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叢書 種質資源總是情 董玉琛傳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市場價】
617-896
【優惠價】
386-560
【作者】 譚光萬鄭殿生劉旭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ISBN】978750467451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ISBN:9787504674517
版次:1

商品編碼:12103791
品牌: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叢書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7-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4
字數:237000

作者:譚光萬,鄭殿生,劉旭

    
    
"

編輯推薦

董玉琛在我國作物種質資源領域辛勤耕耘六十餘年,是我國作物種子資源領域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董玉琛的傳記。全書通過傳主訪談、實地考察、史料搜集等各種方式,全方位地講述了董玉琛的學術成長歷程,總結了其人生歷程、學術成長中值得後學汲取的寶貴經驗。對本學科的學術史研究有重要價值。

作者簡介

譚光萬,大連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內頁插圖

目錄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簡介
總序一
總序二
總序三

導言
第一章 生於高陽 在重視文教的氛圍中成長
第二章 投身革命 由醫轉農
第三章 工作伊始 決心報效祖國
第四章 留學蘇聯 確立學術研究方向
第五章 不畏艱難 情繫小麥資源
第六章 致力親為 創建作物種子資源學科及工作體繫
第七章 千辛萬苦 帶隊考察小麥種質資源
第八章 情繫小麥 普通及稀有種的研究
第九章 敢為人先 小麥野生近緣植物研究與利用
第十章 潛心育人 桃李滿天下
結語
附錄一 董玉琛年表
附錄二 董玉琛主要論著目錄
參考文獻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叢書 種質資源總是情 董玉琛傳》:
轉入北京大學農學院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北京大學”醫學院藥學繫學習一年後,董玉琛感覺到有些課程不合自己的志願。另外,她通過何釗了解到,當時北京大學農學院的地下黨組織力量薄弱。恰好當時北京大學農學院招考編級生,董玉琛經過再三考慮後,準備和何釗一起轉到農學院。1945年9月,正值國民政府接收北京大學,管理比較混亂,董玉琛和何釗借機轉入農學院,董玉琛進入農藝繫,何釗進入了農業經濟繫。在轉入農學院農藝繫後,董玉琛覺得農藝繫的許多課程都令她滿意,如有機化學、植物生理等課程都引起了她的極大興趣。在刻苦學習,保證學習成績的前提下,董玉琛又積極參與到農學院的革命活動中。
1945年9月26日,國民黨政府通過《收復區專科以上學校教職員處理辦法案》《收復區中等學校教職員甄審辦法案》和《收復區中等以上學校學生甄審辦法》,要求對收復區的教職員工、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偽學生”,一律進行甄審和訓練。由此,開始了一場對收復區各類大中學校教職員和學生進行特別審查的“教育甄審”運動。國民黨打著清除奴化教育影響的旗號,意圖通過“教育甄審”來審查日偽統治區教員和學生的政治立場,並借機清除學校中的中共地下黨員和進步學生。1945年10月,國民政府教育部首先解散京滬一帶國立高校,致使該地學生一時間失學,引發了學生爭取讀書權利和反對歧視的“反甄審”運動。從11月份開始,“反甄審”運動在京、滬、平、津等地相繼展開。在北平,“地下黨抓住戰機,組成了反甄審黨團……組織領導了反甄審運動”。反甄審黨團是一個秘密的領導核心,以北大、師大校友會為依托,組建了“北平專科以上學校校友聯合會”。在黨組織的領導下,董玉琛和何釗在北京大學農學院積極開展“反甄審”鬥爭。董玉琛不但參加“反甄審”罷課,還組織成立“耕耘壁社”,出版壁報,團結群眾,並介紹同學去解放區。據何釗回憶,“當時在學校裡參加革命活動,董玉琛是很積極的,很無私的”。校友聯合會建立後,他們通過個別串聯的方式,廣泛聯繫校友、利用進步刊物進行宣傳。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校友聯合會出版了《北大師大校友聯合會會刊》宣傳反甄審觀點,在北平散發,並寄往天津、上海、南京等地,擴大影響。“北平專科以上學校校友聯合會”先後召開了四次反甄審大會,並開展了遊行示威活動。1945年10月,“北平專科以上學校校友聯合會”發出《給收復區全體青年同學的一封信》,號召學生團結起來爭取讀書權利,非到當局撤銷甄審辦法不止。在各地學生的鬥爭下,國民黨政府不得不退讓,一再修改教育甄審的規定,最後甄審也不了了之,學生取得了“反甄審”運動的勝利。
在何釗和董玉琛參加的“反甄審”鬥爭中,還發生了一段小插曲。國民黨對學生的“甄審”中,有一項是體檢。當時董玉琛和何釗都十分忐忑,擔心暴露身份,國民黨以體檢不合格為由將她們清除出校。她們提心弔膽地來到了體檢處,驚喜地發現給她們體檢的大夫正是組織上的~位領導人(他的公開身份是醫生)。於是,她們有驚無險地通過了體檢,繼續留在北京大學農學院學習和開展革命工作。
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後,迅速進占中國東北。但抗日戰爭勝利後,蘇聯為與英美爭霸,一再拖延撤軍。國民政府多次交涉未果,致使半年後東北地區仍然沒有為中國政府所接收,人民群眾對國民政府不滿的情緒累日積壓。1946年1月,國民政府派往東北接收撫順煤礦的地礦專家張莘夫等人,被不明身份武裝人員殺害。“張莘夫事件”發生後不久,蘇聯、美國和英國三國將秘密簽訂的、嚴重損害中國主權的《雅爾塔協議》公布於世,更激起了民眾的強烈不滿。1946年2月開始,以“張莘夫事件”為導火索,全國爆發了大規模的反蘇示威大遊行。1946年2月22日,重慶的中央大學、重慶大學等二十多所學校的兩萬多學生、教工遊行抗議蘇聯,要求蘇聯依照約定從東北撤軍。2月24日之後,反蘇運動蔓延至全國,上海、北平、武漢、南昌、貴陽、臺灣等地舉行了不同程度的遊行示威。
1946年2月26日,北平大中小學生三萬餘人舉行大遊行,北平學生聯合會分別通電美蘇首。對“蘇聯侵略東北之日益積極”及“破壞中國與其他各國之領土及主權完整”表示強烈抗議。北京大學也組織學生參與此次“反蘇大遊行”。由於當時和黨組織失去了聯繫,董玉琛和何釗接收不到組織的指示,對於是否參加這次遊行,她們進行了細致地分析。據何釗回憶,當時她們認為這次“反蘇大遊行”是由北京大學反動勢力組織,她們的真實意願是不參加,但如果不參加就會暴露身份。最後她們決定根據情況靈活應對,如果同班的女同學參加遊行的人少,她們就不參加。若大多數女同學都參加,她們為了防止暴露身份就隻能參加。結果,北京大學農學院大部分女同學都準備參加這次反蘇大遊行,她們便也加入到了遊行的隊伍中。在中國民眾反蘇運動和國際壓力下,蘇聯最終在1946年5月3日全部從東北撤出。1946年的“反蘇大遊行”是一場沒有黨派發動的,完全自發的民眾愛國運動。後來,何釗與組織取得了聯繫,並向組織彙報,她們的做法得到了組織的肯定。董玉琛在與何釗一起參加革命活動的過程中,對舊社會的各種腐敗事情感到不滿,對被壓迫者十分同情。通過同學介紹和閱讀革命書籍,覺得中國共產黨主張男女平等,反對剝削和壓迫等政策正符合她對理想社會的設想。她看到身邊的共產黨員作風正派、待人誠懇,特別是共產黨員在各種鬥爭和工作中“喫苦在前,享樂在後”的精神感染了她。董玉琛便暗下決心要向共產黨員學習,爭取早日成為他們中的一員。1945年12月12日,在何釗和李龍的介紹下,董玉琛成為了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1946年3月12日,董玉琛通過了組織的考察,順利轉為正式黨員。1953年,董玉琛在回憶當時入黨動機時寫道:“當時看到八路軍共產黨堅持抗日,解放區講民主,講平等,國民黨反動派政府腐敗墮落,社會上貧富懸殊,盡是欺詐壓迫,而解放區軍民一家,上級下級相互愛護,共產黨反對蔣介石的統治,他們主張的社會是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有飯喫,人人有工作的社會,我所見到的共產黨員作風正派,待人熱誠,我願意和他們一起為實現這樣的社會而奮鬥,因而加入了共產黨,這是我當時入黨時的思想。”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