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廬山禪行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三聯書店
【市場價】
529-768
【優惠價】
331-480
【作者】 楊振雩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6650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66503
版次:1

商品編碼:12827704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0-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3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楊振雩

    
    
"

編輯推薦

本書是作者於廬山棲賢寺體味禪林、修心之旅的隨筆集。廬山作為佛教名山歷史悠久,棲賢寺位列廬山五大叢林,底蘊深厚。作者住寺日久,見往來僧眾,聞晨鐘暮鼓,心有所感,一一記錄。


內容簡介

《廬山禪行》是作者於廬山棲賢寺體味禪林、修心之旅的隨筆集。廬山作為佛教名山歷史悠久,棲賢寺位列廬山五大叢林,底蘊深厚。作者住寺日久,見往來僧眾,聞晨鐘暮鼓,心有所感,一一記錄。

作者簡介

楊振雩,1936年8月生,廬山市人。1984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中文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高級記者。2002年,出版散文集《饑餓的蘆葦》(中國文聯出版社)。2012年,出版散文集《本命之年》(作家出版社)。2014年,出版散文集《廬山往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目錄

自序
前言
日暮但聞鐘

鐘鳴板響
寺廟一日
早課
金芙蓉
花香見佛
老畫家
擊鼓
石人峰上誦經聲
浴佛節
文人畫
手印
寺多林木
明天再講吧
這裡香
打板聲
皈依
二十四潭明月
一件披風
閉關房
兩位女畫家
得麽
聽水
棲賢四季
小沙彌
寺月
曉夢
小木屋
流浪的日子
去棲賢寺看雪
大白狗
夜訪五乳寺
住山
灰色的兔子
相忘於江湖
參話頭
石佛寺住茅
畫功告成
古琴
雕像
學童
制香
費老素描
玉淵放生
禪人無異相
夢中見佛
觀音橋下水
風雨根

雲水禪心
從把茅蓋頭開始
有情來下種
明天是個好日子
“老龍王”
抄血經
紅學僧家

因指見月
智常開法
行因崖居
曉舜忍辱
辯首座書偈
大澄念咒
大悟還俗

緣來緣去
陸羽品水
李璟駐蹕
“二蘇”留碑
米芾懷硯
廬山高哉
李氏山房
朱熹遊棲賢
湯顯祖之夢
宋之盛與頓修
匡山草堂
異日林泉

本來無一物
觀音橋
《廬山三峽橋》
《五百羅漢圖》
《墨子篇》
四大名泉
鎮寺八寶
鐵菩薩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早課

翌晨,傳來打板聲。迷糊中,睜開眼,窗外黑魆魆的,大殿還沉浸在窅窅晦暝中,石人峰如剪影般掛在大殿上方。在深藍色天空的映襯下,山脊上的古松如馬項上的鬃毛,根根豎立,呈飛揚之勢。

摁亮手機,纔4點半。打板聲由遠而近,似乎從僧寮那邊響起,一路響來。板聲迂緩、柔和,但在清晨格外清晰,好像一位老者輕輕地謦欬,不忍驚擾他人。

一會兒,大殿檐下的雕花窗格中透出紅光,照亮了遊移不定、尚未離去的夜氣。光線反射到高大的喜樹葉上,使之猶如暗紅色的花瓣。

隔壁房間開始有人說話。客寮的房門打開又合上。一時,走廊裡響起腳步的雜沓聲,以及整理衣衫的窸窣聲。人們穿著藏青色的海青從喜樹下經過,去對面的大殿,好像渡河抵達彼岸般,一一登上臺階,依次進入大殿。客寮一時安靜下來,似乎全都倒空了,渡盡了。

上殿、過堂、出坡和坐香,是叢林四大佛事。

去上早課!我翻身起床,快速洗漱,走入場地。此時,四周高大的樹木仍是黑黝黝的,像一個線條清晰的繭子,將寺廟包裹起來。北望,五老峰佝僂著,似乎還在昏睡中;向西,依次是含鄱口、太乙峰、九奇峰和漢陽峰,尚在靜靜地安眠。

此時,大鐘被“當當當”地撞響了,鐘聲一層層地擴散開去,似乎上及天庭,天空的晦暗也隨之被一點點衝淡。群山好像抖擻了一下,一時皆從夢中驚醒過來,聆聽著鐘聲,目光聚集在它所生發的原點上。

大雄寶殿雖然尚在微明的光線籠罩下,但已是燈火通明。門前的香爐前,兩位女居士在燃香禮拜,長衫上的帶子垂向地面。此時,一隊僧人身披袈裟繞過回廊,在鐘聲中魚貫而入,輕快流暢。

大殿內,佛像妙相莊嚴,慈悲地俯視著人間。一位僧人利索地忙碌著,一一點燃佛龕前的燈盞或蠟燭。幾名居士正默默地禮佛。

鐘聲歇處,一旁的鼓樓上,鼓聲繼之又起。之後,僧人敲響了雲板、引磬、鼓、木魚和大磬。早課正式開始了,以唱誦為主,間以跪拜或繞佛禮拜。

齋後,我帶了兩本書,從長廊盡頭去往寺後的石人峰。路兩側的灌木剛被砍過,很好走,隻是有些陡,不小心也會被竹茬扎傷。纔走了一刻鐘,就到達峰頂,上面是一座用竹子搭建的塔樓。雖然算不上是一座真正的塔,但是能登高望遠,誰又能說它不是一座塔呢?

祥浩法師說過,會在石人峰上建造一座塔。可見眼下這座竹塔僅僅是權宜之計。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我登上平臺,走到最後一級時,停住了。有人在上面誦經。他穿著米色的僧衣,戴著一頂醬色的僧帽、一副眼鏡,盤腿坐在竹臺上,腳邊放置了一臺小型收錄機。

我再次抬頭時,恰與他對視。他雙手合十向我行禮,並念了一聲“阿彌陀佛”。我也說了聲,您好!他便繼續念經。為了不影響他用功,我轉身離開了。

不多時,年輕的僧人下來了,手裡拿著一個蒲團、一本經書。他看了一眼我手中的書,有點嚴肅地問,您在看《六祖壇經》?我說,是的,我在讀《六祖壇經》。我不知道是否早了一點,反正我在看《六祖壇經》。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日暮但聞鐘

廬山較早就有“神仙之廬”之說,佛、道二教長期於此爭鋒,其中佛教尤為興盛。在中國佛教史上,廬山具有獨特的地位和影響。

東晉成帝咸康(335—342)初年,王羲之鎮守江州。340 年,他在廬山山南金輪峰下玉簾泉附近營造屋舍,養鵝,習字,遊覽山水。王羲之調離江州,臨別時將屋舍捐贈給西域僧人達磨多羅為寺廟,是為“壯麗甲於山南諸剎”的歸宗寺, 為廬山首座寺廟。蘇轍在吟詠歸宗寺的詩中寫道:“來聽歸宗早晚鐘,疲勞懶上紫霄峰……佛宇爭雄一山甲,僧廚坐待十方供。”

381 年,慧遠來廬山,“見廬山閑曠,可以息心”,便在西林寺旁築龍泉精舍。386 年,江州刺史桓伊始建東林寺。慧遠住山36 年,“跡不入俗, 影不出山”,聚徒弘法,闡揚佛理,留下《廬山集》十卷。曾邀劉遺民、周續之、宗炳、雷次宗等120餘人,成立白蓮社。並傳說因相送陶淵明和陸修靜,而留下“虎溪三笑”的佳話。慧遠所創立的淨土宗,成為佛教中國化的一個重要標志。

唐宋時期,佛教在東晉南朝基礎上得到發展,廬山佛教進入繁盛時期。其中,西林、東林、大林,並稱廬山“三大名寺”;歸宗、棲賢、萬杉、開先和圓通寺,為廬山“五大叢林”。

從東晉到北宋(317—1127)800年間,佛教在廬山非常繁盛,文人有“僧屋五百住廬峰”“五百僧房綴蜜脾”之嘆。整個廬山寺廟多達500處,少至300處。其中多為佛寺,遠超道觀數目。

清代戲劇家李漁為廬山簡寂觀抱屈而撰聯,間接地描摹出當時的境況:“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該留一二奇峰棲吾道友。世間好語佛說盡,誰識得五千妙諦出我先師。”

明代嘉定知州張率遊歷廬山,賦詩曰:“廬山到處是浮圖,若問凡家半個無。隻為淵明曾好酒,至今有鳥號提壺。”

棲賢寺是廬山古寺名剎,唐宋最盛,僧舍如蜂房,多至數百間;殿宇樓閣,檐牙高啄,星羅棋布;僧人具五六百人之多。

棲賢寺坐落於廬山南麓棲賢大峽谷,位於廬山市(原星子縣)境內,東傍三峽澗,西依石人峰,北距牯嶺、南去南康鎮均為十公裡,迄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

南朝齊永明七年(489),咨議張希之在江州南23裡建寶庵寺,開山祖師已不可稽考,隋末被廢。

唐寶歷初(825),給事中李渤捐獻自己在棲賢谷的舊宅,於現址恢復寶庵寺,並禮請歸宗智常禪師住持。智常禪師為紀念李渤曾在此讀書,將寶庵寺更名為“棲賢寺”。 棲賢寺開法祖師智常禪師,繫南嶽二世法嗣,馬祖道一法嗣弟和年間(806—820)入住廬山歸宗寺,“挺撥出倫,操履清約”,為時人所推重。後入住棲賢寺,春夏居棲賢,秋鼕居歸宗,平日來往穿梭於二寺之間。白居易與江州刺史李渤不時前往訪謁。智常與李渤之間常有機鋒哲辯,其中,“芥子納須彌”成為禪林著名公案。

唐會昌年間(841—846),武宗毀佛,棲賢寺未能幸免,遂成廢墟。

唐景福年間(892—893),寺名改為“護國棲賢寺”。南唐道欽禪師、智筠禪師先後住持寺廟,寺廟中興。

《廬山志》曰:宗(中主李璟)遷豫章時,常幸棲賢。”

南唐辛酉年(961),李璟乘坐龍船駛入星子落星灣,登臨廬山遊覽三峽橋(觀音橋前身)。李璟仍用御庫二十萬銀兩資助建橋,一時成為佛門盛事。新橋仍以“三峽橋”為名。在橋北棲賢寺側建駐鑾亭,寺後的觀音岩改為“宴聖岩”,皆為李璟當時駐蹕之所。

宋代,先後有智圓、澄湜、道堅、智遷、祖覺、曉舜、法秀和辯首座等高僧主法棲賢,寺院興盛。

智遷禪師時,棲賢寺法務昌隆,聲名遠播,成為與歸宗等寺廟齊名的“五大叢林”之一。宋代文學家蘇轍應智遷之請,撰寫《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豐三年(1080)遭貶謫遊棲賢的經過,更寫下了對棲賢寺新修僧堂的一番感慨。此記由蘇轍撰文,蘇軾書碑,堪稱雙璧,乃棲賢一絕,惜其文存碑失。

曉舜禪師住持棲賢時,有郡守來寺伐木,曉舜予以制止。郡守惱怒,尋隙構陷,曉舜被擯為民。後宋仁宗知曉此事,賜曉舜為僧,復住棲賢,並賜紫衣金缽。此後,棲賢寺香火一直很旺。

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德朗和文秀二位和尚駐錫棲賢寺,取本地花崗石,請著名工匠陳氏三兄弟,經精心勾當,廣泛募化,一座單拱石橋飛跨天塹,是為棲賢橋(後稱觀音橋)。其造型美觀,結構堅固,氣勢恢宏,被嘆為“神施鬼設,非人力所能為”。棲賢橋是我國江南現存古橋梁中,年代最早的縱列單券花崗石、榫卯結構的千年古橋,堪稱橋梁史上的奇跡。

明洪武年間(1368—1398),棲賢寺因假幣案被廢為民宅。直到200餘年後的萬歷年間(1573—1620),纔恢復重建。

明正德九年(1514)鼕,唐伯虎不堪王室傾軋,不事寧王朱宸濠,潛回老家蘇州,途經星子,夜宿棲賢寺草廬,作《廬山三峽橋》圖。

清順治年間(1644—1661),天然函昰禪師入住棲賢寺,力主振興,寺廟重又興盛。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奉天鐵嶺人金世揚,少遊廬山,在棲賢寺讀書,許下大願:他年得志必酬報山神。後金世揚任江蘇布政使,聘請名畫家許從龍耗時七年,畫成《五百羅漢圖》200幅。將圖運至廬山棲賢寺,贈予該寺,永久供奉。

1931年,蔣介石在觀音橋小住,偕時任教育部部長吳稚暉前往棲賢寺禮佛,並於寺廟三門前的兩棵紅豆杉前留影。

抗日戰爭時,日軍入寺劫掠《五百羅漢圖》,因縱火焚寺,寺廟焚毀殆盡。“文革”期間,棲賢寺再遭阨運,佛像被砸遭焚,僧人遭遣。寺藏八寶,除《五百羅漢圖》外,有舍利子、漏沙鍋、風寶筒、銅塔、白玉佛、瑪瑙爐和玉帶,喪失殆盡,可謂災難空前。幸有僧眾極力保護,《五百羅漢圖》現存112幅,收藏於廬山博物館,為國家一級文物。康有為盛贊此圖“堪作‘廬阜鎮寶’”。

歷史上,文人墨客遊三峽澗和棲賢寺者絡繹不絕,且多有吟詠,留下寶貴詩文和石刻,不可勝數。陸羽曾住棲賢寺,品評棲賢橋下方橋潭水為“天下第六泉”(又名招隱泉);著名詩人黃庭堅在橋下題刻“三峽澗”;著名詞人張孝祥在玉淵潭題寫“玉淵”;朱熹知南康軍時,曾七遊棲賢谷,並於棲賢摩崖題志;湯顯祖擬於棲賢寺再續蓮社,可惜未果;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於玉淵潭書寫《墨子篇》;等等。

清末,星子人姜澤恩題棲賢寺三門:“前賜紫衣,後留玉帶,遺澤千秋傳不朽;面朝五老,背傍七賢,壯觀萬古並稱雄。”

此外,陳舜俞、周必大、李夢陽、徐霞客、袁宏道、黃宗羲和袁枚等,都在此留下了優美的詩文。

1995年,星子縣批準修復棲賢寺。2004年初,南昌翠岩寺監院祥浩法師主持棲賢寺的重建工作。法師多方奔走,廣結善緣,十餘年中,從把茅蓋頭開始,至興修入山公路,架造過澗橋梁,到寶殿聳起,佛像莊嚴,使往來僧俗食能具足,居有所安。

祥浩法師於翠岩寺鏡定和尚座下剃發出家,在戒全長老座下承接臨濟正法眼藏,嗣溈仰十一代祖道一純一法脈。

棲賢寺置法座,豎拂子,鐘鳴板響,僧事無缺,已初具叢林規模。清代詩人易順鼎有詩,寫出了棲賢寺的美妙意境:“最愛棲賢寺,青山隔幾重。門前彭蠡水,屋後漢陽峰。雲傍棲檐鸰,雷驚出澗龍。尋僧何處所,日暮但聞鐘。”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