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黑龍江歌謠/黑龍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紀實文學
【市場價】
662-960
【優惠價】
414-600
【介質】 book
【ISBN】978720708959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黑龍江人民
  • ISBN:9787207089595
  • 作者:郭崇林//尹淑鳳|主編:衣俊卿//傅道彬
  • 頁數:264
  • 出版日期:2011-04-01
  • 印刷日期:2011-04-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30千字
  • 黑龍江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她自占就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創造文明的重要區域。考古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黑龍江三江流域部落眾多,人口密度甚至超過中原黃河流域……
    這本《黑龍江歌謠》(作者郭崇林、尹淑鳳)是“黑龍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繫列之一,分為農事十三道大轍;母子打獵對唱;石油工人沒鼕天(組謠);林業采集養殖歌;青草地上野菜多等。
  • 這本《黑龍江歌謠》(作者郭崇林、尹淑鳳)是“黑龍江流域非物質文 化遺產代表作叢書”繫列之一。 《黑龍江歌謠》分為農事十三道大轍;母子打獵對唱;石油工人沒鼕 天(組謠);林業采集養殖歌;青草地上野菜多;鐵匠與農夫;大清換光緒 等。
  • 概述
    勞動歌
    農業歌
    二十四節氣歌(一)
    二十四節氣歌(二)
    農事十三道大轍
    漁獵歌
    赫哲狩獵歌
    四季狩獵歌
    一年四季山裡轉
    獵人之歌
    比武叫號歌
    母子打獵對唱
    唱空中倉房
    熟皮子舞
    鬥熊舞
    鷹啊,我那心愛的鷹
    漁家節令歌
    五花山
    早晨,迎著火紅的霞光
    礦業歌
    石油大會戰組謠
    石油工人沒鼕天(組謠)
    采油姑娘
    哪裡有油哪是家
    礦山勞工號子
    頭戴一盞燈
    礦工喜礦工歡
    林業采集養殖歌
    放排號子
    上楞號子
    裝車號子
    蘑菇頭號子(一)
    蘑菇頭號子(二)
    挖參謠(二)
    搭伙去放山
    春采茵陳夏挖草
    草藥歌
    青草地上野菜多
    養蜂四季歌
    其他行業勞作歌
    築路謠
    拉纖歌
    紡棉歌
    鞋鋪謠
    打夯號子
    巧銀匠
    鐵匠與農夫
    剃頭謠
    補籮謠
    推豆腐
    相馬經
    迎客謠
    貨郎謠
    賣扁食兒
    賣糖葫蘆
    十三香(一)
    十三香(二)
    小商販謠
    學藝歌
    練功夫
    二人轉謠
    醒未謠
    刺繡謠
    時政歌
    刺世歌
    大清換光緒
    宣統回了朝
    繳貢歌
    張大帥真不賴
    民國年間“四多”
    衙門官司
    狗財主
    拿起扎*上了山
    偽滿時政謠
    隔離院閻王殿
    征兵大檢查
    蓋房別打基
    出荷糧
    寒鼕臘月刮北風
    千金寨
    偽滿警察像條狗
    皇帝陛下警察官
    這是什麼世道
    口唱山歌手插秧
    贊頌歌
    八路軍進了屯
    光復亮了天
    插犋
    合作化
    紅磚房
    承包到戶好
    聯產計酬好
    開放搞活好
    一步一朵蓮花
    祖祖輩輩是一家
    映山紅花滿山坡
    我是從黑暗裡逃出來的
    —飛過山海關
    饒河四排山水清
    磕金橋
    鑽溜花
    核桃核桃車車
    雉雞翎跑馬城
    編花籃
    磕花棍
    散嘎拉哈
    知識歌
    小公雞刨牆根
    數數謠
    冰凌花
    小毛驢
    小板凳四條腿
    小蝌蚪
    誰會飛
    過年好
    “頭兒”字歌
    大格格纔十四
    十二屬中就有它
    後記

    諷喻歌
    機耕隊
    一個土豆煮一鍋
    說多不說少
    說說我們生產隊
    “大鍋飯”不得了
    不能比
    割尾巴

    邊遠小學
    一代人
    在煤建的睡熱炕
    某干部下鄉
    陪客
    不反官僚算沒轍
    某貪官畫像
    “三五”干部
    傳達
    煙酒勺
    結婚彩禮
    始娘出嫁
    結婚隨禮
    辦不起
    怪事兒
    農村**十種人
    抗聯歌
    軍營歌
    露營之歌
    從軍歌
    珠河抗日歌謠
    濱江述懷
    抗聯第六軍流傳的歌
    抗聯第七軍流傳的歌
    樺川大地出英雄
    煙霧散
    抗聯組歌
    抗日聯軍鐵打的漢
    俏大姐
    掉頭也要拚個贏
    小嘎子
    打竹板
    莊稼漢抗聯
    助軍歌
    丈夫打日本
    上山去找大老楊
    小大姐
    母子逃荒
    抗聯到
    小妹妹送哥哥
    小妹送哥去抗戰
    我是抗聯運糧官
    玉米棒
    高粱紅紅高粱
    探敵情小調
    姑娘洗衣在河邊
    擁軍歌
    抗聯機密不洩漏
    樺皮鞋
    螢火蟲帶亮光
    小黃狗汪汪汪
    這事不該瞞妹妹
    五*小調
    鄂漢團結把敵殺
    贊抗聯
    英雄楊靖宇
    李兆麟之歌
    陳翰章將軍
    八女投江驚天地
    百姓不忘八女兵
    有溝有山有抗聯
    李葆滿
    抗聯奇兵飛下山
    打進悅來城
    十二月小唱
    抗聯拍手歌
    儀式歌
    訣術歌
    文王八卦
    軒轅黃帝治病神咒
    護身咒(一)
    護身咒(二)
    拘魂咒(一)
    拘魂咒(二
    招魂歌
    驅邪咒
    崇恩真君至誥
    手相訣
    節令歌
    二十四節令歌
    節日歌
    四季秧歌帽
    春歌
    歲時節令歌
    年俗
    丸九消寒歌
    婚喪歌
    紅事兒喜慶謠
    新婚賀喜十字歌
    榮華富貴**家
    送嫁歌
    婚禮組歌
    洞房喜歌
    白事兒喜歌(一)
    白事兒喜歌(二)
    哭九聲
    送靈辭
    薩滿送魂歌
    添子喜歌
    祝壽喜謠
    上梁喜歌
    打井喜歌
    送財神
    阿布格力賀年歌
    酒歌
    祭典歌
    灶王爺本姓張
    請隨赫恩都裡
    笊籬姑姑
    避燈祭神歌
    換索祭神歌
    祭熊神辭
    卡這神
    祭敖東媽媽
    巫神鼓
    十步詞
    鋪壇口
    請神辭
    隨旗燒香二十四神譜(節選)
    消災免難永保平安
    送神詞
    信仰歌
    三上香
    地母經
    素珠經
    金剛贊
    地獄歌
    喜鵲叫
    寺廟贊
    唱西窗
    那不爾根巨人
    鳳山盤道歌
    情歌
    試探歌
    阿拉騰彩花
    渡口對唱
    你快說願意
    江上情歌
    哥從遠方遠路來
    雙十比
    飛東飛西永不離
    我像呼瑪河的激流一樣
    你劃彩船到這裡i
    贊慕歌
    妹妹是哥哥的打心錘
    我願變條花手巾
    妹是牡丹頭一朵
    *烈的馬*美的花
    彈起木克蘭唱阿哥
    莫爾圖和滿根穆
    熱戀歌
    妹疼指頭我疼心
    哪怕山高水又深
    小妹心甘也情願
    繡耳包
    一氣兒滾到情郎家
    黃米糕
    鼇花姑娘
    深山定情歌
    忠貞夫妻到白頭
    夢裡夢見她夢我

    心中懷念達姑拉
    約郎約在月上時
    韓江水打誇
    妹妹思念心上人
    鯽魚在水中遊蕩
    你讓我想得好心碎
    我心裡的賊福哥
    別情歌
    四送情郎
    送別勸情郎
    下盤棋
    十杯酒
    阿裡郎
    你我不能遠離開
    心上的阿妹出嫁了
    贈手鐲
    我的心刻在大青石上
    想夫君十三月
    心愛的丈夫在哪裡
    歡唱的喜鵲
    生活歌
    勸世歌
    花比人歌
    日月回想歌
    淡淡青天不可欺
    易與難
    不知足歌
    有有無無且耐煩
    婆婆丁滋味苦
    水干魚飛沒有池
    拐棍兒歌
    養兒難
    勸人別把老人嫌
    明天你要嫁夫郎
    郝恩高利
    欽家汗哥哥
    耍錢五*
    迭古拉
    天上星多月不明
    維人不要維個有錢漢
    勸兒童
    生活苦歌
    世道不公平
    老舍勒哥哥
    下關東
    車輛廠工人謠
    老博代*喫苦
    轟得轟
    跑腿子難歌
    小公雞撓草垛
    可憐的小太福
    失群的小鹿
    小鴻雁
    紅石頭
    小嫁娘真可憐
    為什麼把我嫁給他
    父母為什麼喲
    生活知識歌
    歷史朝代歌
    十二屬謎謠
    十二月秧歌帽
    節氣歌
    盼年歌
    年歲歌
    新娘**春
    健身謠
    看月歌
    打花名
    小對花
    菜名謠
    四大謠(一)
    四大謠(二)
    四大謠(三)
    四大謠(四)
    三十七門封押會歌
    生活情趣歌
    二人轉謠
    小看戲
    鄂倫春人的歌
    舟年裳
    鬧元宵
    放風箏
    酒令(一)
    誇姑娘
    繡浩都
    繡鍋臺
    繡皮活
    叉魚招女婿
    馬家姑娘出門子
    財禮單
    迭茜訂婚
    我**要出嫁了
    姑娘姑娘別哭了
    迎親的酒策喫光了
    串親家
    鐵冠圖:
    你咋不起床
    日子過得好
    四季歌
    什麼*美麗
    親近
    有疼有熱老夫妻
    喝起美酒雄赳赳
    我們是生活的主人
    承包戶
    美麗富饒的五家子
    風物歌
    自然物產歌
    關東三宗寶
    阿城風土謠
    依蘭水產謠
    依蘭物產謠
    寧安酶產
    誇樹
    為啥不回山東家
    喫魚謠(一)
    喫魚謠(二)
    喫魚謠(三)
    地理人文景觀歌
    喫水難
    離城三十五
    地方病
    一條馬路一盞燈
    北大荒
    五大連池謠
    阿城地形謠
    四根金蠟照四方
    前清發祥地
    南大廟
    三陵墳
    寧古塔
    東牌樓西牌樓
    五風樓
    三江謠
    風俗習慣歌
    關東八大怪
    大興安嶺八大怪
    裡裡外外都是魚
    赫哲族民謠
    兩塊板
    誇哈爾濱
    說哈爾濱
    三大美
    哈爾濱六大怪
    小莫斯科
    闖關東
    苞米粥大餅子
    哥哥來抱轎
    歷史·傳說·故事歌
    歷史事件歌
    創世歌
    赫哲民族遷徒歌
    初漢傳
    契丹謠
    跑馬占山歌
    民認旗東
    阿骨打立金國
    源遠流長的黑龍江
    我那愛的棗紅馬
    王會川闖關東
    推黑河
    攔江抗俄
    軍閥大混戰
    難忘的康德四年
    阿拉坦斯賀
    穆稜河上紅軍到
    東北農民小調
    多虧八路軍
    為了解放眾鄉親
    擔架隊歌
    大*一響土匪全掃光
    新社會婦女五*歌
    抗美援朝保**
    頭一回下山
    誇土地
    歷史人物歌
    無道昏君下揚州
    四出戲
    十二棵樹
    十三道轍
    繡雲肩五*
    探妹
    “七子”會
    現代歷史人物歌
    傳說故事歌
    繡八仙
    粱祝長亭相送
    瀋青傳
    鏡泊湖的傳說
    黑妃
    兒歌
    搖籃曲
    小公雞哏哏嘎
    搖籃曲(一)
    小搖車四根繩
    主的孩子有出息
    寶貝童子睡得香
    兒呀兒呀快快睡吧
    睡吧寶貝德都
    吳有蓮悠啊悠
    童趣謠
    模摸毛
    抓筋兒
    哭巴精
    坐門墩兒
    蛤蟆蛤蟆氣鼓
    月娘娘攀得高
    奶奶奶奶水開了
    板凳板凳歪歪
    有個老頭本娃顧
    老鼠嫁女
    梳個獅子滾繡球
    長大嫁個營連長
    劉胡蘭十三歲
    大實話
    說倒話
    講瞎話兒
    十道黑
    金瓜瓜銀瓜瓜
    小胖嫂回娘家
    告狀
    遊戲歌
    拉大鋸扯大鋸
    跳皮筋
    你說討厭不討厭
    拍手歌
    送瞎送瞎
    小皮球架腳踢
    “三反運動”我知道
  • 兒歌,是由民間創作、兒童傳唱,對嬰幼兒和少年進行啟蒙教育、激 發生活樂趣、活躍遊戲氣氛、傳遞生活知識的歌謠。《小公雞,哏哏嘎》 、《你是媽的好寶貝》、《麻胡來了我打他》、滿族的《小搖車,四根繩 》、回族的《主的孩子有出息》、朝鮮族的《寶貝童子睡得香》等搖籃曲 ,《老鼠嫁女》、《劉胡蘭,十三歲》、《大實話》、《十道黑》等童趣 謠,多以比興、頂針、反說等技巧表達,意趣橫生。《拍手歌》、《小皮 球,架腳踢》、《磕金橋》、《鑽溜花》、《編花籃》和滿族的《雉雞翎 ,跑馬城》、《磕花棍》、《數嘎拉哈》等遊戲歌則經久不衰,凝縮了不 同時代、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內涵。《小公雞,刨牆根》、《冰凌花》、 《小毛驢》、《“頭兒”字歌》、《大格格,纔十四》等知識歌,則抓住 事物特征形像描摹、設謎問答,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黑龍江地區的民間歌謠不僅在題材和文化內涵上具有豐富的多元性特 點.在藝術展現形式上也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總而言之,黑龍江地區的 歌謠同樣有“和樂為歌”、“徒誦為謠”的明顯區別。但無論“歌”與“ 謠”,又多以七言、五言的八句、四句形式居多。而三言、四言、六言、 八言及長句、多句式的表述形式也並非罕見。
    在以歌為主的表達形式中,形成了多種民間調式的藝術載體。如漢族 的“四季歌”、“五*調”、“十二月”等。而五*調進一步衍生出黑龍 江地區廣為流傳的“繡”體民歌調式,如《繡沾布》、《繡鍋臺》、《繡 皮活》、《繡麒麟》等。情歌《想夫君十三月》在“十二月調”的基礎上 再加一月,*渲染出思夫情之深切。此外,“號子”《上楞號子》、《蘑 菇頭號子》、《礦山勞工號子》、“秧歌調”《四季秧歌帽》、“打花棍 調”《抗美援朝保**》、“打秋千調”《三月裡是清明》、“楊柳青調 ”《扛大活》、“小放牛調”《小放牛》、“鋸大缸調”《鋸盆鋸碗鋸大 缸》、“十三道大轍”《農事十三道大轍》等,強化了民間歌謠的藝術表 現力和極具東北、黑龍江特色的韻律風格。
    黑龍江的少數民族,也以其獨特的民族藝術傳承,形成多民族、多樣 性的民歌詠唱調式。如滿族的“薩滿祭神調”《請隨赫恩都裡》、《祭敖 東媽媽》,蒙古族的“爬山調”《爬山調》,朝鮮族的“阿裡郎”《阿裡 郎》、青春謠《郎君為何不歸》、“扣‘令”《韓江水》,達斡爾族的“ 扎恩達勒調”《八棵青松下來會我》、“哈肯麥”《妹妹思念心上人》、 《忠貞夫妻到白頭》,赫哲族的“嫁令闊”《奠爾圖和滿根穆》、“白本 出”《白本出》等等,或是祭祀儀式歌,或是動人的情歌,或是歌名演變 而來,或是襯詞引發生成,或是生產需要。或是舞蹈伴生……由此成為民 族民歌對民俗、文化的特定藝術載體形式。 在民歌中善用襯詞.又是黑 龍江漢族及少數民族民歌藝術的突出特征。漢族的“四季歌”、“五*調 ”、“十二月”、“秧歌調”中,多用“伊兒喲,呀兒喲”、“伊呼嗨, 呀呼嗨”、“得兒呀呼咳呼咳”、“嗯唉哎咳喲”等襯詞;各種“號子” 中,為協調動作、調節情緒,多用“嘿呀”、“嘿咳”、“咳喲”、“哎 ——喲”、“呃呀,呃拉嗎,哎嗨”等襯詞;達斡爾族的《放排號子》則 用“訥呀那呀嘿喲”襯詞。滿族的《祭敖東媽媽》中的“拉爾呼、隆爾呼 ”,蒙古族的《想起我那心愛的姑娘》中的“嗬咿——啊嗬咿”,朝鮮族 《阿裡郎》中的“阿裡郎,阿裡郎,阿拉裡喲”,鄂倫春族的《鬥熊舞》 中的“扎黑扎,扎黑扎”、《卡達神》中的“喲嘎呀”、《達恰罕神》中 的“依格雅”、《我的歌聲是求婚鳥》中的“那耶,那呀耶,那依斯耶, 那呀那呀那耶”,赫哲族《民族遷徙歌》中的“啊啷——赫尼那雷赫尼那 ”等等,或悠揚、或歡快、或激烈、或深沉,構成r鮮明而獨特的民族個性 特征,甚至成為不同風格的民族民歌的顯見標志。
    而在蒙古、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赫哲等民族的非歌詠體的民謠 及長篇敘事中,其民族語也表現出押頭韻、腰韻和尾韻的鮮明特征,以此 強化謠體與宣敘體的音樂性和節奏感,隻是翻譯成漢語時難以充分體現這 一特點。
    在民間歌謠的藝術表現過程中,比喻、比興、排比、復沓、諧音、雙 關、對比、反諷、詼諧、調侃、誇飾、含蓄、頂針、層遞、盤歌、對唱等 多種修辭和表現手法的靈活、精彩的運用,強化了質樸、靈動的民間歌謠 的藝術感染力和藝術表現力。
    比喻,是*為常見的藝術修辭形式,但僅從情歌《妹妹是哥哥的打心 錘》、蒙古族《*烈的馬。*美的花》、鄂倫春族《我像呼瑪河的激流》 三個題目,即可體會到民間歌謠比喻得真切和不同凡響。而生活歌《花比 人歌》、儀式歌《紅事喜歌》中,用形形色色的花名和天界八仙借喻人間 世態炎涼、婚事美滿如意,可謂**匠心。比興,同樣是民歌喜聞樂見的 表達方式。生活歌“天有寶,日月星辰;國有寶,忠臣良將;家有寶,賢 妻孝子”,又將比興與對照相結合,*富有哲理意味。
    排比、復沓,如抗聯歌《,J、妹送哥去抗戰》.通過層層排比,不亞 於十八相送,充分表現出送郎參軍殺敵的復雜而高尚的情懷。而滿族的《 祭祀神歌》,對神帽、手鼓、神鞭、腰鈴及日月、水火、動物和祖先神靈 的鋪排渲染,赫哲族“伊瑪堪”《滿都莫日根》、鄂倫春族“摩蘇昆”《 英雄格帕欠》、達斡爾族“烏欽”《少郎和岱夫》中講述與吟唱、情節與 對話的復沓應和,都營造出莊嚴、神聖的藝術氛圍和情緒。
    黑龍江情歌中“郎切絲瓜思想妹,妹摘苦瓜苦想郎”一句,似乎不遜 色於經典詩作,耐人尋味。而情境與心境描摹之細膩含蓄,*有情歌《夢 裡夢見她夢我》,“是我這兒山低月上早,還是郎那兒山高月上遲”(情歌 《約郎約在月上時》),“紅茶沏好了,奶皮烤香了,愛人快來了,我的心 跳了”(蒙古族情歌《等》),凡此種種,又怎一個“夢”字、“等”字了 得! 對比、反諷,在黑龍江歌謠的時政歌和歷史歌中反映尤為突出。如《 偽滿時政謠》中“‘王道樂土’,百姓受苦,‘共存共榮’,百姓受窮” ,歷史歌《“好”滿洲》中“橡子面,窩窩頭,喫糠咽菜喝稀粥!*生布 ,度春秋,赤身露體不怕羞。出荷糧,多稅收,抓勞工,*‘自由’,怎 能不唱‘好’滿洲”等,通過中央軍與八路軍的好與壞及偽滿統治的謊言 騙語與社會民生凋敝、困苦的鮮明對比,愛憎分明、尖銳、反諷地揭示了 歷史史實,深刻有力。
    此外,調侃、詼諧、故事情節化和誇飾,同樣是民間歌謠不同於作家 詩作的原生命力的表現。各種勞動號子,在疲憊不堪時激發興致、協調動 作;赫哲族的生活歌《粗心大意的媳婦》,列舉日常生活中種種疏忽可笑 的行為,令人捧腹而內含教化;兒歌中的《大實話》、《說倒話》,詼諧 、滑稽;《草藥歌》則將近五十味草藥編排成故事性極強的情節,諧趣橫 生,生活知識在情趣中自然傳承。而無論是鄂倫春族民歌“兩塊板翻山越 嶺,三塊板漂江過海”,還是勞動歌“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牽著石油鼻子走》,風物謠“寧舍金蛋銀蛋,不舍蜚克圖站”,生 活歌“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等,都以濃厚的鄉土情感,誇飾地表現 出生產、生活中樂觀向上的情懷。
    頂針、層遞,是兒歌中遊戲歌與知識歌的重要表達形式。耳熟能詳的 《小皮球,架腳踢》、兒童集體連貫傳遞性遊戲《磕金橋》、《鑽溜花》 、《磕花棍》、滿族的《雉雞翎,跑馬城》等,都以頂針、層遞的形式激 發參與遊戲的熱情和興趣,而生活知識歌《打花名》、《十二屬相謎謠》 、《小公雞,刨牆根》,*在頂針、層遞的基礎上設謎、問答,表現出民 間藝術的復雜多樣和技巧靈活的特征。
    同樣,頭字歌、尾字歌、十字歌等民歌表現形式,也在技巧表達上別 具一格。如《春歌》一首,共11段,16行,行行以“春”字開頭,句頭、 句中、句尾,共35個春字,諧韻耐昕。兒歌《“頭兒”字歌》則用23個“ 頭兒”字綴尾,對“老賈頭兒”一日作息作生動描摹,趣味盎然。兒歌《 拍手歌》、《十道黑》、情歌《十杯酒》、時政歌《農村**十種人》等 ,從一到十,遞進鋪排,形式別致。
    盤歌、對唱,是黑龍江歌謠集成采錄、編輯中發現的獨特形式。達斡 爾族的“哈肯麥”情歌《阿拉騰彩花》,以男女對唱的形式,一問一答, 男子執著不渝,變形為“漁網”、“魚鷹”、“獵狗”等,窮追不舍;女 子則含蓄矜持,欲擒故縱,模擬變形,邊舞邊唱,表現出**民族特色的 藝術風采。而長達800餘行、6 500餘字的漢族《風山盤道歌》,則以東北 地區少見的“盤歌”形式追天索地、唱和問答,深入淺出、侃侃而談,具 有極其重要的信仰民俗文化和宗教傳承形式的認識價值。P7-10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