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根源、傳染與監管 朱衡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9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529-768
【優惠價】
331-480
【出版社】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5044596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50445963
商品編碼:1002715925631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0-10-01

頁數:240
字數:296.0
代碼:88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保險業繫統性風險:根源、傳染與監管
作者:朱衡
代碼:88.0
出版社: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10-01
ISBN:9787550445963
印次:1
版次:第1版
裝幀: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在與金融資本市場密切關聯的大環境下,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研究是大勢所趨。中國作為保險大國,牽一發而動全身,要確保保險業繫統性風險不發生,前提是要結合具體國情,將涉及繫統性風險的相關研究做到位。本書通過歷史透視實踐中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的存在性,從內生金融不穩定與外生環境衝擊兩個維度探析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的根源。圍繞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的接觸性傳染與非接觸性傳染渠道兩個維度衡量保險業繫統性風險傳染機制,通過度量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的敞口與貢獻,識別具有繫統重要性的保險公司,評估保險業繫統性風險。在此基礎上,探究了現有繫統性風險金融監管的改革與實踐,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分析了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監管的必要性,圍繞金融監管改革必須應對的四大挑戰以及宏觀審慎監管要素,站在宏觀審慎監管框架的視角下實施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監管規劃,在金融監管框架行合作和有效協調的前提下,提出中國保險宏觀審慎監管框架構想以及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管理的具體實施方案,提出搭建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監管機構構想。最後,通過制度安排提出了未來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監管建議。

  目錄
0 緒論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意義
0.2.1 理論意義
0.2.2 現實意義
0.3 研究概要
0.3.1 研究內容
0.3.2 研究方法
0.3.3 研究範疇
0.4 創新點
1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研究文獻綜述
1.1 對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的認識
1.1.1 保險業是繫統性風險的受害者還是主導者
1.1.2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的存在性爭議
1.2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的成因
1.2.1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的主導因素(primary indicatorr/> 1.2.2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的貢獻因素(contributing indicatorr/> 1.2.3 金融市場參與度
1.2.4 自然與人為災難
1.3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的傳染機制
1.3.1 保險業與再保險業的風險傳染
1.3.2 保險業與銀行業的風險傳染
1.4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評估
1.4.1 繫統性風險評估方法
1.4.2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評估的應用
1.5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監管
1.5.1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制度演變
1.5.2 繫統重要性保險公司名單
1.5.3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監管制度的發展與爭議
1.6 中國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研究綜述
1.7 文獻總結及述評
2 研究術語界定與理論基礎
2.1 研究術語界定
2.1.1 繫統性風險
2.1.2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
2.1.3 保險公司繫統重要性
2.1.4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監管
2.2 理論基礎
2.2.1 金融脆弱性
2.2.2 信息不對稱
2.2.3 委托一代理理論
2.2.4 金融危機傳染理論
2.2.5 金融監管理論
2.3 小結
3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的存在性
3.1 實踐中的存在性——歷史的透視
3.1.1 國際保險業的金融危機表現
3.1.2 中國保險業的金融危機表現
3.1.3 保險公司破產危機典型案例
3.1.4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存在性深度剖析
3.2 理論上的存在性——脆弱性視角
3.2.1 信息不對稱與保險業脆弱性
3.2.2 委托一代理與保險業脆弱性
3.2.3 稅收不對稱與保險業脆弱性
3.2.4 合同的不性與保險業脆弱性
3.2.5 宏觀金融衝擊與保險業脆弱性
3.3 小結
4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的根源
4.1 保險業內生的金融不穩定
4.1.1 保險業務本質與繫統性風險根源
4.1.2 保險不良資產與繫統性風險根源
4.2 保險危機的外生環境衝擊
4.2.1 共謀與保險危機
4.2.2 利率與保險危機
4.2.3 侵權與保險危機
4.3 小結
5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的傳染機制
5.1 銀保行業關聯傳染渠道
5.1.1 銀行業與保險業的傳染機制——理論推演
5.1.2 銀保行業關聯度及其影響機制——實證測算
5.1.3 銀保行業溢出效應度量
5.2 再保險關聯傳染渠道
5.2.1 再保險與保險業的傳染機制
5.2.2 保險公司對再保險公司的依賴度測算
5.2.3 影子保險與保險業的傳染機制
5.3 金融市場關聯傳染渠道
5.3.1 保險公司購買模式導致金融市場扭曲
5.3.2 保險公司出售模式導致金融市場扭曲
5.4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非接觸傳染渠道
5.4.1 保險證券傳染
5.4.2 金融服務集團內的保險公司傳染
5.4.3 保險機構重組與並購傳染
5.4.4 金融恐慌傳染
5.5 小結
6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評估
6.1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模型設定
6.1.1 MES模型
6.2.2 SRISK模型
6.2.3 GARCH CoVaR模型
6.2 上市保險公司繫統性風險測算
6.2.1 保險公司繫統性風險敞口測算
6.2.2 保險公司繫統性風險貢獻度測算
6.3 保險公司繫統性風險影響因素
6.4 非上市保險公司的繫統性風險測算
6.5 小結
7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金融監管改革與新方向
7.1 繫統性風險金融監管改革
7.I.1 繫統性風險金融監管改革的挑戰
7.1.2 繫統性風險金融監管改革實例
7.1.3 繫統性風險金融監管改革評估
7.1.4 繫統性風險金融監管改革的啟示
7.2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監管新方向
7.2.1 宏觀審慎監管理念
7.2.2 宏觀審慎和微觀審慎的區別
7.2.3 宏觀審慎監管工具的選擇
7.2.4 宏觀審慎政策面臨的挑戰
7.3 小結
8 中國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監管的對策
8.1 中國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監管的必要性
8.1.1 我國保險業監管現狀與困境
8.1.2 我國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監管的主要做法
8.1.3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監管的走勢
8.2 宏觀審慎視角下的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監管思路
8.2.1 中國保險宏觀審慎監管框架構想
8.2.2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監管的具體措施
8.2.3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監管機構構想
8.3 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監管制度安排
8.3.1 “雙管齊下”的監管思路
8.3.2 築牢銀保混業監管“防火牆”體繫
8.3.3 重視繫統重要性保險機構評估
8.3.4 加強保險公司的信息披r/> 8.3.5 金融改革,維護金融穩定
8.4 小結
9 研究結論及展望
9.1 研究結論
9.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前言

2007-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對國際金融體繫造成了巨大的災難性影響。這場由次級房屋信貸危機引發並滲透到其他行業的全球金融危機是典型的繫統性風險,對實體經濟造成了巨大傷害。在這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中,作為美國的保險公司,AIG(美國國際集團)陷入絕境,瀕臨破產,對金融行業乃至全球經濟都產生了重大影響。遵循傳統商業模式的保險公司,由於其負債不同,而且與其他金融機構和資本市場的關聯較弱,通常被認為比銀行具有更低的繫統性風險。然而,當代的保險領域不能僅僅以傳統的商業模式來描述,它括大型、復雜的保險集團或以保險為基礎的企業集團,在各個司法管轄區域開展業務。這些保險集團和企業集團可括非傳統的、非保險的業務模式,是具有非傳統特征的人壽保險產品和不同類型的金融擔保產品,擴大了保險集團面對金融市場的風險敞口,致使它們更容易受到金融市場狀況的影響。AIG破產案震驚了世人,保險業繫統性風險成為各界關注,“保險業是否會產生繫統性風險”“如何評估和監管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等議題被列入議事日程,學界和業界紛紛開展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研究。
從監管趨勢來說,作為金融領域的“三駕馬車”之一。保險業的行業重要性毋庸置疑,國內外都掀起了對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監管研究的熱潮。在國際方面,2007-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過後,20國集團(G20)在2009年4月成立了金融穩定委員會(FSB),主要負責認定是否存在具有繫統重要性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國際相關監管部門出臺的一繫列政策,肯定了保險業在維護金融穩定中的作用,明確了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的核心地位。在國內方面,原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保監會”。2018年3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銀保監會”,原保監會不再單獨保留)於2012年啟動了“中國風險導向償付能力體繫”建設工作;2016年4月,原保監會召開國內繫統重要性保險機構監管制度建設啟動會,明確要在國內構建繫統重要性保險機構的監管制度;2016年8月,原保監會發布《國內繫統重要性保險機構監管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2016年12月,原保監會發布《國內繫統重要性保險機構監管暫行辦征求意見稿)》;2018年,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關於完善繫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後,完善我國繫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的要求日益強烈一步明確了開展繫統重要性保險機構監管的必要性,充分體現了國家對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的重視。
從保險經營來化的投資策略以及密切的金融資本市場聯繫都對未來保險業的穩定發展提出了挑戰。保險業投資範一步擴大,境內外投資標一步放寬,投資範括流動性資產、固定收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不動產類資產和其他金融資產,保險業一步滲透到所有金融領域。從歷史的角度看,銀行、保險和其他金融機構都被嚴格區分,即使發生危機也不會對其他機構造成影響。年來,這種金融機構間的行業壁壘正在被逐步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更緊密的業務聯繫以及相互關聯。雖說已發生的金融危機主要源於銀行業,但隨著銀保行業互聯性的增強,銀行業的溢出效應將蔓延至保險機構。正如我們在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中所見,保險業也受到一定衝擊,讓我們不得不質疑保險業是否會反過來影響金融體繫,並成為危機發生的主導因素。
縱觀全球,在保險業與金融資本市場密切關聯的大環境下行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研究是大勢所趨。中國作為保險大國,牽一發而動全身,要確保不發生保險業繫統性風險,前提是要結合具體國情,將涉及繫統性風險的相關研究做到位,釐清“保險業是否存在繫統性風險,如何科學有效評估”“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的根源和傳染機制是什麼”“如何監管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等一繫列問題,為中國保險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摘要

 

  0.pan>研究背景 

金融穩定被認為是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前提條件(Dudley,2011),不穩定'的金融繫統確實會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creel等,2015)。2007—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對國際金融體繫造成了巨大的災難性影響。這場由次級房屋信貸危機引發並滲透到其他行業的全球金融危機是典型的繫統性風險,對實體經濟造成了巨大傷害。在這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中,作為美國的保險公司,AIG(美國國際集團,以下稱AIG)陷入絕境,瀕臨破產,對金融行業乃至全球經濟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此後,保險業繫統性風險成為各界關注,“保險業是否會產生繫統性風險”等議題被提上議事日程,學界和業界紛紛開展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研究。

從監管趨勢來說,國內外都掀起了對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監管研究的熱潮。

在國際方面,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後,20國集團(G20)在2009年4月成立了金融穩定委員會(FSB),主要負責認定是否存在具有繫統重要性的非銀行金融機構。2009年,FSB、BcBS(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和IAIS(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明確提出要尋找評估繫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方法;201pan>年,FSB確定了一個全球繫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名單;然後BcBs(2011)設計了一套全球繫統重要性銀行指標體繫,IAIS也於2013年7月提出了識別全球活躍的具有繫統重要性的保險機構(G—S11)的指標體繫與評估方法。全球繫統重要性保險機構(G—SII)是指那些具有全球性特征的保險機構,並在金融市場中承擔了能。具有繫統重要性的保險機構一旦發生重大風險事件或經營失敗,會對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繫造成繫統性風險。繫統重要性保險公司的評估方法以20項指標為基礎,分為五類:規模、全球經……

  作者簡介
朱衡,女,1990年生,經濟學博士,現為西南財經大學保險學院講師。主要從事風險管理與保險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博士期間致力於保險業繫統性風險相關研究。曾參與重量課題2項,省部級課題2項,主持中央高校課題2項,在《經濟學動態》《保險研究》《上海金融》《保險職業學院學報》《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等期刊文8篇。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