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過好一個你說了不算的人生 張沛超著 新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408-592
【優惠價】
255-370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9169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91696
商品編碼:72106602294

代碼:49

    
    
"

精彩頁:

傳統家庭對心理的塑形作用 一個家庭、單位,好像就是一個結一樣。說得好聽一點,這可以給人提供一個安 。說得難聽一點,就是把人束縛住。我們現在努力地站在一個盡量不偏不倚的角度,來理解傳統對於家庭的塑形作用。 如果我們要談自在,需要處理的問題是:有沒有可能在家庭當中獲得自在?有一個相應的問題是:在家之外能不能獲得自在?如果我們假設自在是可以有,而且是希望有的話,我們就很難回避家庭這個問題。 每年有一個時間段,對於像我這樣的咨詢師而言,是相對比較多應激的時候,那就是春節前後。我想不用跟大家多解釋,因為在這個時候,網上的吐槽文都會像一波又一波的海浪一樣讓人目不暇接。哪怕你平時是在家之外生活,但是在春節的時候,由於一種傳統的力量,還是會被牽入家庭當中。如果你本身就是希望在家庭之外尋找自在,春節期間可能會 不自在。 當你回到家庭,或者 大一點的家族的時候,可能會體驗到你平時的自體感或者人格感有一種被碾壓的感覺。甭管你在一個大城市是怎樣的,當你回到家族之中的時候,你會 明顯地體驗到一種角色感,說得好聽點叫作使命感。其實無論是這種角色還是使命,我們都不太喜歡。因為傳統的家庭就像一個公司一樣,說是公司的話其實還比較客氣,公司裡很多權利義務還是可以說清楚的。傳統家庭當中具有某種神聖性,此處的神聖性當然是要打引號的。 無論是皇帝的家庭,還是平民的家庭,他們都是這個社會很重要的。這個家庭,對列祖列宗負有 大的責任。可能現在對於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說,對這一點已經沒有那麼切身的體驗了。但是對於有些傳統保留得比較完整的民繫,比如說潮汕民繫、客家民繫,他們把傳統家庭半神聖化的這種價值觀,保存得還是 好的。如果你們有機會的話,可以去了解一下。 一個家庭並不僅是幾個人在一起生活,他們還有很多的使命,比方說他們有繁衍的使命,有孝敬祖先的使命,有和同宗同族的人相互團結的使命,所以一個家庭被鑲嵌在一個家族或者 大的宗族裡頭。如果這個人敢不履行使命,你可以想像:這就像是被從一艘大船上給趕下去了。 我曾經有個來訪者,是客家人,他對自己的生活有一個要求:每年回去要祭祖。而且作為經商有成就的人,他們還要向宗祠和當地的學校捐錢。當他生意沒有那麼順利的時候,他是不敢回去的。 如果你沒有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傳統裡,你可能會好奇那些人跟自己有什麼樣的關繫,其實大有關繫。盡管你不見得很強烈地受到傳統的外在束縛,但是就在內心的層面,有哪幾個人敢說自己 逃離了這種傳統家庭價值觀、傳統家庭結構的影響呢?我想可能沒有那麼容易否認。 有時候你白天不覺得,但是你的夢可能都會來提示你:你仍然同你的家族有很大的關繫。現在大多數漢族人的家庭裡,一般沒有“天地君親師”這塊牌位。但是在部分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仍然能夠看到這樣一個很醒目的牌位,仍然是擺放在他們家的客廳中央的,這依舊是一個很基本的結構。 所以,一個人如果不在家庭當中,那就意味著好像整個傳統都拿他沒有辦法。他就是一個傳統社會的邊緣人,其實社會不喜歡、不歡迎這樣的邊緣人。如果這邊緣人能夠獲得足夠的經濟方面的自由度,那至少可以在外在的生活層面逃離這種家庭的影響,但是這不代表他在內心層面上一勞永逸地做到了。 我們通過哪些方面能夠看出來這一點呢?通過當事人的一些癥狀。當事人的癥狀通常細細看來,與他的家庭和家族還是有關的。 我是在深圳做心理咨詢工作,深圳的特點是有很多移民。現在的深圳人很多都是離開了家,至少在物理距離上離開了他們原有的家庭和家族。就日常生活而言,他們似乎並不受家庭或者家族的影響。但是你會發現,當他們有一些抑郁焦慮的問題的時候,這一部分往往仍然受著家庭或者家族的影響。我們就能夠看出,這種有關家庭、家族的傳統觀念,至少在他們的無意識或者潛意識裡仍然施加著作用。 甚至有一種說法叫作家庭潛意識,或者家族潛意識。也就是說家庭或者家族的成員,他們在底層仍然享受著或者分享著同一個潛意識。就像是在海底,其實本來是同一片海中的山,但是在水平面以上看到的是幾個孤立的小島。這就像是離開家族到了深圳的人一樣,看起來是離開了,但是他們生病的癥狀仍然顯示出他對於家庭或者家族的忠誠性。 這樣的例子其實不勝枚舉。一個人的父親很多年前就已經去世了。但是當事人就會有一種驚恐發作的癥狀,總是擔心自己的心髒是有問題的。後來纔發現他的父親是心肌梗死去世的。所以,這是對家庭的一種忠誠關繫,此處的忠誠是加引號的。他並不一定僅僅同在世的家庭成員聯結,哪怕是和去世的親人,仍然可以有很清晰的關聯。這是很難否認的。 正如我說的,臨床上所進行的個人的精神分析,當進行到一定程度,很自然就會變成家庭和家族分析。而一個家庭和家族分析,很自然又會擴展到社會文化的分析。這樣一來大家自然就會意識到:傳統對我的影響比我想像的要大得多。 所以,這種傳統對於我們能不能自在,其實有很大的影響。我們不大可能想像出一種與傳統 沒有關繫的自在,或者說逃離傳統的自在。如果做得到,也可能是臨時的或者不 的。 現在有一種方式就是我們會訪問自己在世的親人們,這其實就是一種家庭或家族傳記的工作。這樣的工作並不是為了發表,而是為了我們每個人。當我們發現某些聯結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對它們做些什麼,而並不僅僅是在黑暗當中被幾條繩索鎖弔著、控制著。 所以,如果我們想求得自在,我們需要理解自己的家庭,理解自己家族的傳統。這樣的話,我們纔能知道起點在哪裡,以及自己被什麼樣的因素所影響。一開始可能不那麼容易全部了解,要全部了解也很困難,因為從我們的家庭開始,到我們的祖先,其實是一條幾乎沒有盡頭的存在之鏈。 

內容提要:

本書是 心理咨詢師張沛超面向大眾讀者的原創心理學著作,彙集其多年的臨床經驗和反思。他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下中國人常見的心理問題結合起來,提出破局之法,對癥下藥,針對性強,是一部具有實用價值和積極意義的心理學讀本。全書共分為七章,主要圍繞“如何過好一個你說了不算的人生”這一話題展開論述。作者學貫東西,把西方精神分析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細致入微地從不同角度剖析心理問題的成因,並繫統性地提出修復原生家庭結構、培養承載各種情緒的能力、整合欲望資源等多種調節方法。他提倡不斷地自我覺察,回歸過去,回歸家庭,回歸自己,把困擾我們的固有問題轉化為一面透亮的鏡子,從中照見真正的自己。其解讀契合中國人的心理狀況,適合中國的文化語境,實用性強。 作者以隨性的筆觸講述專業內容,個中不乏生活中典型有趣的事例,思辨性與共情感兼具,行文間時常閃現通透豁達的智性之光。他幫助讀者一步步地追根溯源,從自己的過去中尋找癥結,由此進行自我療愈,化解內心衝突,從而 好地擁抱人性的一切存在,收獲自在人生。 

目錄:

第一章 苦與自在的心理哲學 第一節 引言 ——過好一個你說了不算的人生 /003 第二節 人生有哪三種苦 /009 第三節 四種遠離苦的方法 /015 第四節 受苦時的四種心態 /020 第二章 準備獲得療愈:擁有一顆四轉向心 第一節 四轉向心總論: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029 第二節 從未來轉向過去:你過去到底發生了什麼 /035 第三節 從外界轉向自己:你真的關心過自己嗎 /040 第四節 從行動轉向好奇:你是不是在輕舉妄動 /045 第五節 從實體轉向緣起:你為什麼常常感到痛苦 /050 第三章 對原生家庭進行精神分析 第一節 傳統家族對心理的塑形作用 /059 第二節 現代家庭中權力鬥爭的實質 /064 第三節 家族中的能量傳遞 /070 第四節 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影響 /075 第五節 現代家庭中的角色混亂 /080 第六節 夫妻雙方的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 /086 第四章 六步修復原生家庭結構 第一節 重建不曾得到過的安全依戀 /099 第二節 領悟、修通原生家庭中的情結 /105 第三節 繼承祖先的能量,孝不一定要順 /111 第四節 創建一個療愈性的新型家庭 /117 第五節 激活內在能量,讓自己生活在“完滿家庭”中 /123 第六節 從家庭情結中解脫,為了回家而“出家” /129 第五章 七情與自在 第一節 為什麼我們總是為“情”所困: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 /139 第二節 喜 /145 第三節 怒 /151 第四節 哀 /157 第五節 懼 /163 第六節 嫉 /169 第七節 望 /175 第八節 無情 /180 第九節 在情緒中活得自在 /186 第六章 六欲與自在 第一節 欲望推動著我們 /197 第二節 食欲 /203 第三節 性欲 /209 第四節 權力欲 /215 第五節 聯結欲 /221 第六節 分離欲 /227 第七節 無欲 /233 第八節 “欲”火重生 /239 第七章 心理困擾與自在 第一節 從心理問題中學會自在:覺得自己有心理問題怎麼辦 /249 第二節 認識心理問題:ABCRS模型 /255 第三節 解決心理問題的三種方法 /261 第四節 自在四願 /267 後記 /275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