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策略博弈(第四版)/經濟科學譯叢,“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707-1024
【優惠價】
442-640
【作者】 阿維納什·迪克西特蘇珊·斯克絲戴維·賴利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8005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80059
版次:1

商品編碼:12863964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經濟科學譯叢,“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
外文名稱:Games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0-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04

字數:778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阿維納什·迪克西特,蘇珊·斯克絲,戴維·賴利

    
    
"

內容簡介

在《策略博弈(第四版)/經濟科學譯叢,“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中,作者運用標準的博弈論方法,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的智慧、經濟活動中的競爭與合作、政治活動中的技巧、軍事活動及戰爭中的策略等的演繹,繫統而簡要地介紹了博弈論的基礎知識,語言生動詼諧,故事精彩有趣,使得讀者在漫遊於引人入勝的故事情景中的同時,可以通過博弈論的精致分析工具去了解其所以然。
《策略博弈(第四版)/經濟科學譯叢,“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已再版多次, 是美國非常流行的基礎博弈論教材。與第三版相比, 第四版的主要創新是混合策略。第四版將簡單主題與復雜主題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合並成有關混合策略的一章;改善並簡化了博弈信息的處理方法;增加了對廉價磋商的闡述和例證;釐清了利益同盟與真誠交流之間的關繫。第四版將信號傳遞和甄別的案例分析放在更靠前的章節,從而可以讓讀者更好地明白這個主題的重要性,並且為更正式的理論學習做好準備。其他章節也大都做了更新、完善、重新組織以及合理化。

作者簡介

阿維納什·迪克西特(Avinash Dixit) 美國當代負盛名的經濟學家之一,1968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1977年當選計量經濟學會院士,自1981年起一直在普林斯頓大學任經濟學教授,同時被世界多所知名大學聘為客座教授,曾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學任教。1992年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2001年任美國計量經濟學會會長,2002年任美國經濟學聯合會副會長,2005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研究領域廣泛,在微觀經濟理論、博弈論、國際貿易、產業組織、增長和發展理論、公共經濟學以及新制度經濟學等多個領域有重要建樹。

蘇珊·斯克絲(Susan Skeath)美國北佛羅裡達大學勞資關繫學Richard de Raismes榮譽教授,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勞動關繫與人力資源管理課程。

戴維·賴利(David Reiley)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信息學院副教授,目前致力於實地實驗在經濟學和其他社會科學領域的應用。曾任谷歌公司工程師。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通過《策略博弈》-書,世界各地學生都能分享對這一領域的初步了解。與隻有理論概念而沒有啟發性例子的書相比,書中各種精彩的案例使得讀者更容易記住所學的東西。
——約翰·納什(John Nash),普林斯頓大學,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了解博弈論可以改變你一生的思維方式。《策略博弈》一書是一把萬能鑰匙,能夠令人輕松愉悅地了解21世紀的新興文化。
——保羅·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麻省理工學院,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策略博弈》一書內容詳盡、表述準確並極具趣味性,為初學者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
——文森特·克勞福德(Vincent Crawford),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和牛津大學經濟學繫

★《策略博弈》一書非常出色,為學生提供了與他們息息相關的案例。這本書不僅能夠讓學生受益良多,而且能夠加深他們對博弈論的理解。
——麗莎·卡爾森(Lisa Carlson),愛達荷大學學政治學繫

★《策略博弈》一書的優點在於它通俗易懂的寫作方式:另一優點是它強大的應用性,比如它有關邊緣政策和投票等章節特別適用於政治學課程。
——喬納森·伍恩(Jonat.han Woon),匹茲堡大學政治學繫

目錄

第1部分 導論與一般性原理
第1章 基本思想與範例
1.1 何為策略博弈?
1.2 策略博弈的一些例子與故事
1.3 學習《策略博弈》的策略
第2章 如何思考策略博弈?
2.1 決策與博弈
2.2 博弈分類
2.3 一些術語與背景假設
2.4 博弈論的用處
2.5 後續章節的結構
2.6 總結

第2部分 概念與技巧
第3章 序貫行動博弈
3.1 博弈樹
3.2 用博弈樹求解博弈
3.3 增添更多的參與人
3.4 行動順序的優勢
3.5 添加更多的行動
3.6 逆推實驗
3.7 《幸存者》遊戲策略
3.8 總結
第4章 同時行動博弈:離散策略情形
4.1 離散型策略同時行動博弈的描述
4.2 納什均衡
4.3 占優策略選擇
4.4 最優反應分析
4.5 三人參與的博弈
4.6 純策略博弈的多重均衡
4.7 不存在純策略納什均衡的情形
4.8 總結
第5章 同時行動博弈:連續型策略、討論與證據
5.1 純策略是連續型變量的情形
5.2 對納什均衡概念的批評性討論
5.3 可理性化
5.4 納什均衡的經驗證據
5.5 總結
附錄 尋找最大化函數的值
第6章 同時行動與序貫行動並存的博弈
6.1 同時行動與序貫行動並存的博弈概述
6.2 在博弈中改變行動順序
6.3 分析方法的改變
6.4 三人博弈
6.5 總結
第7章 同時行動博弈:混合策略
7.1 什麼是混合策略?
7.2 混合行動
7.3 納什均衡作為一個信念與反應繫統
7.4 非零和博弈中的混合策略
7.5 混合策略均衡的一般性討論
7.6 當一個參與人有三個或更多純策略時的混合
7.7 當參與人雙方都有三個策略時的混合
7.8 在實踐中如何使用混合策略?
7.9 混合策略的證據
7.10 總結

附錄 概率與期望效用
第3部分 某些更為廣拓的博弈與策略類型
第8章 不確定性與信息
8.1 不完美信息:涉及風險
8.2 非對稱信息:基本思想
8.3 直接溝通或廉價磋商
8.4 逆向選擇、信號傳遞與甄別
8.5 勞動市場中的信號傳遞
8.6 兩個參與人的信號傳遞博弈均衡
8.7 總結
附錄 對風險的態度與貝葉斯定理
第9章 策略性行動
9.1 策略性行動的分類
9.2 策略性行動的置信度
9.3 承諾
9.4 威脅與許諾
9.5 一些額外的議題
9.6 建立置信度
9.7 反策略性行動
9.8 總結
第10章 囚徒困境與重復博弈
10.1 基本博弈(復習)
10.2 解法Ⅰ:重復
10.3 解法Ⅱ:懲罰與獎勵
10.4 解法Ⅲ:領導
10.5 實驗證據
10.6 真實世界的囚徒困境
10.7 總結
第11章 集體行動博弈
11.1 雙人集體行動博弈
11.2 大群體中的集體行動問題
11.3 溢出或外部性
11.4 思想簡史
11.5 “救命!”:有混合策略的懦夫博弈
11.6 總結
第12章 進化博弈
12.1 研究框架
12.2 囚徒困境
12.3 懦夫博弈
12.4 安全博弈
12.5 種群中含有三種表現型
12.6 鷹鴿博弈
12.7 群體互動與物種間互動
12.8 合作與利他的進化
12.9 總結
第13章 機制設計
13.1 價格歧視
13.2 一些術語
13.3 成本加成與固定價格契約
13.4 關於信息披露機制的例證
13.5 努力激勵:最簡單的情形
13.6 努力激勵:例子與擴展
13.7 總結

第4部分 在特定策略情形下的應用
第14章 邊緣政策:古巴導彈危機
14.1 對事件的一個簡要敘述
14.2 一種簡單的博弈論解釋
14.3 考慮更多復雜性後的博弈
14.4 概率威脅
14.5 邊緣政策博弈的操作
14.6 總結
第15章 策略與投票
15.1 投票規則與程序
15.2 投票悖論
15.3 投票制度的評估
15.4 投票的策略性操縱
15.5 中位投票者定理
15.6 總結
第16章 投標策略與拍賣設計
16.1 拍賣的類型
16.2 贏家的詛咒
16.3 投標策略
16.4 全部投標者都要支付的拍賣
16.5 如何在拍賣中進行銷售?
16.6 需要思考的其他問題
16.7 其他讀物
16.8 總結
第17章 談判
17.1 納什的合作解
17.2 可變威脅的談判
17.3 輪流出價模式一:總價值的損失
17.4 實驗證明
17.5 輪流出價模式二:不耐煩
17.6 在談判中操縱信息
17.7 多項議題的談判與多邊談判
17.8 總結
譯後記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我們編著的這本教科書是基於入門或基本水平的一年級或二年級大學生的策略博弈教學展開的。學生僅需具備高中數學的基礎,而無須掌握策略博弈所涉及的經濟學、政治科學、生物進化學等學科知識。我們的目標取得了超出預期的成功,現在存在很多類似的課程,但在20年前它們並不存在,而其中的一些課程的確是受我們的教科書所啟發。詮釋成功的一種更好的表現便是,競爭者和模仿者出現在市場當中。
然而,成功並不意味著自滿,為了響應教師和學生在這些課程中的反饋以及我們自己使用的經驗,我們持續改進每個新版本的教材。
第四版的主要創新涉及混合策略。在第三版中,我們用兩章來討論這個問題,分為簡單和復雜兩個主題。簡單主題包括2×2博弈混合策略均衡的解及其意義;復雜主題涉及博弈中兩個以上純策略的一般混合理論,其中有的純策略可能不會出現在均衡中。但是我們發現教師很少會用到後一章的內容。我們這一版將簡單主題與復雜主題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合並成有關混合策略的一章(第7章)。
我們改善並簡化了博弈信息的處理方法(第8章)。我們增加了對廉價磋商的闡述和例證,釐清了利益同盟與真誠交流之間的關繫。我們將信號傳遞和甄別的案例分析放在更靠前的章節,從而可以讓讀者更好地明白這個主題的重要性,並且為更正式的理論學習做好準備。
在後面的章節中,有些博弈的應用非常簡單,不用畫出博弈樹或支付表就能闡釋清楚。但是這樣會弱化前面關於方法論的章節與後面關於應用的章節之間的聯繫。我們這一版對這些應用給出了更多的推理方法。
我們對習題集做了進一步的完善。與第三版一樣,每一章的習題均分為兩類:已解決的和未解決的。在大部分情況下,這兩類習題集是相互呼應的:對於每道已解決的習題,都會相應地有一道未解決的習題。未解決的習題是已解決的習題的變體,讓學生可以進一步練習。所有讀者都可以在官網wwnorton. com/studyspace/disciplines/econom-ics. asp上獲得每一章中的已解決習題的答案。每一章中未解決習題的答案隻有采用這本教材的教師可以查看。教師可以與出版社聯繫,獲取教師專用的網站。在每個已解決和未解決習題集中,有兩種類型的習題。一種習題旨在幫助學生復習和訓練本章所使用的技術。另一種習題(也是我們覺得最有教育價值的)旨在幫助學生逐步學會構建博弈論模型,並用於分析問題。這種經驗首先從已解決習題中獲得,然後在對應的未解決習題中重復,這樣會非常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策略思考技能。
其他章節也大都做了更新、完善、重新組織以及合理化。最大的變化出現在有關如下內容的章節:囚徒困境(第10章)、集體行動(第11章)、進化博弈(第12章)以及投票(第15章)。我們刪去了第三版的最後一章(市場與競爭),因為以我們的經驗,沒什麼人會用到它。想要了解這部分內容的教師可以去看第三版。
我們對本書前幾版的讀者所提供的所有反饋意見和建議表示感謝;在前幾版的前言中我們已對他們表示了感謝。很多教師在課堂上使用了本教材,還有些讀者閱讀了本書全文或部分內容。他們提出的真知灼見和建設性的意見使得本書的內容和寫作更加完善。在第四版中,我們還受益於以下學者的廣泛評論:Christopher Maxwell(波士頓大學),Alex Brown(得州農工大學),Jonathan Woon(匹茲堡大學),Klaus Becker(得州理工大學),Huanxing Yang(俄亥俄州立大學),Matthew Roelofs(西華盛頓大學),De-bashis Pal(辛辛那提大學)。感謝你們!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