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制度證成:問題和進路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872-1264
【優惠價】
545-790
【作者】 任俊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5224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52246
版次:1

商品編碼:12780956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19
字數:234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任俊

    
    
"

內容簡介

在政治哲學中,理論家不僅要提出制度設計的正義原則,而且還要為這些原則提供有說服力的證成。缺少一個制度證成的理論框架,正義理論就是不完整的。於是,產生了進一步的問題:如何對制度原則進行道德證成?如何檢驗制度原則的合理性?自羅爾斯的《正義論》發表以來,社會制度的證成方式問題激發了大量的哲學討論。通過對功利主義、契約論、能力進路這幾種制度證成理論的繫統梳理和批判性考察,我們可以發現:盡管受到無數的質疑和批評,羅爾斯版本的契約論如果得到恰當理解的話,仍然可以被視為一個有吸引力的理論選項。

作者簡介

任俊,哲學博士,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倫理學和政治哲學的研究。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和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各一項。近年來,作為作者,在《世界哲學》《哲學分析》《道德與文明》《天津社會科學》《華東師範大學學報》《上海師範大學學報》《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等國內知名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十餘篇。其中,三篇論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一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

目錄

第一章 道德哲學中的證成問題
第一節 古代倫理學和現代道德哲學
一 倫理學對美德的追求
二 倫理和道德的差異
三 歷史語境和問題意識
第二節 道德證成的第一個層次:道德內部的證成
一 作為證成對像的行動和制度
二 作為證成標準的道德原則
三 道德原則不是生活指南
第三節 道德證成的第二個層次:對道德的證成
一 規範性問題
二 證成(justification)VS說明(explanation)
三 行動者視角的重要性

第二章 關於社會制度的證成問題
第一節 社會制度的道德重要性
一 社會制度對個人的影響
二 社會制度和背景正義
第二節 為制度進路辯護:反駁科恩對羅爾斯的一個批評
一 科恩對制度進路的批評
二 制度進路會允許嚴重的經濟不平等嗎?
三 制度進路不符合正義社會的要求嗎?
四 社會基本結構概念的界定會導致困境嗎?
第三節 政治哲學視野中的制度評價
一 正當性與證成性
二 當代政治哲學家視野中的制度評價問題
三 證成性的兩個主要方面:正義和穩定

第三章 功利主義的制度證成
第一節 早期功利主義的制度關切
第二節 功利主義的理論結構
一 目的論和後果論
二 福利主義
第三節 對功利原則的論證及其問題
一 基於個人理性選擇的論證
二 訴求直覺的論證

第四章 契約論的問題域轉換
第一節 政治義務
第二節 對政治義務的契約論解釋
第三節 當代契約論的問題域:道德證成
第四節 政治義務和道德證成是兩個不同的論題

第五章 契約論證成的兩種進路:高蒂爾和羅爾斯
第一節 高蒂爾的道德契約論
一 契約論VS約定論
二 高蒂爾契約論的結構
第二節 阿瑪蒂亞·森對“理性人假設”的批評
一 自利不是理性選擇的唯一考量
二 自我目標並非理性選擇的唯一基礎
三 批判性反思:理解理性概念的新視角
四 對“批判性反思”的批判性反思
第三節 重新理解羅爾斯的契約論思想
一 原初狀態表征良序社會
二 對制度正義的論證:講理的同意
(reasonable agreement)
三 對制度穩定性的論證:理性的同意
(rational agreement)
……
第六章 為羅爾斯的契約論辯護
第七章 能力進路的正義理論及其面臨的挑戰
結語
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制度證成:問題和進路》:
首先,應當承認,道德聖賢的確不是一個值得追求的、有吸引力的理想。何謂道德聖賢?根據蘇珊·沃爾夫(Susan Wolf)的描述,道德聖賢是指這樣一個人:他的生活受制於一個提升他人或社會整體福利的承諾(commitment),他的每個行動都盡可能地追求道德的完善。如果道德成為一個人的頭等大事,那麼,非道德的價值就難以有充分的機會得到實現,而它們的存在對於一個豐富完滿的人生是不可或缺的。從實踐上說,道德聖賢(如果有的話)全心全意地致力於道德的事業,他會竭盡所能地照料病人、救濟窮人,而沒有時間和精力讀書、運動、社交、戀愛,這樣的生活必然是蒼白貧乏的,我們慶幸自己過的不是這種生活,也不希望自己關心的人過這種生活。道德聖賢不會冒犯他人,不會使他人感到不快,但他顯得平淡無奇、缺乏魅力,而理想人格不僅應該是道德上好的(無需達到至善),而且在非道德的領域也有卓爾不群的一面。
此外,問題不隻是道德聖賢的生活不夠豐富完滿,實際上,將任何單一的價值當作生活的全部都會帶來這個後果。關鍵在於,道德主宰生活的方式不同於其他類型的價值和關切主宰生活的方式,道德聖賢的生活不同於一個執著的科學家過的那種生活。就後一種情形來說,一個人從事某項活動的欲望極其強烈,以至於他願意為此放棄追求生活中的其他樂趣。相比而言,道德完善的欲望不隻是心理強度更大,而且還被視為是一個更高級的欲望,與它不一致的目標和欲望遭到貶低、壓抑。當然,考慮到一個人可能在選擇道德聖賢的人生理想之前已經發展了一些興趣和能力,道德至善的理想與非道德領域的卓越之間並不存在邏輯上的不融貫。為了解除更多病人的痛苦,他可能努力鑽研醫術,發揮醫學方面的特長;為了給地震災民募集善款,他也許會舉辦慈善義演,施展音樂纔能。但是,對道德聖賢而言,具有這些能力和素質隻是一個幸運的巧合,對之加以運用隻是實現道德至善的一個手段,“它們無法被當作實現人類善(human good)的一個獨特、獨立的方面,因其自身得到鼓勵。”總之,在大多數情況下,道德聖賢缺少某些本身就值得追求的品格。道德完善與非道德的美德(nonmoral virtues)之間存在緊張,而後者對於良好生活的重要性和地位獨立於前者。
現在我們的焦點是:道德理論是否如這些批評者所言,蘊含了道德聖賢的理想?道德理論要求行動者成為道德聖賢嗎?我認為,道德理論不提供生活指南,不要求行動者根據道德原則來決定所有行動的選擇。一個人即便接受了功利主義,也不必時時刻刻把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原則當作行動的目標。現代道德哲學要處理的基本問題不是“人應該如何生活”“什麼是最好的生活”“應當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而是“如何與那些具有不同生活方式和理想的人們共同生活”“如何正當地行動”“如何設計出正義而穩定的社會制度”。當然,這並非否認前面的那一繫列問題的重要性。對於這些問題,每個人都能做出自己的合理回答,無需像古代哲學家那樣,通過形而上學來給出唯一可靠的答案。事實上,在私人生活的領域,比如說規劃職業生涯、安排閑暇時間、選擇終身伴侶,我們考慮的是自身的興趣、欲望、品味、志向、能力。這時,道德正當性不是一個主要的考量,甚至在一般情況下根本不相關。在這些問題上,我們不應該期望道德理論提供教益。
歸根到底,道德理論是對道德證成問題的一種回應。隻有當行動具有道德相關性,它的道德正當性受到挑戰,道德證成的問題纔產生;隻有當道德證成的問題產生,道德理論提供的原則纔可能發揮作用。經常有人抱怨說,許多瑣碎的、非道德的準則,諸如“每個月的最後一天理發”“八月份的星期一永遠喫素”都可以通過絕對命令的檢驗,因為它們都能始終一貫地被普遍化。然而,一個正常的行動者根本不會把和道德無關的行動準則納入到絕對命令的程序中。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證成(justification)通常被認為是一個知識論的概念。知識論中的證成,是指一種認知的證成,即證明某個信念或命題為真。然而,事實上,證成不僅是一個知識論的問題,同時也是實踐哲學中的重要問題。實踐哲學中的證成,主要是指一種道德上的證成。道德證成的對像可以是行動、規則、制度等。實踐哲學中的證成問題分為兩個層次:道德內部的證成(justification within morality)和對道德的證成(justification of morality)。對第一個層次證成問題的回答,尋求一般的道德或正義的標準,屬於規範的道德和政治理論;對第二個層次證成問題的回答,涉及對道德本性和規範性的理解倫理學。本書主要關注第一個層次的證成問題。
社會制度的道德重要性毋庸置疑。無論是實踐導向的政治決策者,還是理論導向的政治哲學研究者,都對制度的重要性產生過深刻的認識。鄧小平在總結“文革”的經驗教訓時,說過一段非常著名的話:“我們過去發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明確指出:“正義的首要主題是社會基本結構,或更準確地說,是主要的社會制度分配基本權利和責任,劃分社會合作產生的利益的方式。”在包括羅爾斯在內的大多數政治哲學家看來,社會基本制度是研究社會正義的首要切入點。在政治哲學領域,理論家們很少關注個人應當如何行動,他們真正感興趣的問題是:社會制度應該如何設計?制度設計應該遵循哪些正義原則?提出制度設計的正義原則隻是哲學關注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為這些原則提供有說服力的論證。缺少一個制度證成的理論框架,正義理論就是不完整的。於是,產生了進一步的問題:如何對制度原則進行道德證成?如何檢驗制度原則的合理性?
自1971年羅爾斯的《正義論》發表以來,社會制度的證成方式問題激發了大量的哲學討論。在此之前,功利主義作為一種制度證成的進路,在西方政治哲學的傳統中占據統治地位。這個理論將“總體利益的最大化”作為檢驗制度正義的標準。眾所周知,羅爾斯最為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復興了一度沉寂的契約論傳統,並以此來取代功利主義。近年來,當代著名哲學家努斯鮑姆(Martha C.Nussbaum)對羅爾斯版本的契約論提出了全面繫統的批評,並在此基礎上構建了一種新的制度證成理論——能力進路(capability approach)。努斯鮑姆從人的尊嚴觀念出發,列出了一份包括十項核心能力的清單。她將公民是否在最低限度上擁有這些核心能力,視為制度證成的標準。在強調結果導向方面,能力進路接近於功利主義;在強調公民個人的尊嚴和福祉方面,能力進路又接近於契約論。作為一種新興的正義研究的進路,能力進路得到了學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討論。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