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安徽散文小說/安徽文化精要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209-304
【優惠價】
131-190
【介質】 book
【ISBN】978753963725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安徽文藝
  • ISBN:9787539637259
  • 作者:錢念孫|主編:陸勤毅
  • 頁數:265
  • 出版日期:2011-07-01
  • 印刷日期:2011-07-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80千字
  • 《安徽文化精要叢書》是安徽改革開放以來**套全面、繫統地介紹安徽地域文化的大型叢書,重在闡釋安徽**傳統文化和改革開放奮鬥精神。
    錢念孫主編的《安徽散文小說》以文學為主題和切入點,敘述和解讀從古至今安徽文化的框架、內涵、傳承軌道和發展趨勢,力圖從微觀和專業的層面上反映安徽省的社科成就,讓熱愛安徽文化的讀者能夠全面了解和理清安徽文化發展的主要脈絡。
  • 錢念孫主編的《安徽散文小說》從散文、小說視角,較為繫統 地梳理了安徽文學從先秦到當代的發展 歷程,對主要作家、作品和文學思潮作 了較為全面的闡述。《安徽散文小說》從中華民族文學 發展的宏觀背景中,透視和發掘安徽散 文、小說的地域文化特色及其在整個中 華民族文學中的歷史地位,集中展示了 安徽散文、小說的精華,廣大讀者可以 在短時間內把握安徽散文、小說的整體 風貌和藝術特色。
  • 引言
    一、開局輝煌(先秦兩漢時期)
    (一)老子
    1.“文原於道”思想之源
    2.虛靜無為的審美意境
    3.針砭現實的批判精神
    4.變化多端的行文技巧
    (二)管子
    1.論說文的文體意識
    2.靈活多變的語言藝術
    (三)莊子
    1.意境理論的重要源頭
    2.意出塵外的浪漫想像
    3.辛辣諷刺的個性風格
    4.意趣橫生的寓言故事
    5.奇詭莫測的結構形式
    6.文采飛揚的語言藝術
    (四)淮南子
    1.文藝抒情性的繫統闡發
    2.繁復博富的辭賦創作
    (五)桓譚
    1.文學創作的內外因素論
    2.論說藝術
    (六)小說文體的萌芽
    1.《管子》的敘事特色
    2.《莊子》與“小說”
    3.《淮南子》:以事論道的圓形結構
    4.《孔雀東南飛》:中國*早的詩體小說
    二、中期成熟(魏晉至宋元時期)
    (一)建安文學
    1.代表作家:三曹七子
    2.建安散文的時代特色
    3.文論經典:《典論·論文》
    (二)嵇康
    1.越名教而任自然
    2.成熟的駁論藝術
    3.美學經典:《聲無哀樂論》
    (三)理學大師朱熹
    1.文道觀
    2.文法學思想
    3.散文作品
    (四)一代文宗梅堯臣
    (五)其他代表人物
    1.理學家程大昌
    2.大儒鄭玉
    (六)唐宋名家有關安徽的散文名作
    1.劉禹錫的《陋室銘》
    2.歐陽修的《醉翁亭記》
    3.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
    三、走向繁榮(明清時期)
    (一)明清安徽散文
    1.戴震的學術散文
    2.桐城文派
    (二)明清安徽小說
    1.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2.文言小說集《夜雨秋燈錄》
    四、名家輩出(現當代時期)
    (一)散文的蓬勃發展
    1.新文學先驅的議論性散文
    陳獨秀
    胡適
    阿英
    舒蕪
    2.新文學先驅的抒情性散文
    臺靜農
    蘇雪林
    韋素園
    方令孺
    李霽野
    3.吳組緗的“小說家散文”
    4.散文美學思想
    5.當代散文名家:王英琦
    (二)成就卓著的小說創作
    1.臺靜農:未名社的重要小說家
    2.蔣光慈:普羅文學的先驅
    3.吳組緗:第二代鄉土小說代表作家
    4.蘇雪林:女性文學與抗戰文學的傑出代表
    5.阿英:革命小說**作家
    6.張恨水:通俗文學大師
    7.陳登科:傑出的工農作家
    8.魯彥周:“反思文學”的先驅
    9.文壇新皖軍
    季宇
    潘軍
    許輝
    許春樵
    參考文獻
    後記
  • (二)明清安徽小說 1.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 一字文木,號粒民,安徽全椒人。出 身於世代科甲的家族中,自幼受的是 封建正統教育,生平卻*惡舉業。他 親身經歷了封建大家族爭奪遺產的 糾紛,看清了封建家族倫理道德的丑 惡本質和縉紳人物的虛偽面目,於是與那些倚仗祖業和門第為生的紈绔 子弟分道揚鑣,成了一個縉紳階層的叛逆。他在30歲前就將**田地房 產消耗光了,墮落為“鄉裡傳為子弟戒”的“敗家子”(吳敬梓《減字木 蘭 花》)。在家鄉輿論的壓力下,他33歲時移家南京,開始了賣文生涯。36 歲那年,他托病推辭舉薦出仕,甘願過著清貧的生活,直到客死揚州。
    吳敬梓開始創作《儒林外史》是在清朝大興文字獄的乾隆初年 (1736),大約成書於19世紀初。為了便於暴露現實社會問題,他巧妙地 選擇了明代的某些歷史事件作為小說的背景,但它所反映的社會生活與 清代基本一致。《儒林外史》描寫了 整整一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生活與命 運,對傳統文化的危機進行了深刻的 反思,對封建社會的頹敗也有著鞭闢 入裡的解析。同時,它在題材選擇和 表現手法等方面均不同於既往的小 說,有很多藝術創新,在中國諷刺小 說**有著“***”的地位。魯 迅評價:“迨吳敬梓《儒林外史》出”, “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諷 刺小說從《儒林外史》而後,就可以謂 之*響”(《中國小說史略》)。
    《儒林外史》把批判的矛頭直指 科舉制度的罪惡。揭露八股科舉的弊端,批判功名利祿觀念,是《儒林 外史》的中心內容。隋唐以後定型的科舉制度,使科舉成為讀書人獵取 功名的**手段。這種制度到了明清又添加了八股制藝的枷鎖,立論依 ’《四書集注》,行文按八股固定格式。八股文形式僵化,一方面適應了 統 治階級對士人思想的控制,另一方面也給知識分子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這種文化導向和用人制度不僅造就了一批批飛黃騰達的官僚,而且腐蝕 和摧殘了一代又一代士人的人性,扭曲了他們的人格。
    《儒林外史》對這種八股取士制度中的知識分子的價值觀和精神面 貌作了細致的刻畫和全面的掃描。在明清時代,知識分子做官主要靠兩 條途徑來實現:一條是科舉正途,另條是因博學多纔或操行**而做 名士。由於科舉的名額有限,或由於科場的不如意,有一些人放棄科舉 後,仍不願放棄知識分子的架子,自命清高,冒充風雅,自命為“名士” 。
    這種封建文人的典型特征在《儒林外史》中得到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 批判。閑齋老人《儒林外史·序》中曾經指出:“其書以功名富貴為一篇 之骨。有心艷功名富貴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貴而驕人傲人者; 有假托無意功名富貴,自以為高,被人看破恥笑者;終乃以辭卻功名富 貴,品地*上一層為中流砥柱。”在小說中,與功名富貴觀念相對立的, 是作者所標舉的“文行出處”(指文人的學問、品行和對待出仕、隱退的 態度)。在小說的開篇,作者曾借書中人物王冕之口,說出了自己的觀 點。王冕看了秦老帶來的“一本邸抄”中有一條“便是禮部議定取士之 法:三年一科,用‘五經’、‘四書’八股文”,不以為然地說:“這個 法卻定 得不好!將來讀書人既有此一條榮身之路,把那文行出處都看得輕 了。”熱衷功名富貴還是推崇文行出處,是小說作者臧否人物的主要標 準。正是按照這個標準,作者是把書中人物分為真儒、假儒,真名士、假 名士幾大類型。無論是熱衷科舉功名的範進、周進,還是科舉出身的貪 官污吏王惠之流,雖然並非沒有讀過“聖賢之書”,也不是沒有聽說過 “先王之道”,然而,其所作所為則是對儒家傳統文化的*大嘲諷和背 棄。如果說範進、周進等科舉迷們既沒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 想抱負,又沒有承擔提倡禮樂仁義的責任意識,變成唯八股是窺,唯功名 是求的委瑣、麻木、病態的陋儒的話,那麼,王惠、嚴監生和嚴貢生等人 , 出仕則為貪官污吏,居鄉則為土豪劣紳,*是一批鮮廉寡恥、貪得無厭之 徒,是徹頭徹尾的假儒。至於那些科場敗北、功名失意,卻假托無意功名 富貴、自以為高的假名士,則*是一些社會的廢物,他們不學無術,而以 風流名士自居,靠胡謅幾句歪詩沽名釣譽。
    知識分子這種存在狀態的罪惡之源當然就是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
    用八股文取士,就是讓讀書人死抱住“四書”、“五經”不放,終日揣摩 那 陳腐的八股文作法,一切經**的大學問和人情世故全然不管。於是, 科舉制度培養出來的就是一大堆淺薄無知、頭腦迂腐的書獃子、廢物。
    周進曾經贊美範進的文章是“天地間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是這位 範進,卻連蘇軾是何人都不知道。那位當過知縣的舉人張靜齋和現任知 縣湯奏,連本朝初年的劉基都不知道,還在那裡高談闊論,冒充淵博。馬 二先生是小說中一個比較正直的讀書人,隻因中了科舉的毒,成了科舉 至上主義者,竭力勸勉別人致力於科舉,自己則變成了一個迂腐不堪的 人物。可見封建綱常觀念已經深入天下讀書人的骨髓,使他們成了封建 禮教毒害下的行尸走肉。
    封建科舉制度*深層的毒害恐怕還是對士人人性的異化與扭曲。
    小說用了較多的篇幅描寫了這種情況。***的例子是匡超人。匡超 人本是樂清縣一個小戶人家淳樸善良的孩子,靠勞動維持生活,極孝順 父母,敬重長輩,和哥嫂鄰裡相處得也很好。可是一讀了點書,有了點際 遇,便得意忘形起來。他先是受馬二先生“舉業至上主義”的毒害,又學 會了景蘭江等假名士的一套吹牛拍馬的本領,後又跟隨獄吏潘三等市井 惡棍學到坑蒙拐騙的手段,中了舉後,竟坐地分贓,迎新棄舊,忘恩負義 , **變成了一個勢利小人。劉浦也是這樣一個貨色,纔讀了點書,便冒 牛布衣之名,自稱文壇名士,與官府交結,要他的舅舅來給他當僕人,侍 候董知縣。範進也是這樣,中舉後不久,偽君子的面貌便顯露出來了。
    那些讀書人閑居鄉裡,便是土豪劣紳,做的都是害人掠貨的勾當,如嚴貢 生那樣的惡棍,陽奉陰違,巧取豪奪,招搖撞騙,唯利是圖。
    人性的扭曲和異化還體現在知識分子人格的虛偽上。《儒林外史》 第十回寫生員景蘭江對與他初次見面的秀纔匡超人誇耀自己的學問: “我杭城多少名士都是不講八股的。各處詩選上都刻過我的詩,今已二 十餘年。這些發過的老先生,但到杭城,就要同我們唱和。”景蘭江以名 士自居,實則胸無寸墨。這些人聚在一起吟風弄月,自我吹噓,互相奉 承,與其實際詩纔,毫不足稱。第十八回中被稱為“江南王謝風流,天下 **個纔子”的雅士杜慎卿在人前,抱怨:“婦人哪有一個好的!小弟性 情,是和婦人隔著三間屋就聞見他臭氣!”(第三十回)然在背後卻叫媒 婆跑遍全城,替他尋找標致的姑娘做妾;他一面說*厭人們張口就是紗 帽,一面卻又準備下幾千兩現銀以備科舉考試使用。這是一個“雅”得 矯揉造作而終不能免“俗”的紈绔公子,簇擁在他周圍的那群所謂名士 是什麼貨色就不言而喻了。
    人性的喪失是封建科舉帶來的*大罪惡。王玉輝是一個受封建禮 教毒害而幾乎喪失了人性的迂拙夫子,他的女兒死了丈夫,她表示要* 食殉夫,她的公婆勸她“快不要如此”,可王玉輝不但沒有勸阻,反而大 加鼓勵,說“這是青史留名的事”!女兒餓死後,她的母親哭得死去活 來,王玉輝竟仰天大笑:“死得好!死得好!”“隻怕將來我不能有這一 個 好題目哩!”這裡沒有壞人的引誘,也沒有環境的逼迫,卻是一種隱藏得 很深的、頑固的封建道德力量在起作用,它使王玉輝的女兒自覺從容殉 夫,使王玉輝喪失了正常人的人性與人情,以一種變態的心理、麻木的精 神做了殺人禮教的幫兇。在禮教的桎梏裡,正常的人性人情都被**窒 息了,這就充分暴露了封建禮教的殘忍性和虛偽性。
    《儒林外史》的藝術魅力還體現在它深深的悲憫情懷。致力於科 舉,為的是獵取功名富貴,躋身上層社會的行列,而那些考不上的窮書 生,境況卻是**淒涼。小說寫了幾個這樣的人物。一個是倪霜峰,二 十歲上進學,做了三十七年秀纔沒有考上舉人,“就壞在讀了這幾句死 書,拿不得輕,負不得重,一日窮似一日”,隻得靠修補樂器過活,養了 五 個兒子,有四個都賣到他州外府去了。周進讀了一輩子書,六十多歲不 曾進學,教鄉村私塾過活,每日隻得二分銀子喫飯,被入過學的梅三相公 和王舉人奚落過。王舉人到他私塾裡歇宿避雨,撒下一地的雞骨頭、鴨 翅膀、魚刺’、瓜子殼,周進昏頭昏腦,掃了一早晨。後來人家嫌他迂腐 ,書 也教不成了,“在家日食艱難”,他姐夫也奚落他說:“隻管稂不稂莠不 莠 的到幾時。”後來是幫人家記賬。讀書人潦倒至此,怪不得到了貢院裡, 觸發起一生的苦楚,便哭得死去活來。而當幾個商人願拿出銀子給他捐 個監生去應考時,他竟說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進變驢、 變 馬,也要報效!”接著,趴在地下,磕了幾個頭。範進比周進*可憐,五 十 四歲了,鼕天去考試,穿的還是破麻布,被他嶽父胡屠戶罵為“現世寶” 、 “窮鬼”。他到省裡去考試回來,家裡已是餓了兩三天,還等著他回來賣 老母雞買米煮粥喫。這些人中舉後就不同了,周進做了考官,“絆袍錦 帶,何等輝煌”;範進則是“有許多人來奉承他,有送田產的,有送店房 的;還有那些破落戶,兩口子來投身為僕,圖蔭庇的,到兩三個月,範進 家 奴僕丫鬟都有了”。在這樣的社會裡,讀書人的命運,取決於幾篇能否 被考官看得中的文章,一舉成名後的雞犬升天固然值得批判,但作家對 十年寒窗艱難和屈辱的展示仍然充滿悲憫的情懷。
    尤為可貴的是,批判與揭露並不是《儒林外史》的單一主題,它也在 反向探索著知識分子精神重建的維度。它在充分揭示封建科舉這個人 性桎梏的同時,也表現出呼喚真實自然**人性的回歸、維護心靈自由 和人格尊嚴的深刻主題。小說首先通過塑造王冕這個正面形像來“敷 陳大意”,“隱括全文”:他是一個“真儒”,天文、地理、史經上的大 學問, 無一不貫通;他主張仁政,要求**以德服人;他出身田家,鄙視功名富 貴,不求官爵,不慕名利,以賣畫為生,不與權貴相與,過著自食其力的 清 貧生活。杜少卿也是一個閃耀著時代光輝的形像:他不守家業名聲,拒 *應征出仕,背離了科舉世家和特權階層為他設定的人生道路;他在治 學和日常生活中,敢於向封建**和封建禮俗挑戰,追求恣情任性、無拘 無束的自由生活。顯然,作者是將王冕、杜少卿作為自然**人性的理 想化身來刻畫的,並且借這些人物形像來鮮明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和 愛憎感情,呼喚人格的獨立尊嚴和人性的自然**。
    《儒林外史》在題材選擇和表現手段等方面均不同於既往的小說, 表現了鮮明的藝術創新。
    P152-15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