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論教育家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文教其他
【市場價】
441-640
【優惠價】
276-400
【作者】 孫孔懿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ISBN】978710719446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ISBN:9787107194467
商品編碼:1027801856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0-09-03
代碼:53

作者:孫孔懿

    
    
"
作  者:孫孔懿 著
/
定  價:53
/
出 版 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年09月03日
/
頁  數:0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107194467
/
主編推薦
本書繫統探討了教育家的認定和分類,教育家的社會影響,教育家的人格和個體風格,教育家群體和教育流派的形成,教育家成長的社會歷史條件和成長規律,當今教育家的成長環境和未來教育家湧現的展望與期待。大量搜集、精心選擇古今中外數百位教育家的事跡和思想資料,反復提煉,以史實為依據,展開了論述與評點。史論結合,情理融通,為教育家雕塑了群像,樹起了豐碑,唱出了贊歌。全書內容豐富,史料翔實,構思新穎,評述允當,語言文字流暢,極富可讀性。
目錄
●    引 言 教育家,你在哪裡? ??回響於天地間的呼喚第一章 龐大的“家族” 悠遠的“世繫” ??教育家譜繫之梳理 一、譜繫學方法概述 二、“二分法”種種 (一)廣義教育家與狹義教育家 (二)職業的教育家與非職業的教育家 (三)教育科學家與教育藝術家 三、以教育場所劃分 (一)社會教育家 (二)家庭教育家 (三)學校教育家 四、以個人貢獻的領域劃分 (一)教育思想家 (二)教育理論家 (三)教育行政家 (四)教育活動家 (五)教育事業家 (六)教育改革家 (七)教育實踐家 (八)“雜家”中的教育家與“教育雜家” 五、教育家譜繫簡圖及說明 六、本書著重研究的教育家第二章 璨若繁星 交相輝映 ??教育家的社會影響 一、教育家的社會影響與教育家的歷史地位 (一)教育家社會影響概述 (二)社會影響一一教育家資格的實踐檢驗 (三)影響級別一一教育家歷史地位的依據 二、教育家影響力的構成要素 (一)崇高的人格 (二)閃光的思想 (三)豐碩的業績 三、教育家影響力的傳播方式 (一)通過教學活動直接影響弟子 (二)通過辦學活動影響社會 (三)通過著作傳播教育理念 (四)通過其他途徑發揮影響 四、影響教育家影響力的其他因素 五、餘論:恆星、彗星與流星的聯想第三章 山積而高水彙而長 ??教育家的人格 一、教育家人格概述 (一)多學科視野中的教育家人格 (二)教育家的現實人格與理想人格 二、教育家理想人格的歷史演進 (一)教育家理想人格的傳統內涵 (二)教育家理想人格神化之前後 (三)現代教育家向往的理想人格 (四)討論:教育家人格中的宗教情結 三、教育家??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者 (一)對人格完善的強烈願望與堅定信念 (二)以學、思、行為修養的基本環節 (三)“長善”與“救失”相輔相成 第四章 南嶺俊秀北嶽雄奇 ??教育家個體風格 一、教育家個體風格概述 (一)教育家個體風格及基本特征 (二)背景:民族風格和時代風格 (三)實質:生命本性的自然流淌 二、教育家個體風格面面觀 (一)各如其面的為人風格 (二)各有千秋的教育風格 (三)各見其長的管理風格 (四)各領風騷的著述風格 三、教育家風格之意蘊 (一)教育生態學意蘊 (二)教育美學意蘊第五章 山峰林立 山脈綿延 ??教育家群體與教育流派 一、教育家群體概述 (一)教育家群體及其存在基礎 (二)教育家群體的主要類型 (三)教育家群體形成的條件 二、教育流派及其形成與發展 (一)教育流派概述 (二)教育流派的形成和發展機制 (三)教育流派的歷史命運 三、教育家群體與教育流派的社會功能 (一)凝聚智慧和力量,擴大社會影 (二)通過相互爭鳴深化自身、促進 (三)推動教育思想在對立統一中發 四、走向共和??教育流派的發展趨勢第六章 風雲際會群賢競起 ??教育家大批湧現的時代 一、教育家歷史分布之概覽 二、教育家湧現的幾個高峰期 (一)“軸心時代”的春秋戰國時期 (二)封建社會盛極而衰的宋代 (三)天崩地裂的近現代之際 三、可遇而不可求的歷史機緣 (一)激蕩年代的社會難題呼喚解答 (二)寬松的思想環境催生異議蜂起 (三)私學發達潤澤教育實踐和理論 (四)文化積累形成大師輩出的沃土第七章 定體雖無大體應有 ??教育家的成長規律 一、教育家成長規律概述 (一)“規律”的當代解讀 (二)人的成長過程的復雜性 (三)教育家成長的特殊性 二、教育家成長的根據與條件 (一)社會對教育家的需求 (二)個人的優越條件 (三)個人的自覺能動性 (四)不可忽視的偶然因素 (五)內部根據與各種條件合成的命運 三、討論:多數人何以最終未能成為教育家 (一)條件的欠缺 (二)人性的弱點第八章 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 ??教育家的意義世界 一、教育家意義概述 二、“教育家”稱號的意義 (一)“教育家”稱號的由來與意義的演變 (二)“教育家”稱號的當代意義 (三)稱號的滯後性及其意義的相對性 三、教育家人格的意義 (一)教育家資格之本 (二)永恆的教育資源 (三)民族教化水平的標志 四、教育家思想的意義 (一)以追問揭示本質 (二)以懷疑催動創新 (三)以幻想召喚現實 (四)以結論指導實踐 五、教育家事功的意義 (一)傳承人類文明 (二)促進教育發展 (三)推動社會進步 六、教育家意義的兩重性第九章 不信今時無古賢 ??當代和未來的教育家 一、新中國的教育家亟待發現與總結 (一)如日之恆一一的教育思想 (二)散珠碎玉一一分布各地的教育家 (三)當務之急一一對高齡教育家的搶救式研究 二、當代“準教育家”的成長態勢 (一)喜中有憂的成長環境 (二)反求諸己的積極態度 三、未來教育家隊伍之展望 (一)信息化社會教育家地位的微妙變化 (二)學習化社會教育家隊伍日趨宏大 (三)全球化時代教育家仍會保持民族風格 (四)中國教育家將躋於世界教育家之列第十章 仰之彌高鑽之彌深 ??教育家研究的艱辛與幸福 一、教育家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一)教育家之作為獨立的研究對像 (二)對像逐漸擴大,形式趨於多樣 (三)簡單化標簽式的“研究”終遭唾棄 (四)國內外合作研究已經起步 (五)整體研究尚屬空白亟待填補 二、本課題研究的簡要回顧 (一)研究宗旨的確定 (二)方法論的準備 (三)艱辛而幸福的研究過程 (四)初步結論與尚存問題 三、本書敘述方式及風格追求 (一)敘述方式的確定 (二)敘述風格的追求 四、告一段落時的遺憾與期盼餘論化作春泥更護花 ??建立教育家研究會的倡議主要參考文獻人名索引專家評鋻後記
內容簡介
     造就大批教育家以引領教師素質整體提升,是促進我國教育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然選擇。這一態勢賦予教育家研究以重大現實意義。本書搶先發售以教育家整體(全體)為對像進行理論和實證研究,旨在釐清整個教育家隊伍的構成狀況及歷史演變,形成對教育家整體的基本認識;確立以社會實踐作為衡量教育家資格和決定教育家歷史地位的很終標準,堅持在社會發展進程中評價教育家的歷史意義;展示教育家高尚的精神世界和豐富多彩的教育風格;揭示教育家個體與教育家群體和教育流派間的互動關繫;全面分析影響教育家成長的因素,探索教育家的成長道路和一般規律,為新一代教育家成長提供有益借鋻。本書力求在研究方法和觀點上有所突破,並著力構建起一個審視、描述和解釋教育家的理論框架,選題新穎,立論允當,材料翔實,可讀性強;既是有分量的學術專著,可供研究者參考,也可作為通識教材,用於師資培等
作者簡介
孫孔懿 著
江蘇省泰州市人。現任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長期從事教育學術研究,在若干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主要著作有《素質教育論》、《學校特色論》、《素質教育概論》、《教育時間學》、《學校時間管理學》、《教育失誤論》、《面向2l世紀中國終身教育體繫研究》等,發表教育學術論文六十餘篇。曾獲《中國教育報》很好征文獎、江蘇省教育科研成果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很好成果獎(四次)。
精彩內容
    靠前章  龐大的“家族”悠遠的“世繫”    一、譜繫學方法概述    所謂“譜”,指按照對像的類別或繫統,采取表格或其他比較整齊的形式,編輯起來供人參考的書或表冊。所謂“譜繫”,在《漢語大詞典》中有三個義項:(1)記述宗族世繫或同類事物歷代繫統的書;(2)家譜上的繫統;(3)物種變化的繫統。“譜繫學”,則是研究譜繫的專門學問。郭沫若在《中國史稿》中說:“士族為了顯示其高貴的出身和防止庶族假冒,很好重視家譜,講究郡望。適應這種政治需要,譜學成為一門新興的學問。”這種“新興的學問”逐步得到普及,以至歷目前曾出現過“人尚譜繫之學,家藏譜繫之書”的繁盛時期。    在現代科學研究中,古老的譜繫方法仍有用武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孫孔懿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孫孔懿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