個孩子應該擁有一個書桌,主人 應該擁有一間書房。書房的用途是庋藏圖書並可讀書寫作於其 間,不是用以公開展覽藉以驕人的。“丈夫擁有萬卷書,何假南面 百城!”這種話好像是很瀟灑而狂傲,其實是心尚未安無可奈何 的解嘲語,徒見其不丈夫。書房不在大,亦不在設備佳,適合自己 的需要便是,局促在幾尺寬的走廊一角,隻要放得下一張書桌, 依然可以作為一個讀書寫作的工廠,大量出貨。光線要好,空氣 要流通,紅袖添香是不必要的,既沒有香,“素碗舉,紅袖長”反倒 會令人心有別注。書房的大小好壞,和一個讀書寫作的成績之多 少高低,往往不成正比例。有好多**作品是在監獄裡寫的。
    我看見過的考究的書房當推宋春舫先生的榻木廬為**, 在青島的一個小小的山頭上,這書房並不與其寓邸相連,是單獨 的一棟。環境清幽,隻有鳥語花香,沒有塵囂市擾。《太平清話》: “李德茂環積墳籍,名日書城。”我想那書城未必能和褐木廬相 比。在這裡,所有的圖書都是放在玻璃櫃裡,櫃比人高,但不及 棟。我記得藏書是以法文戲劇為主。所有的書都精裝,不全是 buckram(膠硬粗布),有些是真的小牛皮裝訂(half calf,ooze calf,etc.),燙金的字在書脊上排著隊閃閃發亮。也許這已經超 過了書房的標準,微近於藏書樓的性質,因為他還有一冊精印的 書目,普通的讀書人誰也不會把他書房裡的圖書編目。
    周作人先生在北平八道灣的書房,原名苦雨齋,後改為苦茶 庵,不離苦的味道。小小的一幅橫額是瀋尹默寫的。是北平式的 平房,書房占據了裡院上房三間,兩明一暗。裡面一間是知堂老 人讀書寫作之處,偶然也延客品茗。幾淨窗明,一塵不染。書桌上 文房四寶井然有致。外面兩間像是書庫,約有十個八個書架立在 中間,圖書中西兼備,日文書數量很大。真不明白苦茶庵的老和 尚怎麼會掉進了泥淖一輩子洗不清! 聞一多的書房,和“聞一多先生的書桌”一樣,充實、有趣而 亂。他的書全是中文書,而且幾乎全是線裝書。在青島的時候,他 仿效青島大學圖書館庋藏中文圖書的辦法,給成套的中文書裝 制藍布面,用白粉寫上宋體字的書名,直立在書架上。這樣的裝 備應該是很整齊可觀,但是主人要作考證,東一部西一部的圖書 便要從書架上取下來參加獺祭的行列了,其結果是短榻上、地板 上,**的一把木根雕制的太師椅上,全都是書。那把太師椅玲 瓏邦硬,可以入畫,不宜坐人,其實亦不宜於堆書,卻是他書齋中 *惹眼的一個點綴。
    潘光旦在清華南院的書房另有一種情趣。他是以優生學專 家的素養來從事我國譜牒學研究的學者,他的書房收藏這類圖 書極富。他喜歡用書護,那就是用兩塊木板將一套書夾起來,立 在書架上。他在每套書繫上一根竹制的書簽,簽上寫著書名。這 種書簽實在很別致,不知杜工部《將赴草堂途中有作》所謂“書簽 藥裹封塵網”的書簽是否即繫此物。光旦一直在北平,失去了學 術研究的自由,晚年喪偶,又復失明,想來他書房中那些書簽早 已封塵網了! 汗牛充棟,未必是福。喪亂之中,牛將安覓?多少愛書的人士 都把他們苦心聚集的圖書拋棄了,而且再也鼓不起勇氣重建一 個像樣的書房。藏書而充棟,確有其必要,例如從前我家有一部 小字本的圖書集成,擺滿上與梁齊的靠著整垛山牆的書架,取上 層的書須用梯子,爬上爬下很不方便,可是充棟的書架有時仍是 不可少。我來臺灣後,一時興起,興建了一個連在牆上的大書架, 鄰居綢緞商來參觀,嘆曰:“造這樣大的木架有什麼用,給我擺列 綢緞尺頭倒還合用。”他的話是不錯的,書不能令人致富。書還給 人帶來麻煩,能像郝隆那樣七月七日在太陽底下曬肚子就好,否 則不堪衣魚之擾,真不如盡量的把圖書塞人腹笥,曬起來方便, 運起來也方便。如果圖書都能做成“顯微膠片”納入腹中,或者放 映在腦子裡,則書房就成為不必要的了。
    P83-86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