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諾貝爾獎名人堂 傳記 肖寒主編 天津人民出版社 9787201072753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121-176
【優惠價】
76-110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07275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072753
商品編碼:69413018163

開本:大32開
出版時間:2012-01-01
頁數:183

字數:240000
代碼:23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諾貝爾獎名人堂
作者:肖寒主編
代碼:23.8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201072753
印次: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內容簡介
  為什麼說核裂變的發現是人類發展的雙刃劍?白色污染物是如 何被制造出來的?美麗的〇6。有什麼特殊的性質? 00丁在造福人類 的同時又帶來什麼樣的危害?原子的重量是如何被準確“稱”出來 的? “惰性氣體”是如何巧妙組合而成,它有什麼奇異的特性?凡 此種種,都被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媒媒道來,大自然原來是如此地充 滿驚奇與美妙。
   來吧,讓我們一起開啟諾貝爾化學獎的大門,領略100多位化 學家的成長歷程,窺探現代化學的發展之路,體會科學發展的神奇
吧^

  目錄
<素之謎—素的化學
獎掖後人,向科學高峰努力攀登——諾貝爾獎
素之素家族大擴展
現代煉金術——放射性物質有害嗎?
真假“兩兄弟”——同位素的妙用
原子彈建造的序幕——巨大的原子能
重氫到底有多重——氘的發現火眼金睛——物質是這樣被分離的
強強聯手——從物理化學到量子化學
衝破經典理論的束縛——量子化學的崛起
透視物質結構——原來分子是立體的
即刻起變化——快速化學反應
是誰打破了平衡——從低到高的滲透
造福人類的氨肥料——人工合成氨
絕對零度——熱力學第三定律
從不可能變成可能——氣相反應化學動力學
人類的朋友——從膠體到高分子
人類生活中的精靈——膠體
裝飾防腐助手——表面化學的作用
鬥爭中開闢道路——高分子化學的建立
高分子工業化之路——聚乙烯的合成
充滿奇跡的材料——能導電的高分子材料
隨心所欲的組合變換——有機化合物
豐富多彩的糖——糖類合成及結構
有機物合成序幕——靛藍有機合成之路
科學地位的轉變——有機試劑大功勞
夾心面包——樟腦味的二茂鐵
有機分子結構中的方向盤——神奇的手性分子
變形金剛——有機分子構像大轉變
意外中的驚喜——冠醚的發現史
足球碳分子——富勒烯
分子之舞——烯烴的復分解
生命體奧秘——生物化學
無處不在的能量——生物體中的能量傳遞
復雜中的有序——蛋白質的成分和合成
化學反應助推器——酶的妙用
遺傳奧秘——DNA、RNA和基因工程
後基因組時代生物大分子長啥樣?
健康的守護者——維生素的合成
人體健康晴雨表激素的合成
打開細胞之門——揭秘細胞膜通道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爭論一核酸酶以及DNA轉錄過程的發現
蛋白工廠——核糖體有什麼用處?
神奇的微觀——發現生命物質的結構
植物是怎樣呼吸的——光合作用

  編輯推薦

為什麼說核裂變的發現是人類發展的雙刃劍?白色污染物是如何被制造出來的?來吧,閱讀肖寒編著的《諾貝爾獎名人堂--與化學家對話》,讓我們一起開啟諾貝爾化學獎的大門,領略100多位化學家的成長歷程,窺探現代化學的發展之路,體會科學發展的神奇吧……
重磅推薦:
教青少年為人處事的故事寶庫(全9冊)
彩繪全彩注音版故事大王(彩圖版全8冊)
朱自清散文集 名家推薦 青少年必讀叢書
青少年必讀叢書:四大名著(全4冊)(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

  摘要
1901年12月10日下午4時,莊 嚴隆重的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在瑞典王 國首都宏偉的斯德哥爾摩音樂大廳舉 行,以表彰在科學事業上成績卓著的 科學家。大廳內擺滿了鮮花.座無虛 席,2000多名來賓懷著激動的心情參 加這次盛典。這就是諾貝爾獎的第一 次頒獎儀式。此後每年的12月就成了 全科學家的節日,因為諾貝爾獎是全科學家夢寐以求的榮 譽。諾貝爾獎取得巨大成功的秘密何在?隻有900萬人口的瑞典如何能在 每年的12月10日成為關注的焦點?下面將為你一一解答。
諾貝爾獎創始人一一諾貝爾,1833 年出生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他一生 致力於炸藥的研究,是在硝化甘油 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僅從事 理論研究,而且積行工業實踐。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意大 利逝世。一年前,他留下了遺囑,將部 分遺產〈92〉作為基金,以其 利息設立諾貝爾獎,並分設物理、化學、 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5項獎金,授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隨著 物理學飛速發展,誕生了一批富有 朝氣的新學科,並且了一繫列 新技術和新實驗手段的出現,揭開 了現代自然科學的序幕。在這場偉 大的科學革命中,一些化學家也樹 立了永載史冊的豐碑,居裡夫人、 索迪、海維西等人就是其中的代 表。1912年他們與盧瑟福合作, 創立了素的衰變理論,並 認為素可以以不同的原子質量的形式存在,素是不能通 過化學方法辨別和分離的,它們被稱為“同位素”。

1899年英國化學家克魯克斯在分離 鈾礦物過程中發現,一部分鈾具有放射 性,而另一部分鈾卻無放射性。其他科 學家也發現了這一現像。但是,現有的 知識還無法使他們科學地解釋這一現 像。科學家同時還發現,釷、鐳等放素不僅能產生具有放射性的物質,而且還能使與之有接觸的物質也產生放 射性,並且這種放射性還會隨著時間不斷減弱,直至消失。這些奇特 的、無法解釋的現像引起了當時 正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任教的 盧瑟福的極大興趣。他決定在這 一領行研究,並希望為此配 備一個精通化學的實驗助手。正 當盧瑟福苦苦尋覓時,恰逢索迪 到蒙特利爾大學訪問,他立刻就 被盧瑟福相中。這樣,索迪剛出 校門不久,就極其幸運地成為盧 瑟福的助手。


在接下來的研究中,他們設 計了一繫列實驗來研究釷的放射 性。他們將硝酸釷溶液用氨處 理.沉澱出氫氧化釷,過濾後檢 查干燥的沉澱物,發現其放射性 顯著降低,而將濾液蒸干後的殘 渣,卻有極強的放射性。但經過 一個月後,殘渣的放射性消失 了,而釷卻又恢復了原有的放射 性。他們還對同樣有放射性的 鐳、行實驗研究,發現它們 也存在同釷一樣的現像。由此, 他們素蟻變的假說。該 假說一經提出,立即招致物理學 界和化學界的強烈聲討。因為在 當時,學者們普遍認素 的原子不可能變成素的 原子。
由於當時許多科學家都不支持他們的假說,盧瑟福隻好趕 往英國劍橋大學,向他的導師 湯姆遜求助。湯姆遜在仔細觀 察了他們的實驗後,毫不猶豫 地支持盧瑟福的觀點。
從此,盧瑟福和索迪的開 創性工作吸引了許多年輕的科 學家在這一領行研究。人 們不斷采用各種方法從鈾、釷、錒等素中分離出一種又一種新的 素。到1907年,被分離出來並加以研究過的素30 種,甚至多到周期表中沒有可容納它們的空位。索迪根據實驗發現,在 1910年提出了的同位素假說:存在原子量和放射性不同的,但其他物 理、化學性質一樣素變種。這些變種應該處在周期表的同一 位置上,他將其命名為同位素。接著,索迪根據原子蛻變時放出。射線相 當於分裂出一個氦的正離子,放出0射線相當於放出一個電子的現像,提 出了素蛻變的位移規則。
為了驗證同位素假說和位移規則的科學性,1914年美國化學家裡查茲 完成了此項工作。1919年,英國化學家阿斯頓研制成質譜儀,使人們對同 位素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