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清詞麗句細評量 文學 王學泰著 東方出版社 9787506081191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297-432
【優惠價】
186-270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8119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81191
商品編碼:68639439475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5-07-01
頁數:519

字數:412000
代碼:55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清詞麗句細評量
作者:王學泰著
代碼:55.0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06081191
印次: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本書是王學泰關於舊體詩點評、隨筆和鋻賞文。這些隨筆雜文有些針砭時弊,有對師長的緬懷,也有對社會文化現像的思考。文章包括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學養和對社會、人生與的深刻觀察。全書文筆從容,旁征博引,感情淳厚,且不失詼諧幽默。以平和心態和冷靜態度審視,做人做事的道理融彙其中,讓讀者感受到淡定、超然的力量。

  目錄
代序詩,曾經是一種精神價值
輯:當代舊體詩點評
留得詩篇自紀年
餘生幾朝夕,宜樂不宜哀——讀啟功先生詩詞
獨向吟壇樹旌旄——李汝倫與舊體詩詞創作
賦詩頗具少陵風——李汝倫的“政治詩”/024
天人互愛時方泰,物我相戕禍乃成——說熊鋻先生舊體詩 /030
鴻毛更比泰山難——老兵、建築師、文史學者、詩人和他的銅豌豆精神/036
二十世紀長恨歌——柏楊先生的舊體詩/055
不識詩仙與酒仙——讀楊憲益先生的《銀翹集》/077
學成半瓶醋,詩打一缸油——讀楊憲益先生《銀翹集》/082
獨享詩名六十年——評邵燕祥的“打油詩”/086
紺弩詩的霸氣——關於紺弩詩的風格/092
說不盡的聶紺弩——作為詩人的聶紺弩/099
聶紺弩詩三十點評/114


代序詩,曾經是一種精神價值
輯:當代舊體詩點評
留得詩篇自紀年
餘生幾朝夕,宜樂不宜哀——讀啟功先生詩詞
獨向吟壇樹旌旄——李汝倫與舊體詩詞創作
賦詩頗具少陵風——李汝倫的“政治詩”/024
天人互愛時方泰,物我相戕禍乃成——說熊鋻先生舊體詩 /030
鴻毛更比泰山難——老兵、建築師、文史學者、詩人和他的銅豌豆精神/036
二十世紀長恨歌——柏楊先生的舊體詩/055
不識詩仙與酒仙——讀楊憲益先生的《銀翹集》/077
學成半瓶醋,詩打一缸油——讀楊憲益先生《銀翹集》/082
獨享詩名六十年——評邵燕祥的“打油詩”/086
紺弩詩的霸氣——關於紺弩詩的風格/092
說不盡的聶紺弩——作為詩人的聶紺弩/099
聶紺弩詩三十點評/114
聶紺弩詩與舊體詩的命運/128
讀《聶紺弩舊體詩全編》/140
大道如天任我行——罕見的老干部詩人——牟宜之/150
第二輯:有關詩的隨筆
從柏楊獲獎說到宋琬的監獄詩/157
“烏臺詩案”及後遺癥/178
《洪憲紀事詩》中的王壬秋和楊度/229
說 “旗人”詩/244
說《欽定熙朝雅頌集》/251
清中葉的書《隨園詩話》 /262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266
公關“詩”/271
《憶秦娥》與唐代長安交通/275
不敢用比興的宋詩/279
淡: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281
跋《劫餘室詩稿》/290
第三輯:詩歌一些問題之我見
對《李白與杜甫》的一些異議/298
大儒杜甫/312
周篆和他的《杜工部詩集集解》/340
劉基的悲劇及其在詩文中的表現/355
重讀《詩經》——評《詩經名物新證》/372
明初詩歌流派論/387
第四輯:詩詞鋻賞
《賓之初筵》與周人飲酒/435
賒粳一飽見真情——杜甫《病後過王倚飲贈歌》讀賞/443
筆曲情深悼傷忠良——談吳文英的《高陽臺過種山》/451
花露易晞憶娉婷——讀吳文英的《絳都春南樓墜燕》/458
滄波故苑記別情——讀吳文英的《木蘭花慢紫騮嘶凍》/462
楓冷吳江夢芙蓉——讀吳文英的《新雁過妝樓夢醒芙蓉》/466
生動飛舞的連理海棠——讀吳文英《宴清都繡幄鴛鴦柱》/470
江南古調招楚魂——讀吳文英的《澡蘭香盤絲繫腕》/474
長安不見使人愁——讀陳經國的《沁園春撫劍悲歌》/478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讀陳經國的《沁園春詩不窮人》/483
誰雲聖達節 知命故不憂——讀陳經國的《沁園春我自無憂》/

  編輯
作者的筆觸綿裡藏針,縱橫捭闔,研究中國文化,跨越文明兩界,融合了江湖文化、遊民文化、隱士文化,見人所未見,及人所難及。本書利用古體詩鉤沉歷史人物故事,既有可讀性強的特點,又是詩詞鋻賞類作品的經典之作。

  媒體評論



詩,曾經是一種精神價值
現在詩歌已經是一種小眾藝術了,一本詩集,一種詩刊能印到千份就算多的了。前些日子評“魯迅文學獎”,發生了一個不大不小的“事件”,網上一時熱鬧,其實也隻是杯水風波而已。不論參入其中的,或是圍觀看熱鬧的,大多都是圈外人,平常與詩沒有什麼關繫,許多人連新體詩、舊體詩也分不清楚。對於得獎作品水平的爭議,人們沒有什麼興趣,關心的是,人們窺探的是“事件”內幕、背景。爭論完了,似乎什麼也沒有留下,人們隻記住了被反復說來說去的佳句——“不蒸饅頭爭口氣”。當然,這並不奇怪,全民一起向錢看的時候,詩的位序能排到哪裡呢?
一、六經之,王化之基
其實,詩歌也可以模仿著阿Q的口吻說“我們先前闊多了”!阿Q的話有沒有水分,魯迅沒有考證,我們不知道;詩,的確闊過。從西周時代開始“詩”就成為“六經”之一,它是貴族君子修課之一。孔聖人教訓他兒子孔鯉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木之名。”詩不僅具有工具性,可以用來侍奉父母,而且它還能成為個人的精神支柱,“興、觀、群、怨”就是指詩歌在人的精神生活領域的力量。一句話可以概括,那時,詩是人們的生活準則,因此,學詩、用詩是一體的。
那時學詩要學到什麼地步呢?用過去的老話說,就是要“融化在血液中,落實在行動上”,這個“行動”孔子解釋過“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意思是說,學了詩,對內要能夠處理國家大事;做外交,能夠答對如流(主客之間常常通過誦詩與對方溝通),在外交場合不至於丟丑,春秋時代在外界場合還保持著貴族的肅肅雍雍的禮儀風度,直接利益要求,往往不會赤裸裸直說,經常用詩曲折表達。這在《左傳》《國語》常有記載。用詩體現了人們的教養與風度。
我們考察先秦文獻,可以看到貴族君子、甚至沒受過多少教育的都邑中居民——國人在對話中也常常熟練地用詩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從而,我們感到那時的人行事有規範,出言有文采。例如中學課本中常選的《孟子》裡的“齊桓晉文之事”章,孟子為齊宣王分析了他看到牛被屠之前以羊易牛的心理後,齊宣王說:“詩雲‘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他人”兩句引得多好,用此贊揚孟子對自己的理解,連自己都說不清楚的,經過孟子剖析入微的解釋,顢頇的齊宣王都覺得深得我心。宋國都邑的居民出口也有文采,看來也是長期受到詩歌教育的民眾。宋鄭交戰,宋國敗績,被俘,後來逃了回來,宋國築城加強防到工地巡視。築城的國人編了歌唱道:“睅其目,皤其腹,棄甲而復(鼓著兩隻眼睛,挺著一個大肚,丟盔棄甲的將軍回來嘍)於思於思,棄甲復來(胡須滿腮,胡須滿腮,丟盔棄甲的將軍逃回來)支使他的副駕回答國人:“牛則有皮,犀兕尚多,棄甲則那(牛、犀牛都很多,盔甲丟就丟了吧)。”築城人再唱:“從其有皮,丹漆若何(縱有牛皮堆成山,沒有紅漆塗染怎麼辦)沒詞兒了,對他的手下說:他們人多嘴多,我們干不過他們,快走盡管仗打敗了,人還是很可愛的;宋國國人更可愛,他們出口成章,用詩歌挖苦執政者,表達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