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RFID與二維碼技術/肖志良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大中專理科
【市場價】
265-384
【優惠價】
166-240
【作者】 肖志良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136331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1363313
商品編碼:52001002642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9-06-01
代碼:31

作者:肖志良

    
    
"
作  者:肖志良 著
/
定  價:31.5
/
出 版 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9年06月01日
/
頁  數:212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121363313
/
目錄
●第1章  認知RFID001<br/>1.1  RFID和RFID繫統003<br/>1.1.1  RFID003<br/>1.1.2  RFID繫統003<br/>1.2  RFID和條形碼004<br/>1.3  RFID和IC卡006<br/>1.4  RFID電子標簽的分類007<br/>1.5  RFID技術標準010<br/>1.6  物聯網011<br/>1.6.1  物聯網的概念011<br/>1.6.2  物聯網與RFID技術012<br/>1.6.3  物聯網的應用012<br/>1.7  小結013<br/>第2章  RFID繫統的工作原理014<br/>2.1  RFID繫統的基本組成015<br/>2.1.1  RFID通信的物理學原理015<br/>2.1.2  RFID信號的調制解調和數據傳送信道017<br/>2.1.3  RFID讀寫器和電子標簽的基本工作流程019<br/>2.1.4  RFID的數據編碼基礎020<br/>2.1.5  RFID的數據通信校驗022<br/>2.1.6  RFID的多標簽讀寫防踫撞023<br/>2.1.7  RFID的多讀寫器防衝撞025<br/>2.1.8  RFID繫統的識讀率和誤碼率026<br/>2.2  RFID電子標簽027<br/>2.2.1  電子標簽芯片的繫統構成027<br/>2.2.2  電子標簽存儲空間的劃分029<br/>2.3  RFID讀寫器029<br/>2.3.1  RFID讀寫器的繫統構成030<br/>2.3.2  RFID讀寫器的用戶接口031<br/>2.3.3  RFID天線包絡圖032<br/>2.4  低頻卡的門禁繫統綜合應用033<br/>2.4.1  門禁繫統的實驗原理033<br/>2.4.2  門禁繫統的組成033<br/>2.4.3  門禁繫統邏輯框圖、工作流程034<br/>2.4.4  實驗步驟034<br/>2.5  飛利浦的MIFARE標準IC卡―MF1 IC S50038<br/>2.5.1  MF1 IC S50的性能特征038<br/>2.5.2  MF1 IC S50芯片構成039<br/>2.5.3  MF1 IC S50存儲器構成040<br/>2.5.4  MF1 IC S50存儲器存取控制041<br/>2.6  飛利浦的MIFARE標準IC卡―MF1 IC S70043<br/>2.6.1  MF1 IC S70的性能特征044<br/>2.6.2  MF1 IC S70存儲器構成044<br/>2.6.3  MF1 IC S70存儲器存取控制045<br/>2.7  飛利浦的ICODE標準ICODE SLI繫列SL2 ICS20卡045<br/>2.7.1  ICODE SLI繫列SL2 ICS20卡的性能特征046<br/>2.7.2  ICODE SLI繫列SL2 ICS20芯片構成要素046<br/>2.7.3  ICODE SLI繫列SL2 ICS20存儲器構成047<br/>2.8  小結050<br/>第3章  RFID繫統體繫和標準051<br/>3.1  EPC 技術052<br/>3.2  EPC繫統的組成052<br/>3.2.1  EPC編碼體繫053<br/>3.2.2  EPC射頻識別繫統―EPC標簽和讀寫器054<br/>3.2.3  EPC信息網絡繫統―中間件、EPCIS、ONS055<br/>3.3  EPC Gen2 概述055<br/>3.3.1  EPC Gen2規範的要點056<br/>3.3.2  EPC Gen2規範的特點056<br/>3.3.3  EPC Gen2電子標簽的存儲結構057<br/>3.3.4  EPC Gen2電子標簽的信息安全機制059<br/>3.4  有源RFID061<br/>3.4.1  有源RFID的應用061<br/>3.4.2  有源RFID相關技術063<br/>3.5  小結067<br/>第4章  RFID繫統的時間策略與方法068<br/>4.1  RFID繫統成敗的幾個因素069<br/>4.2  RFID繫統的現場因素070<br/>4.2.1  RFID對像物070<br/>4.2.2  RFID現場使用環境072<br/>4.2.3  RFID現場作業方式073<br/>4.3  RFID繫統的規劃074<br/>4.3.1  業務流程分析074<br/>4.3.2  可行性分析075<br/>4.4  RFID繫統的設計078<br/>4.5  RFID繫統的實施080<br/>4.6  小結081<br/>第5章  RFID繫統的優化082<br/>5.1  RFID硬件繫統的優化083<br/>5.1.1  讀寫器、天線的組合方式及安裝位置的優化083<br/>5.1.2  電子標簽的粘貼方式和粘貼位置的優化084<br/>5.1.3  讀寫器輸出功率的優化085<br/>5.2  RFID軟件繫統的優化086<br/>5.2.1  讀寫器讀寫模式和方式的優化086<br/>5.2.2  命令序列的優化087<br/>5.2.3  讀寫重試次數的優化088<br/>5.2.4  讀寫數據格式的優化088<br/>5.3  其他優化技術手段090<br/>5.3.1  晃一晃RFID對像物090<br/>5.3.2  調一調讀寫器天線090<br/>5.3.3  規避射頻信號盲點091<br/>5.3.4  防電磁波反射091<br/>5.4  RFID繫統的性能評價093<br/>5.4.1  通信範圍的測定094<br/>5.4.2  識讀率、誤碼率的測定096<br/>5.4.3  讀寫時間的測定097<br/>5.5  小結097<br/>第6章  RFID繫統的安全課題與對策098<br/>6.1  電子標簽的安全課題和對策099<br/>6.1.1  篡改電子標簽數據099<br/>6.1.2  往電子標簽內植入病毒100<br/>6.1.3  盜竊或偽造電子標簽100<br/>6.1.4  洩露電子標簽數據格式101<br/>6.1.5  非法讀取電子標簽數據101<br/>6.1.6  非法截取讀寫器的無線信號103<br/>6.2  讀寫器的安全課題和對策104<br/>6.3  服務器的安全課題和對策104<br/>6.4  電子標簽運營課題和對策104<br/>6.5  讀寫器運營課題和對策105<br/>6.6  小結106<br/>第7章  RFID典型應用仿真107<br/>7.1  RFID公交車計費繫統108<br/>7.1.1  RFID公交車計費繫統應用背景108<br/>7.1.2  RFID公交車計費繫統架構108<br/>7.1.3  RFID公交車計費繫統工作原理110<br/>7.1.4  RFID公交車計費繫統設計與制作114<br/>7.2  RFID倉儲管理繫統117<br/>7.2.1  RFID倉儲管理繫統應用背景117<br/>7.2.2  RFID倉儲管理繫統架構117<br/>7.2.3  RFID倉儲管理繫統工作原理119<br/>7.2.4  RFID倉儲管理繫統設計與制作121<br/>7.3  RFID圖書預約書架繫統125<br/>7.3.1  RFID圖書預約書架繫統應用背景125<br/>7.3.2  RFID圖書預約書架繫統運行流程及硬件組成125<br/>7.3.3  RFID圖書預約書架繫統工作原理126<br/>7.3.4  RFID圖書預約書架繫統設計127<br/>7.4  小結129<br/>第8章  二維碼識別技術130<br/>8.1  一維條形碼手工操作131<br/>8.1.1  一維條形碼原理131<br/>8.1.2  一維條形碼分類131<br/>8.1.3  Code39碼的編碼方式132<br/>8.1.4  使用軟件繪制一維條形碼134<br/>8.2  二維碼的產生與特點134<br/>8.3  其他自動識別技術136<br/>8.4  二維碼的應用與發展趨勢137<br/>8.5  二維碼的標準化140<br/>8.6  小結141<br/>第9章  二維碼的編碼和解碼142<br/>9.1  二維碼的編碼技術143<br/>9.2  二維碼的解碼技術149<br/>9.2.1  QR碼的圖像預處理149<br/>9.2.2  條碼定位151<br/>9.3  二維碼的糾錯技術152<br/>9.3.1  預備知識152<br/>9.3.2  線性分組碼154<br/>9.3.3  循環碼155<br/>9.3.4  RS碼的編碼電路156<br/>9.3.5  伽羅華域運算157<br/>9.3.6  二維碼中RS編碼實例158<br/>9.3.7  RS譯碼算法及實例159<br/>9.4  二維碼圖像識別算法161<br/>9.4.1  二維碼圖像識別算法介紹161<br/>9.4.2  二維碼圖像識別存在的問題與研究展望165<br/>9.5  二維碼識讀設備165<br/>9.6  小結167<br/>第10章  常用二維碼的典型碼制168<br/>10.1  PDF417碼169<br/>10.2  QR碼169<br/>10.2.1  QR碼的特點170<br/>10.2.2  QR碼的應用171<br/>10.3  Data Matrix碼171<br/>10.3.1  Data Matrix碼的特點172<br/>10.3.2  Data Matrix碼的定位圖形172<br/>10.3.3  Data Matrix碼的符號尺寸173<br/>10.3.4  Data Matrix碼的資料表示方法173<br/>10.4  Maxicode碼173<br/>10.4.1  Maxicode碼的特點174<br/>10.4.2  Maxi code碼的解碼步驟175<br/>10.5  CM碼175<br/>10.6  GM碼177<br/>10.6.1  GM碼的特點178<br/>10.6.2  GM碼的技術實現178<br/>10.6.3  GM碼的應用178<br/>10.7  小結179<br/>第11章  二維碼典型應用180<br/>11.1  二維碼Android應用繫統設計181<br/>11.1.1  Android繫統架構181<br/>11.1.2  Android開發平臺搭建182<br/>11.1.3  Z ng庫182<br/>11.1.4  QR碼生成繫統183<br/>11.1.5  QR碼識別繫統184<br/>11.2  二維碼在制造業信息管理繫統中的應用186<br/>11.2.1  業務流程實現186<br/>11.2.2  與ERP的集成187<br/>11.3  二維碼在營銷服務中的應用189<br/>11.3.1  概述189<br/>11.3.2  二維碼在營銷服務中的使用方式189<br/>11.3.3  二維碼在營銷服務中的應用流程190<br/>11.3.4  相關設備191<br/>11.4  二維碼在票據管理中的應用192<br/>11.4.1  概述192<br/>11.4.2  二維碼在票據繫統中的應用介紹193<br/>11.4.3  二維碼在票據繫統中的配套硬件介紹194<br/>11.5  二維碼在移動支付中的應用196<br/>11.5.1  概述196<br/>11.5.2  手機二維碼在移動支付領域面臨的挑戰197<br/>11.5.3  推動手機二維碼在移動支付領域發展的建議198<br/>11.6  小結199<br/>
內容簡介
本教材主要針對物聯網技術中兩種應用最為廣泛的自動識別技術―RFID與二維碼技術進行闡述和編寫。在射頻識別技術部分,繫統闡述了RFID技術的物理學原理、各頻段讀寫器與電子標簽的工作流程和應用模型、EPC繫統及標準、RFID繫統的規劃設計及優化策略、RFID繫統的典型應用等內容;在二維碼技術部分,繫統闡述一維條碼、二維碼的識讀原理、編碼解碼規則及典型應用等內容。教材還提供了16個實踐應用教學項目,提供了完整的代碼和解決方案。
摘要
"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是通過RFID、傳感器、GPRS等信息感知設備和互聯網連接起來的網絡繫統。典型的物聯網繫統一般分為三層—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RFID與二維碼技術屬於物聯網的感知層,是物聯網重要的自動識別技術,承擔著數據感知、數據傳輸的任務,是為物聯網應用層提供數據來源和可靠傳輸的關鍵環節。<br/>物聯網技術是國家新興戰略產業技術,目前是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物聯網技術領域的人纔缺口非常大。為了更好地培養物聯網技術領域的人纔,本著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佛山職業技術學院物聯網技術團隊聯合多所兄弟院校撰寫了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核心課程繫列教材,共6本,分別為《單片機及接口技術》《物聯網工程技術》《傳感器與無線傳感網絡》《RFID與二維碼技術》《移動物聯網開發》《移動智能終端應用開發》。本書共有11章,建議教學學時為64,教學時間為二年級第一學期,先修課程為《單片機及接口技術》《C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肖志良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肖志良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