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超實用的人際關繫心理學
該商品所屬分類:管理 -> 市場/營銷
【市場價】
270-392
【優惠價】
169-245
【介質】 book
【ISBN】978753519817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湖北教育
  • ISBN:9787535198174
  • 作者:心理之謎研究會|譯者:曹逸冰
  • 頁數:206
  • 出版日期:2014-06-01
  • 印刷日期:2014-06-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48千字
  • 心理學是一門觀察人類行為並通過實驗分析人類心理活動的學問。而人類的行為模式和思維傾向都有“趨向類同”的特點。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對心理學知識的學習,弄清別人心裡在想什麼、想做什麼,從而與他人構築良好的人際關繫。由心理之謎研究會編著的《超實用的人際關繫心理學》主要內容是:解讀復雜心靈的心理分析基礎、從行為、性格習慣分析人的心理等。
  • 隨著社會的進步,心理學越來越受到關注,人的 心理問題也逐漸成為一個群體性的社會問題。心理學 是一門研究科學,它所涉及的領域和包含的知識不亞 於其他任何一門科學,所以普通人想要學習心理學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心理之謎研究會編著的《超實 用的人際關繫心理學》旨在教您如何通過對方的動作 ,表情,措辭等方面,一眼看穿對方心理。
  • 第1章 解讀復雜心靈的心理分析基礎
    退化
    逃避
    壓抑
    反向作用
    轉移
    欲望投射
    升華
    合理化
    補償
    投射
    認知失調
    自戀
    **主義者
    境界性人格障礙
    依賴性人格障礙
    回避性人格障礙
    表演性人格障礙
    第2章 從普通交談中分析人的心理
    “經常使用代詞者”的自我意識
    “過多使用敬語者”出乎意料的感情
    “經常使用略語、隱語者”的秘密欲望
    “使用生澀語句者”的本性
    “經常誇大其詞者”的性格
    “使用附加疑問句者”的真正意圖
    “含糊其詞者”的企圖
    “直呼對方姓名者”的願望及性格
    改變“對方稱謂”的時候
    “稱自己為‘俺’”的紳士的真心話
    “稱自己為‘僕’”的紳士的性格
    “總把‘我們’掛在嘴邊者”的想法
    “將‘不過是……’掛在嘴邊”的真實心理
    “常把‘的確’掛在嘴邊”的深層心理
    “總把‘呀’掛在嘴邊”的潛藏心理
    隱藏於“青年口頭禪”中的微妙用意
    從“說話節奏”掌握對方的真心
    從“聲調語調”掌握對方的真心
    從“聲音”掌握對方的性格和心情
    “愛說話者”的性格和真心
    第3章 從說話方式、話題分析人的心理
    “喜歡懷舊者”的不滿與不安
    “丈夫經常談論妻子”的危險狀況
    “炫耀不幸者”的心理糾葛
    “總愛談論自己者”的性格
    “坦承自己錯誤者”的真心
    “過度贊美他人者”的本意
    “愛對他人刨根問底者”的性格
    從“錯話”掌握對方的真心
    從“附和的方式”掌握對方的類型
    從“交談中的態度”掌握對方的關注度
    “突然沉默者”的心思
    “過度談論戀人者”的內心世界
    “輕視他人者”的人性
    “以自己體形為話題者”的微妙本意
    “沉迷於冷笑話”的悲痛心情
    “**反對者”的兩種類型
    “說領導壞話者”的秘密心願
    第4章 從表情分析人的心理
    從“表情”分析心理
    神奇的“觀相術”
    從“手部動作”分析心理
    從“視線”分析心理
    從“眼神”分析心理
    第5章 從行為、性格習慣分析人的心理
    “愛管閑事者”的本性
    “容易喫醋的妻子”的秘密心願
    “愛請客者”的心情
    “拘泥於大男子主義者”的內心世界
    “沉迷愛好者”的欲望
    “被斥責時的四大反應”及此人的性情
    “過度贊揚、熱情的人”的“真面目”
    “忙碌者”的真實形像
    “追星族”的恐懼心理
    “行動怪異者”的心魔
    “頻繁社交者”的實際狀態
    從“駕車方式”掌握對方的性格
    從“坐姿”掌握對方的心境
    從“位置”掌握對方的心理狀態
    “在電車中抱著公文包睡覺者”的壓力
    從“照片的拍攝方式”掌握對方的性格及心理狀態
    第6章 從姿勢及四肢動作分析人的心理
    從“姿勢”分析心理
    從“肩部”分析心理
    從“身體接觸”分析心理
    分析“用手遮住某部位”的心理
    從“握手”分析心理
    從“腳”分析心理
    第7章 從時裝分析人的心理
    從“服裝喜好”掌握對方的心理狀態
    “穿著華麗者”的類型
    “穿著暴露的女性”的性格
    “喜愛無袖裝的女性”的微妙本意
    “穿著不合時宜者”的特性
    “總是穿著整齊者”的特征
    “熱衷時尚者”出乎意料的本性
    “突然對時尚感興趣者”的心境
    “服飾、發型經常改變者”的類型
    從“喜歡的顏色”解讀對方的心理傾向
    “喜歡黑色服飾者”的深層心理
    從“眼鏡”解讀對方的性格
    “戴墨鏡者”的兩面性
    從“如何看待**”掌握對方的性格
    結語
    心理之謎研究會
  • 第1章 解讀復雜心靈的心理分析基礎 無論是誰,在內心深處都有“陰暗面”和“另一 個自我”。但是,若對其置之不理,很有可能會造成 “心理崩潰”。通常,我們會下意識地對其進行控制 和釋放。
    在本章中,將為您揭示各種自我保護的“心理活 動”。
    退化 成年人沉迷於動漫或卡通人物的原因 有些上班族白天在公司一本正經地上班,可一到 晚上就像換了個人似的,經常一個人去酒吧,向那裡 的老板娘撒嬌。此時的他就像個不懂事的孩子,狼吞 虎咽地喫著老板娘做的料理,連連稱贊“好喫,好喫 ”。
    這種回到孩童狀態的現像,是由在心理學上被稱 為“退化”的心理防衛機制所引起的。
    成年人在生活中面臨諸多壓力,當壓力積累到一 定程度,快要超過“可處理”的界限時,就會退化成 孩童來逃避壓力。這是一種防御反應,借助“退化” 至無憂無慮的孩童時期來維持心理上的平衡。
    “退化”有許多類型,沉迷於動漫或卡通人物就 是其中的一種。通常,隻有孩子或學生纔會沉迷於此 。但是*近,三四十歲沉溺於宅男生活的公司職員也 在逐步增加。他們再次陷入兒時對於動漫或卡通人物 的狂熱,並為新發現的作品欣喜不已。
    “這是為了和孩子一起玩耍”,或許有人會這麼 解釋,但那隻是一種體面的說法。實際情況是,他們 希望通過“退化”至孩提時代來保持內心的平衡。
    另一方面,也有越來越多三十多歲的女性熱衷於 收集可愛的卡通人偶以及加入到追星族的行列。這都 是成年人從步入社會的某個時期起,重拾少時熱情的 例子。
    在“退化”中,還有一種類型被稱為“創造性退 化”。以借助“退化”來提高自身愛好,從而產生新 的創意。以動漫、卡通發燒友為例,有人能充分發揮 想像力創造出新的商品或商業模式。如今三四十歲的 創作者中,也有不少依靠這種“創造性退化”活躍於 社會中的例子。
    逃避 家庭主婦向往電視劇及小說世界的心理 有個詞叫“憂郁星期一”,是指人們在愉快地度 過**後,周一會出現異常憂郁的現像。出現這種癥 狀的原因,是因為從周一算起,還有一周的時間需要 工作。
    癥狀嚴重者,一到周日晚上就會出現發燒、身體 不適等情況。希望在周一也休息的願望,通過生病的 方式表現了出來。這是一種“逃避”行為。
    人在持續的重壓之下,有崩潰的危險。因此,當 他們承受壓力、面對困難時,就會希望逃到另一個世 界尋求慰藉。通過“逃避”討厭的事物來防止自我崩 潰,這就是“逃避”的心理。
    當然,上班族希望“逃避”的對像並不局限於公 司。也有人為了“逃避”家庭,擺脫夫妻不和、撫養 孩子等煩惱,一心逃入工作中,讓自己始終處於忙碌 狀態。在工作輕閑的時候,也會選擇每晚加班、休息 日上班等,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另外,“逃避”並不局限於現實生活,也有選擇 逃避到幻想中的例子。
    還有一些家庭主婦厭倦了每天單調的生活,或與 丈夫關繫不和、對頑皮的孩子感到失望,她們也會脫 離現實,以劇本和小說的形式構建一個以自己為主角 的世界。
    當然,在這種“逃避”行為中誕生的靈感,也有 可能成就一部佳作。
    壓抑 青年在尋求自我時內心深處的心魔 戀人在歷經磨難後,愛情*終會演變成婚姻,等 有了孩子之後,有些妻子就對丈夫失去了興趣,把全 部身心投入到孩子身上。這樣的女性並不少見,她們 無論去哪裡都要帶著孩子,將孩子當成了第二個戀人 。
    將對丈夫的愛情轉移到孩子身上的行為,是由女 性體內的“壓抑”心理機制造成的。
    在這類例子中,許多丈夫在婚後都很晚回家。* 初還會等待丈夫歸來的妻子,在有了孩子之後漸漸發 生了改變,變成一個“丈夫怎樣都行,我有孩子就足 夠了”的女人。
    本來,妻子希望與丈夫保持長久的愛情關繫,當 她意識到這一願望無法實現時,就會認為自己**不 幸。如果丈夫在外撚花惹草,那後果將*加嚴重。
    當這種不幸感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妻子可能就會 心理崩潰。為了防止這一悲劇的發生,她會暗示自己 “丈夫怎樣都行,隨他去吧”,從而“壓抑”住對丈 夫的感情。
    接著,她會將所有的感情傾注到孩子身上。
    當然,需要“壓抑”的並不隻有“妻子”這一群 體。在求職過程中屢遭挫折的自由職業者,也屬於這 一類型。他們經常會把“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掛在 嘴邊。暗示自己,“比起在公司做自己不願做的工作 ,還是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為重要”,這也是 “壓抑”心理機制的一種表現。
    其實,他們*初也希望能夠進入公司,也渴望成 為社會所需要的人纔。然而,當面對企業、社會的壁 壘,了解到自己的能力遠遠不夠時,他們就會“壓抑 ”住這一願望,開始尋求“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希望以此來防止自我崩潰的發生。
    不過即便是壓抑,也不代表原先擁有的欲望會完 全消失。欲望隻不過是被塵封於內心深處而已,或許 將來的某**仍然會重新出現。
    P1-P8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