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涼山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叢書(第三輯)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860-1248
【優惠價】
538-780
【作者】 王顯暉阿牛木支安圖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619464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6194645
版次:1

商品編碼:12088443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6-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84
字數:208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王顯暉,阿牛木支,安圖

    
    
"

內容簡介

《涼山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叢書(第三輯)》涉及民俗、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音樂等三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包括涼山彝族尼木措畢祭祀、彝族銀飾制作技藝、邛都洞經音樂。
《涼山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叢書(第三輯)》首次全面詳實地介紹了各種文化遺產的形成衍變、發展脈絡、基本內容、表現形態、基本特征、價值與功能、代表性傳承人存續狀況,以及傳播與影響,並輔以曲譜、照片等大量珍貴的圖片資料,大大增強了全書的資料性、學術性和可讀性。

作者簡介

王顯暉,男,漢族,1968年1月生,四川省冕寧縣人,大學本科畢業。曾任冕寧縣教育文化局局長,中共冕寧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中共冕寧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中共寧南縣委副書記,中共會理縣委副書記、縣長。現任涼山州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黨組書記、局長。兼任涼山州申報世界遺產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涼山州申報世界遺產工作委員會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局際聯席會議召集人。

阿牛木支,男,彝族,1967年3月生,四川省喜德縣人,碩士,二級教授。現任西昌學院民族團結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彝語言文化學院理科教研室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四川省教學名師,四川省勞動模範,四川省高校十佳青年教師,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評委,四川省專家評(審)議委員會成員,涼山州申報世界遺產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等課題8項,出版《當代彝文文學研究》《彝族克智譯注》《涼山彝族漆器文化研究》等著作26部,發表論文130餘篇,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等國家、省級成果獎10項。

安圖,男,彝族,1972年10月生,四川省普格縣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在職研究生、四川省委黨校公共管理專業在職研究生。曾先後任中共涼山州委宣傳部新聞出版科副科長,涼山州文化局文化市場稽查隊隊長,州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科科長,涼山州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中共布拖縣委常委等職務。兼任涼山州申報世界遺產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涼山州申報世界遺產工作委員會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局際聯席會議成員。曾主編《放歌大涼山》《涼山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叢書·第1輯》《火把·家園》《彝族火把節人文電視紀錄片》等著作。先後發表論文、散文、新聞作品等400餘篇,其作品《朵洛荷》曾獲國家文化部設立的政府社會文化獎——“群星獎”,論文多次獲州政府哲學社會科學獎等獎項。2009年獲國家文化部“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涼山彝族尼木措畢祭祀
第一節 概述
一 尼木措畢祭祀及其種類
二 尼木措畢祭祀歷史淵源
第二節 尼木措畢祭祀的角色和用物
一 形形色色的角色
二 祭祀用物
第三節 尼木措畢祭祀的儀程儀軌
第四節 尼木措畢祭祀的程式及內容
一 青棚活動:慶典與狂歡
二 咒鬼:掃清儀式障礙的序曲
三 制靈:無形祖靈化有形靈牌
四 祭靈:敬祖盡孝的典禮
五 淨靈:除穢祛病與解祟除孽
六 挽魂:生死兩茫茫
七 婚媾與接種:繁榮與發展的願望
八 送靈:祖界的團聚
第五節 尼木措畢祭祀的特征
一 程式性
二 家族性
三 像征性
四 知識傳播性
五 娛樂性
六 地域性
第六節 尼木措畢祭祀的價值與功能
第七節 抒情與述源:畢摩經籍的語言藝術
一 畢摩經籍詩歌的類別
二 抒情與述源:畢摩詩歌的語言藝術
第八節 尼木措畢祭祀的傳承與承續狀況
一 畢摩職業及其傳承方式和工具
二 畢摩及文化承續現狀

第二章 彝族毛紡織及擀制技藝
第一節 毛紡織及擀制技藝概述
一 毛紡織及擀制技藝的歷史淵源
二 毛紡織及擀制技藝的分布區域
三 毛紡織及擀制技藝的傳承與變遷
四 毛紡織及擀制技藝傳承人的存續狀況
第二節 毛紡織及擀制技藝流程
一 羊毛粗加工
二 毛紡織技藝
三 毛擀制技藝
第三節 毛紡織品與毛擀制品
一 毛紡織品
二 毛擀制品
第四節 毛紡織及擀制技藝的特征
一 民族性
二 審美性
三 活態性
四 流變性
第五節 毛紡織及擀制技藝的價值與功能
一 毛紡織及擀制技藝的價值
二 毛紡織及擀制技藝的功能

第三章 藏族趕馬調
第一節 《趕馬調》概述
一 《趕馬調》的形成與發展
二 《趕馬調》的分布區域
三 《趕馬調》傳承人存續狀況
第二節 《趕馬調》的表演形式及基本內容
一 《趕馬調》的表演形式
二 《趕馬調》的基本內容
第三節 《趕馬調》的特征
一 《藏族趕馬調》的代表性與標題性
二 《趕馬調》的藝術形式與內容的風格特征
三 《趕馬調》文化的獨特性和共同性
四 兩個歌種水乳交融的特征
第四節 《趕馬調》的價值與功能
一 《趕馬調》的價值
二 《趕馬調》的功能
第五節 《趕馬調》的傳播與影響
一 《趕馬調》的傳播
二 《趕馬調》的影響

參考文獻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涼山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叢書(第三輯)》:
在儀式中,我們可以集中地看到這個民族精神文化風貌,體察到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對人生的看法,看到他們在面對困難時怎樣通過儀式生活凝聚集體的力量、信仰的力量爭取生存和發展。更重要的是,“尼木措畢祭祀”是民間傳統教育有力的傳播載體。在學校教育尚未能全部覆蓋的山地腹心地區,傳統儀式教育仍然占主導地位,即使現代文明的學校教育發展到了高度普及的階段,一個民族自古相沿的傳統儀式教育也具有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輔助功能。
第六,在許多古老的原生民俗傳統消失於歷史長河中,僅能靠一些蛛絲馬跡的記載來回憶時,彝族“尼木措畢祭祀”以活態的形式得以保留,對於追溯史前文化具有極高的民俗學價值。按照彝族習俗,在喪葬儀式中,對老年人的葬禮最為隆重,這是由於老人生前在社會上處於受人尊敬的地位所致。火葬主要包括備喪、議葬、祭奠、指路、起靈、化形、聚食等程序。一般情況下,當老年人享盡天年時,死亡在彝人看來就是一種自然現像和人生規律,正如“筍殼離開竹筍,枯葉離開樹枝”那樣自然,人們是沒有力量來加以阻止的。因而彝人對老年人的去世,就像送走一個遠方的貴客一樣自然、隆重而不過分悲痛,而火葬或其後擇日舉行的“尼木措畢祭祀”活動時通行賽馬、鬥牛、鬥羊、摔跤、口頭論辯、選美等傳統民俗活動,為祭儀增添了隆重、熱烈的氣氛。無論是多彩紛呈的盛裝服飾演示,還是戰爭、狩獵場面的模仿活動,或是遠古生產生活場面的表演,或是接人待客等社交禮儀,都具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它既是古代彝族民眾生活史的延續與再現,又是古老民俗傳統的遺留,對於研究彝族風俗淵源、發展與流變等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如舞樂送靈以像征的形式表現死者生前所從事的畜牧、耕作勞動世代相傳,後繼有人。這些民俗活動都表明了彝人對待死亡的積極態度,彝族文化向來重生,均以肯定現實生命的存在為前提。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涼山不僅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也是四川省民族類別最多、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區。境內居住著彝、漢、藏、蒙古、納西、傈僳、苗、布依、回、滿等14個世居民族。一直以來,是“藏彝民族走廊”的核心區域。
特殊的地理環境使涼山形成了一個天然的獨特區域,不僅為千百年來繁衍生息於其間的各個民族提供了生存空間與活動舞臺,而且使各兄弟民族在這片土地上共同創共生文明完好地存續下來。諸如充滿神性的彝族畢摩與蘇尼文化、色彩亮麗的彝族漆器文化、矜持內斂的彝族服飾文化、飄逸婉轉的彝族民歌文化、激情昂揚的彝族火把節慶文化、洋溢陰柔之美的摩梭人母繫文化、深深鐫刻山地特質的傈僳族文化、神秘莫測的藏族爾蘇人圖畫文字等地域性特色文化都綻放著獨特的文化光芒,並因其內涵底蘊厚重,表現形式豐富多樣,風情濃郁古樸,在國內外都具有較大的影響力。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涼山各族兒女長期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的智慧與文明的結晶,也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傑出代表。它完整地凝聚著涼山各族人民千百年來形成的文學、美學、藝術、宗教、政治、哲學、習俗及傳統知識等方面的傳統觀念和思維方式,在民間有廣泛的影響力和較高的認同度。
近年來,在中共涼山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州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努力下,涼山的非遺保護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始終保持引領四川省非遺保護的第一方陣。早在2010年就頒布了《涼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首個專門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實施立法保護的地區:率先創辦了“涼山非遺”網站和《涼山非遺》內部性資料,啟動了《涼山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叢書》的編纂工作和“中國首張彝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音樂專輯”編錄工作;以整體性保護的思路率先評審公布了州本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創新性提出非遺保護“四個一”工作思路,即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為試點,每項非遺項目出版一本圖書、一部畫冊,拍攝一部搶救式人文電視紀錄片,創建一個傳承傳習基地。
目前,涼山州擁有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名錄18項,省級代表性項目名錄105項,省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3個,省級非遺傳習基地2個,州級代表性項目名錄222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彝族火把節被國家文化部遴選推薦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國家文化部從1517項國家級非遺名錄中唯一遴選推薦申報的項目,不僅在全球視野下廣泛提升了彝族火把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而且為地區和國家的文化遺產保護起到裡程碑式的重要作用。
當前,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涼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越來越大的衝擊,一些依靠口傳心授,並高度融人人們生產生活纔能得以傳承的文化遺產正在不斷消失,許多傳統技藝瀕臨消亡,大量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的珍貴實物與資料,遭到毀棄或丟失。各地區農村外出務工青年人數與日俱增,人口流動性增強。加之各地文化生態環境急劇惡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礎理論與實踐研究滯後,不能適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繼承與發展的需要。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非遺保護工作的開拓性和持續性,因此,涼山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任重道遠。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