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自卑與超越(人類個體心理學最卓越的作品經典完整譯本)
該商品所屬分類:心理學 -> 心理學經典著作
【市場價】
115-168
【優惠價】
72-105
【介質】 book
【ISBN】978754414908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瀋陽
  • ISBN:9787544149082
  • 作者:(奧地利)阿弗雷德·阿德勒|譯者:李青霞
  • 頁數:200
  • 出版日期:2012-12-01
  • 印刷日期:2012-1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60千字
  • 《自卑與**(人類個體心理學***的作品經典完整譯本)》(作者阿弗雷德·阿德勒)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心理學著作,其作者在心理學發展**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也擁有相當高的低位。愈來愈多受它影響的人認為,阿德勒對心理學的貢獻超過了弗洛伊德,這不僅是因為其提出的自卑與補償作用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實際作用與直接影響,還因為其心理學在心理學歷史中已成完整的體繫,如心理學家墨菲所說:“阿德勒的心理學在心理學歷史中是**個沿著我們**應該稱之為社會科學的方向發展的心理學體繫。”相信閱讀本書,您一定會對阿德勒及其心理學有一個*深刻的認識,並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問題有一個*全面的理解。
  • 《自卑與超越(人類個體心理學最卓越的作品經典完整譯本)》是人類 心理學先驅阿弗雷德·阿德勒的巔峰著作,全書立足於個體心理學觀點, 從教育、家庭、婚姻、倫理、社交等多個領域,以大量的實例為論述基礎 ,闡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義的真諦,幫助人們正確面對缺陷,正 確對待職業,正確理解社會,理解生活,理解性。具有極深的哲理性和巨 大的學術價值。 《自卑與超越(人類個體心理學最卓越的作品經典完整譯本)》語言樸 實,譯文精練、流暢,結構嚴謹,不僅不僅對心理專業人士具有借鋻作用 ,對普通讀者也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是值得擁有的一部心理學經典作品 。
  • 譯者序
    第一章 生活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
    人生必須面對的三大問題
    社會情感
    童年對人生的影響
    夢對早期記憶的影響
    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章 心靈和肉體
    心靈和肉體的聯繫與衝突
    情感的作用
    身心的不同特征
    第三章 自卑感與優越感
    自卑心理
    對優越感的追求
    第四章 早期的記憶
    個性塑造
    早期記憶的作用
    第五章 夢
    夢的解析
    弗洛伊德對夢的觀點
    個體心理學對夢的研究
    夢境分析
    第六章 家庭的影響
    母親的作用
    父親的作用
    偏愛孩子還是平等對待
    家庭中的排行
    第七章 學校的影響
    教育的變革
    教師的角色
    課堂裡的合作與競爭
    先天因素與後天培養
    個性發展
    對教學工作的觀察
    第八章 青春期的引導
    青春期的特點
    自我挑戰
    青春期問題
    青少年性心理健康
    第九章 犯罪及預防
    了解犯罪心理
    犯罪的類型
    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的早期影響
    如何解決犯罪問題
    第十章 職業問題
    平衡人生難題
    早期培養
    影響擇業的因素
    解決之道
    第十一章 個體與社會群體
    增進合作
    興趣缺失與溝通障礙
    社交興趣與社會平等
    第十二章 愛情與婚姻
    愛情、合作與社會興趣的重要性
    婚前準備
    婚姻中的合作
    友情是婚姻的保證
    維護婚姻幸福
    附錄 阿德勒生平簡介
  • 對孩子們而言,即使對意義的認知已經偏離正軌,即使他們所采用的 處理方式還會帶來接二連三的錯誤,他們也不會改變。隻有他們重新檢討 ,對自己的認知加以改正,纔會使他們對於人生意義的理解得到改變。有 時,犯錯帶來的嚴重後果會強迫性地驅使他們改變自己對人生的認識。然 後完善自我。但是如果沒有任何方面的壓力,他們就不會意識到其中的謬 誤,還會執著於錯誤之中,以至於結果無法收拾。一般來說,要想讓自己 對人生的認知走向正確的軌道就要接受專業的心理學人士的指導,他們可 以幫助我們找到錯誤的根源並探尋到正確的人生意義。
    人們在兒童時期的情境有多種解釋方法,童年的不快樂很可能被賦予 相反的意義。比如,有的孩子童年生活並不快樂,他就會盡其所能讓自己 找到一個擺脫困境的方法。由此,他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我一定要 使自己的狀況得到改善,不要讓我的孩子再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 而有的孩子則會想: “上天真的好不公平,為什麼總讓別人享受美 好的東西?既然上天對我這樣殘忍,我還有必要對別人給予慈愛嗎?” 也許有的父母會這樣告訴自己的孩子: “我的童年就是從貧苦中過 來的,可是你為什麼就一點苦都不能喫呢?” 有人則認為: “因為童年時我受了很多苦,所以我現在做什麼都無 可厚非。” 從以上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對於人生的理解已經表現在他們 的行為之中,如果他們不對自己的思想加以改變,行為自然也不會改變。
    每個人的經歷並不能決定人生的成與敗,這就是個體心理學對決定論 的反對之處。一個人的經歷不能決定其一生的命運,但會對人的命運造成 影響。如果我們將某種特殊的經歷作為未來人生的基礎,那麼必定會被誤 導。環境因素並不能決定人生的意義,我們卻可以通過解讀自己的人生狀 況來改變命運。
    然而,成年人中的失敗者,大部分都是因為在童年時期就未對人生的 定義形成正確的認識,並讓這種錯誤一直發展。其中包括那些在嬰幼兒時 期患病或存有缺陷的孩子。這樣的孩子經歷了痛苦的童年,根本無法意識 到人生的意義就是對社會的貢獻。除非讓那些與他經歷相似的人對他加以 引導,讓其將關注力放在他人身上,否則他們一生都會以自我為中心。如 今,他們常常因為周圍人的嘲笑、同情或擠對而變得*加自卑。在這種環 境下成長的孩子,會因為自己受到社會的侮辱而變得內向,並且還認為自 己不會對社會有任何貢獻。
    身體器官的殘缺或內分泌異常都會導致兒童在生活方面產生困難,我 想,我是**個對此領域加以研究的人。雖然這一分支在業內已經取得了 不少成就,但它的發展方向卻偏離了我的願望。我一直在尋找克服這種困 難的方法。而非讓他們將發生這種狀況的原因歸於人身體的缺陷或者內分 泌的異常。身體的缺陷並不能強迫一個人的心理朝錯誤的方向去發展。而 內分泌也不會對兩個兒童產生同樣的作用。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種現像: 那些有困難的兒童在克服困難的同時,會將自己內在的巨大潛能激發出來 。
    正因如此,宣傳優生優育並不是個體心理學家所倡導的。有很多具有 先天缺陷的人,常常成為某一時代的傑出人纔,雖然他們有的一生與病魔 相伴,有的英年早逝,但他們的貢獻是實實在在的。人類許多偉大的發明 ,正是由這些人創造出來的。他們的堅強源自奮鬥,他們執著於常人都無 法完成的事業,所以成就就是理所應當的了。僅憑對人肉體的觀察,我們 無從判斷心靈發展方向的好壞。然而迄今為止,大部分具有先天缺陷或內 分泌異常的兒童都未接受過正確的訓練。正因為無人可以理解他們的痛苦 ,所以他們總是越來越自我。由此我們也就明白了那些先天具有缺陷的兒 童大多是失敗者的原因,因為他們往往過於關注自己的缺失而形成一種無 形的壓力。
    溺愛 家長對孩子的過於寵愛也是導致孩子對生活的意義進行曲解的一大因 素。在那些孩子的心目中,他們的願望就是法律,自己無須爭取便可達到 一切。他們還認為自己天生就具有某種權力,無人能及。然而,一旦他們 不再成為眾人的焦點,他們的位置被人取代時,便會無法忍受,他覺得周 圍的人都對他有所虧欠。在他們的生活中,已經習慣了隻索取而不付出, 他們根本不懂得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問題。因為一直生活在別人的關照之中 ,他們已經沒有了自立能力,也從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他們的腦海中除 了自己別無他物,根本不懂得與人相處、合作的益處。當有困難出現.他 們**想到的便是求助於人。他們認為,如果他能重新成為眾人的焦點, 如果人們可以再次承認他是傑出的人,那麼情況就會大有改觀。
    過於受寵的孩子在長大後,很可能會成為危險人群。其中有些人甚至 會恩將仇報,表面裝出“媚世”的姿態,私下卻一直尋找機會攻擊別人。
    如果讓他們像普通人一樣合作完成某件事,他們定不會服從,或者公然反 抗。如果他們不再得到別人的關心和呵護,就會認為有人在他們背後進行 攻擊。他們以為眾人都與之敵對,所以隻要有機會便會打擊報復。如果人 們對他的處事方式不能接受,他就會認為這一行為是對他的虐待,所以對 他們的懲罰不會起到任何作用。他們隻會這樣想:所有的人都在和我作對 。這樣的孩子無論是對別人公然反抗還是將別人的善意當成惡意,都表明 他們對人生的理解是錯誤的。有些人會在不同的時期采用不同的方法,但 是他們的思想永遠不會有所改觀:人生的意義就是自己永遠**,自己至 高無上,自己可以為所欲為。如果他們一直持這樣的人生態度,他們的方 法永遠不會正確。P9-1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