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四季養生這樣喫 烹飪/美食 甘智榮 鳳凰含章出品 江蘇科學技術出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166-240
【優惠價】
104-150
【出版社】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ISBN】978755374265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ISBN:9787553742656
商品編碼:10415159611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5-10-01
頁數:160

代碼:29

    
    
"

編輯推薦

我國很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養生觀念,主張養生保健必須順應四時,與自然生態形成和諧統一的狀態,這就是所謂的四季養生,它是中華民族傳統養生文化的精髓之一。四季養生皆有道。本書以《黃帝內經》中提出的春季養“生”、夏季養“長”、秋季養“收”、鼕季養“藏”為基礎,闡釋了四季養生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四季養生的原則及其核心,四季藥膳養生的重點及注意事項,精選300多道常見粥品、湯羹、藥茶,並配以精美圖片,讓讀者在自然界的四季變遷中更懂得如何順時養生,養出健康的好身體。

內容簡介

《四季養生這樣喫好》圖文並茂,專題部分介紹了四季養生的基本原理和知識,第一篇至第四篇介紹了春、夏、秋、鼕四個季節的養生食譜,每一個季節的養生食譜包括常見的湯類、粥類、藥茶類等,每一個食譜詳解其材料、做法、養生功效,為您提供科學、實用、全面的養生指導。同時,我們為每道湯、羹、粥、飲品等都配上了相應的精美圖片。本書結合中華傳統養生理論與現代醫學保健知識,引入先進的健康理念,並結合中國人日常的飲食習慣,全面又繫統地介紹了適宜四季的健康養生食譜。

作者簡介

甘智榮,中國烹飪的大師、中國雕刻大師、御廚金牌獲得者、深圳娛樂頻道《食客準備》特邀嘉賓、中糧集團食品開發推廣者、勞動局考核就業培訓導師,從事烹飪工作20多年,出版專業熱菜、冷菜、圍邊、雕刻等書籍和教學光碟三十多套,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

內頁插圖

  • /
  • /
  • /
  • /
  • /

目錄

春季養生—養護陽氣 9
夏季養生—把酷暑拒之門外 10
秋季養生—“白露身不露” 11
鼕季養生—匿藏精氣 12
PART 1春季養生篇
女貞子鴨湯 14
雪蛤枸杞子甜湯 14
絲瓜豬肝湯 15
紅棗核桃仁烏雞湯 15
黨參當歸雞湯 16
當歸燉豬心 16
黨參枸杞子豬肝湯 16
茯苓豆腐 17
玉參燜鴨 17
五加皮燒黃魚 17
白芍紅豆鯽魚湯 18
太子參燉豬瘦肉 18
鵪鶉蛋雞肝湯 18
枸杞子燉甲魚 19
山藥白芍排骨湯 19
西洋參鴿子湯 19
佛手瓜白芍瘦肉湯 20
靈芝紅棗兔肉湯 20
決明子苋菜湯 20
阿膠黃芪紅棗湯 21
黨參山藥豬胰湯 21
山藥燉雞 21
赤芍銀耳飲 22
當歸郁金豬蹄湯 22
白果玉竹豬肝湯 23
牡蠣豆腐羹 23
白術黃芪魚湯 24
蒼術蔬菜湯 24
蘋果草魚湯 24
蓮子蒸雪蛤 25
川芎白芷魚頭湯 25
柴胡安梨湯 25
苦瓜海帶瘦肉湯 26
黃連鼕瓜魚片湯 26
柴胡蓮子牛蛙湯 26
木瓜雪蛤羹 27
石菖蒲豬心湯 27
桂枝紅棗豬心湯 27
紅花煮雞蛋 28
靈芝黃芪豬蹄湯 28
桑枝雞湯 28
桑寄生連翹雞爪湯 29
薏米桑枝水蛇湯 29
牛筋湯 29
馬齒苋杏仁瘦肉湯 30
山藥雞內金鱔魚湯 30
澤瀉薏米瘦肉湯 30
砂仁豆芽瘦肉湯 31
芹菜根甘草湯 31
西洋參瘦肉湯 31
菠菜玉米枸杞子粥 32
南瓜菠菜粥 32
阿膠桂圓人參粥 33
豬血腐竹粥 33
瘦肉決明小米粥 34
生姜豬肚粥 34
山藥五寶甜湯 35
紅棗帶魚粥 36
蓮棗豬肝粥 36
決明子粥 36
薏米小米羹 37
黑芝麻山藥糊 37
浙貝白果粥 37
山藥黑豆粥 38
玉米黨參羹 38
澤瀉枸杞子粥 39
羊肉草果豌豆粥 39
銀魚苋菜粥 40
胡蘿卜牛蒡粥 40
山楂郁李仁粥 41
紅棗柏子仁小米粥 41
川貝杏仁粥 42
枇杷葉粥 42
川烏生姜粥 42
豬肝筍粥 43
當歸鵪鶉枸杞子粥 43
金銀花綠豆粥 43
丹參山楂粥 44
鴿肉豌豆粥 44
美味八寶羹 45
鯽魚薏米粥 45
紅花綠茶飲 46
蘋果玫瑰奶 46
玫瑰枸杞子紅棗茶 46
藿香菊花茶 47
羅漢果胖大海茶 47
蒲公英金銀花飲 47
枸杞子山藥茶 48
馬蹄茅根茶 48
決明子檸檬茶 49
柴胡茶 49
玫瑰香附茶 50
絞股藍茶 50
麥芽茶 51
陳皮姜茶 51
烏龍茯苓茶 52
黃花菜菠菜汁 52
PART 2夏季養生篇
生地烏雞湯 54
苦瓜燉蛤蜊 54
遠志石菖蒲雞心湯 54
蓮子茯神豬心湯 55
蓮藕菱角排骨湯 55
太子參雞肉盅 55
人參糯米雞湯 56
麥棗桂圓湯 56
馬蹄蓮藕茅根湯 56
鼕瓜薏米鴨 57
苦瓜甘蔗雞骨湯 57
蒜肚湯 57
蓮子百合排骨湯 58
桂圓蓮子羹 58
沙葛薏米豬骨湯 58
葛根豬瘦肉湯 59
茵陳甘草蛤蜊湯 59
靈芝豬心湯 59
牛奶銀耳水果湯 60
黃綠湯 60
雪梨銀耳百合湯 60
銀耳枸杞子羹 61
鮮人參乳鴿湯 61
黃芪山藥鯽魚湯 61
烏梅生姜湯 62
粉葛銀魚湯 62
薏米豬腸湯 62
茯苓家常面 63
沙參豆腐鼕瓜湯 63
芡實蓮子薏米湯 63
板藍根絲瓜湯 64
金錢草煲蛙 64
雞肉燉萹蓄 64
山藥茯苓煲豬瘦肉 65
生地木棉肉湯 65
苦瓜菊花豬瘦肉湯 65
西瓜玉米粥 66
柏子仁大米羹 66
五味子西紅柿面 67
麥鼕大米羹 68
酸棗仁大米羹 68
酸棗仁玉竹糯米粥 69
梅肉山楂青菜粥 69
茯苓粥 70
石斛清熱甜粥 70
山藥荷葉粥 71
雙瓜蘿卜粥 71
藿香粥 72
薄荷西米粥 72
綠豆玉米粥 73
蒜香洋蔥粥 73
山藥白扁豆粥 74
槐花粥 74
薏米茉莉粥 75
南瓜薏米粥 75
山楂五味子茶 76
浮小麥茶 76
天門鼕茶 77
太子參紅棗茶 78
荷葉甘草茶 78
枸杞子酸棗仁茶 79
綠豆菊花飲 80
桑葉清新茶 80
薏米茶 81
雙連桂花飲 81
枸杞子菊花茶 82
何首烏茶 82
荷花蜜茶 83
雙花飲 84
魚腥草茶 84
牛蒡芹菜汁 85
蓮藕柿子汁 85
赤芍菊花茶 86
苦瓜汁 86
馬齒苋荠菜汁 87
黃瓜蜜飲 87
蓮藕胡蘿卜汁 88
西瓜牛奶飲 88
PART 3秋季養生篇
西洋參紅棗湯 90
靈芝肉片湯 90
蓮子百合湯 91
銀耳雪梨煲鴨 92
青橄欖燉水鴨 92
熟地百合雞蛋湯 92
蜜橘銀耳湯 93
豬肚銀耳西洋參湯 93
蓮子牡蠣鴨湯 93
天門鼕桂圓參鮑湯 94
參麥五味烏雞湯 94
旋覆花乳鴿湯 94
杏仁白蘿卜肉湯 95
黃芪山藥魚湯 95
甲魚芡實湯 95
干貝瘦肉湯 96
海螵蠨魷魚湯 96
靈芝銀耳茶 96
香菇豆芽豬尾湯 97
雞蛋銀耳漿 97
香菇花生鮮蠔湯 97
大腸枸杞子核桃湯 98
金銀花茅根豬蹄湯 98
霸王花豬肺湯 99
香附豆腐湯 100
枳實金針河粉 100
橘子杏仁菠蘿湯 100
人參鵪鶉蛋 101
四寶燉乳鴿 101
核桃仁枸杞子湯 101
核桃仁冰糖燉梨 102
沙參玉竹煲豬肺 102
菊花桔梗雪梨湯 102
土茯苓綠豆老鴨湯 103
石斛燉鮮鮑 103
五子下水湯 103
燈心草雪梨湯 104
佛手延胡索豬肝湯 104
姜醋燉鼕瓜 104
蟲草燉甲魚 105
川貝燉豆腐 105
首烏豬肝片 105
白玉苦瓜 106
杏仁上海青豬肺湯 106
白蘿卜雞蛋湯 106
核桃仁山藥蛤蚧湯 107
羅漢果瘦肉湯 107
苦瓜牛蛙湯 107
土茯苓鱔魚湯 108
山藥熟地烏雞湯 108
苁蓉黃精骶骨湯 108
芝麻糯米羹 109
蓮子菠蘿羹 109
米酒小湯圓 109
百合南瓜粥 110
百合葡萄干粥 110
雞蛋糯米梨粥 111
銀耳木瓜羹 111
竹葉生地粥 112
桂枝蓮子粥 112
豆豉鯽魚粥 113
鼕瓜白果姜粥 113
桂圓蓮芡粥 114
韭黃蚌仔羹 114
紅棗菊花羹 115
山楂冰糖羹 115
人參紅棗羹 116
糯米蓮子羹 116
梨皮沙參粥 117
核桃仁粥 117
椰汁薏米羹 118
蓮子芡實豬心粥 118
防己黃芪粥 119
鴨蛋銀耳粥 119
黃精陳皮粥 120
沙參竹葉粥 120
花椒生姜粥 121
豬瘦肉豌豆粥 121
黃連白頭翁粥 122
白術豬肚粥 122
北沙參保健茶 123
紫蘇茶 123
羅漢三寶茶 124
玉竹西洋參茶 124
奶香杏仁露 124
麻黃飲 125
菊花山楂飲 125
蓮子心香附茶 125
五味子山茱萸茶 126
靈芝蜂蜜茶 126
山茱萸覆盆子奶酪 127
靈芝麥鼕茶 128
大黃綠茶 128
白果蒸雞蛋 129
山楂茯苓茶 129
桑白杏仁茶 130
麥鼕竹葉茶 130
烏梅竹葉綠茶 130
薏米黃芩飲 131
厚樸蔬果汁 131
麥鼕竹茹茶 131
百合汁 132
韭菜汁 132
PART 4鼕季養生篇
熟地雙味腸粉 134
菟杞紅棗燉鵪鶉 134
龜板杜仲豬尾湯 134
何首烏鹽水豬肝 135
巴戟黑豆雞湯 135
補骨脂蟲草羊肉湯 135
枸杞子香菜豬心湯 136
香菜豬肝湯 136
椰子杏仁鴨湯 136
甘草蛤蜊湯 137
萊菔子蘿卜湯 137
雞內金山藥炒甜椒 137
山楂土豆湯 138
丹參紅棗烏雞湯 138
三七郁金燉烏雞 138
五胡鴨 139
桃仁豬蹄湯 139
五靈脂紅花燉魷魚 139
三七煮雞蛋 140
人參豬心湯 140
桂圓山藥紅棗湯 141
川芎當歸黃鱔湯 142
酒釀蛋花 142
桂圓花生湯 142
生姜紅棗湯 143
排骨桂枝板栗湯 143
生姜肉桂燉蝦丸 143
花椒羊肉湯 144
當歸山楂湯 144
辛夷花乳鴿湯 144
絲瓜絡煲豬瘦肉 145
紅棗雞肉粥 145
車前子田螺湯 145
薏米瓜皮鯽魚湯 146
杜仲牛肉湯 146
菠菜羊肝湯 146
四味豬肚湯 147
白果蓮子烏雞湯 147
山藥當歸雞湯 147
桂圓黑棗湯 148
蘋果雪梨煲牛腱 148
黨參牛尾湯 148
附子蒸羊肉 149
桑寄生竹茹湯 149
韭菜籽豬腰湯 149
桑螵蠨紅棗雞湯 150
陳皮老鴿湯 150
海馬湯 150
荠菜四鮮寶 151
晶瑩醉雞 151
腎氣烏雞湯 151
肉桂米粥 152
牛奶燉花生 152
甜酒煮阿膠 153
黑米紅豆茉莉花粥 153
菟絲子粥 154
板栗桂圓粥 154
桂圓羊肉粥 155
韭菜牛肉粥 155
羊肉枸杞子姜粥 156
高良姜粥 156
荠菜粥 157
白蘿卜姜糖粥 157
豆豉蔥姜粥 158
神曲粥 158
菠菜黑芝麻牛奶 159
黑豆芝麻汁 159
胡蘿卜甜椒汁 160
石斛熟地茶 160

精彩書摘

女貞子鴨湯
材料
女貞子30克,山藥20克,枸杞子、熟地黃各15克,牡丹皮、澤瀉各10克,鴨肉500克,鹽3克
做法
1將鴨宰殺,去掉其身上的毛及內髒,清洗干淨並斬成塊狀。
2將除鴨肉和鹽之外的材料洗淨,與鴨肉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煎至鴨肉熟爛。
3適量放入鹽調味即可。
養生功效
女貞子,性涼,味甘、澀、微苦,歸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陰養血之功。此湯具有養肝補虛、滋陰補腎、補血養胃的功效。適用於女性面部之黃褐斑,同時兼用於腰膝酸軟、形體消瘦、眩暈耳鳴、午後潮熱等。
雪蛤枸杞子甜湯
材料
枸杞子10克,雪蛤1隻,冰糖適量
做法
1將雪蛤洗淨,斬件;枸杞子洗淨泡發。
2鍋中注水燒開,放入雪蛤煮至熟,再加入枸杞子煮熟。
3加冰糖,攪拌待冰糖溶化即可。
養生功效
雪蛤可補腎益精、養陰潤肺、健腦益智、平肝養胃;枸杞子可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具有延緩衰老、抗脂肪肝、調節血脂和血糖、促進造血功能等作用。此湯具有滋陰養肝、潤膚明目、生津止渴的功效,是愛美女性的一道養生佳品。
絲瓜豬肝湯
材料
山藥50克,絲瓜250克,熟豬肝75克,高湯適量,枸杞子10克,鹽4克
做法
1將絲瓜去皮,洗淨切片;熟豬肝切片備用;山藥洗淨,去皮切片。
2淨鍋上火,倒入高湯,下入熟豬肝片、絲瓜片、山藥片、枸杞子煲至熟。
3調入鹽調味即可。
養生功效
絲瓜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通經絡、行血脈、美容等功效,並可治療諸如痰喘咳嗽、乳汁不通、熱病煩渴、筋骨酸痛、便血等病癥。本品具有疏肝除煩、養肝補血、清熱解毒等功效。
紅棗核桃仁烏雞湯
材料
紅棗8顆,核桃仁20克,烏雞250克,鹽3克,姜片5克,蔥花適量,枸杞子10克
做法
1將烏雞洗淨,斬塊汆水;紅棗、核桃仁洗淨備用。
2淨鍋上火倒入水,調入鹽、姜片、蔥花,下入烏雞、紅棗、核桃仁、枸杞子。
3煲至烏雞熟爛即可。
養生功效
本品具有滋補肝腎、益氣補血、滋陰清熱、調經活血、調經止帶、安神益智、潤腸通便等功效,特別是對女性的氣虛、血虛、脾虛、腎虛等癥以及小兒生長發育遲緩、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等尤為有效。
黨參當歸雞湯
材料
黨參、當歸各15克,紅棗8顆,雞腿1隻,
鹽3克
做法
1雞腿洗淨剁塊,放入沸水中汆燙,撈起衝淨;黨參、當歸、紅棗洗淨備用。
2雞腿、黨參、當歸、紅棗一起入鍋,加適量水以大火煮開,轉小火續煮30分鐘。
3起鍋前加鹽調味即可。
當歸燉豬心
材料
黨參20克,當歸15克,鮮豬心1個,蔥、姜鹽、料酒各適量
做法
1鮮豬心洗淨,一面切幾刀,不切斷;黨參、當歸洗淨,再一起放入鮮豬心內,用竹簽固定好。
2將鮮豬心放入鍋中,撒上蔥、姜、料酒,隔水燉熟。
3去除藥渣,再加鹽調味即可。
黨參枸杞子豬肝湯
材料
黨參段、枸杞子各15克,豬肝200克,鹽、蔥花各適量
做法
1將豬肝洗淨切片,汆水後備用。
2將黨參段、枸杞子用溫水洗淨後備用。
3淨鍋上火倒入水,將豬肝、黨參段、枸杞子一同放進鍋裡煲至熟,加鹽和蔥花調味即可。
茯苓豆腐
材料
茯苓30克,枸杞子10克,豆腐500克,香菇、鹽、料酒、澱粉、清湯、食用油各適量
做法
1豆腐擠壓出水,切成小方塊,撒上少許鹽;香菇、茯苓均切片。將豆腐塊入高溫
食用油中煎至金黃,茯苓煎熟。
2清湯、鹽、料酒倒入鍋內燒開,加澱粉勾成白汁芡,下入炸好的豆腐塊、茯苓,與香菇片、枸杞子炒勻即成。
玉參燜鴨
材料
玉竹、沙參各50克,老鴨1隻,生姜、鹽各適量
做法
1將老鴨洗淨斬件;生姜去皮切片。
2砂鍋內加水適量,放入老鴨、沙參、玉竹、生姜片,用大火燒沸。
3再改用小火煮1個小時至熟爛,加入鹽調味即可。
五加皮燒黃魚
材料
五加皮15克,黃魚500克,面糊、黃酒、糖、醋、鹽、食用油各適量
做法
1黃魚處理干淨,兩側切花刀。
2五加皮加水煎煮2次,取湯汁備用;黃魚掛面糊,入油鍋中炸至酥脆,放碟中。
3五加皮湯汁放鍋中,加黃酒、糖、醋、鹽拌炒,至湯汁黏稠,澆在魚身上即可。
白芍紅豆鯽魚湯
材料
鯽魚1條(約350克),紅豆50克,白芍10克,鹽適量
做法
1鯽魚處理干淨;紅豆洗淨,入水中泡發。
2白芍用清水洗淨,放入鍋內,加水煎10分鐘,取汁備用。
3另起鍋,放入鯽魚、紅豆及白芍藥汁,加適量水清燉,燉至魚熟豆爛,加入鹽調味即可。
太子參燉豬瘦肉
材料
太子參、桑白皮各10克,無花果60克,豬瘦肉25克,鹽適量
做法
1太子參、桑白皮略洗;無花果洗淨備用。
2豬瘦肉洗淨,切片。
3把太子參、桑白皮、無花果、豬瘦肉放入燉盅內,加入適量開水,蓋好盅蓋,大火燉約1個小時,加入鹽調味即可。
鵪鶉蛋雞肝湯
材料
雞肝150克,枸杞葉10克,鵪鶉蛋150克,鹽4克,生姜5克,香油少許
做法
1雞肝洗淨,切成片;枸杞葉洗淨。
2鵪鶉蛋入鍋中煮熟後,取出,剝去蛋殼;生姜去皮,洗淨,切片。
3將鵪鶉蛋、雞肝、枸杞葉、生姜一起加水煮5分鐘,調入香油與鹽煮至入味即可。
……

前言/序言

順時養生,健康長壽
“鼕喫蘿卜夏喫姜,不找醫生開藥方”“夏天一碗綠豆湯,解毒去暑賽仙方”,長久以來,我國民間都流傳著這樣一些關於養生秘訣的諺語。《黃帝內經》指出:“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鼕養陰,以從其根。”《素問·金匱真言論》也提到:“五髒應四時,各有收受。”由此可見,順應四時的養生觀念早已為善養生者所推崇。我國很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養生觀念,主張養生保健必須順應四時,與自然生態形成和諧統一的狀態。一年四季,氣候輪換,自然狀況改變之下,人們的生理狀況也會受影響。在不同的時節,我們需要攝取不同的養分來滿足身體的需求。因此,要在每一個季節中保持身心健康,就需要我們根據不同的季節特征,采取不同的養生之道。所謂四季養生,就是指順應自然界春、夏、秋、鼕的季節變化,通過調養護理的方法,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四季氣候變化突出表現在“春溫、夏熱、秋涼、鼕寒”上,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在順應著這種自然的變化規律,並相應形成了“春生、夏長、秋收、鼕藏”的規律。因此,人在春夏之時,要順其自然保養陽氣,秋鼕之時,亦應保養陰氣,故有“春夏養陽,秋鼕養陰”之說。那麼,四季的進補原理是什麼?每個季節應該分別重點養護什麼?每個季節的宜、忌又是什麼?該如何飲食纔能健康長壽呢?本書將具體介紹給讀者。我們將以“養生”為先,在醫學專家、營養專家的建議下,根據四季氣候變化的不同,為讀者呈現適合春、夏、秋、鼕各個季節的有效、健康、營養的食譜。全書圖文並茂,專題部分介紹了四季養生的基本原理和知識,第一篇至第四篇介紹了春、夏、秋、鼕四個季節的養生食譜,每一個季節的養生食譜包括常見的湯類、粥類、藥茶類等,每一個食譜詳解其材料、做法、養生功效,為您提供科學、實用、全面的養生指導。同時,我們為每道湯、羹、粥、飲品等都配上了相應的精美圖片。本書結合中華傳統養生理論與現代醫學保健知識,引入先進的健康理念,並結合中國人日常的飲食習慣,全面又繫統地介紹了適宜四季的健康養生食譜,讀者可根據需要查詢。本書內容豐富、全面,養生方法、實用,希望能給每一位熱愛養生的讀者帶來福音。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