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建構中國生命倫理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倫理學、邏輯學
【市場價】
430-624
【優惠價】
269-390
【作者】 範瑞平張穎編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3885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38852
商品編碼:11968031930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7-03-01
代碼:58

作者:範瑞平,張穎編

    
    
"



作  者:範瑞平,張穎 編
/
定  價:58.5
/
出 版 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7年03月01日
/
頁  數:301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300238852
/
主編推薦
心多年來的學術活動的基礎上取得的。《建構中國生命倫理學:新的探索》的編者、作者正是這些活動的一部分積極參與人,《建構中國生命倫理學:新的探索》的內容正是他們的近期新研究成果。具體說來,《建構中國生命倫理學:新的探索》從一些受到熱烈關注的理論和現實問題出發,探索“建構中國生命倫理學”的可能取向、意義、方式、內容及挑戰,包括六大部分共25篇文章。這六大部分的標題是:中國生命倫理學的本體論,中國生命倫理學的方法論,生殖科技的挑戰,醫療體制的困惑,醫患關繫的糾結和家庭本位的倫理。《建構中國生命倫理學:新等
目錄
●一、中國生命倫理學的本體論/001
●為什麼應當支持發展一門中國生命倫理學?恩格爾哈特/001
●中國生命倫理學如何可能?倪培民/005
●十年一思:建構中國生命倫理學的一些理論問題範瑞平/017
●中國生命倫理學之方向與基本原則李瑞全/033
●二、中國生命倫理學的方法論/049
●●生命倫理學的身體與精神:儒家倫理進路為什麼重要———一種方法論上的考量王玨/058
●中國生命倫理學原則重塑的分析張文英/072
●關於建構中國生命倫理學的宏觀思考張舜清/082
●三、生殖科技的挑戰/093
●生殖科技倫理的跨文化反思羅秉祥/093
●胚胎基因設計的倫理問題研究:兼論桑德爾與儒家的天賦倫理學李建會張鑫/103
●慎終與幸福———從儒家思想看死後冷凍技術的倫理問題趙文清/121
●儒家倫理對輔助生殖技術的價值評判與思考賀苗/132
●傳統誠信觀對基因倫理的當代啟示郭玉宇/140
●四、醫療體制的困惑/149
●中國醫改中市場化的困境———從魏則西事件說起張穎/149
●醫療成本效益與公平的矛盾:中西文化的異同陳浩文/166
●中國醫療服務價格政策演變的倫理反思———基於儒家生命倫理學基本原則吳靜嫻/176
●部分目錄
內容簡介
《建構中國生命倫理學:新的探索》從具體的理論和現實問題出發,探索“建構中國生命倫理學”的可能取向、意義、方式、內容及挑戰,包括28章,分為六個部分:中國生命倫理學的本體論,中國生命倫理學的方法論,生殖科技的挑戰,醫療體制的困惑,醫患關繫的糾結和家庭本位的倫理。
作者簡介
範瑞平,張穎 編
範瑞平,包頭醫學院醫學學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碩士、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哲學博士,現任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繫生命倫理學及公共政策講座教授。兼任“亞洲醫學哲學及生命倫理學”叢書(Springer)主編、《中外醫學哲學》(香港)聯席主編、美國《醫學與哲學期刊》(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副主編、《中國醫學倫理學》副主編。發表中文論文60餘篇、英文論文80餘篇。專著有《重構主義儒學:後西方道德問題反思》(英文,2010)和《當代儒家生命倫理學》(中文,2011)。主編及參等
精彩內容
    就親子關繫是有機整體而言,儒家的觀點與西方基督教和契約論把親子關繫看作是委托關繫有很大差異。在委托關繫中,無論委托方是基督教的上帝還是契約論的未來人格,父母和子女的關繫都是“異己”的;比較而言,儒家則強調了父母和子女之間的“一體性”或者說是“整體性”。這種理論差異,很為明顯的體現就是父母和子女雙方互相“介入”對方事務的程度不同。強調“一體性”就意味著,父母與子女雙方的“個體性”邊界較為模糊,子女的事不僅僅是子女個人的事,同時也是父母的事;同樣地,父母的事也不僅僅是父母個人的事,同時也是子女的事。而西方“異己的”親子關繫中,父母與子女的“個體性”邊界比較清晰,這一點在契約論中表現得尤為突出。根據契約,父母受孩子的未來人格委托,那麼,當孩子成年之後,委托也就結束了,父母就很少介入子女的事務。這裡需要指出的是,筆者使用“介入”一詞,以區別於“干涉”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範瑞平張穎編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範瑞平張穎編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