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魯迅編印版畫全集(套裝全12冊)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譯林出版社
【市場價】
948-1376
【優惠價】
593-860
【作者】 北京魯迅博物館凱綏·珂勒惠支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6253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62533
版次:1

商品編碼:12510547
品牌:譯林(YILIN)
包裝:盒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03-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1432
套裝數量:12
字數:1032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北京魯迅博物館,凱綏·珂勒惠支


    
    
"

產品特色

/

編輯推薦

★版本*威,忠實呈現初版編印思路:魯迅從1929年開始編印一繫列有關版畫的出版物,這些書後來成為中國版畫家探索新道路的奠基性書籍。《魯迅編印版畫全集》由北京魯迅博物館依據館藏*威版本編成,圖片高清影印,保留當時的行文風格,完整、忠實地呈現了這批珍貴資料。其中《小說士敏土之圖》《你的姊妹》《城與年》更是從魯迅原藏版畫直接掃描,全彩印刷,原汁原味地展現了版畫原件的韻味。本套書還對魯迅生前沒有來得及出版的《撚花集》重新做了編排,將他原計劃單行的《城與年》析出,單獨成冊。
★內容豐富,體例完備:每冊書包含初版書影、魯迅小像、魯迅為書籍或展覽所作的序言文字,以及與他收藏版畫有關人物的文章,全方位地展示了魯迅引進外國版畫、扶植國內的青年學習和創作版畫的過程。
★專家詳解畫冊編印緣起:北京魯迅博物館副館長、魯迅研究專家黃喬生為每冊書撰寫說明,詳述魯迅編印每本畫集的過程、版畫家的生平、初版本的內容與裝幀特色等,幫助讀者深入理解每本畫集的時代特征和藝術特色。
★典藏版函套裝,手工裝裱封面:《魯迅編印版畫全集》由“中國*美的書”設計師張勝操刀設計,古樸典雅,盡顯版畫趣味。函套內外裱紙,專色紅銅金印刷,上下裱深灰色布。內含12本平裝畫冊,每冊書均為手工裝裱,工藝精湛。封面為進口牛卡紙,手工貼白色標簽,樸素莊重,洗淨鉛華;書脊懸空,裱純彩棉布,便於平攤閱讀;環襯雙面全彩印刷,與書脊棉布相映成趣;內文采用重磅高級純質紙,質感溫厚細膩。

內容簡介

《魯迅編印版畫全集》收錄了魯迅編印的12冊中外版畫集,除他主編的書之外,還有他參與編輯和未編成出版的畫冊,體現出魯迅卓越的審美趣味和開闊的藝術視野,而簡約、精悍的版畫風格更是魯迅文學風格的自然延伸。本套書是反映我國文藝界介紹國外木刻藝術、探索中國新興版畫之歷程的重要文獻。

作者簡介

北京魯迅博物館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主要負責魯迅和新文化運動時期著名人物、重大事件有關實物、資料的征集、保管、研究和宣傳展示等工作。館藏文物、圖書等藏品7萬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759件。藏品主要有魯迅的手稿、生平史料、藏書、藏畫、藏碑拓片、藏友人信札等文物,有大量的魯迅著、譯、輯、編著作版本和魯迅研究著作版本、現代文學叢刊與新舊期刊,還有大量中外版畫的名家名作,以及吳冠中、李可染、蔣兆和等一批大師級的作品。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魯迅是中國現代百科全書式的文化巨匠,僅僅從美術方面看,他做的工作無不顯示出博大精深、扎實周全。中國新興木刻的發展,他主張一要擇取中國遺產,融合新機,使現代創作別開生面,一要引進外國作品,供青年美術工作者參考,使本土創作更加豐滿,兩翼並重。他因此編輯出版了多種中外木刻版畫集。譯林出版社的《魯迅編印版畫全集》用先進的印刷技術,復原了魯迅編輯的版畫集的精神,保存了歷史文獻,提供了借鋻的範本。

——中國魯迅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孫郁


魯迅生當中國文化古今嬗變、中西交融的關鍵階段,懷著救國救民的理想,致力於中國文化的復興,承前啟後,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新文學、新藝術。魯迅等一代英傑“不但是文藝上的遺產的保存者,而且也是開拓者和建設者”。證之以《魯迅編印版畫全集》十多種,此言不虛。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董炳月


目錄

1 藝苑朝華
2 小說士敏土之圖、你的姊妹、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
3 引玉集
4 木刻紀程
5 死魂靈一百圖
6 蘇聯版畫集
7 撚花集
8 城與年
9 一個人的受難
10 光明的追求
11 沒有字的故事
12 我的懺悔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近代木刻選集(一)》小引(魯迅/文)

中國古人所發明,而現在用以做爆竹和看風水的火藥和指南針,傳到歐洲,他們就應用在槍炮和航海上,給本師喫了許多虧。還有一件小公案,因為沒有害,倒幾乎忘卻了。那便是木刻。

雖然還沒有十分的確證,但歐洲的木刻,已經很有幾個人都說是從中國學去的,其時是十四世紀初,即一三二○年頃。那先驅者,大約是印著極粗的木版圖畫的紙牌;這類紙牌,我們至今在鄉下還可看見。然而這博徒的道具,卻走進歐洲大陸,成了他們文明的利器的印刷術的祖師了。

木版畫恐怕也是這樣傳去的;十五世紀初,德國已有木版的聖母像,原畫尚存比利時的勃呂舍勒博物館中,但至今還未發見過更早的印本。十六世紀初,是木刻的大家調壘爾(A. Dürer)和荷勒巴因(H. Holbein)出現了,而調壘爾尤有名,後世幾乎將他當作木版畫的始祖。到十七八世紀,都沿著他們的波流。

木版畫之用,單幅而外,是作書籍的插圖。然則巧致的銅版圖術一興,這就突然中衰,也正是必然之勢。惟英國輸入銅版術較晚,還在保存舊法,且視此為義務和光榮。一七七一年,以初用木口雕刻,即所謂“白線雕版法”而出現的,是畢維克(Th. Bewick)。這新法進入歐洲大陸,又成了木刻復興的動機。

但精巧的雕鐫,後又漸偏於別種版式的模仿,如擬水彩畫,蝕銅版,網銅版等,或則將照相移在木面上,再加繡雕,技術固然極精熟了,但已成為復制底木版。至十九世紀中葉,遂大轉變,而創作底木刻興。所謂創作底木刻者,不模仿,不復刻,作者捏刀向木,直刻下去——記得宋人,大約是蘇東坡罷,有請人畫梅詩,有句雲:“我有一匹好東絹,請君放筆為直干!”這放刀直干,便是創作底版畫首先所必須,和繪畫的不同,就在以刀代筆,以木代紙或布。中國的刻圖,雖是所謂“繡梓”,也早已望塵莫及,那精神,惟以鐵筆刻石章者,仿佛近之。

因為是創作底,所以風韻技巧,因人不同,已和復制木刻離開,成了純正的藝術,現今的畫家,幾乎是大半要試作的了。

在這裡所紹介的,便都是現今作家的作品;但隻這幾枚,還不足以見種種的作風,倘為事情所許,我們逐漸來輸運罷。木刻的回國,想來決不至於像別兩樣的給本師喫苦的。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編選說明(北京魯迅博物館/文)
1934 年 1 月的一個夜晚,魯迅編完《引玉集》後寫道:“我已經確切的相信:將來的光明,必將證明我們不但是文藝上的遺產的保存者,而且也是開拓者和建設者。”作為中國現代新興木刻的倡導者,魯迅主張木刻藝術須兩翼並重:一是擇取中國遺產,融合新機,使現代創作別開生面,他因此編印、翻刻了《北平箋譜》《十竹齋箋譜》等傳統木刻,收集、研究漢代石刻畫像等古代美術遺存;一是引進外國作品,供青年美術工作者參考,使本土創作更加豐滿,他因此編輯出版了多種外國版畫集,如《小說士敏土之圖》《引玉集》《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死魂靈一百圖》《蘇聯版畫集》等。魯迅悉心提攜青年木刻家,為其發表作品、舉辦展覽,並將他們的成果編輯出版。80多年後,摩挲這些形態各異、古色古香的圖冊,我們仍能感受到先賢心靈的脈動。
為紀念魯迅對中國現代版畫藝術發展的傑出貢獻,讓普通讀者欣賞珍貴的歷史文獻,我們將魯迅生前編印的有關書籍重編為《魯迅編印版畫全集》12冊:
第一冊為 1929 年至 1930 年朝花社選印的《藝苑朝華》的合編,含《近代木刻選集(一)》《蕗谷虹兒畫選》《近代木刻選集(二)》《比亞茲萊畫選》《新俄畫選》,每輯收作品 12 幅,共 60 幅。
第二冊為《小說士敏土之圖》《你的姊妹》《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的合編,均為德國木刻家的作品。《小說士敏土之圖》收作品10幅,上海三閑書屋1931年2月版;《你的姊妹》收作品 7 幅,魯迅生前已經有出版計劃,但因故未能實現;《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收作品21 幅,上海三閑書屋1936年5月版。
第三冊為《引玉集》,上海三閑書屋1934年3月版,收蘇聯版畫59 幅。
第四冊為《木刻紀程》,上海鐵木藝術社1934年6月版,收中國木刻家作品24幅。
第五冊為《死魂靈一百圖》,上海三閑書屋1936年5月翻印,文化生活出版社發行,收作品116幅。
第六冊為《蘇聯版畫集》,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6年7月版,收作品159幅;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9年4月重版。
第七冊為《撚花集》,魯迅生前已開始編訂,計劃收錄蘇聯版60幅,但因故未能出版。1986年,北京魯迅博物館編輯《撚花集》,收錄作品120幅。此次將魯迅有出版計劃的《城與年》析出,收錄作品92幅。
第八冊為《城與年》,收亞力克舍夫所作木刻作品28幅,魯迅生前已經編訂,寫了《小引》,畫了扉頁圖樣,並為每幅作品寫了文字說明,但因故未能出版。
第九到第十二冊為《木刻連環圖畫故事》,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3年9月版,是比利時版畫家麥綏萊勒所作《一個人的受難》《光明的追求》《沒有字的故事》《我的懺悔》。其中,魯迅為《一個人的受難》寫了序言,其他三種,分別由葉靈鳳、趙家璧和郁達夫作序。除《蘇聯版畫集》外,本叢書依據初版本編輯,竭力保持原樣。
考慮到印刷技術的進步,部分作品用博物館藏品重新制版,使畫面更為清晰。每冊插入魯迅像、魯迅編印版畫集初版書影,書末附題解,簡略介紹該書編輯過程和原作者的信息。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