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我的應許之地(以色列的榮耀與悲情)(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世界史
【市場價】
540-784
【優惠價】
338-490
【介質】 book
【ISBN】978750864791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08647913
  • 作者:(以)阿裡·沙維特|譯者:簡揚
  • 頁數:429
  • 出版日期:2016-01-01
  • 印刷日期:2016-01-01
  • 包裝:精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440千字
  • 一部當之無愧的以色列史詩,百年猶太民族艱難復興史,講述了一個懸崖邊**的榮耀與悲情。

    《我的應許之地》比《耶路撒冷三千年》*深入這個國度的靈魂,本書以一個個真實的故事直擊人心,道出了以色列人的心靈隱秘。

    榮登《紐約時報》年度暢銷書榜,雄踞蘭登書屋、《紐約時報書評》《經濟學人》的年度好書榜單。

    榮獲納坦圖書獎、美國**猶太圖書獎、安尼斯菲爾德-沃爾夫圖書獎。



  • 作者阿裡·沙維特在《我的應許之地(以色列的 榮耀與悲情)》裡以親身經歷和家族故事為基礎,通 過深度訪談、歷史文獻、私人日志、信件等,講述了 歷史關鍵點上一個個觸動人心的真實故事,並以此展 現出以色列進程中的全景大歷史。 本書從作者的曾祖父寫起,這位猶太復國主義者 是一位英國紳士,1987年卻果斷橫跨地中海走向聖地 ,他已預感到這即將是本民族的未來之路;20世紀20 年代一個懷理想主義的年輕農夫,自他的阿拉伯鄰居 處購入了土地種植雅法蜜桔,用汗水在不毛之地培育 出富足繁榮;二戰時期德軍將至,具有先知使命感的 古特曼,率領青年人攀登歷史廢墟馬薩達,激勵他們 心中強大的猶太復國主義精神;1948年在呂大驅逐的 悲劇性的一幕中,全城老小在淚水中背井離鄉、漸行 漸遠;“二戰”後納粹大屠殺的幸存者們,在應許之 地辛勤地建設這個新興國家,並努力將孩子們培養成 真正的國家棟梁;60年代縱橫捭闔的以色列政治家們 ,在艱難時局中,秘密推動了以色列的核工程;1973 年贖罪日戰爭的慘痛,令舉國反思以色列的未來何在 ;進入21世紀,那些引領世界互聯網潮流的以色列新 興企業,以及在特拉維夫新興俱樂部裡縱夜狂歡的青 年男女…… 今天,以色列人是贏得了最終勝利?還是深陷巨 大危機,精神力衰退?他們能否重振活力,救贖自我 ,挽救深愛的應許之地?在百年來一幕幕震撼人心的 悲喜劇中,本書為這個生存在流沙之地又充滿生機的 彈丸之國,寫就了一部當之無愧的以色列史詩。 《我的應許之地》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以色列建國史,也是百年來猶太民族的奮鬥復興史。作者阿裡沙維特以自己家族故事為引子,通過親身經歷、深度訪談,歷史文獻、私人日志、信件等,通過一個個扣人心弦的個體故事,試圖描述出以色列的全景大歷史,以引出更深層次的以色列國家思考,並對中東地區的紛爭淵源進行了歷史性梳理。 《我的應許之地》從作者的曾祖父寫起,這位猶太復國主義者是一位英國紳士,1987年卻果斷橫跨地中海走向聖地,意識到這即將是本民族的未來之路;20世紀20年代一個懷理想主義的年輕農夫,自他的阿拉伯鄰居處購入了土地種植雅法蜜桔,用汗水在不毛之地培育出富足繁榮;二戰時期德軍將至,具有先知使命感的古特曼,率領青年人攀登歷史廢墟馬薩達,激勵他們心中強大的猶太復國主義精神;1948年在呂大驅逐的悲劇性的一幕中,全城老小在流淚中背井離鄉、漸行漸遠;我們看到了二戰後納粹大屠殺的幸存者們,在應許之地辛勤地建設這個榮耀之國,並努力將孩子們培養成真正的新以色列人;60年代縱橫捭闔的以色列政治家們,在艱難局勢中,頑強推動了絕密的以色列核計劃;1973年贖罪日戰爭的慘痛,令舉國反思以色列的未來在哪裡;以及今天引領世界潮流的互聯網以色列新興企業,還有在那些特拉維夫蓬勃發展的俱樂部裡縱夜狂歡的青年男女…… 今天,以色列人是贏得了最終勝利?還是深陷巨大危機,精神力衰退?他們能否復興和救贖自我,挽救深愛的應許之地?在百年來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悲喜劇中,《我的應許之地》為這個生活在流沙之地又充滿活力的彈丸小國,完成了一部當之無愧的以色列史詩。
  • 阿裡沙維特,以色列著名的專欄作家,中東問題專家。 沙維特出生在以色列的雷霍沃特,後加入以色列國防軍,成為一名傘兵,並在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研讀哲學。 在20世紀80年代,他開始為《Koteret rashit 周報》撰寫文章,90年代擔任以色列公民權利協會董事會的主席,1995年,他加入了《國土報》,並成為《國土報》的首席記者之一。 沙維特同樣也是以色列大眾電視媒體的重要時事評論員。現居住在卡法什馬裡亞胡(Kfar shmariahu)。
  • 第一章 初見,1987
    赫伯特本特威奇離開查令十字路口前往雅法,因為他致力於結束東方猶太人的不幸。他開啟這段航程的主要原因在於他認識到,僅僅西方猶太人過上安定生活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他享受到了優越的生活,但他已經看到伴隨反猶主義而來的挑戰,以及大屠殺之後的災難;他意識到,自己構築的盎格魯—猶太人的和諧社群正黯然褪色。於是,他橫渡了地中海。

    第二章步入深谷,1921
    當這些被基督教大陸拋棄的子女們逃離代孕母親的怨恨後,他們發現自己在世上孑然一身,不再有信仰、不再有父母、不再有家園,而他們就將這樣繼續生存。因為丟棄了一種文明,他們必須建立一種新文明。因為背離了家鄉,他們必須創造一個新家園。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來到巴勒斯坦,這就是為什麼他們*望而堅定地緊緊攫住這塊土地。

    第三章柑橘園,1936
    入目所及之處,都是柑橘園。有新生的,有長熟的,有猶太人的,也有阿拉伯人的。它們從地上冒出,就好像得克薩斯州的石油湧出地表一樣……雷霍沃特的殖民地就是一部鮮活的聖約,預示著猶太人將在猶大平原結束他們兩千年的流浪歷程。他們將來到這裡,建立一個家園,種下一棵樹,扎下它的根繫。他們將白手起家,創造如綠色海洋般的柑橘園,這裡將是充滿著和平和富足的家園。

    第四章馬薩達,1942
    古特曼選擇了46名青年運動的***,在他看來,這些精心挑選的年輕特工即將發生改變,他們將成為馬薩達的新傳教士,他們將使馬薩達成為猶太復國主義者身份標識的新中心地……對於猶太人來說,除了巴勒斯坦再沒有容身之處,除了馬薩達再沒有其他道路。

    第五章呂大城,1948
    他**知曉自己正面臨的悲劇和道德困境。他一直都知道,他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清除這個**的阿拉伯人;也知道,這個任務會有多麼可怕。這就是為什麼他一直在尋求多種“世故”的方式來清除他們……

    第六章供給房,1957
    20 世紀50年代的以色列是一個打了興奮劑的**。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多的城市,越來越多的村莊,越來越多的一切。然而,盡管發展如此迅猛,但社會差距卻是很小的。政府致力於全民就業。它真誠地努力著,為每一個人提供住房、工作、教育和醫療保健。這個新生的**,是世界上*平等、民主的**之一。

    第七章核工程,1967
    1955年,**戴維本古裡安做出了決定:我們必須以一把新的保護傘代替西方殖民主義的舊保護傘。不再仰賴於西方對中東的霸權,以色列必須建立引言 疑問
    第一章 初見,1987
    第二章 步入深谷,1921
    第三章 柑橘園,1936
    第四章 馬薩達,1942
    第五章 呂大城,1948
    第六章 供給房,1957
    第七章 核工程,1967
    第八章 定居點,1975
    第九章 加沙海灘,1991
    第十章 和平,1993
    第十一章 控訴,1999
    第十二章 性,**及以色列的現狀,2000
    第十三章 上加利利,2003
    第十四章 現實的衝擊,2006
    第十五章 占領羅斯柴爾德,2011
    第十六章 生存挑戰,2013
    第十七章 在海邊
    致謝
    資料來源
    照片來源
    自己的霸權主義。1956年夏,本古裡安花費了大量時間與顧問們討論,*終提煉出一個觀點,這個觀點在1949年就已經開始醞釀。現在,他明確指出:以色列必須擁有核選擇。

    第八章定居點,1975
    沃勒斯坦、伊曾以及他們的朋友們所創造的現實,將以色列拖入了一個困境,纏繞的死結無法解開。定居點已經在以色列的脖子上套上了絞索。他們創建了一個不堪一擊的人口、政治、道德、司法的現實。而現在,奧弗拉的非法性玷污了以色列本身……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和歐洲的開明猶太人為以色列感到羞愧。

    第九章加沙海灘,1991
    如果我們要占領加沙,我們就必須擁有一個加沙海灘監獄。而如果我們要擁有一個這樣的監獄,我們就必須背叛自己。我們必須背叛我們曾經的信念,背叛我們對於未來的期許。所有現在的問題不在於“以土地換和平”。現在的問題是以土地換取我們的正派。以土地換取我們的人性。以土地換取我們每個人的靈魂。

    第十章 和平,1993
    經歷了1977年的政治動蕩、定居點的建立、黎巴嫩戰爭之後,和平成為我們反對右翼人士和定居者的悲嘆。和平從來沒有基於一個清醒的歷史判斷,也沒有提出一個現實的戰略預測。和平成了面對持續的、不堪忍受的衝突所表現出的一種情感、道德及理性立場,成了正在改頭換面的以色列。

    第十一章控訴,1999
    “控訴”並不隻是一招*妙的政治策略,而是情感上的真實的抗議吶喊。在整個20世紀90年代期間,阿裡耶德裡身上所發生的事情,和以色列的東方猶太人群體所經歷的事情,都有著驚人的相關性。在建國50年後,以色列正面臨著一場內部抗爭,而這次抗爭將改變它的身份。

    第十二章性,**及以色列的現狀,2000
    你在耶路撒冷豪曼17號的舞池裡看到的,是21世紀的青年們對猶太復國主義事業強加在他們身上的要求、法令、約束的反抗。夠了,他們說。讓我們生活。讓我們及時行樂。

    第十三章上加利利,2003
    堅持這個猶太**的猶太人特性,委實是生活在刀刃上。

    第十四章現實的衝擊,2006
    火箭猛烈襲擊我們的城市和村莊的景像,不僅僅是以色列軍隊無力保護它的國民,也是以色列精英歷史性失敗導致的嚴重後果。以色列的精英們背棄了現實,背棄了**,不再**以色列,不再維護以色列的團結一致。以色列精英的每一根纖維都透露著,它想讓以色列成為當代的雅典。但在這片土地、這個地區,雅典人沒有未來。隻要斯巴達動動小手指,雅典就將不復存在。

    第十五章占領羅斯柴爾德,2011
    以色列人異常地行動快速、富於創造力、大膽創新。甚至連他們工作的方式都是迷人的。他們不辭辛勞,孜孜不倦。他們被賦予了一種競爭精神——對**個衝過終點線的需求。並且為了**個衝過終點線,他們願意做任何事情。他們從來不說“不行”。他們從不接受失敗,也從不承認失敗。

    第十六章生存挑戰,2013
    曾經爆發了兩次海灣戰爭、兩次黎巴嫩戰爭、兩次巴勒斯坦人大起義——但它們不會威脅到以色列的存在。既然以色列的生存沒有受到威脅,自滿的情緒便開始滋生。以色列人再也不去想他們有多麼幸運,不去想一旦迪莫納的核保護傘破裂,會有什麼事情降臨在他們身上……

    第十七章在海邊
    ……
  • 1897年4月15日的夜晚,一艘小小的火輪悠悠劃 過湛藍的地中海,從埃及的塞得港(Portsaid)抵達 雅法城(Jaffa)。船上共有30名乘客,其中,有一 隊來自倫敦,途經巴黎、馬賽、亞歷山大港等地的21 名猶太復國主義朝聖者。這群朝聖者的領頭人就是我 的曾祖父—可敬的赫伯特·本特威奇(Herbert Bentwich)先生。
    本特威奇是一名不同尋常的猶太復國主義者。在 十九世紀末那個年代,大多數猶太復國主義者都來自 東歐,而我的曾祖父卻是一位英國公民;大多數復國 主義者生活貧苦,而他則是一位家境殷實的紳士;大 多數復國主義者投身運動是基於世俗的考量,而他卻 懷揣一腔虔誠的信仰。對於那個時期的大部分猶太復 國主義者來說,復國運動是他們的**出路,而我的 曾祖父踏上這條道路,卻是自覺自願。早在19世紀90 年代初期,赫伯特·本特威奇就已立志,要讓猶太同 胞再次安居於祖先的應許之地——猶地亞(Judea) 。
    這次朝聖之行同樣不同尋常。它是英國中上層階 級的猶太人**踏上以色列土地的開荒之旅。錫安政 治運動(Zionism)的發起者西奧多·赫茨爾 (Theodor Herzl)**重視這21名朝聖者。赫茨爾 希望他們可以在夏末的巴塞爾**次猶太復國主義大 會舉行之前提交一份關於以色列的綜合報告,他對於 巴勒斯坦土地上的定居者以及對其殖民的前景**感 興趣。但我的曾祖父某種程度上並沒有這樣的勃勃雄 心。他心目中的錫安主義比赫茨爾*為遠大,甚至, 是羅曼蒂克式的。沒錯,他痴迷於赫茨爾《猶太國》 (der Judenstaat)英文版預言性的美妙描述,親自 邀請赫茨爾光臨他名聲顯赫的倫敦俱樂部,並為赫茨 爾富有遠見的**魅力所折服。就像赫茨爾一樣,他 堅信,猶太人應當重返巴勒斯坦。但是,當那艘名為 ““奧克蘇斯””(oxus)的平底小火輪如刀一般割 開漆黑的地中海時,本特威奇仍然是無可指責的。因 為,我的曾祖父從來不曾有通過侵略一個**來建立 猶太國的意願,他的願望隻是去敬拜上帝耶和華。
    恕我要在甲板上多停留一會兒。我需要弄明白” 奧克蘇斯”號為何越洋而來,我的祖輩到底是誰,他 為什麼來到這裡。
    在即將跨入20世紀時,全世界大約有1100萬猶太 人。其中,約有700萬在東歐,200萬在中歐及西歐諸 地,150萬定居北美,亞洲、北非和中東的猶太人加 起來還不到100萬。
    隻有身居北美和西歐的猶太人纔獲得了解放,享 有自由。在俄國,他們受到迫害,在波蘭,他們遭到 歧視和排擠,在穆斯林**,他們作為“被保護者” 過著二等公民的生活。即使是在美國、法國和英國, 所謂的“自由解放”也**於法理上的名義,反猶主 義正甚囂塵上。1897年的基督教**,內部也並不平 靜,很多**無法平等、尊重地對待猶太人,保障他 第一章 初見,1897 1897年4月15日的夜晚,一艘小小的火輪悠悠劃過湛藍的地中海,從埃及的塞得港(Port said)抵達雅法城(Jaffa)。船上共有30名乘客,其中,有一隊來自倫敦,途經巴黎、馬賽、亞歷山大港等地的21名猶太復國主義朝聖者。這群朝聖者的領頭人就是我的曾祖父—可敬的赫伯特·本特威奇(Herbert Bentwich)先生。
    本特威奇是一名不同尋常的猶太復國主義者。在十九世紀末那個年代,大多數猶太復國主義者都來自東歐,而我的曾祖父卻是一位英國公民;大多數復國主義者生活貧苦,而他則是一位家境殷實的紳士;大多數復國主義者投身運動是基於世俗的考量,而他卻懷揣一腔虔誠的信仰。對於那個時期的大部分猶太復國主義者來說,復國運動是他們的**出路,而我的曾祖父踏上這條道路,卻是自覺自願。早在19世紀90年代初期,赫伯特·本特威奇就已立志,要讓猶太同胞再次安居於祖先的應許之地——猶地亞(Judea)。
    這次朝聖之行同樣不同尋常。它是英國中上層階級的猶太人**踏上以色列土地的開荒之旅。錫安政治運動(Zionism)的發起者西奧多·赫茨爾(Theodor Herzl)**重視這21名朝聖者。赫茨爾希望他們可以在夏末的巴塞爾**次猶太復國主義大會舉行之前提交一份關於以色列的綜合報告,他對於巴勒斯坦土地上的定居者以及對其殖民的前景**感興趣。但我的曾祖父某種程度上並沒有這樣的勃勃雄心。他心目中的錫安主義比赫茨爾*為遠大,甚至,是羅曼蒂克式的。沒錯,他痴迷於赫茨爾《猶太國》(der Judenstaat)英文版預言性的美妙描述,親自邀請赫茨爾光臨他名聲顯赫的倫敦俱樂部,並為赫茨爾富有遠見的**魅力所折服。就像赫茨爾一樣,他堅信,猶太人應當重返巴勒斯坦。但是,當那艘名為““奧克蘇斯””(oxus)的平底小火輪如刀一般割開漆黑的地中海時,本特威奇仍然是無可指責的。因為,我的曾祖父從來不曾有通過侵略一個**來建立猶太國的意願,他的願望隻是去敬拜上帝耶和華。
    恕我要在甲板上多停留一會兒。我需要弄明白”奧克蘇斯”號為何越洋而來,我的祖輩到底是誰,他為什麼來到這裡。
    在即將跨入20世紀時,全世界大約有1100萬猶太人。其中,約有700萬在東歐,200萬在中歐及西歐諸地,150萬定居北美,亞洲、北非和中東的猶太人加起來還不到100萬。
    隻有身居北美和西歐的猶太人纔獲得了解放,享有自由。在俄國,他們受到迫害,在波蘭,他們遭到歧視和排擠,在穆斯林**,他們作為“被保護者”過著二等公民的生活。即使是在美國、法國和英國,所謂的“自由解放”也**於法理上的名義,反猶主義正甚囂塵上。1897年的基督教**,內部也並不平靜,很多**無法平等、尊重地對待猶太人,保障他們自由的人權。
    而在歐洲東部地區,猶太人的處境已然惡化。一種新的、基於種族歧視的反猶主義正在取代古老的、以宗教為基礎的反猶主義。大屠殺降臨了,俄國、白俄羅斯、摩爾多瓦、羅馬尼亞和波蘭的猶太城鎮遭到血腥清洗。大多數生活在“猶太村”裡的猶太人意識到“猶太村”前路斷*。成千上萬的猶太人舉家遷往埃利斯島(ellis island)。猶太民族的離散再次演變成洪水般的大規模遷徙。
    然而,未來很快就告訴他們,災難會來得*加慘烈。在接下來的半個世紀中,三分之一的猶太人死於屠殺,三分之二的東歐猶太人慘遭屠戮。猶太民族***慘痛的浩劫即將來臨。因此,當“奧克蘇斯”號抵達聖地的港灣,猶太人對巴勒斯坦的需求幾乎是顯而易見的:如果他們不在這裡泊岸,他們將無路可走。那條逐漸顯露的海岸線,也許是他們**的救贖。
    當然,還有第二個需求。在1897年之前的千年裡,正是得益於偉大的上帝和偉大的猶太人聚居區,猶太民族纔得以綿延生息。與上帝的親密接觸以及與周圍非猶太世界的隔*,維護了猶太人的身份與文化。猶太人沒有領地,沒有**,他們也沒有所謂的自由原則和**主權原則;是宗教信仰、宗教儀式、強大的宗教故事以及周遭外邦人砌築的隔離高牆,使他們相偎成一個民族,代代相傳。然而,在1897年之前的100年裡,上帝漸行漸遠,猶太區的高牆也轟然坍塌。世俗化與解放運動——它們本身的作用倒是有限——日益侵蝕著猶太人的舊有準則。猶太人的民族特性無法維持。即使沒有俄國哥薩克人的屠殺和法國反猶分子的迫害,猶太人也面臨著民族同化的危機。他們曾在歷史大離散中一直維繫著非正統猶太教文化的能力,此時正面臨嚴峻考驗。
    第三,還有革命的需求。要想繼續生存下去,猶太人必須將大離散的民族遷徙狀態轉變為主權**狀態。在這個意義上說,1897年的猶太復國主義堪稱天纔之舉。其奠基人赫茨爾博士,的確兼備英雄主義和先見之明。總之,19世紀是西歐猶太人的黃金時代,而赫茨爾預見到了未來。事實上,他們並不知道下一個世紀會出現像奧斯威辛和特雷布林卡集中營這樣的地方,但是他們在19世紀90年代們自由的人權。
    而在歐洲東部地區,猶太人的處境已然惡化。一 種新的、基於種族歧視的反猶主義正在取代古老的、 以宗教為基礎的反猶主義。大屠殺降臨了,俄國、白 俄羅斯、摩爾多瓦、羅馬尼亞和波蘭的猶太城鎮遭到 血腥清洗。大多數生活在“猶太村”裡的猶太人意識 到“猶太村”前路斷*。成千上萬的猶太人舉家遷往 埃利斯島(Ellis Island)。猶太民族的離散再次演 變成洪水般的大規模遷徙。
    然而,未來很快就告訴他們,災難會來得*加慘 烈。在接下來的半個世紀中,三分之一的猶太人死於 屠殺,三分之二的東歐猶太人慘遭屠戮。猶太民族史 上*慘痛的浩劫即將來臨。因此,當“奧克蘇斯”號 抵達聖地的港灣,猶太人對巴勒斯坦的需求幾乎是顯 而易見的:如果他們不在這裡泊岸,他們將無路可走 。那條逐漸顯露的海岸線,也許是他們**的救贖。
    當然,還有第二個需求。在1897年之前的千年裡 ,正是得益於偉大的上帝和偉大的猶太人聚居區,猶 太民族纔得以綿延生息。與上帝的親密接觸以及與周 圍非猶太世界的隔*,維護了猶太人的身份與文化。
    猶太人沒有領地,沒有**,他們也沒有所謂的自由 原則和**主權原則;是宗教信仰、宗教儀式、強大 的宗教故事以及周遭外邦人砌築的隔離高牆,使他們 相偎成一個民族,代代相傳。然而,在1897年之前的 100年裡,上帝漸行漸遠,猶太區的高牆也轟然坍塌 。世俗化與解放運動——它們本身的作用倒是有限— —日益侵蝕著猶太人的舊有準則。猶太人的民族特性 無法維持。即使沒有俄國哥薩克人的屠殺和法國反猶 分子的迫害,猶太人也面臨著民族同化的危機。他們 曾在歷史大離散中一直維繫著非正統猶太教文化的能 力,此時正面臨嚴峻考驗。
    第三,還有革命的需求。要想繼續生存下去,猶 太人必須將大離散的民族遷徙狀態轉變為主權**狀 態。在這個意義上說,1897年的猶太復國主義堪稱天 纔之舉。其奠基人赫茨爾博士,的確兼備英雄主義和 先見之明。總之,19世紀是西歐猶太人的黃金時代, 而赫茨爾預見到了未來。事實上,他們並不知道下一 個世紀會出現像奧斯威辛和特雷布林卡集中營這樣的 地方,但是他們在19世紀90年代,以自己的方式和行 動預防著20世紀40年代的悲劇。他們意識到,了一個 根本問題,猶太民族正瀕臨滅*。他們也意識到解決 根本問題仰賴於根本的解決方式:猶太民族的自我變 革。而這種變革隻能發生在巴勒斯坦—猶太人古老的 家鄉。
    P3-5 為這新式火車展露的進步信號而興奮時,窗外的景致*是震撼了他。透過法國人建造的車廂的寬大窗子,他看到了希伯來基色古城的遺跡(但他沒有看到與阿布舒莎相鄰的巴勒斯坦村莊)、**因的英雄馬加比家族墳墓(但沒有看到巴勒斯坦村莊米迪)以及參孫紀念堂(但沒有看到阿圖羅)。他沒有看到迪爾哈瓦,也沒有看到哭泣教堂。我的曾祖父關注著通往耶路撒冷曲折峽谷中的古老榮耀,卻並沒有看到,在耶路撒冷周邊辛勤耕種崎嶇梯田的巴勒斯坦人民。
    在赫伯特·本特威奇的內心,有兩股驅動他前行的力量:鮮活的歷史記憶交織著不斷進步的信仰,以及對歷史榮耀激發起的實現現代化的決心的渴求。是的,他致力於解救正在沙皇暴政下的俄國猶太人。他從來沒有忘記1981至1982年的烏克蘭大屠殺和*近羅馬尼亞迫害中的幸存者。但是,真正令他著迷的是《聖經》和現代化。他真正的熱情在於,恢復先知文化,以及鋪設電報線路。對於他而言,在神話般的過去和技術**的未來之間,沒有當下;在歷史記憶和夢想之間,沒有“這裡”和“現在”。在我曾祖父的意識裡,沒有這塊土地已有歸屬的概念,也沒有那些站在橄欖樹和無花果樹旁,揮舞著手,向穿著精致亞麻衣服的英國旅行者們問好的巴勒斯坦居民的位置。當他透過車窗望去,他們被湮沒於聖經化的景觀中。
    當我跟著火車去往耶路撒冷時,我想到了斐迪南·瑪利·德·雷賽布(Ferdinand–Marie de Lesseps),這位制訂了用人工水渠連接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詳細方案的駐埃及法國總領事,他建立了一家股份公司來籌措資金,以實現他的計劃。10年後,耗費巨大人力的蘇伊士運河完工,雷賽布向19世紀證明了人的無限潛能—在那個時代,任何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在理性進步面前,沒有一座山巒可以成為障礙。
    赫伯特·本特威奇不是法國人,而是英國人。雖然,他不是笛卡爾的信徒,而是一個保守主義者,但是,雷賽布的精神仍然影響了他。他相信必然有解決猶太人問題的合理方案。對於他來說,西奧多·赫茨爾就是猶太人問題中的德·雷賽布。赫茨爾制訂了憲章,繪制了藍圖,並以建立股份公司的方式籌集了資金。赫茨爾將建立一個偉大的人為的民族**,它將連結東方與西方、過去與未來,並將把這片不毛之地變成上演重大事件和標榜**豐功的舞臺。
    曾祖父的同伴們也**興奮。從黎明到現在,他們已經看到了很多:雅法、米凱維以色列、裡雄萊錫安、拉姆拉、裘德平原以及通向耶路撒冷的峽谷。火車在緩緩前行,這些旅客利用這點時間翻閱起各種指南和參考書:貝德克爾、史密斯、湯普森、奧列芬特以及“禿鷹”氣*。當通過阿亞隆山谷時,他們重溫了《聖經》裡記述的發生在這裡的偉大戰役。令人驚異的是,他們居然辨認出了英雄哈斯摩尼人在伯和侖取得勝利的遺址。他們感覺自己正在穿越時空,回到了以色列之子光輝的歷史紀元。
    我仔細地看著他們。他們當中,有16位男士和5位女士,26個英國人,3個美國人,以及兩個歐洲大陸人。隻有三個不是猶太人,隻有1個有錢人,幾乎全部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生活自足、來自現代化社會並獲得解放的猶太人。盡管他們的穿著有點古怪,思想天真,但是,他們**沒有惡意。帶領他們來到這裡的是*望,以及在*望中滋養出來的解決問題的堅定決心和信念。他們沒有意識到在他們當中湧動的巨大暗流—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科學與技術—將**改變這片土地。而一旦帝國主義、資本主義以及科技被他們的堅定信念澆灌成熟,再也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他們的步伐。這些強大的力量將夷平山嶺、掩埋村莊,將一個民族替換成另一個民族。於是,當火車載著這些沉浸在閱讀中的旅行者繼續前行時,變革將不可避免。
    在21名旅行者中,隻有1名並不天真。伊斯雷爾·贊格威爾(israel Zangwill),是一名知名作家,撰寫過**暢銷書《猶太區裡的孩子》(Children of the Ghetto)。他言辭刻薄,明察秋毫,冷血無情。他並不贊同曾祖父仁慈的保守主義和浪漫的人道主義。他不做自我欺騙,也不用去觀察。所有赫伯特·本特威奇沒有看到的,伊斯雷爾·贊格威爾都看在眼裡。他看到了雅法、呂大、拉姆拉的巴勒斯坦城鎮,也看到了卡比爾、沙拉番、哈迪塔、阿布舒莎的巴勒斯坦村莊。他看到了所有的簡陋房舍,以及耶路撒冷沿線生活悲慘的村莊,也看到了在耕地上勞作、向駛過的法國火車揮手的農民。
    在接下來的7年裡,贊格威爾將他看到的公之於世。在紐約一次意義重大的演講中,這位世界**的作家將以“耶路撒冷已被占據”的事實震駭他的聽眾。他指出,耶路撒冷地區的人口密度足足是美國的兩倍。但是,這位激進的錫安主義者,不僅僅公布了這個顛覆性的人口統計數字,他同樣宣稱:沒有一個人口稠密的**不是依靠實施武力來贏得勝利的。贊格威爾做出了結論—因為別人占領了以色列人的土地,以色列的子民們就應該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就像我們的祖先做的那樣,用利劍驅逐占領地上的部族。”贊格威爾的演講被錫安運動者視為可恥的異端邪說。在1897年,甚至直到1904年,除了贊格威爾,沒有一個錫安主義者做出這樣直率而尖銳的分析,並得出這樣殘酷的結論。演講後,這位另類的作家被驅逐出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組織,但他將在幾年後再次回歸。當他在20世紀20年代回歸時,他繼續向公眾宣揚:“阿拉伯人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占領那幾公裡的土地,‘收起帳篷,悄然離去’就是他們眾所周知的習俗。就讓他們現在證明吧……我們必須溫和地說服他們踏上一段艱苦跋涉。”而這樣的話,在當時沒有一個錫安主義者敢說出來。
    但是,這一切還要很久以後纔會發生,現在還為期尚早。1897年4月16日,星期五下午,經歷了漫長而刺激的火車旅行,本特威奇朝聖團終於抵達新建的耶路撒冷石式車站。我的曾祖父欣喜若狂—他們來到了耶路撒冷! 時間緊迫。他們抵達時正值逾越節,幾小時之後將迎來自由的假期,猶太人將像《出埃及記》記述的那樣慶賀節日。所以,在車站接受耶路撒冷老猶太區知名人士的歡迎後,他們匆匆忙忙趕往老城區。他們再一次被迫面對東方式的痛苦:黑暗曲折的小巷、肮髒的集市以及饑餓的民眾。貧困的阿拉伯人以及世代居住在聖城裡、以慈善和祈禱為生的當地猶太人,共同構成了一幅悲慘的圖景。然而,當他們*終抵達哭牆(Wailing Wall)時,卻為信徒們的虔誠所折服。在聖殿僅存的殘垣前,信徒們哀悼著猶太民族在1800年的歷史中所經歷的重重苦難,大胡子猶太老人唱起蒼涼的挽歌,深深地觸動了他們。
    這些英國女士們和先生們,以及他們的美國、歐洲大陸同伴驚訝地發現,同樣的渴慕與哀切如洪水般向他們席卷而來。他們潦草地寫下自己的願望,塞入哭牆的縫隙中。因為時間不足,本特威奇催促著氣喘吁吁的朝聖者們趕緊前行,穿過黑暗曲折的幽巷,來到卡米尼茲旅館,在那裡,將為他們舉辦逾越節的家宴。接著,第二天早上,他們啟程趕往大衛城以及大衛塚,然後轉去險峻的橄欖山。無論朝聖者們走到哪裡,所見都是驚人的對比:過去的輝煌圖景與現今的貧困肮髒並立於世。古老的耶路撒冷城擁有令人窒息的美麗,而無論阿拉伯人還是猶太人都被貧困生活所折磨。年輕的小伙子蒼老如翁叟,疾病與貧窮無處不在。
    逾越節後的第二天,他們向北方進發。這可是托馬斯·庫克(Thomas Cook)兄弟展示他們傑出纔能的時候了。在收取每名乘客44畿尼的費用後,這家**的旅遊公司提供了100匹馬和騾子,包括免費的英式馬鞍和專門為女士鋪墊的橫式馬鞍,以及優質的白色印度帳篷,還派遣了多於48名僕從,包括1個屠夫、1個廚師和1個受過良好訓練的服務生。每天早晨,備好的英式早餐端上餐桌,午餐打包進手工編織的野餐籃子裡,晚上則會享受**的美食,包括熱湯、兩種肉類或家禽類主食和三款不同的甜品。
    從1897年4月20日至27日,赫伯特·本特威奇帶領著歡樂的殖民地車隊穿過了這片土地。從耶路撒冷到**埃爾,從**埃爾到希洛城,從希洛城到納布盧斯,從納布盧斯到傑寧,途經唐谷。離開傑寧,他們經由伊茲拉山谷前往他泊山;從他泊山出發,他們沿著哈丁戰役遺址來到太巴列。他們又在加利利海沿岸花了兩天時間,然後,乘船前往迦百農,再從迦百農到羅什平納,又從羅什平納沿約旦河直至它的源頭,然後去了黑門山、大馬士革和貝魯特。
    這是殖民主義嗎?如果一個生物看起來像鴨子,走起來像鴨子,叫起來也像鴨子,那麼它很可能就是一隻鴨子。這些照片看上去有種罪惡感:白色的獵裝,軟木帽,帶托馬斯·庫克標志的帳篷。我曾祖父日記裡的記述同樣擺脫不了嫌疑。遣詞造句沒有歧義,開門見山。他的目標,以及他所在的倫敦圈子的目標,就是將巴勒斯坦開拓為殖民。這些赫茨爾錫安主義者還尋求帝國的支持,作為自己行動的強力後盾。他們不斷地向英國、德國、奧地利以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提出申請。他們需要一個主流歐洲強國的支持,以便在這片土地上,將錫安主義付諸行動。他們希望西方可以馴服這塊阿拉伯土地。他們希望這塊阿拉伯的土地被西方收繳,於是,一個歐洲問題可以在歐洲以外的地域得到解決。
    可是,本特威奇代表團謀求另一塊土地並不是為了不列顛的榮耀,而是為了拯救一群受迫害的人民。他們並不真正代表帝國,而是一群被剝奪權利的人苦心尋求帝國的幫助。他們的目的不是壓迫,而是解放。他們不是為了盤剝這片土地,而是為了開發。除卻伊斯雷爾·贊格威爾,代表團裡沒有一個成員認為,自己的任務是某種形式的征服、剝奪和驅逐。
    所以,當我觀察這些坐在質地考究的英式馬鞍上的紳士們,以及橫式馬鞍上搖搖欲墜的淑女們時,我看不到任何罪惡,我沒有看到居高臨下的睥睨、搶奪窮人羔羊的企圖。盡管,他們的設備是殖民式的,習俗也是殖民式的,但是,這個代表團並不屬於任何一股殖民勢力。盡管,他們的外貌、思想和行為舉止是歐洲式的,但是,他們也不代表歐洲。恰恰相反,他們是歐洲造就的受害者。他們站在這裡代表了另一群被歐洲迫害的**受害者。
    這真是一個悲哀的故事。赫伯特·本特威奇的一代是屬於被解放的猶太人中的一代,他們熱愛歐洲,並將自己的命運與歐洲緊密相連。從禁錮他們幾百年的猶太區中解放後,他們昂首前行,熱情擁抱開明的歐洲—使這片大陸富足,也使自己富足。然而,當19世紀逐漸落下帷幕,這些猶太人意識到,歐羅巴並不像他們熱愛它那樣熱愛著自己。對於這些新解放的歐洲猶太人來說,歐洲宛如一個代孕的母親,他們尊敬她、崇奉她、愛慕她,他們給她一切能給的,然而,突然,這些全心投入的兒子發現歐洲母親不想接納他們了。仿佛一夜之間,母親眼中的這些兒子就有了一副新的、古怪的模樣,身上散發著一種異味,簡直無法忍受。這些兒子看出了母親眼裡跳動的瘋狂與忍耐,於是,他們知道,是時候離開,開始自己的生活了。
    這就是為什麼西奧多·赫茨爾要在夏末召開猶太復國主義者大會,這就是為什麼赫伯特·本特威奇以及他的團隊出現在這裡,騎著晃悠悠的馬兒穿越古老的以色列山嶺。因為,歐洲的進步與開明到達了一個**,所以,猶太人必須逃離歐洲。這片荒涼的土地,就是他們逃離瘋狂的歐洲之後所能找到的避難之地。
    耶路撒冷一行後,赫伯特·本特威奇的日記突然中止了。也許,巨大的疲勞終於把他壓垮,又或者,他太興奮了。有一個目擊者稱,本特威奇不小心跌進了當地的刺梨仙人掌叢,那些細小的尖刺令他痛苦不堪,幾乎不能安坐,*別提寫些什麼了。但是,其他同伴的記錄卻描述道,離開之前,本特威奇從斯高帕斯山望向耶路撒冷,暮色中的聖城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在此之後,仍久久沉浸於那幅圖景不能自撥。就在第二天,這位朝聖者中的**又沉迷於可怕、古老而又靜謐的塞巴斯蒂安遺跡。他被同《聖經》描述如出一轍的撒瑪利亞景色深深感動:階梯狀的丘陵,橄欖樹的園子,沉靜的山間幽谷。他還看到了神奇的基利波山。而*令他難忘的,當屬那日落時分、被連綿赤色山嶺環繞的加利利湖,以及他在清晨悠悠蕩槳於靜謐湖水中的經歷。
    我注視著我的曾祖父,帶領著有100匹馬拉著的車隊一路上行,從加利利海到全農山谷中的胡拉湖,又從胡拉湖到巴尼亞斯的山泉,白雪皚皚的黑門山頂就懸在他們頭頂,距離他們那樣近。就像20世紀距離他們那般近一樣。而我的曾祖父並不知道,在下一個50年,即將開啟猶太民族歷***悲慘的時代;而在緊接其後的下一個50年,為了恢復民族主權,猶太人又將付出極其可怕的代價。現在,一切還很平靜,這片土地還享有和平。你可以聽到馬兒翻越黑門山時噠噠的蹄聲,載著沉思的紳士和安靜的淑女。我的曾祖父回頭,*後一次望向這片土地:那寧靜的加利利,湖水魔幻般湧動,還有那帶著驚人預示的哈丁戰役遺址。這片土地還沒有被他未來的事業所波及,這片土地還沒有被猶太人的貪婪和*望所顛覆。
    赫伯特·本特威奇趕不上參加巴塞爾**次猶太復國主義大會了。盡管他會出席未來的猶太復國主義大會,但是,不能在1897年赫茨爾召集的歷史性集會上作報告,這是一個遺憾。不過,隻要回到倫敦,他會毫無保留地陳述和撰寫他的一切經歷。無論他走到哪裡,他總是那樣堅定不移。“巴勒斯坦從來沒有被其他民族納入版圖,”他這樣宣稱,並與錫安的評論家們辯論,堅持巴勒斯坦**適合於“數百萬處境艱難的東歐猶太人,隻需要克服極小的苦難並懷揣希望,就能在這片土地上建立起美好的家園。” 在未來的辯論中,我的曾祖父會占盡上風。在朋友和同伴的幫助下,他會在歐洲*重要的首都建立起猶太復國主義中的一股堅強勢力。巴勒斯坦朝聖之行20年後,他參與了猶太復國主義領導團與英國王室關於巴勒斯坦問題的**次會晤。那時,這位年邁、高貴的律師已成為舊時代古董式的標識,但是,出於榮譽和禮儀,他仍然被邀請參與早期的談判進程。半年後,1917年11月2日,談判誕生了**的、僅有70字的《貝爾福宣言》,它以信件的形式由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勛爵寄送給英國猶太復國主義者聯盟副**羅斯柴爾德勛爵: 順致崇高的敬意亞瑟詹姆士·貝爾福尊敬的羅斯柴爾德勛爵: 我很榮幸地代表英國政府將下述對錫安主義者之志向表示同情的宣言轉達給您,該宣言業已呈交內閣並為內閣所批準。“英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之家,並將盡*大努力促其實現。但必須明白理解,*不應做出任何有損於巴勒斯坦現有非猶太人社群的公民權利及宗教權利,或其他任何**內的猶太人所享有之各項權力及政治地位的行為。”蒙您向猶太復國主義聯盟曉以此宣言,我向您表示感謝。
    外交部1917年11月2日,以自己的方式和行動預防著20世紀40年代的悲劇。他們意識到,了一個根本問題,猶太民族正瀕臨滅*。他們也意識到解決根本問題仰賴於根本的解決方式:猶太民族的自我變革。而這種變革隻能發生在巴勒斯坦—猶太人古老的家鄉。
    我的曾祖父赫伯特·本特威奇當然不會如西奧多·赫茨爾那樣,看問題明晰透徹,他根本不知道,即將到來的下一個世紀會開啟猶太民族***具戲劇性的歷史進程。但是,他的直覺告訴他,這是一個激進的時代。他知曉,在東歐正在上演令人發指的慘劇,也知曉,在西歐醞釀著不可避免的民族同化。他意識到,在東方,猶太人處於危險之中,而在西方,猶太人的信仰陷入危機。我的曾祖父認為,猶太人迫切需要一個新的生存之地,一個新的開始,一種新的生存方式。如果種族要得以延續,那麼,猶太人需要巴勒斯坦這片聖地。
    1856年,本特威奇出生於倫敦的白教堂區。他的父親是一個俄羅斯猶太移民,異地遊商,以在伯明翰和劍橋往來兜售珠寶為生。父親希望心愛的兒子能有*大的成就,於是將本特威奇送往上等的文法學校。在學校裡,本特威奇表現出色,成績優異。深知肩負父母的所有期望,這個嚴於律己的年輕人以努力工作來證明自己。在30歲時,他已經是聖約翰伍德的一名成功律師。
    在去巴勒斯坦之前,我的曾祖父是英國猶太社會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專業領域是著作權法;他是**的馬加比餐飲及辯論俱樂部(Maccabean Club)的創始人之一;在生活中,他迎娶了一位美麗典雅的妻子,為他孕育了9個孩子,次年,還會迎來兩個新生兒。
    作為一個**靠自己力量成功的男人,赫伯特·本特威奇有些刻板迂腐。他性格傲慢、堅定、自信、獨立自主而又特立獨行,但是,他也是一個富有浪漫情懷的人,對神秘主義的熱愛是他的軟肋。他屬於維多利亞時代。當他還是小伙子的時候,大英帝國為猶太移民的後裔敞開了國門,對此,他深懷感激之情。本特威奇兩歲時,英國議會誕生了**名猶太議員;當他15歲時,劍橋大學錄取了**名猶太學生;29歲時,**名猶太人進入了上議院。對本特威奇來說,這些裡程碑式的進步堪稱奇跡。他並不認為這樣的“人權解放”是遲到的自然權利,而將之視為維多利亞女王統領下的大英帝國的恩惠。
    他的外表看起來像威爾士親王,有一雙灰藍色的眼睛、精心修剪的絡腮胡子,以及挺撥的下頜。他像貴族一樣有涵養。盡管出身貧苦,但是,本特威奇**信奉帝國程。但是,他的直覺告訴他,這是一個激進的時代。他知曉,在東歐正在上演令人發指的慘劇,也知曉,在西歐醞釀著不可避免的民族同化。他意識到,在東方,猶太人處於危險之中,而在西方,猶太人的信仰陷入危機。我的曾祖父認為,猶太人迫切需要一個新的生存之地,一個新的開始,一種新的生存方式。如果種族要得以延續,那麼,猶太人需要巴勒斯坦這片聖地。
    1856年,本特威奇出生於倫敦的白教堂區。他的父親是一個俄羅斯猶太移民,異地遊商,以在伯明翰和劍橋往來兜售珠寶為生。父親希望心愛的兒子能有*大的成就,於是將本特威奇送往上等的文法學校。在學校裡,本特威奇表現出色,成績優異。深知肩負父母的所有期望,這個嚴於律己的年輕人以努力工作來證明自己。在30歲時,他已經是聖約翰伍德的一名成功律師。
    在去巴勒斯坦之前,我的曾祖父是英國猶太社會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專業領域是著作權法;他是**的馬加比餐飲及辯論俱樂部(Maccabean Club)的創始人之一;在生活中,他迎娶了一位美麗典雅的妻子,為他孕育了9個孩子,次年,還會迎來兩個新生兒。
    作為一個**靠自己力量成功的男人,赫伯特·本特威奇有些刻板迂腐。他性格傲慢、堅定、自信、獨立自主而又特立獨行,但是,他也是一個富有浪漫情懷的人,對神秘主義的熱愛是他的軟肋。他屬於維多利亞時代。當他還是小伙子的時候,大英帝國為猶太移民的後裔敞開了國門,對此,他深懷感激之情。本特威奇兩歲時,英國議會誕生了**名猶太議員;當他15歲時,劍橋大學錄取了**名猶太學生;29歲時,**名猶太人進入了上議院。對本特威奇來說,這些裡程碑式的進步堪稱奇跡。他並不認為這樣的“人權解放”是遲到的自然權利,而將之視為維多利亞女王統領下的大英帝國的恩惠。
    他的外表看起來像威爾士親王,有一雙灰藍色的眼睛、精心修剪的絡腮胡子,以及挺撥的下頜。他像貴族一樣有涵養。盡管出身貧苦,但是,本特威奇**信奉帝國程。但是,他的直覺告訴他,這是一個激進的時代。他知曉,在東歐正在上演令人發指的慘劇,也知曉,在西歐醞釀著不可避免的民族同化。他意識到,在東方,猶太人處於危險之中,而在西方,猶太人的信仰陷入危機。我的曾祖父認為,猶太人迫切需要一個新的生存之地,一個新的開始,一種新的生存方式。如果種族要得以延續,那麼,猶太人需要巴勒斯坦這片聖地。
    1856年,本特威奇出生於倫敦的白教堂區。他的父親是一個俄羅斯猶太移民,異地遊商,以在伯明翰和劍橋往來兜售珠寶為生。父親希望心愛的兒子能有*大的成就,於是將本特威奇送往上等的文法學校。在學校裡,本特威奇表現出色,成績優異。深知肩負父母的所有期望,這個嚴於律己的年輕人以努力工作來證明自己。在30歲時,他已經是聖約翰伍德的一名成功律師。
    在去巴勒斯坦之前,我的曾祖父是英國猶太社會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專業領域是著作權法;他是**的馬加比餐飲及辯論俱樂部(Maccabean Club)的創始人之一;在生活中,他迎娶了一位美麗典雅的妻子,為他孕育了9個孩子,次年,還會迎來兩個新生兒。
    作為一個**靠自己力量成功的男人,赫伯特·本特威奇有些刻板迂腐。他性格傲慢、堅定、自信、獨立自主而又特立獨行,但是,他也是一個富有浪漫情懷的人,對神秘主義的熱愛是他的軟肋。他屬於維多利亞時代。當他還是小伙子的時候,大英帝國為猶太移民的後裔敞開了國門,對此,他深懷感激之情。本特威奇兩歲時,英國議會誕生了**名猶太議員;當他15歲時,劍橋大學錄取了**名猶太學生;29歲時,**名猶太人進入了上議院。對本特威奇來說,這些裡程碑式的進步堪稱奇跡。他並不認為這樣的“人權解放”是遲到的自然權利,而將之視為維多利亞女王統領下的大英帝國的恩惠。
    他的外表看起來像威爾士親王,有一雙灰藍色的眼睛、精心修剪的絡腮胡子,以及挺撥的下頜。他像貴族一樣有涵養。盡管出身貧苦,但是,本特威奇**信奉帝國推行的那套價值觀和社會準則體繫。就像一個真正的紳士那樣,本特威奇熱愛旅行、詩歌和戲劇,他喜歡莎士比亞,甚至知道莎翁在湖區的故居。當然,他並沒有違背猶太教信仰。他同妻子蘇珊共同建立了一個家庭教會,教會中盎格魯人和猶太人和諧相處,一同晨禱、唱贊美詩,研讀坦尼森和邁蒙尼德 ,舉行安息日儀式,接受牛津劍橋的教育 。本特威奇相信,就像大英帝國在這世上肩負著使命一樣,猶太人也有自己的使命,而看顧在東方遭迫害的猶太同胞,就是身處西方猶太人的使命。我的曾祖父無比堅信,如同大英帝國拯救了他,他也將拯救自己的同胞。對帝國的忠誠和對猶太人使命的忠誠在他心中交織在一起,*終,將他推向巴勒斯坦,指引他帶領著這支獨特的盎格魯—猶太人朝聖團,駛向聖地的海岸。
    如果我見到赫伯特·本特威奇,我可能不會喜歡他;如果我是他的兒子,我確信我會跟他對著干。他的世界,盡是保皇黨、宗教主義、宗族主義,還有帝國,距離我的世界就像有幾個世紀那麼遙遠。但是,當我從遙遠的彼端(100多年的距離)觀察他時,我發現,我無法否認我們之間的共通之處。我驚訝的是,我同那古怪的曾祖父之間,竟有著如此多的共同點。
    所以我再次自問:為什麼他在那兒?為什麼他要踏上那艘火輪?就他個人而言,他並沒有身臨險境,他在倫敦的生活富足而充實,為什麼他就這樣駛向雅法? 其中一個解釋就是浪漫主義。1897年,巴勒斯坦尚未落入日不落帝國的王權之下,但英國已經心懷覬覦。整個19世紀下半葉,英國人對錫安的向往不亞於猶太人。喬治·艾略特的《丹尼爾·德龍達》鋪就了道路,勞倫斯·奧利芬特(Laurence oliphant)又使之*進一步。在那個殖民時代,錫安的魅力撩撥著英國浪漫主義人士的心弦。對於我的曾祖父這樣一個浪漫的男人、一名猶太人、一位維多利亞時代的紳士來說,這個**簡直無法抵擋。對錫安的渴慕已然成為點燃他整個生命的**,這決定了他的身份。
    另一個解釋*為重要,也*為中肯,即赫伯特·本特威奇是一個走在時代前列的男人。他在19世紀末從白教堂區奮鬥到聖約翰伍德區的經歷,相當於20世紀猶太人從下東區進入上西區。1900年即將到來之際,我的曾祖父面臨著與21世紀美國猶太人所面臨的相同的問題:如何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下保持猶太人的民族性,如何防止猶太教信仰被猶太區的高牆所隔*,如何**大離散中的猶太民族走向現代西方化的自由與繁榮。
    沒錯,赫伯特·本特威奇離開查令十字路口前往雅法,因為他致力於結束東方猶太人的不幸。他開啟這段航程的主要原因在於他認識到,僅有西方猶太人過上安定生活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他享受到了優越的生活,但他已經看到伴隨反猶主義而來的挑戰,以及大屠殺之後的災難;他意識到,自己構築的盎格魯—猶太人的和諧社群正黯然褪色。於是,他橫渡了地中海。
    4月16日,他抵達了古老的雅法港口。我看著他在清晨5點起床,走出他的頭等艙;我看著他穿著淺色的夏裝、戴著軟木帽,走上舷梯,登上“奧克蘇斯”號的木甲板;我看著他站在甲板遠眺,太陽緩緩從雅法的拱門和*塔上方升起。我曾祖父看到的土地就像他所希望的那樣,在溫柔的晨光下閃閃發光,沉浸在微弱的希望之光中。
    我希望他登岸嗎,我不知道。
    我痴迷所有打上英國標簽的東西。就像本特威奇一樣,我深愛這片土地,從蘭茲角到斯諾登尼亞山峰,到大湖區;我深愛著英式風情的別墅、酒館以及鄉村;我深愛著早茶、下午茶文化以及德文郡的凝脂奶油;我深深痴迷於赫布裡底群島和蘇格蘭高地,以及鋪滿柔軟綠茵的多塞特山丘。英國人對自己民族深深的認同感讓我感到由衷敬佩;同樣,讓我深為迷戀的,還有這座800年間不曾被征服的偉大島嶼的寧靜祥和、綿延不斷的香火傳承,以及舉手投足間的優雅風範。
    如果赫伯特·本特威奇下船登岸,他將告別這一切。他將把自己、他的孩子、孫子以及曾孫永遠帶離英格蘭蒼翠的土地,而讓我們在這裡—荒涼的中東,世代安居。這樣做太愚蠢了吧,這不是太瘋狂了嗎? 但事實並非這樣簡單。不列顛群島並不是我們的,我們隻是暫居的過客,因為我們的旅途是那樣漫長又充滿艱辛。綠色的英格蘭隻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優美的臨時避難所,一塊旅途中的暫棲地。當時的人口統計數據清楚揭示:在赫伯特·本特威奇無法看到的20世紀下半葉,英國的猶太社群將減少三分之一。從1950年到2000年,不列顛群島的猶太人數量將從40多萬減少到大約30萬。猶太學校和教堂將會關閉,城鎮—比如布賴頓和伯恩茅斯—中的猶太社區將會大為縮減。異族通婚的比例增加超過50%。年輕的非正統猶太人會疑惑,為什麼他們應該是猶太人,意義何在。
    類似的進程也會發生在西歐其他**。在丹麥、荷蘭、比利時,非正統猶太人的社區將逐漸消失。門德爾松、馬克思、弗洛伊德、馬勒、卡夫卡以及愛因斯坦,這些猶太人的思想,200多年來,對現代歐洲的形成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猶太人將逐漸離開歐洲舞臺的中心。歐洲猶太人的黃金時代即將終結。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富於創造的歐洲猶太人,他們的存在將遭到質疑。曾經的黃金時代一去不返。
    50年之後,同樣的情況甚至會衝擊強大、富有的美國猶太人社區。美國社會中猶太人與非猶太人的比率將大幅降低。異族通婚將比比皆是。古老的猶太社群組織將失去活力,幾乎不會有非正統猶太人願意遵循或者參與猶太教信仰生活。比起歐洲的猶太人,美國猶太人雖仍然充滿活力,猶太人能夠看到21世紀意味著什麼,但那幅圖景並不樂觀。
    那麼,我的曾祖父應該下船嗎?如果他不登岸,我也許將在英國過著富裕而充實的生活。我不用服兵役,不用面臨隨時都會發生的危險,不用忍受道義兩難的啃噬。我和家人將在多塞特郡有茅草屋頂的鄉村小屋裡度過愉快的**,夏季,我們會去蘇格蘭高地。
    如果我的曾祖不登岸,我的孩子也許會隻擁有一半的猶太血統。甚至,他們根本不會成為猶太人。不列顛將會抹去我們的猶太身份。在古英格蘭的草甸和新英格蘭的密林,世俗的猶太文化也許將化為雲煙。在大西洋的兩岸,非正統猶太人將逐漸消失。
    當本特威奇和他的團員下船時,地中海是如此安詳,就像一汪湖水。阿拉伯碼頭工人將”奧克蘇斯”號的乘客接上粗糙的木船。雅法的港口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難捱,進城時,這些歐洲的旅行者們發現,**恰好是雅法城的集市日。對於集市上懸掛的動物尸體、腥臭的魚和腐爛的蔬菜,有的人感到震驚。他們注意到那些鄉村女子,以及瘦骨嶙峋的孩子們渾濁的眼神。這裡的環境擁擠、嘈雜且肮髒不堪。16位男士、4位女士及1名女僕,打算前往市區的旅舍,托馬斯·庫克旅遊公司派遣的精致馬車很快抵達。剛一駛離混亂的阿拉伯雅法港,這些歐洲人又重新興致盎然。4月的柑橘林散發出來的甜美氣味,窗外怒放的紅色花朵,以及羞澀的紫色野花,極大地鼓舞了他們的精神。
    這21名旅客受到我的另一位曾祖父—希勒爾·約夫醫生(dr. Hillel yoffe)的熱烈歡迎。他給這群人留下了深刻印像。希勒爾·約夫是6年前來到雅法港,被同一批阿拉伯碼頭工人帶上岸的。在這裡,他已經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他的醫療工作—對根除瘧疾的研究—已聲名遠揚,他的社會工作—作為巴勒斯坦猶太復國主義委員會**—*是傑出非凡。像這些英國朝聖者一樣,約夫贊成享有優越生活的西方猶太人必須扶持窮困的東方猶太人的理念,並以此為己任。這並不隻是為了拯救他們,使他們脫離愚昧哥薩克人的魔掌,還有基於向他們傳播科學及教化的道義責任。在這個偏遠的奧斯曼省的艱苦環境中,約夫醫生堪稱推動這一進程的**人。他的使命,不僅在於醫治他的病人,也在於救助他的同胞。
    在約夫醫生的帶領下,本特威奇一行來到了米凱維以色列的法國農業學校。時值逾越節(Passover holiday),學生正放假,但教師和員工給人留下了深刻印像。米凱維以色列學校如同這一旅程的一方綠洲,其**的教工指導巴勒斯坦的以色列年輕人以現代方式在這片土地上耕耘,其使命是為下一個世紀培養農業家和葡萄種植者。這些法國式的農業技術將在整個巴勒斯坦地區傳播,並將沙漠變成綠洲。歐洲旅客欣喜萬分,感覺看到美好未來的種子正在他們眼前發芽,而這正是他們所期待的未來。
    離開米凱維以色列,他們又到了裡雄萊錫安的殖民地。殖民地的開拓者和贊助人是埃德蒙·德·羅斯柴爾德男爵(Baron edmond de rothschild)。代表男爵的當地官員在殖民地莊園招待了這群可敬的朝聖者。英國旅行者很喜歡這個法國人。在這樣閉塞的地方,能找到這樣的建築、這樣的主人、這樣精美的食物,實在令他們大松了一口氣。*令他們高興的是,在這個擁有15年歷史的殖民莊園,男爵居然興建起了一家強大的、技術**的釀酒廠。他們對“將巴勒斯坦變成東方的普羅旺斯”這個概念嘖嘖稱奇。他們簡直不敢相信,在800年後的猶太人家鄉,在紅屋頂的殖民房屋和郁郁蔥蔥的葡萄園裡,**次飄蕩著希伯來葡萄酒的醉人氣息。
    中午時分,他們抵達了蘭布爾。此時距離他們在巴勒斯坦登岸已有7個小時。本特威奇一行的大部分隊員都堅信:猶地亞正是那些在俄國、波蘭、羅馬尼亞受到迫害的猶太人的安居之所,巴勒斯坦將成為拯救猶太人的樂園。不久,他們將坐上從呂大(Lydda)開往耶路撒冷的火車。像赫伯特·本特威奇這樣的男人*不舍得浪費寶貴的每一分鐘。他的同伴已經精疲力盡,他們一邊休息,一邊默默地回味這一路來的所觀所感,但是,我的曾祖父卻難以入眠。他穿著白色夏裝,戴著白色軟木帽,爬上了拉姆拉城中心地標式的白塔。在那座巨大的塔樓上,我的曾祖父眺望著整片大地。
    1897年,在這片尚顯空蕩的領土上,本特威奇極目遠眺,他看到了平靜、空曠和希望。這是一方即將上演劇目的舞臺,這裡發生過太多的事,又有很多即將發生:鮮花如地毯覆蓋,古老的橄欖樹林蔭郁郁,猶大山投下淡紫色的剪影。就在這裡,耶路撒冷!就是這偶然的機會,我的曾祖父成為了這出劇目的中心。在這個時刻,他必須做出決定:此路,或彼方;向前,或者後退;選擇巴勒斯坦,或者拒*。
    我的曾祖父並不適合做出這樣的選擇。他沒有看到這片土地的全貌。坐在優雅的小馬車裡,從雅法到米凱維以色列,他沒有看到巴勒斯坦人的村莊,阿布卡比爾;從裡雄萊錫安到蘭布爾,他沒有看到薩拉凡德;在蘭布爾,他沒有注意到,蘭布爾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巴勒斯坦城;而現在,站在白塔之頂,他沒有看到哈迪塞、基姆佐、埃爾庫巴布。我的曾祖父也沒有看到,基色山上的阿布舒莎城。
    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在新的千禧年裡,我問著我自己。我的曾祖父怎麼會沒有看到呢? 在1897年,巴勒斯坦擁有超過50萬的阿拉伯人、貝都因人和德魯茲人,擁有20個城鎮,以及幾百個村莊。本特威奇怎麼會沒有注意到它們,從拉姆拉塔遠眺的本特威奇,目光敏銳的本特威奇,怎麼會沒有注意到這片土地上已有人棲息,已經有另一支民族,此刻,正占據著這片原本屬於他的祖先的土地。
    我並不想批評或者指責什麼,相反,我意識到,在他的概念裡,巴勒斯坦是一塊幅員達10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土地,包括了**的約旦王國。而在這片遼闊土地上,隻有不到100萬的原住民,它可以為從反猶主義歐洲而來的猶太幸存者提供足夠的生存空間。偉大的巴勒斯坦,可以成為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共同家園。
    我也注意到,本特威奇所觀察的土地上,充斥著人口眾多的貝都因人。而在那裡居住的貝都因人,大部分都是沒有產權的農奴。1897年,*大多數的巴勒斯坦人居住在簡陋的小村莊裡,他們的房子不過是泥土堆砌的小屋。貧困和疾病壓彎了他們的脊梁,而對於一個維多利亞式的紳士來說,本特威奇是不會觀察到他們的。
    也有可能,本特威奇,作為維多利亞時代的一個白種人,並不能平等地看待非白種人。他很可能輕易地說服自己:來自歐洲的猶太人,*能給這片土地的人民帶來美好的生活。歐洲猶太人會醫治這些居民,教化他們,培養他們。所有人會以一種高尚且有尊嚴的方式和睦地生活在一起,如同友鄰。
    但還有一個*強力的觀點:在1897年4月,還沒有巴勒斯坦人民。那時的巴勒斯坦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民族自覺,也沒有民族運動這一主張。阿拉伯民族主義的覺醒還在遙遠的地域之外:在大馬士革,在貝魯特,在阿拉伯半島。但是,在巴勒斯坦,尚沒有出現強烈的民族認同,也沒有形成成熟的政治文化。奧斯曼帝國的這些偏遠之地沒有自治權,巴勒斯坦也沒有自治權。如果是一名來自大英帝國的驕傲公民,他將這片土地視作一塊無主之地、一塊猶太人可以合法繼承的土地,也就不難理解了。
    但是,我還是要問,他為什麼沒有看見。畢竟,是阿拉伯的碼頭工人在黎明時分叫醒了他,並用簡陋的木船把他帶上了岸。在雅法的集市上,他從阿拉伯商販中穿行而過,也是阿拉伯人在他居住的雅法旅舍服侍他。在馬車行進的途中,他可以看到沿途阿拉伯人的村莊,以及拉姆拉和呂大的阿拉伯居民。即便是在他自己的托馬斯––庫克馬車上,也有阿拉伯向導、馬夫和僕人。巴勒斯坦旅行指南手冊特別強調了,拉姆拉城是由阿拉伯人興建的,還有拉姆拉的白塔,也是阿拉伯風格。
    隨著我觀察本特威奇在塔頂眺望那片土地時遺漏的視覺盲區,我**理解了他的心思。我的曾祖父沒有看見,是因為他不想看見。他不想看見,因為,如果他一旦知曉,他也許就不得不打道回府。而我的曾祖父,從不後退,所以,他選擇了“看不見”,這樣他纔能繼續前行。
    所以,他繼續前行。他召集了同行的朝聖者,登上前往耶路撒冷的火車。從雅法到耶路撒冷的鐵道是幾年前一家法國公司修建的,發動機是現代化的蒸汽式的,拉著設有舒適軟座的車廂前行。當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