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STEM創新教學模式與實踐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文教其他
【市場價】
286-416
【優惠價】
179-260
【作者】 李艷燕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1351341
商品編碼:51058858564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8-06-01
代碼:52

作者:李艷燕

    
    
"
作  者:李艷燕 著
/
定  價:52
/
出 版 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9年06月01日
/
頁  數:192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121351341
/
目錄
●目 錄<br/>第1章 什麼是STEM教育1<br/>1.1 STEM教育的前世今生1<br/>STEM教育產生的背景1<br/>1.2 揭開STEM教育的面紗2<br/>STEM教育素養2<br/>STEM教育的核心特征4<br/>1.3 為什麼要發展STEM教育6<br/>社會轉型的現實需要6<br/>未來教育發展新方向7<br/>1.4 從STEM到STEAM8<br/>STEAM產生背景8<br/>STEAM教育理念8<br/>1.5 奧利奧餅干的STEM化身9<br/>奧利奧餅干的科學獻身9<br/>奧利奧餅干的工程實踐11<br/>奧利奧餅干的數學融合12<br/>參考文獻14<br/>第2章 STEM教育的發展15<br/>2.1 國際STEM教育的發展15<br/>美國STEM教育15<br/>芬蘭STEM教育17<br/>德國STEM教育18<br/>英國、法國STEM教育19<br/>日本、韓國STEM教育20<br/>2.2 國際STEM教育典範案例20<br/>美國PLTW項目20<br/>芬蘭LUMA項目21<br/>德國MINT項目21<br/>日本STEM項目22<br/>2.3 國內STEM教育的發展23<br/>國內STEM教育發展歷程23<br/>國內STEM教育研究熱點24<br/>2.4 STEM教育聚焦工程教育28<br/>國內工程教育一瞥29<br/>國內工程教育的發展特點35<br/>2.5 STEM教育實踐初探37<br/>參考文獻39<br/>第3章 STEM創新教學模式41<br/>3.1 STEM創新教學模式――PBL教學模式42<br/>PBL的教學流程44<br/>3.2 STEM創新教學模式――工程設計教學模式45<br/>常見的工程設計教學模式46<br/>典型的工程設計過程47<br/>3.3 STEM創新教學模式――CIL教學模式49<br/>CIL教學模式與STEM教學模式50<br/>參考文獻55<br/>第4章 STEM創新教學活動設計57<br/>4.1 PBL教學活動設計58<br/>PBL教學活動設計流程58<br/>PBL教學活動設計案例61<br/>【案例一:淨水大作戰――設計一個污水處理裝置】61<br/>【案例二:“星空的召喚――PBL的望遠鏡主題教育活動”】66<br/>活動展示:探秘伽利略望遠鏡72<br/>活動展示:揭秘開普勒式望遠鏡75<br/>4.2 工程設計教學活動設計79<br/>工程設計教學活動設計流程79<br/>工程設計教學活動設計案例81<br/>【案例一:基於Arduino的智能社區】81<br/>活動展示:馬達的轉動86<br/>活動展示:我的Arduino智能小車89<br/>【案例二:Building towards the Future】92<br/>活動展示:學習三維坐標繫95<br/>活動展示:學生操作真實的三維坐標繫97<br/>活動展示:摩天大樓的結構及其設計原理98<br/>活動展示:設計報紙塔――怎樣抵御強風99<br/>活動展示:從設計圖紙到驗證――設計巴爾薩塔100<br/>4.3 CIL教學活動設計102<br/>CIL教學活動設計流程102<br/>CIL教學活動設計案例104<br/>【案例:人工智能教育應用】105<br/>活動展示:小車主題活動――出租車計價器107<br/>活動展示:競速賽車109<br/>參考文獻112<br/>第5章 STEM教學研究實踐114<br/>5.1 如何開展STEM教學研究114<br/>基於設計的研究114<br/>5.2 面向STEM的教學評價117<br/>國外STEM教學評價117<br/>國內STEM教學評價119<br/>關於構建STEM評價體繫的一些思考120<br/>5.3 工程設計教學研究案例121<br/>工程設計的小學科學STEM教育活動研究123<br/>【活動設計階段】123<br/>【活動實施階段】130<br/>【研究結果分析與評價】134<br/>5.4 CIL教學研究案例141<br/>第一輪迭代研究142<br/>第二輪迭代研究143<br/>第三輪迭代研究145<br/>CIL中教學環節設置的變化148<br/>CIL教學模式的效果分析149<br/>參考文獻151<br/>第6章 STEM教育的未來與展望153<br/>6.1 STEM教育前行之難153<br/>關於STEM課程154<br/>關於STEM教師的發展158<br/>6.2 STEM教育探索之路160<br/>STEM與VR/AR160<br/>STEM與大數據161<br/>STEM與人工智能161<br/>6.3 STEM教育理想之光162<br/>參考文獻164<br/>附錄A166<br/>附錄B179<br/><br/>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針對從事STEM教育教學工作者的全面而詳實的學習資料。它以STEM理論為指導,以實踐為基礎,從教育本書繫統地介紹了STEM教育的有關內容,主要包括STEM教育的產生及發展歷史、STEM教育在世界各國中的具體實施、典型STEM教學模式及其應用、教學活動設計流程和教學研究案例等。 本書采用的各章節內容是基於團隊多年從事STEM教育教學實踐研究總結的成果,並呈現了豐富的典型案例。在本書每節末尾,我們都設置了“動動腦筋思考”環節,在幫助讀者回顧所閱內容的同時激發讀者探究更多關於STEM教育的內容。 本書在內容的組織上突破傳統的做法,強調閱讀的策略性和及時性,使讀者在實踐操作之前不必通讀全書就可以獲取所需信息。本書在前言中介紹了全書概貌,整體呈現本書各章節之間的邏輯結構和內容要點,方便讀者根據自身需求進行策略性閱讀(如老師可以重點選讀第1章、第4章和第5章)或即時性閱讀(如等
作者簡介
李艷燕 著
"李艷燕畢業於中科院計算所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專業,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做博士後,2007年8月至今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擔任教授。李老師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教育規劃重點課題、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共建項目等。參與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 973、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工程重大項目培育資金等多項課題。曾經出版兩部專著。Yanyan Li, et al. (Ed.), State-of-the-Art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Smart Learning, Springer, 2016Maiga Chang, Yan等
摘要
"前 言<br/>近年來,STEM教育開展得如火如荼,大力推行跨學科綜合教育的思想如和煦的春風吹遍了祖國大地,成為教育界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熱門話題。<br/>撰寫一本真正的STEM教材是我們這幾年一直努力的方向之一。翻看5年來出版過的種種關於STEM教育的書籍,發現大多是關於如何引導學生學習,而對老師如何教的內容涉及甚少,且內容太過粗疏,言不盡意之處甚多。於是我們研究團隊扎根一線,圍繞老師如何設計STEM活動,如何開展STEM教學,如何進行STEM教育研究做了很多的實踐和研究,幾乎所有的讀書和寫作都是圍繞著完成一本較為理想的STEM老師指導用書進行的。<br/>STEM是一種教育理念,有別於傳統的單學科、重書本知識的教育方式,它是一種重實踐的超學科教育概念。如今各地都在爭相開設STEM課程,是不是每個學校都適合、都有能力開展STEM教育?這是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教育力量,師資先行”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李艷燕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李艷燕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