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中醫蜂療與亞健康/亞健康專業繫列教材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市場價】
1059-1536
【優惠價】
662-960
【作者】 孫貴香祖湘蒙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5150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51501
版次:1

商品編碼:12431948
品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亞健康專業繫列教材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8-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69
字數:44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孫貴香,祖湘蒙


    
    
"

內容簡介

《中醫蜂療與亞健康/亞健康專業繫列教材》共分為五章內容。前兩章是理論部分。第一章為亞健康,主要介紹亞健康的基本概念、分類與判定標準、干預手段、亞健康與中醫治未病、亞健康與健康產業。第二章為中醫蜂療,主要介紹中醫蜂療的基本概念、中醫蜂療的源流以及蜂產品的分類。第三章中醫蜂療的臨床應用,主要包括中醫蜂療相關經絡、常用穴位、原理、中醫蜂刺療法的器具、操作方法、注意事項、宜忌人群等七個方面。後兩章屬於具體應用部分。第四章為中醫蜂療與亞健康,主要選取了頸肩疼痛、耳鳴、頭暈、頭痛、夜尿多、便稀、便秘、腹脹、眼、面肌抽搐、健忘、失眠、經前乳脹、皮膚瘙癢、煩躁易怒、下肢無力等十五個中醫蜂療效果顯著的亞健康臨床表現加以闡述。第五章為中醫蜂療與常見疾病,選取了痛風、冠心病、重癥肌無力、面神經炎、習慣性便秘、頸椎病、腰椎病、坐骨神經痛、乳腺增生、高血壓、痤瘡、前列腺增生、神經官能癥、支氣管哮喘、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十五種中醫蜂療療效顯著的常見疾病,從概述、病因病機、診斷標準、蜂刺療法、其他療法五個方面進行闡述。

作者簡介

孫貴香,女,湖南常德人,醫學博士,博士後,湖南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二級健康管理師,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民族衛生協會中醫藥專家委員會常委,湖南省養生協會常委暨首批養生專家,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理事,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藥膳食療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診斷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亞健康專業調理機構服務水平星級評審專家。

目錄

第一章 亞健康概述
第一節 亞健康的基本概念
一、健康的概念
二、亞健康的概念
第二節 亞健康分類與判定標準
一、亞健康分類
二、亞健康判定標準
第三節 亞健康干預手段
一、藥物干預法
二、非藥物干預法
三、綜合干預法
第四節 亞健康與中醫治未病
一、未病學的概念及範疇
二、未病學與亞健康
三、未病學思想指導下的亞健康干預
第五節 亞健康與健康產業
一、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
二、亞健康相關產業是健康產業的重要構成
三、亞健康相關產業的發展現狀

第二章 中醫蜂療概述
第一節 中醫蜂療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中醫蜂療的特點
一、歷史悠久,日益成熟
二、藥食同源,雙向調節
三、簡便廉驗,天然無創
第三節 中醫蜂療的源流
一、中國古代對蜜蜂的認識
二、古代中醫對蜂療的認識
第四節 蜂產品的分類
一、蜂蜜
二、蜂毒
三、蜂膠
四、蜂花粉
五、蜂王漿
六、蜜蜂子
七、蜂蠟

第三章 中醫蜂療的臨床應用基礎
第一節 中醫蜂療相關經絡
一、手太陰肺經及皮部
二、手陽明大腸經及皮部
三、足陽明胃經及皮部
四、足太陰脾經及皮部
五、手少陰心經及皮部
六、手太陽小腸經及皮部
七、足太陽膀胱經及皮部
八、足少陰腎經及皮部
九、手厥陰心包經及皮部
十、手少陽三焦經及皮部
十一、足少陽膽經及皮部
十二、足厥陰肝經及皮部
十三、督脈及皮部
十四、任脈及皮部
十五、耳部經絡
第二節 中醫蜂療的常用穴位
一、十四經腧穴
二、經外奇穴
三、阿是穴
四、蜂蠟療法的常用穴區
第三節 中醫蜂療的原理
一、中醫學原理
二、西醫學作用機制
第四節 中醫蜂療的器具
一、蜜蜂的來源
二、儲存
三、其他器具
第五節 中醫蜂療的操作方法
……
第四章 亞健康的中醫蜂療調理
第五章 常見疾病的中醫蜂療
附錄1 中醫蜂刺療法操作規範
附錄2 陳氏作用點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中醫蜂療與亞健康/亞健康專業繫列教材》:
十四經脈為十二經脈及督脈:任脈的總稱。十二經脈是經絡繫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督脈是人體奇經八脈之一,總督一身之陽經,六條陽經都與督脈交會於大椎,督脈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故稱為“陽脈之海”;督脈主生殖機能,特別是男性生殖機能。任脈是奇經八脈之一,與督、衝二脈皆起於胞中,同出“會陰”,稱為“一源三歧”;任脈與六陰經有密切聯繫,稱為“陰脈之海”,具有調節全身諸陰經經氣的作用。
十二經脈的特點是:各條經脈的分部位有一定的規律,每條經脈都有內屬髒腑與外絡肢節兩個部分,每條經脈都隸屬於一個內髒,在髒與髒之間有表(腑)裡(髒)相互屬、絡關繫;每條經脈在經氣發生病理變化時都有其特殊的癥候群表現;各條經脈在體表相應處都有腧穴的分布等。各經脈對於維持人體生命活動、調整機體虛實、治療疾病等方面有重要的意義。
經絡理論認為,人體十四經脈及其絡脈按其循行路線在體表各有其相應區域,劃分為十四部分,即為十四皮部。十四皮部依賴十四經脈及其絡脈運行的氣血所濡養;十四皮部又保護了十四經脈及其脈絡,也保護了整個軀體深部各種器官和髒腑,隨時把來自於體外環境的各種信息傳遞給體內,並針對外界變化實行自身調節和自我適應,起著衛外護內的作用。《素問·生氣通天論》雲:“陽者,衛外而為固。”即是這個含義。在這裡衛氣發揮重要作用。皮毛為肺所主,皮部的衛外護內作用是靠肺髒宣發的衛氣來溫養;皮部的宣散作用又協助了肺的吸清呼濁功能。某些疾病的發生是因為衛氣失調,外邪襲擾皮毛,或又通過絡脈進而傳到經脈,或最後深達六腑和五髒。《素問·皮部論》雲:“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人客於絡脈……絡脈盛色變……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痺,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可見,皮部是機體自我保護的屏障,是外邪入侵的突破口,也是髒腑發病時由裡及表反映證候的窗口。
皮部理論的實際應用相當廣泛,不僅包括針灸在內的各種外治法的指導,還包括臨床診斷辨證。《傷寒論》六經辨證的首創和《溫熱論》衛、氣、營、血辨證體繫的建立,都是和皮部理論分不開的。利用皮部理論進行診斷辨證不限於察絡脈觀顏色,還有望皮膚、視形態、查感覺和測電阻等內容。作為針灸臨床隨時都要涉及的腧穴定位及其各種刺激性治療操作,也都離不開皮部。特別是各種灸法、挑刺、撥罐、藥物穴位貼敷,尤其是古代刺法中的半刺、毛刺、絡刺、揚刺、直針刺、浮刺,以及近代興起的耳針、頭針、各種皮膚針等,跟皮部的關繫更為密切。可見,皮部理論在臨床各科中具有重要意義。
經別,就是別行的正經。十二經別多從四肢肘膝上下的正經別出(離),經過軀干深入體腔與相關的髒腑聯繫(入),再淺出於體表上行頭項部(出),在頭項部,陽經經別合於本經的經脈,陰經經別合於相表裡的陽經經脈(合),故有“六合”之稱。由於十二經別有離、入、出、合於人體表裡之間的特點,不僅加強了十二經脈的內外聯繫,更加強了經脈所屬絡的髒腑在體腔深部的聯繫,補充了十二經脈在體內外循行的不足,擴大了經穴的主治範圍。例如:十二經別通過表裡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得十二經脈中的陰經與頭部發生了聯繫,從而擴大了手足三陰經穴位的主治範圍。手足三陰經穴位之所以能主治頭面和五官疾病,與陰經經別合於陽經而上頭面的循行是分不開的。
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濡養筋肉骨節的體繫,是十二經脈的外周連屬部分。經筋具有約束骨骼、屈伸關節、維持人體正常運動功能的作用。十二經筋的循行分布均起始於四肢末端,結聚於關節、骨骼部,走向軀干頭面。十二經筋行於體表,不入內髒,有剛筋、柔筋之分。剛(陽)筋分布於項背和四肢外側,以手足陽經經筋為主;柔(陰)筋分布於胸腹和四肢內側,以手足陰經經筋為主。足三陽經筋起於足趾,循股外上行結於順(面);足三陰經筋起於足趾,循股內上行結於陰器(腹);手三陽經筋起於手指,循孺外上行結於角(頭);手三陰經筋起於手指,循臑內上行結於賁(胸)。凡是經筋所發生的病,屬寒者,則筋拘急;屬熱者,則筋弛緩不收,陰痿不用。背部的筋拘急就會使人腰脊強直反折,腹部的筋拘急就會使人前俯而不能伸直。
由於蜂療的適應證廣,針對病種較多,療效顯著,應用較方便,故涉及蜂療的經絡,其實就是十四經脈、經筋、皮部、穴位等的分布。掌握好每一條經脈的循行路線、經別、經筋、皮部及腧穴分布,纔能更好地了解腧穴的主治範圍,診療時纔能為中醫蜂療實踐奠定基礎。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亞健康狀態是一種人體生命活力和功能的異常狀態,不僅表現在生理功能或代謝功能的異常,也包含了心理狀態的不適應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異常,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尚無確切的病變客觀指征,但卻有明顯的臨床癥狀。這種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狀態,自20世紀80年代被蘇聯學者稱為“第三狀態”這個新概念以來,得到國內越來越多學者的認同與重視,並將其稱為“亞健康狀態”。亞健康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身體亞健康、心理亞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亞健康。亞健康是一個新概念,“亞健康”不等於“未病”,是隨著醫學模式與健康概念的轉變而產生的,而“未病”的概念是與“已病”的概念相對而言的,既非已具有明顯癥狀或體征的疾病,亦非無病,而是指機體的陰陽氣血、髒腑功能失調所導致的疾病前態或征兆。未病學主要討論的是疾病的潛伏期、前驅期及疾病的轉變或轉歸期等的機體變化,其宗旨可概括為“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從這一點上看可以說中醫“未病”的內涵應當是包括了亞健康狀態在內的所有機體陰陽失調但尚未致病的狀態。總體上講,亞健康學是運用中醫學及現代醫學與其他學科的理論知識與技能研究亞健康領域的理論知識、人群狀態表現、保健預防及干預技術的一門以自然科學屬性為主,涉及心理學、社會學、哲學、人文科學等多個領域的綜合學科。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完全突破了原來的思維模式。醫學模式也發生了轉變,從原來的純“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使得西醫學從傳統的“治療型模式”轉變為“預防、保健、群體和主動參與模式”;另外,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提出了全面而明確的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而且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狀態。”從而使對健康的評價不僅基於醫學和生物學的範疇,而且擴大到心理和社會學的領域。由此可見,一個人隻有在身體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狀態,並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纔算得上是真正的健康。隨著人們的觀念進一步更新,“亞健康”這個名詞已經越來越流行,你有時感覺心慌、氣短、渾身乏力,但心電圖卻顯示正常;不時頭痛、頭暈,可血壓和腦電圖卻沒有什麼問題,這時你很可能已經處於“亞健康”狀態。
據中國國際亞健康學術成果研討會公布的數據:我國人口15%屬於健康,15%屬於非健康,70%屬於亞健康,亞健康人數超過9億。中國保健協會對全國16個省、直轄市轄區內各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調查發現,平均亞健康率是64%,其中北京是75. 31%上海是73. 49%,廣東是73. 41%,經濟發達地區的亞健康率明顯高於其他地區。面對亞健康狀態,一般西醫的建議都是以改善生活方式或工作環境為主,如合理膳食、均衡營養以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但是需要的時間比較長,且依賴個人的自律。而中醫的特色在於可以不依賴西醫的檢測,隻根據癥狀來調整。它的理念是“整體觀念,辨證論治”,隨著被治療者的年齡、性別、癥狀等的不同,調理和干預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中醫更強調把人當作一個整體,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為亞健康狀態本身就是一種整體功能失調的表現,所以中醫有其獨到之處。中醫理論認為,健康的狀態就是“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論述,因此調整陰陽平衡是讓人擺脫亞健康狀態的總體大法。
社會需求是任何學科和產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因此,近幾年來亞健康研究機構和相關服務機構應運而生,蓬勃發展。但由於亞健康學科總體發展水平還處於起步階段,目前的客觀現狀還是亞健康服務水平整體低下,亞健康服務手段缺乏規範,亞健康服務管理總體混亂,亞健康專業人纔嚴重匱乏,尤其是亞健康專業人纔的數量匱乏和質量低下已成為制約亞健康事業發展的瓶頸。突出中醫特色,科學構建亞健康學科體繫,加強亞健康專業人纔的培養,是促進亞健康事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由此,我們在得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專題立項後,在中和亞健康服務中心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的支持下,以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湖南中醫藥大學為主,組織百餘名專家、學者致力於亞健康學學科體繫構建的研究,並著手編纂亞健康專業繫列教材,以便於亞健康學人纔的培養。該套教材圍繞亞健康的中心主題,以中醫學為主要理論基礎,結合現代亞健康檢測技術和干預手段設置課程,以構築亞健康師所必備的基礎知識與能力為主要目的,重在提升亞健康師的服務水平,側重培訓教材的基礎性、實用性和全面性。讀者對像主要為亞健康師學員和教師;從事公共健康的專業咨詢管理人員;健康診所經營管理人員;從事醫療、護理及保健工作人員;從事保健產品的生產及銷售工作人員;從事公共健康教學、食品教學的研究與宣教人員;大專院校學生及相關人員;有志於亞健康事業的相關人員。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