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舞文詅痴 歷史 黃惲 東方出版社 9787506094092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220-320
【優惠價】
138-200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9409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94092
商品編碼:66621448511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5-12-12
頁數:293

代碼:42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舞文詅痴 歷史 黃惲 東方出版社 9787506094092
作者:黃惲
代碼:42.0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
ISBN:9787506094092
印次:
版次: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眾多人和書的野史掌故,有料有趣。有魯迅、張愛玲、俞平伯等名人的故事,也有《古文觀止》、《許寶蘅日記》、《鄭孝胥日記》等書的故事。所引材料視角,且多為學界所未見或忽略。書分兩輯。上輯“如夢記”講人的故事,人生如夢,一鱗半爪,片言隻語,都是碎片。下輯“煙雲錄”講書的故事,書的得失生滅,於人更是煙雲過眼。本書不僅可為研究者提供新的史料和視角,也可供普通讀者細細體味民國的豐富與駁雜。

 



  目錄








?

自序

?

上輯如夢記

1927 年蘇州易幟中申聽禪的遭遇 / 003

陳衡哲軼事二題 / 014

李金發對周作人的隔膜 / 028

阿部淑子與周作人 / 031

聯萼坊李、童露水緣 / 034

陶其情《矛盾集》中的巴金 / 037

不夠知己:溫源寧與胡適交惡內幕 / 045

故紙堆:節日裡的作家 / 051

別了,梁實秋教授 / 059

從一次筆戰看徐悲鴻和劉海粟的恩怨 / 064

蘇州美專的女模特兒 / 073

張充和北大入學記 / 078

1935 年:呂叔湘的轉折年 / 082

不幸而“言”中:言慧珠在蘇州 / 085

高長虹談他與景宋的交往 / 088

魯迅和謝六逸 / 093

胡山源與魯迅:沒有交集,但有怨艾 / 096

徐懋庸:魯迅該罵 / 101

給魯迅照相的雪懷照相館 / 106

雲南龍雲時期的一樁:李長之被驅逐 / 109

金性堯談蘇青 / 113

北京《中華周報》中的張愛玲的消息 / 116

驚鴻一瞥:俞平伯的留學生活 / 120

李辰鼕剽竊俞平伯疑雲 / 130

刺李根源 / 135

失去了兒子的劉文典 / 147

遠去的董鼎山 / 152

陳白塵被槍擊事件 / 157

民國蘇州的屆集體婚禮 / 164

清末蘇州名妓金鳳 / 175

沙曼翁以誠待友 / 178

瀋三白的胞弟啟堂 / 181

曲園女弟子張貞竹 / 186

《李超瓊日記》五題 / 192

汪異三喫河豚 / 212

文乘之死 / 216

?

下輯煙雲錄

徐枋與湯斌 / 223

從《林則徐日記》看清朝中期的通信方式 / 228

《純常子枝語》的稿本 / 234

鄧邦述與“三李堂” / 238

曾國藩家書論方苞 / 241

《許寶蘅日記》中的宣統故事 / 245

許寶蘅與《讀書堂西征隨筆》 / 249

呂思勉談《古文觀止》 / 253

翻譯家項星耀的少作 / 256

俞平伯的詩 顧頡剛的手 / 261

夏承燾評陳寅恪《評〈長恨歌〉》 / 267

文育山房買簽名本《人之窩》記 / 273

《狂歡之夜》的《奔》 / 276

彭子岡的一篇少作 / 280

“汪原放君已經成了古人了……” / 284

王文濡與學堂 / 287

《鄭孝胥日記》所記商務印書館清退日股 / 291



  編輯









 

黃惲是的掌故學家,長期致力於江浙一帶文化歷史的鉤沉發掘,對於民國時期各個方面的掌故,十分熟悉。尤其擅長在民國小報上挖掘細節。書中有頗多鮮為人知的野史掌故。

黃惲也是的收藏家,收羅了大量民國書籍和報刊,所引述資料多為學界所未見或所忽略的,可為研究者提供新的角度和參考。

 

 

  媒體評論





黃惲的寫作,當然和所謂的“民國熱”有關。然而,他的作品卻與流行趨勢有很大不同。當代寫民國的文史作家,將民國描繪成某種黃金,什麼政治自由啦,啦,知識分子風骨啦……好一點的是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以古諷今,差一些的則是不懂歷史。而黃惲認為,民國其實是個很糟的年代,動蕩不安、民不聊生、戰亂不斷。因此,他寫民國掌故,盡量不加飾偽,做到主觀的客觀。拒絕非此即彼的幼稚立場,拒絕將人物臉譜化,這實際是一種成熟的史觀,高出當下所謂“民國小清新”的水平不可以道裡計。??????? ???????????????????????????????????——韓戍

(黃惲)更高一籌的除了境界,更是史料。黃惲長期浸淫於小報之中,飽覽各種史料。因此,他寫作的素材都是前人從未提及的段子,讀來感覺新鮮。我們當代很多文史作者,借助網絡資源便利的東風,寫的歷史基本剪糨糊式,即材料多來自百度百科和傳記,沒有一點新的文獻貢獻。做個不恰當的比喻,那些作品就像嚼爛了的口香糖,沒有任何味道。然而,黃惲卻能從舊報紙中源源不斷地提供新材料,都能做到有所創獲。??????????? ???????????——韓戍

?

?黃惲作品繼承的,實際是中國文史寫作中說掌故的傳統。晚清民國時期,有很多熱衷於講故事、說段子、說掌故的老輩,通過各種隨筆、札記來記錄掌故、品評人事,許多已經成為經典之作。近三十年來,由於歷史學的專業化,學院派知識分子側重於論說一路,將這種掌故傳統貶低為水平較低的“講故事”而不屑一顧。但是,論說難免流於空疏,掌故則是實的。稗官野史不但可以補正史之缺,挖掘新史料,更是直觀了解當時的政治、法律、文化和風土人情不可缺少的手段。這種掌故的傳統應該在當代得到很好的繼承,甚至有發揚光大的要。然而,據目力所及,目前致力於這種掌故寫作的,黃惲或許算是孤例。(韓戍)

?
?
黃惲是一位文史基礎扎實、文風硬朗堅定,觀點鮮明犀利,但也並不是那種頑固慳吝,自以為手中有幾本民國“秘笈”,就容不得他人意見的“專家”嘴臉。這樣的研究者,當然值得交流;這樣的研究者,當然值得交往。

——肖伊緋
?
“史料派”寫法已經是當今書話體寫作的主流,而且也正在成為民國史讀物的寫作主流,這樣的寫作實際上是在為後來的研究者提供“新史料”或“史料”。 “史料派”的追求是“去偽存真”,“印像派”的追求是“形像生動”。“史料派”*終要向樸學傳統靠攏,熱衷於原始史料的整理與校訂。“印像派”*後則要向文學傳統靠攏,小說、影視劇本是其形式。無可否認,“民國熱”正向著這兩個維度各自發展;顯然,黃惲身上是更有著樸學傳統與追求。
——肖伊緋
我發現民國是個很糟的時代,動蕩不安,民不聊生,戰亂不斷,僅僅是知識分子的地位相較1949年之後,比較高些。這還是因為清朝的傳統的延續,民國很多好的,都是清朝的遺留。就拿知識分子來說吧,清朝舉人可以做官,可以不受刑責,可以免於賦稅,這就造成民眾心理上的高貴,於是到民國,知識分子在民眾心目中,斯文一脈,還是高看一眼。教授、學者自然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當後來知識分子的空間被壓縮之後,我們看民國,忽然就驚異了,其實追根溯源,不過是清朝士大夫特權的餘光而已。

——黃惲
?
我們談民國、民國熱,都不是學術研究,而是作雜文,借古諷今,這個風氣,如今有愈演愈烈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