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最後的講義 石黑浩 一千年之後的人類與機器人 圖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社會科學總論、學術
【市場價】
286-416
【優惠價】
179-260
【作者】 石黑浩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海峽書局出版社
ISBN:9787556709762
商品編碼:10055344601671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2-06-01
代碼:48

作者:石黑浩

    
    
"
作  者:(日)石黑浩 著 曹倩 譯
/
定  價:48
/
出 版 社:海峽書局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2年06月01日
/
頁  數:240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556709762
/
主編推薦
★如果這是你人生中的最後一天,你會講述什麼?日本NHK電視臺大受好評的紀錄片《最後的講義》接近版(繫列四本)《最後的講義》集結各行業前沿的專業人士以“如果今天是你人生中的最後一天,你會講述什麼?” 向年輕人做一次講演。“最後一天,最後一課”,一次講完一生累計的經驗。★關於為何研究機器人,石黑浩教授給出答案:在機器人身上尋找人類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並使機器人更像人通過與人類對話問答積累智慧的機器人,參演話劇的機器人,“死而復生”的夏目漱石機器人,模糊性別和年齡的痴獃癥治療機器人……從中體會人工智能給等
目錄
●序
第1章用機器人創造人類
我想創建的未來社會
需要人形機器人的原因
能與人聊天的機器人服務
機器人將會加速普及
如果在人口減少的情況下維持生活品質,就需要機器人
機器人會像計算機一樣降價
各式各樣的機器人登場
是廣而淺,還是深而專
獨立自主的人形機器人偶像“U”
可以進行無破綻交流的人形機器人
人工智能掌握了交流中所需要的東西
關繫變好意味著要共享意圖和欲求
被人工智能訓斥
“附身”到人形機器人身上
正因為是島國,日本纔擅長制造
在制造領域自尊心很強的日本
如果能夠解釋“思考”就能獲得諾貝爾獎
“思考”是什麼?
回想起兒時的疑惑很重要
“人究竟是什麼”是機器人研究的動機
與人相關的機器人——“人機交互”
理解“人類究竟是什麼”的技術開發將會變得理所應當
從話劇中“誕生”的像人一樣活動的機器人
在人形機器人身上感受到情感
第2章隻有機器人知道的人類
因為有了人形機器人而導致自己的存在變成2倍
比起本人,“Geminoid”的自己更有人氣?
思考“存在”
模糊的“出席”概念
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價值的高中生
沒有絕對的價值
米朝人形機器人收獲巨大人氣
將已逝作家的人物形像具體化的夏目漱石的人形機器人
如果上夏目漱石的課,學生不會睡覺
第3章終極的人類是什麼樣的
人類與機器人的關繫
抹去個性的Telenoid
深化人類與機器人關繫的Telenoid計劃
在Hugvie中感受到的存在感
Hugvie可以讓孩子安靜下來
機器人取代人類是否有問題
技術革新會擴大人的能力差
軟件產業的兩極分化將加劇
兩極分化不如其他國家嚴重的日本
第4章1000年後的人類
思考1000年後這件事意義深遠
比起基因,由技術造成的能力擴張更快速
技術進步融入人類的基因
摩爾定律不停止
計算機可以替代人腦嗎?
對於人類的定義,肉體不是必要條件
人類進化的最終形態是回到無機物
或許是為了成為無機物的智慧生命體而進行機器人研究
第5章答疑解惑
人類是否隻有作為DNA進化的暫時載體這一個意義?
進化這件事本身有意義嗎?
是否有可能讓計算機變得逐漸接近有機物?
如果人類保持現狀,僅技術進步的話,會不會20年後就沒有人類了?
世界上理解優選技術的人與不理解的人逐漸兩極分化,但為什麼在日本這個現像不嚴重?
如何纔能讓“島國假說”從日本推廣到全世界?
對於機器人觀,有什麼作品對您產生了影響嗎?
您是如何看待Geminoid的呢?
在研究機器人與人類的關繫時,您對人類最為感動的瞬間是什麼時候?
如果能夠重生,您想成為什麼?
在大學中優選做些什麼事情?
如果計算機不斷勝過人類,最終是不是就不需要人類了?
未來,更進一步發展的人類的情感是否會消失?
人類對於插手神的領域的恐懼心理是否應該抹去?
即便在1000年後人類是否也會保留動物性的一面?
內容簡介
如果今天是你人生中的最後一天,你會傳達些什麼?日本NHK電視臺大受好評的紀錄片《最後的講義》接近版。日本“現代機器人之父”石黑浩,在機器人眼中看“何為人類”,探討人與機器人共存的世界和未來。“創建一個由各種各樣的人形機器人支撐起來的未來社會”,是這位執著於人形機器人的科學家的大膽宣言。讓機器人變得更像人,從它們的“思考”中探尋身份認同和意識根源,或許正是通過技術理解人類的一種方法。“我認為人類的有機物身體或許是為了讓物質的進化、智能化加速的一種手段,或許我們人類最終會再次變回無機物……從有機物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意義、人類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意義來看,我們或許正是因為擁有成為無機物的智慧生命體這個使命,纔對優選技術和機器人這麼感興趣。”
作者簡介
(日)石黑浩 著 曹倩 譯
1963年生於日本滋賀縣,獲得大阪大學基礎工學研究科博士學位。任大阪大學基礎工學研究科教授(名譽教授),ATR石黑浩特別研究所客座所長(ATR董事)。從以其本人為原型的人形機器人開始,他研發了包括作家、演藝圈人士等在內的多款人形機器人,成為“人形機器人研發第一人”,受到世界矚目。他將認知科學、哲學以及腦科學融入機器人研究中,試圖理解人類存在的意義;通過“人機交互”,他嘗試建立人與機器人的親密關繫。這些成果也被他用來反哺機器人研發,從而制造出他夢想中“最接近人的機器人”。著作有《如何纔能創造“人”——成為人形機器人的我》《人形機器人能否成為人類》《我制作機器人的理由——從日常中設計未來的生活方式等
精彩內容
     我想創建的未來社會 關於我想創建怎樣的未來社會,我的答案是:一個機器人能夠為人類提供各種服務的未來社會。 那麼,誰來創建這個未來社會呢?是你們,或者說也是我們。 曾經,我向艾倫·凱提過一個問題,他因構想了蘋果電腦的奠基原型而聲名大噪。我曾問他:“我認為在信息化社會之後,會迎來機器人被使用得更加頻繁的社會,您是如何認為的呢?”這個問題惹得艾倫·凱勃然大怒。 艾倫·凱回道:“未來是由具有創造性的人創建的,而非哪個人像神靈一樣告訴我們未來該怎麼樣。如果是具有創造性的人,那麼他們每個人會有自己想要創造的未來,隻不過其中某一個設想會真的成為現實。究竟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取決於自己想要創造怎樣的未來。” 自聽了那番話以後,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永遠是:我要創建一個由各種各樣的人形機器人支撐起來的未來社會。 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石黑浩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石黑浩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