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流光溢彩的金屬寶器 歷史 郭艷紅編著 現代出版社 9787514364811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761-1104
【優惠價】
476-690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6481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64811
商品編碼:69181449293

開本:小16開
出版時間:2018-05-01
頁數:470

代碼:128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流光溢彩的金屬寶器
作者:郭艷紅編著
代碼:128.0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14364811
印次:
版次:
裝幀:
開本:小16開

  內容簡介

青銅器制造、鎦金、金銀錯等工藝,是中國一種傳統的工藝,是中國古代金屬細工裝飾技法之一。鎦金、金銀錯等工藝制作,早始見於商周時代的青銅器、車馬器具及兵器等實用器物上的裝飾圖案。本書從不同的視角介紹夏商周金銀器、西周青銅器、清代的掐絲琺瑯制作工藝。


  目錄

版權信息
序言
金銀生輝——金銀文化與藝術
金銀之源——夏商兩周金銀器
秦漢魏晉——金銀器金銀生輝
隋唐五代——金銀器金碧輝煌
金銀滿堂明清金銀器
青銅時代——青銅文化與藝術
鼎成中華——夏代青銅器
商彝千古——商代青銅器
鑄鼎銘文——西周青銅器
鼎食鐘鳴——春秋戰國青銅器
重器瑰寶——秦漢及後青銅器
琺瑯精工——琺瑯器與文化之
琺瑯源流時期
掐絲琺瑯——明代時期
絢麗多彩——清代時期


  前言

序言
在的報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華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魅力和時代風采。”同時指出:“中國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傳統文化,熔鑄於人民在、建設、改革中創造的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植根於中國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我國經過改革開放的歷程,了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了偉大復興的歷程。文化是立國之根,實現“”也是我國文化實現偉大復興的過程,並終體現在文化的發展繁榮。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在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著中華民族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我們要認識中華文化的創造、價值理念、鮮明,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自信。
如今,我們正處在改革開放攻堅和經濟發展的轉型時期,面對各國形形色色的文化現像,面對各種眼花繚亂的現代傳媒,我們要堅持文化自信,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出新,有鋻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傳承和升華中華傳統文化,發展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浩浩歷史長河,熊熊文明薪火,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滾滾黃河、滔滔長江,是直接的源頭,這兩大文化浪濤經過千百年衝刷洗禮和不斷交流、融合以及沉澱,終形成了求同存異、兼收並蓄的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也是上綿延不絕的古老文化,並始終充滿生機與活力。
中華文化曾是東方文化搖籃,也是推動文明不斷前行的動力之一。早在五百年前,中華文化的四大發明催生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和地理大發現。中國四大發明先後傳到西方,對於西方工業社會發展和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華文化的力量,已經深深熔鑄到我們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們民族的基因。中華民族的精神,業已深深植根於綿延數千年的文化傳統之中,是我們的精神家園。
之,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各族人民五千年來創造、傳承下來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和,其內容包羅萬像,浩若星漢,具有很強的文化縱深,蘊含著豐富的寶藏。我們要實現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先要站在傳統文化前沿,薪火相傳,一脈相承,弘揚和發展五千年來的、光明的、的、科學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現像,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華,構建具有中國的現代民族文化,向和未來展示中華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價值、文化形態與文化風采。
為此,在有關專家指導下,我們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資料和新研究成果,編撰了本套大型書繫。主要包括巧奪天工的古建傑作、承載歷史的文化遺跡、人傑地靈的物華天寶、千年奇觀的名勝古跡、天地精華的自然美景、淳樸濃郁的民風習俗、的語言文字、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歡樂祥和的歌舞娛樂、生動感人的戲劇表演、輝煌燦爛的科技教育、修身養性的傳統、至善至美的倫理道德、意蘊深邃的古老哲學、文明悠久的歷史形態、群星閃耀的傑出人物等,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具有極強的繫統性、廣博性和規模性。
本套書繫的特點是全景展現,縱橫捭闔,內容采取講故事的方行敘述,語言通俗,明白曉暢,圖文並茂,形像直觀,古風古韻,格調高雅,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欣賞性、知識性和延伸性,能夠讓廣大讀者全面觸摸和感受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增強中華兒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並能很好地繼承和弘揚中國文化,創造具有中國的民族文化。



  摘要

在甘肅省玉門夏代古墓中,發現了鑄造粗糙的金耳環,這是中國發現的早的金飾器實物。商代的金器以裝飾品占地位,器物類相對較少。
河南省安陽殷墟遺址出土的眼部貼金虎形飾及金片、金葉、金箔等裝飾,四川省廣漢三星堆祭祀坑中發現的金面罩和金杖等祭祀用的金器說明,金器在商代已被社會上層廣泛使用。夏商西周時期還沒有銀器發現。
夏朝是中國歷的個朝代。《史記?夏本紀》注引《集解》等書說,夏朝“從禹至桀十七君,十四世”,共471年。夏朝的主要活動地區在河南西部潁水上遊和伊河、洛河下遊及山西晉南地區。
與夏朝文化遺址同時存在的其他氏族、部落的文化遺址主要有黃河下遊齊魯地區的嶽石文化、黃河上遊的齊家文化,長江中遊荊楚先民的石家河文化和長江下遊吳、越先民的晚期良渚文化等。
夏朝是個奴隸制王朝,與夏朝並存的還有全國各地的氏族、部落、部落聯盟。這些分布在中國的早期國家和氏族、部落集團共同發展了經濟,共同創造了夏代的歷史。
在甘肅省玉門市清泉鄉火燒溝文化遺址中,有一個被稱為“火燒溝原始村”的地方,其中“建棚泥屋八座”展現了河西先民的生活圖景。
因遺址處於一條紅土山溝旁,山溝土色紅似火燒故名火燒溝遺址。該遺址中有大量新石器文化遺存,距今3700年左右,屬夏朝末期,被稱為火燒溝文化。
在火燒溝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中國原始的金器,主要是金耳環、合金鼻環等飾物。雖然鑄造粗糙,但開創了中國金銀器實物之先河。
在火燒溝遺址中發現的大量夏代青銅器和冶煉作坊,說明這裡是中國夏商時代重要的冶煉中心。
中國古老而又比較確實的地理書籍《禹貢》和《職方氏》中有關夏朝“九州”的記載均包括了河西走廊,從中可以看到,河西走廊全境都包括在九州之中,是夏朝疆域的西陲。
因此,河西走廊並不是華夏文明之外的蠻荒之地。很多文獻展現出的是河西走廊文化的性,例如《新語?術事篇》上說,“大禹出於西羌”;司馬遷《史記?六國表》中說,“禹興於西羌”;《荀子?大略》中也說,“禹學於西王母國”;等等。
這些古代文獻和火燒溝的考古資料,共同印證了河西走廊在中國夏代時期不但與華夏有著密切的聯繫,而且有著的文化。
火燒溝文化是羌文化,《說文解字》中說:“羌,西方牧羊人也。”位於夏朝西陲的火燒溝墓葬中發現的四羊頭銅權杖柄、羊頭柄彩陶方杯,尤其是成規格的隨葬羊骨,都體現了典型的羊文化特點。
而在火燒溝文化東面的齊家文化各遺址,甚至火燒溝的東灰山遺址中,均不見這樣典型的羊文化特點。從這些遺址中發現的獸骨,均以豬為主,羊骨極少,因此火燒溝所在的河西走廊西部應是早期的羌文化所在地,火燒溝人應是早期羌人的一支。
尤其重要的是,火燒溝人的黃金制造水平也是高超的。火燒溝遺址中發現的齊頭合縫的金耳環數量較多,純度很高,微泛紅色。
火燒溝人除了懂得如何冶煉青銅,還能冶煉其他合金,這說明火燒溝的金屬制造業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