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胡華文集(第3卷)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1313-1904
【優惠價】
821-1190
【作者】 胡華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14710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147109
版次:1

商品編碼:11265160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包裝:精裝裝

開本:其他
出版時間:2013-05-01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胡華

    
    
"

內容簡介

《胡華文集(第3卷)》收錄的《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史講義》(1985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是第二卷《中國革命史講義》的下篇,講述了建國以來至中共十二大時期的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史。
《胡華文集(第3卷)》撰寫於“文化大革命”結束初期,胡華以過來人的身份開創性地對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史進行了總結和評價,幫助讀者身臨其境地領略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光輝曲折的歷史。為便於研究,本卷同時收錄了部分發表的關於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論文和報告,並附上部分相關存目,幫助讀者全面了解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歷史。

作者簡介

胡華(1921-1987),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和教育家。浙江奉化人。1938年赴延安,入陝北公學學習,後任教於華北聯合大學、華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畢生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革命史、中共黨史的教學與研究,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和中共黨史學科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曾任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繫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政治學分組召集人,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大百科全書》歷史學編委兼“社會主義在中國”卷主編,全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中共黨史人物傳》(50卷)主編,全國中共黨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等。主編有《中國革命史講義》、《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史講義》、《五四時期的歷史人物》、《周恩來的思想及理論貢獻》等;著有《青少年時期的周恩來同志》、《南昌起義史話》、《中國歷史概要》(與翦伯贊、邵循正合著)等。

目錄

緒論 中國共產黨光輝戰鬥的歷史回顧
第一編 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時期(1949年10月至1956年12月)
第一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人民民主政權的鞏固和國民經濟的恢復(1949年10月至1952年12月)
第一節 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的建立。全國大陸的統一,財政經濟情況的開始好轉
第二節 黨的七屆三中全會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戰略策略方針
第三節 偉大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運動
第四節 “三反”、“五反”、知識分子思想改造和整黨建黨運動
第五節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偉大成就
第二章 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提前實現(1953年1月至1956年12月)
第一節 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和貫徹
第二節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粉碎高崗、饒漱石反黨篡權陰謀的鬥爭。肅反運動和外交戰線的勝利
第三節 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第四節 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第五節 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第六節 關於知識分子問題會議的召開。毛澤東《論十大關繫》的發表
第七節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第八節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和提前完成

第二編 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57年1月至1966年4月)
第三章 社會主義全面建設的開始。黨的八大二次會議和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制定(1957年1月至1960年12月)
第一節 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發表及其意義
第二節 中國共產黨的整風運動和反右派運動。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
第三節 全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熱情的高漲。黨的八大二次會議的召開和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制定
第四節 黨在經濟工作指導方針上的失誤。北戴河會議和“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發動
第五節 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對“左”傾錯誤的若干糾正第六節廬山會議和“反右傾”運動。國民經濟的嚴重困難
第四章 國民經濟的調整和社會主義教育運動(1961年1月至1966年4月)
第一節 黨的八屆九中全會。“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的制定
第二節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各種工作條例的制定
第三節 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和國民經濟的全面調整
第四節 黨的八屆十中全會和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左”傾錯誤的發展
第五節 國民經濟調整任務的完成。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

第三編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內亂時期(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
第五章“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黨和人民反對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的鬥爭(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
第一節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準備
第二節 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8月八屆十一中全會的召開。“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發動
第三節 林彪、江青利用中央文化革命小組名義煽動“打倒一切,全面內戰”
第四節 黨的八屆十二中全會和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第五節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團的反革命政變。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
第六節 江青反革命集團“組閣”陰謀的失敗。各條戰線上的整頓
第七節 四五運動。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的結束

第四編 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鬥的新時期(1976年10月至1982年)
第六章 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團的鬥爭。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1976年10月至1978年11月)
第一節 全國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團的鬥爭。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第二節 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第三節 各條戰線的成績。經濟建設中的“左”傾錯誤
第七章 歷史的偉大轉折。黨的十二大為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而奮鬥(1978年12月至1982年9月)
第一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黨的指導思想轉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正確軌道
第二節 國民經濟“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
第三節 黨的十一屆四中、五中全會。國民經濟調整中的成績及其困難
第四節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目標前進
第五節 總結經驗、團結前進。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
……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中國共產黨60多年的歷史,是一部充滿著可歌可泣的英勇戰鬥、創造了驚天動地的偉大業績的極其光輝的歷史。它從隻有幾十個人的一些黨小組,發展成為擁有3900多萬黨員的領導著有10億人口的社會主義大國的偉大的黨。它正以豪邁的氣概,領導人民滿懷信心地為建設現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鬥。
回顧黨的60多年的歷史,我們以莊嚴的和無限崇敬的心情,緬懷那些在艱苦的革命鬥爭中拋頭顱、灑熱血的英烈。為了挽救危亡的祖國,為了人民的自由解放,為了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他們不惜犧牲寶貴的生命。他們的紅心碧血,凝結成勝利之花。1945年4月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時,曾經初步統計,在戰場上犧牲的烈士約有76萬人(其中共產黨員32萬人),在白區犧牲的烈士有10萬多人。現在全國民政部門掌握的有名字可查的、家屬受到優撫的烈士有130多萬人。還有許許多多烈士,沒有留下名字或者查考不到籍貫而沒有編入名冊。在黨中央和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的領導下,經過英烈們和億萬人民的英勇戰鬥,中國人民纔站立了起來,並且在世界上站穩了腳跟。我們的勝利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勝利和成就,繼承革命先烈和先輩的遺願,踏著烈士的血跡前進,用我們的勤勞和智慧,建設社會主義的壯麗山河。
舊中國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殘酷的封建剝削和封建軍閥統治、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像兩座大山,壓在中國人民的頭上。中國又是一個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的國家。中華民族具有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國人民富有愛國主義傳統和革命反抗精神。歷史上多少志士仁人,為救國救民而奔走呼號,奮鬥犧牲。從1919年五四運動起,李大釗、陳獨秀等在中國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1921年7月,在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立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最早的創建人,有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銘、李達、李漢俊和在法國留學生中建黨的周恩來、趙世炎、陳延年等。參加建黨的張國燾等少數人,後來墮落為可恥的叛徒。
1922年7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正確綱領,給中國人民指明了正確的奮鬥方向。
從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國共產黨領導了130多次罷工鬥爭。“二七”京漢鐵路大罷工是這次罷工高潮的頂點。它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的戰鬥力量和中國共產黨人的領導能力。
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召開了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了聯合中國革命民主派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黨,實行國共合作的政策。
1924年1月,召開了國共合作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影響和領導下,國共合作的國民革命軍,進行了勝利的東征和南征戰爭,統一了廣東革命根據地。1926年、1927年舉行的大規模的北伐戰爭,相繼殲滅了封建軍閥吳佩孚、孫傳芳等的主力。共產黨人周恩來、葉挺、蔣先雲、林伯渠、李富春等,在不同的戰役中建立了卓越的功勛。
1925年,共產黨人蔡和森、李立三、瞿秋白、劉少奇等領導了上海人民反帝愛國的五卅運動。鄧中夏、蘇兆征、陳延年等領導了同年6月開始的廣東省港大罷工。與此同時,彭湃、阮嘯仙等領導了廣東的農民運動;毛澤東、李維漢、董必武、趙醒儂等領導了湖南、湖北、江西的農民運動,有力地配合了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掀起了東南各省農村革命的高潮。
1927年2—3月,周恩來、羅亦農、汪壽華等領導了上海工人階級的第二次和第三次武裝起義,占領了上海,震動了全世界。
北伐戰爭和工農運動在長江流域的如火如荼的勝利發展,動搖了帝國主義、封建軍閥勢力和大資產階級在中國的統治。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