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認知心理學 認知科學與你的生活 原書第5版 圖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心理學
【市場價】
486-704
【優惠價】
304-440
【作者】 凱瑟琳·加洛蒂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1152418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11524182
商品編碼:10030300015868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1-04-01
代碼:89

作者:凱瑟琳·加洛蒂

    
    
"
作  者:(美)凱瑟琳·加洛蒂 著 吳國宏 等 譯
/
定  價:89
/
出 版 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1年04月01日
/
頁  數:284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111524182
/
主編推薦
美國有名認知心理學家加洛蒂代表作涵蓋了有關人類思維的所有基本問題與日常生活結合最緊密的認知心理學教材全面展現認知心理學對我們現實生活的重大意義多學科背景女性心理學家獨特視角下的認知心理學
目錄
●前言
第1章 認知心理學:歷史、方法和研究範式/1
1.1 認知研究的各種影響/2
1.1.1 結構主義/3
1.1.2 機能主義/4
1.1.3 行為主義/4
1.1.4 格式塔心理學/5
1.1.5 個體差異研究/6
1.1.6 “認知革命”與認知科學的誕生/7
1.1.7 一般要點/9
1.2 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9
1.2.1 實驗和準實驗/9
1.2.2 自然觀察/10
1.2.3 控制觀察和臨床訪談/10
1.2.4 內省法/11
1.2.5 對神經基礎的研究/11
1.2.6 一般要點/11
1.3 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範式/11
1.3.1 信息加工的方法/12
1.3.2 聯結主義的方法/12
1.3.3 進化論的方法/13
1.3.4 生態學的方法/14
1.3.5 一般要點/15
概要/15
復習題/16
第2章 大腦:結構與功能概述/17
2.1 大腦的結構/17
2.1.1 後腦與中腦/17
2.1.2 前腦/18
2.2 功能定位/19
2.2.1 官能心理學和顱相學/19
2.2.2 失語癥研究和其他映射技術/20
2.3 功能偏側優勢/21
2.4 腦成像技術/22
2.4.1 CAT(CT)掃描/22
2.4.2 磁共振成像/23
2.4.3 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23
2.4.4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24
2.5 其他記錄大腦活動的技術/24
2.5.1 腦電圖/24
2.5.2 事件相關電位/25
2.5.3 經顱磁刺激/25
概要/25
復習題/25
第3章 知覺:模式與物體識別/26
3.1 格式塔學派對知覺的看法/27
3.2 自下而上的加工過程/30
3.2.1 模板匹配/31
3.2.2 特征分析/32
3.2.3 原型匹配/35
3.3 自上而下的加工過程/36
3.3.1 知覺學習/37
3.3.2 字詞優勢效應/38
3.3.3 字詞知覺的聯結主義模型/39
3.4 直接知覺/40
3.5 知覺損傷:視覺性失認/42
概要/43
復習題/44
第4章 注意:配置認知資源/45
4.1 選擇性注意/46
4.1.1 瓶頸理論/47
4.1.2 聚光燈的說法/50
4.1.3 圖式理論/52
4.1.4 非注意盲視/53
4.2 注意的神經基礎/55
4.2.1 視覺注意的網絡/55
4.2.2 事件相關電位和選擇性注意/56
4.3 自動性和練習效應/57
4.3.1 斯特魯普效應/57
4.3.2 自動化加工和注意(控制)加工/58
4.3.3 特征整合理論/60
4.3.4 注意捕獲/62
4.4 分散注意/62
4.4.1 雙任務執行/63
4.4.2 自動化的注意假說/64
4.4.3 實驗室以外的分散注意:駕車時移動電話的使用/64
概要/66
復習題/67
第5章 工作記憶:形成和使用新的記憶痕跡/68
5.1 記憶研究的傳統方法/69
5.1.1 感覺記憶/70
5.1.2 短時記憶/72
5.2 工作記憶/76
5.3 執行功能/79
5.4 記憶過程的神經學研究/80
概要/81
復習題/82
第6章 從長時記憶中提取記憶/83
6.1 長時記憶的特征/83
6.1.1 容量/83
6.1.2 編碼/84
6.1.3 保持時間和遺忘/84
6.1.4 信息提取/87
6.2 長時記憶的細分/89
6.2.1 語義記憶和情景記憶/90
6.2.2 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91
6.2.3 陳述性記憶和程序性記憶/93
6.3 加工水平理論/93
6.4 記憶的再建構特性/95
6.4.1 自傳體記憶/97
6.4.2 閃光燈記憶/99
6.4.3 目擊者記憶/100
6.4.4 被恢復的/錯誤記憶之爭/101
6.5 遺忘癥/104
6.5.1 順行性遺忘癥/104
6.5.2 逆行性遺忘癥/105
概要/107
復習題/107
第7章 知識表征:長時記憶中信息的儲存與組織/109
7.1 知識的組織/110
7.1.1 網絡模型/110
7.1.2 ACT模型/113
7.1.3 聯結主義模型/114
7.2 概念的形成與新實例的分類/116
7.2.1 概念和分類的經典觀/117
7.2.2 概念和分類的原型觀/118
7.2.3 概念和分類的樣例觀/120
7.2.4 概念和分類的圖式/腳本觀/122
7.2.5 概念和分類的知識基礎觀/124
概要/126
復習題/127
第8章 視覺表像和空間認知/128
8.1 長時記憶代碼/129
8.1.1 雙代碼假說/129
8.1.2 關繫-組織假說/129
8.2 表像的實證研究/130
8.2.1 表像的心理旋轉/131
8.2.2 表像掃描/133
8.3 心理表像的性質/136
8.3.1 視覺表像的原則/136
8.3.2 對心理表像研究及其理論的評論/138
8.4 神經心理學的發現/140
8.5 空間知覺/142
概要/146
復習題/146
第9章 語言/147
9.1 語言的結構/148
9.1.1 音位學/149
9.1.2 句法/151
9.1.3 語義學/153
9.1.4 語用學/154
9.2 語言的理解和產生/155
9.2.1 言語知覺/155
9.2.2 語言產生中的言語錯誤/156
9.2.3 句子理解/157
9.2.4 文本段落理解/159
9.2.5 故事語法/162
9.2.6 格瑞斯交談原則/163
9.3 語言與認知/165
9.3.1 模塊假說/165
9.3.2 沃夫假說/166
9.3.3 神經心理學的觀點和證據/168
概要/169
復習題/170
第10章 思維與問題解決/171
10.1 經典問題和一般的解決方法/173
10.1.1 生成-檢驗法/173
10.1.2 手段-目的分析/174
10.1.3 逆向作業/175
10.1.4 回溯/175
10.1.5 類比推理/176
10.2 問題解決的障礙/178
10.2.1 心理定勢/178
10.2.2 采用不完整或不正確的表征/180
10.2.3 缺乏關於問題的特定知識或專長/180
10.3 問題空間假說/182
10.4 專家繫統/183
10.5 尋找創造性的解決方法/184
10.5.1 無意識加工和醞釀/185
10.5.2 日常機制/185
10.6 批判性思維/186
概要/187
復習題/188
第11章 推理與決策/189
11.1 推理/189
11.2 推理類型/190
11.2.1 演繹推理/191
11.2.2 歸納推理/196
11.2.3 日常推理/198
11.3 決策/199
11.3.1 確立目標/200
11.3.2 收集信息/201
11.3.3 建構決定/201
11.3.4 做出最終選擇/201
11.3.5 評估/201
11.4 決策制定中的認知錯覺/201
11.4.1 可獲得性/202
11.4.2 代表性/203
11.4.3 框架效應/205
11.4.4 錨定/205
11.4.5 沉沒成本效應/206
11.4.6 虛假相關/206
11.4.7 事後諸葛式偏見/207
11.4.8 證實偏見/207
11.4.9 過分自信/207
11.5 決策的效用模型/209
11.5.1 期望效用理論/209
11.5.2 多屬性效用理論/210
11.6 決策的描述模型/212
11.6.1 意像理論/212
11.6.2 再認啟動決策/212
11.7 推理和決策的神經心理學證據/213
概要/214
復習題/215
第12章 青少年期的認知發展/216
12.1 皮亞傑的理論/217
12.1.1 一般原理/217
12.1.2 發展階段/218
12.1.3 皮亞傑理論的反響/222
12.2 非皮亞傑學派對認知發展的研究/223
12.2.1 嬰兒期的知覺發展/223
12.2.2 幼兒句法的獲得/224
12.2.3 學前兒童記憶策略的運用/226
12.2.4 兒童中後期推理能力的發展/227
12.3 “是什麼獲得了發展”:一些後皮亞傑主義的回答/228
12.3.1 神經方面的成熟/228
12.3.2 工作記憶容量與加工速度/229
12.3.3 注意與知覺編碼/230
12.3.4 知識基礎和知識結構/231
12.3.5 策略/232
12.3認知/233
概要/234
復習題/234
第13章 認知的個體差異/235
13.1 認知中的個體差異/235
13.1.1 能力差異/235
13.1.2 認知風格/238
13.1.3 學習風格/239
13.1.4 專家和新手的區別/241
13.1.5 衰老對認知的影響/241
13.2 認知中的性別差異/242
13.2.1 技能和能力的性別差異/243
13.2.2 學習和認知風格上的性別差異/248
概要/251
復習題/251
第14章 認知的跨文化研究視角/252
14.1 跨文化認知研究的實例/255
14.1.1 知覺的跨文化研究/255
14.1.2 記憶的跨文化研究/258
14.1.3 分類的跨文化研究/260
14.1.4 推理的跨文化研究/262
14.1.5 計算的跨文化研究/264
14.2 學校教育和讀寫能力的作用/266
14.3 日常環境中的情境認知/269
概要/272
復習題/272
譯者後記/273
圖表資料來源
參考文獻
內容簡介
認知心理學學習者對該領域有著不同的反應。有些人覺得它既有趣又高雅,涵蓋了有關人類思維的基本話題——我們是如何記憶的以及我們究竟記住了什麼;我們是如何在頭腦中組織信息的;我們是如何調動這些信息以及其他心理資源以做出重要決策的。有些人則認為認知心理學領域彌漫著學術的氣息,充斥著遠離實際生活的各種現像的復雜模型。作者編寫本書的初衷就在於填補這一鴻溝,告訴後一個陣營中的讀者這一領域所提供的知識是多麼讓人感到興奮。作者認為,主要問題在於實驗室研究與現實生活的脫節。教科書往往是全然關注實驗室的研究,卻沒有向學生展示這一研究工作對於現實生活的意義。學生們讀完本書後,一定能夠明白認知心理學家們為什麼會如此熱衷於他們所從事的研究。本書既回顧了定義該領域的堪稱“經典”的研究,也介紹了一些長期以來挑戰人們認識的新方法;既著重討論了我們是如何在心理上表征和儲存日常生活中獲得的大量信息的,也介紹了所謂的“高級”認知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凱瑟琳·加洛蒂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凱瑟琳·加洛蒂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