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李今庸中醫科學理論研究/國醫大師李今庸醫學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132-192
【優惠價】
83-120
【作者】 李今庸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ISBN】978751321992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ISBN:9787513219921
商品編碼:10133817198

開本:32
出版時間:2015-01-01

代碼:20
作者:李今庸

    
    
"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李今庸中醫科學理論研究/國醫大師李今庸醫學叢書
  • 作者:李今庸
  • 代碼:20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 ISBN號:9787513219921

其他參考信息

  • 出版時間:2015-01-01
  • 印刷時間:2015-01-01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32開
  • 包裝:平裝
  • 頁數:200
  • 字數:147千字

內容提要

《李今庸中醫科學理論研究》一書,是當代** 的中醫經 典理論學家李今庸教授關於《黃帝內經》中醫科學基 礎理論體 繫和基本學術思想的研究。其內容涉及中醫科學的陰 陽學說、 五行學說、藏像學說、經絡學說、營衛氣血、精神津 液、六淫 學說、七情學說、升降學說、運氣學說、補法和瀉法 、疾病的 因機證治;心與神的關繫、腦病的認識、膽腑的指導 意義。其 基本學術思想的研究:認為《黃帝內經》中含有豐富 的學術指 導思想,即具有辯證思維的中醫科學理論體繫,體現 了中國古 代“天人合一”的整體論思想,體現了“無病先防, 有病防變” 的預防醫學思想,以及醫學世界是一個“變動不居” 的過程。
    書中反映了作者的博學多思和理論造詣的深厚。
     該書可供廣大中醫工作者、全國中醫藥院校師生 、西醫學 習中醫者,以及中醫學愛好者學習和參考之用。
    

作者簡介

李今庸(1925-),湖北省棗陽市人,當代**中醫學家、國醫大師,現任湖北中醫藥大學**教授。臨床上通曉中醫內、外、婦、兒及五官各科,尤以治療內科、婦科疾病見長。1957年春調至湖北省中醫進修學校(湖北中醫藥大學前身)任教。先後長期講授過《黃帝內經》《金匱要略》《難經》及《中醫基礎學》等。擅長綜合運用中醫學、校勘學、訓詁學、音韻學、古文字學、方言學、考古學、歷史學以及避諱等方面的知識,對古代中醫藥文獻及其理論知識進行繫統整理。獨撰著作有《讀醫心得》《讀古醫書隨筆》《李今庸臨床經驗輯要》《金匱要略講解》《古醫書研究》《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李今庸》《舌耕餘話》《李今庸醫案醫論精華》《李今庸講中醫經典》《古籍錄語》等;主編有《新編黃帝內經綱目》《金匱要略講義》《湖北醫學史稿》《奇治外用方》《內經選讀》《黃帝內經索引》《中醫學辯證法簡論》等;還發表了《中醫藥學應以東方文化的面貌走向現代化》《試論我國“天人合一”思想的產生及中醫藥文化的思想特征》等上百篇論文。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為首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2006年獲此項繼承工作“突出貢獻獎”。2013年1月被確定為**首批老中醫藥專家中醫藥傳承博士後合作導師。

目錄

中醫學理論體繫的形成
《黃帝內經》在東方醫學科學中的重要地位
“整體論”是中醫藥學的哲學基礎
試論我國“天人合一”思想的產生及中醫藥
文化的思想特征
中醫**不可分割
中醫學的陰陽學說
中醫學的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與中醫學
藏像學說及其產生的客觀基礎
藏像學說是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
心與神的關繫
用唯物史觀正確認識醫學科學發展史
中醫學對腦的認識
淺談膽府
對中醫藥學“氣”理論研究的偉大意義
精、神、氣、血、津液的內在聯繫
中醫學的六淫學說
中醫學的七情學說
中醫學的升降學說
中醫學的運氣學說
營氣的生成、運行和作用
陰陽經脈各有氣血多少
中醫學辨證論治體繫
補法和瀉法的辯證關繫
論我國文字學知識之意義
“穴位”在人身中的重要意義
從文化的角度論中醫藥學的發展方向
中醫學的歷史發展
關於“辨證”與“辨病”(筆談)
動態利用現代檢測手段促進中醫發展
校勘法中的理校作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