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優秀是訓練出來的(修訂版) | 該商品所屬分類:孕產育兒 -> 早教 | 【市場價】 | 250 元 | 【優惠價】 | 193 元 | 【介質】 | book | 【ISBN】 | 9787516173176 | 【折扣說明】 | 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 【本期贈品】 | 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 | | 內容介紹 | |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16173176
-
作者:劉志雄
-
頁數:215
-
出版日期:2016-01-01
-
印刷日期:2016-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00千字
-
做父母的責任,不隻是讓孩子長大,讓孩子不要吵自己,也不僅僅是讓孩子進*好的學校、找*好的工作、娶個好太太或嫁個好丈夫就完成任務,我們的責任是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訓練他們建立起好的品格。 由劉志雄著的《**是訓練出來的(修訂版)》的核心是:**的孩子是通過**的訓練方法培養出來的。希望借由這本書,幫助做父母、做老師的,能夠在愛中學習訓練的原則,培養出一批真正**的人纔!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都不偏離,
道理父母們都懂,但將真理轉化成品格,活出品德,
卻是非易事。父母的責任不隻是教導孩子是非對錯,
更要訓練孩子去做對的事情,直至發展出像基督一樣
的好品格。由劉志雄著的《優秀是訓練出來的(修訂
版)》給出了10個“訓練的基本原則”,是每位父母
眼前一亮、盼望已久的好書。訓練的最佳時機為何?
訓練應有的態度、訓練原則與憐憫的關繫為何?本書
將一一為你解答。
-
緒論 按照《聖經》訓練孩子 四種類型的父母 認識孩子的本性 欲望與罪 第一章 基本觀念 我們的責任 以愛做基礎 不可發脾氣 培養自制力 態度要**柔和 要尊重孩子 要有喜樂 第二章 訓練的意義 越早訓練越好 訓練和教導的不同 訓練要** 訓練的黃金時期 訓練的效果 第三章 訓練的基本原則 不需要懂就可以訓練 每個孩子都可以訓練 有什麼樣的訓練就有什麼樣的成果 管教與訓練 一致性 不要輕看孩子 不買順服 培養堅強的意志,而非摧毀意志 正面的鼓勵 **品格 第四章 訓練的實例 玩得爽 喫得香 睡得甜 信仰 讀書 自我控制 工作 禮貌(謙恭)、溫柔 怎樣面對懼怕 誠信 信實 結論 默想
-
四種類型的父母
跟孩子相處的人,包括父母在內,一般可以分為
四大類:
**類:疏忽型
這一類人跟孩子相處時,不論是老師或是父母,
基本上不懂得怎樣管孩子,也不會糾正他的行為,並
且覺得自己的忍耐是一個了不起的美德。 有沒有見過這樣的父母呢?小孩子吵得要命,他
們還是覺得:“小孩子嘛,沒有什麼關繫的。”隻要
孩子不來吵他就滿意了。什麼時候他會發脾氣呢?就
是當孩子讓他很沒有面子的時候。我孩子小的時候,
我也曾經犯過這樣的錯。我的孩子不來吵我我就很開
心。什麼時候我很生氣呢?比方說有人告訴我,有孩
子把雪塞到每部車的排氣管裡了。我問:“誰家的孩
子干的?”他們說:“你的兒子跟大飛的兒子!”真
是氣死我了!
這就是疏忽型的父母,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思來了
解孩子在干什麼及孩子的需要,*不懂得如何來引導
他們。 有的老師也有這種心態:該我了,沒有辦法,隻
有上陣了。隻要不吵,給糖也沒有關繫,要我做什麼
都好,隻要熬過這堂課就好了。 第二類:放任型
放任型跟疏忽型相同的地方,同樣在於不知道怎
樣管孩子,但放任型的父母或老師很關心孩子,很希
望孩子好,很想幫助孩子,隻是不知道怎麼做,很怕
因為管了他,他就不喜歡父母或老師了。 第三類:獨裁型
有一些父母很厲害,孩子看到他們就好像老鼠看
到貓一樣。有一位朋友這樣告訴我:“小時候我爸爸
就是這樣管我的,所以我也這樣管我兒子。”他理直
氣壯地說,“你看,我現在這麼孝順我的父母,我的
孩子將來也會這樣孝順我。”我心裡想,你等著吧!
因為我認識他的兒子,等到有**兒子長得比他還高
的時候,一定會反抗他的,他兒子現在怕他隻因為打
不過他。這種獨裁式的父母,任意地要求孩子,不講
理:“我說對就是對,叫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不要
跟我噦嗦。”他不尊重孩子的感覺,也不尊重孩子的
意見,他所關心的是孩子聽不聽話,不在乎孩子跟他
之間的親疏關繫,也不在乎孩子建立的品格是什麼。 第四類:**型
這類老師或父母,對孩子的行為有高度的掌握,
要求孩子要順服,因為他認為孩子能夠順服是孩子*
大的福氣。這樣的父母或老師**有愛心和有耐心,
肯花時間去了解孩子,並幫助孩子發展他們的潛力。 希望我們通過學習,能成為有**的父母或老師
。 認識孩子的本性
一、需要和想要
在談怎樣訓練孩子之前,我們要知道孩子的本性
。 父母看自己的孩子無不是全世界*可愛、*無辜
、*善良的。但是除非我們真知道他的本性,否則,
我們就不知道應該如何教他,如何幫助他走在正路上
。 每個人一生下來,從嬰兒開始,就是**以自我
為中心,**沒有道德感。嬰孩活下來是根據自己的
需要而活,他要干什麼就干什麼。當他們慢慢長大,
發現可以操縱大人的時候,他們都要操縱,不管是父
母還是爺爺奶奶。 我見過一個小孩兒,他不敢咬別人,隻要爺爺一
抱他,他就拼命地咬,爺爺越叫就越咬,因為他知道
爺爺不會罰他。 孩子很早就知道怎麼去控制並操縱哪些人。當他
需要什麼、想叫別人替他服務的時候,他知道用什麼
辦法讓別人很快地來替他服務,而且要不了多久,一
個小孩就從他需要(need)發展到他想要(want)。 你有沒有注意到當一個小孩兒要你抱的時候,你
不抱他,他是怎樣的反應呢?抱已經不是需要而是想
要,是他要的,不是他需要的。如果他習慣了用他的
“需要”來控制你,很快地,他也會用他的“想要”
來控制你。 二、主權爭奪
大部分做父母的都不了解一個事實:孩子小的時
候,他們用盡一切方法讓自己覺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但這種熱情很少能夠持續六個月以上,因為做父母
的很少能夠持續六個月以上讓孩子的每個動作都操控
自己。 我記得很清楚,我兒子剛生下來的時候,隻要他
輕輕哼一聲,他媽媽就跳起來看他要什麼。但是這種
狀態不會持久的,媽媽不可能長期處在這種緊張的狀
態中,一切都是以他為中心。但可憐的是,這個嬰孩
經過六個月以他為中心的日子以後,有**他發現,
居然他哭了很久還沒有人來理他,居然他要喝奶的時
候,有人要他等一等。這對他來說是天大的改變,他
怎麼受得了?
當這種事情發生的時候,就開始了父母與孩子之
間的權力撥河,孩子決定要用盡一切方法讓父母來聽
他的話,而父母也決定要用盡一切方法讓孩子來聽他
們的話,結果就是一場很淒慘的長期拉鋸戰。 三、誰*聰明
父母常常以為自己很聰明,可以管得住孩子,哪
知道孩子比他們還聰明,知道怎樣管得住父母。我到
朋友家作客的時候,跟他們十五歲的女兒聊天,那個
女孩兒突然眼睛一亮,對我說:“你相不相信我可以
三分鐘之內就叫我媽媽尖叫。”她確實知道如何控制
她的父母,知道什麼時候叫他們發脾氣,也知道什麼
時候、用什麼方式讓他們都說好。 我家的孩子小時候就知道一件事,當媽媽打電話
的時候,他們跟她要求什麼,她都會說好的!因為那
天的電話說不定是有人要離婚或者是夫妻正在吵架,
她正在電話中協調。孩子們這時說:“我要去看電影
呀!”“去!去!去吧!”他們等的就是這句話!到
底是孩子聰明還是父母聰明?(P6-11)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